Workflow
新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916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6 15:48
期货研究 商 品 研 究 2025年09月16日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 观点与策略 | 镍:冶炼端矛盾并不凸显,关注矿端消息面风险 | 2 | | --- | --- | | 不锈钢:长短线逻辑博弈,钢价或震荡运行 | 2 | | 碳酸锂:远期需求或超预期,震荡运行 | 4 | | 工业硅:"反内卷"情绪再次发酵 | 6 | | 多晶硅:情绪重燃,盘面或继续冲高 | 6 | 国 泰 君 安 期 货 研 究 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2025 年 9 月 16 日 镍:冶炼端矛盾并不凸显,关注矿端消息面风险 不锈钢:长短线逻辑博弈,钢价或震荡运行 张再宇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21479 zhangzaiyu@gtht.com 【基本面跟踪】 镍基本面数据 | | | 指标名称 | T | T-1 | T-5 | T-10 | T-22 | T-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沪镍主力(收盘价) | 121,980 | 1,360 | 670 | 280 | -360 ...
国能日新涨2.06%,成交额1.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3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17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上涨2.06%至60.38元/股 成交额1.28亿元 换手率2.51% 总市值80.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30万元 特大单买入521.69万元(占比4.09%) 卖出929.28万元(占比7.28%) 大单买入3037.68万元(占比23.80%) 卖出2799.39万元(占比21.9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1.90% 近5个交易日涨5.08% 近20日涨18.83% 近60日涨22.42%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43.15% 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 同比增长32.4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1亿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 主要面向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 [2] - 收入构成: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69.49%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17.29% 其他产品与服务11.30% 其他(补充)1.93%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86户 较上期减少2.80% 人均流通股12940股 较上期增加41.0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诺德价值优势混合(570001)新进为第五大股东 持股239.15万股 华夏新兴经济一年持有混合A(012719)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内 2008年2月2日成立 2022年4月29日上市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光伏玻璃、储能、太阳能、智能电网等 [2]
周期王者归来?又一个黄金赛道诞生
券商中国· 2025-09-16 14:03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自4月低点以来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反弹57% 中证细分化工指数反弹32% 在中证二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前列 北方稀土、盛和资源、金发科技等多只个股翻倍 [2] - 近三个月化工类ETF获得192亿元净流入 有色类ETF获得137亿元净流入 资金从科创类ETF流出并涌入周期类ETF 呈现"高切低"特征 [2][3] - 资金转向上游资源板块符合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规律 也是对未来投资机会布局的前瞻性体现 [3] 基本面与行业拐点 - 国内上半年出口整体表现出超预期韧性 中游制造业景气初显见底回升迹象 全球制造业PMI初显震荡上行迹象 欧元区和东南亚等地回升较为明显 [3] - 传统周期行业上一轮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供给侧出现市场化出清 政策倡导反内卷 行业自律增强 国内经济触底反弹 行业基本面出现反转迹象 [4] - 若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 全球制造业周期有望形成共振 上游周期性板块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3] 细分领域驱动因素 - 贵金属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转向温和 7月非农数据走弱 带动金价重新上行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 美元信用弱化长期逻辑未变 [4] - 工业金属中铜矿全年供需处于紧平衡 终端需求整体稳定 铝因全球产能增量有限 刚性供给为铝价提供强支撑 [4] - 小金属中钴受刚果金出口限制政策影响供给偏紧 稀土因国内监管政策升级及海外补库需求导致供需紧平衡格局加剧 [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将显著提升国内生产要素价格 提升商品剩余价值留存在国内的比率 从而推升内需 原材料、设备、劳动、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有较大修复空间 [7] - 反内卷可改善上中下游行业企业资产负债表 修复利润率和ROE 盈利改善和涨价将逐步提振消费和企业再投资 推动通胀回升和企业盈利回升 形成良性循环 [7] - 预计2025年四季度PPI将出现显著拐点 资产价格回升向好意味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 市场风格重大切换 若通胀触底回升则代表新一轮宏观周期启动 [7] 供给侧结构优化 - 本轮反内卷政策更强调行业标准引领和行业自律 更注重市场化与公平性 对价格影响更加温和但效果更加长效持久 [8] - 反内卷有望引导化工有色企业更审慎对待低效、重复性产能扩张 将更多资源投向产业升级与降本增效 为行业带来更稳定回报 [8] - 有色上游矿业盈利普遍较好 反内卷需求不强 但产能大幅过剩的铜冶炼领域将是重点 化工行业落后产能将持续淘汰 新增产能或被叫停 重化工行业进入持续产能去化阶段 [9] 新兴需求驱动 - AI给化工、有色行业带来大量新需求 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旺盛 加剧铜的紧俏 AI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支撑铜需求 AI技术带动液冷上游氟化液与PCB相关树脂需求提升 [10] - 新能源需求在磷、电解铝、铜等传统周期行业占据20%左右甚至更高份额 固态电池、AI目前占比不高但增速和应用前景可观 有望成为传统周期行业主要增长极 [10] - 新能源与AI已成为铜需求端最大"边际变量" 占据全球铜总需求20%以上且高速增长 稀土、钨、锡、锑等小金属因在新兴科技产业中的关键作用而受益 [11] 产业需求结构变迁 - 十五年前房地产和基建在铜、铝需求结构中占比分别超过三成和五成 如今地产基建需求占比大幅下降 新能源产业在铜需求中占比超15% 在铝需求中占比超20% [11] - AI发展可能成为材料学科的"智能引擎" 通过算力赋能重构材料研发范式 提升材料研发效率和创新边界 可能催生全新材料体系并开启新一轮产业革命 [11]
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虎嗅· 2025-09-16 11:57
北京和上海GDP突破5万亿的意义 - 北京GDP预计在2025年末达到5万亿元 成为全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 与深圳 广州和香港等城市拉开差距 [2][3] - 全球GDP超过5万亿元(约70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仅有20多个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规模超过瑞典 比利时和泰国等国家 实现"富可敌国" [4][5] - 中国内地GDP超过5万亿元的省份只有11个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近三分之二的省份 [6] - 北京和上海作为省级直辖市 是万亿GDP城市俱乐部的领头羊 中国内地目前有27个万亿GDP城市 未来几年有望扩容到30个 [7][8] - 当北京和上海联袂跻身5万亿 GDP10强城市将集体站上2万亿 这是新的竞争起点 [12] 京沪与广深GDP差距拉大的原因 - 过去20多年京沪GDP一直稳居前二 但对广深的领先优势在两次经济普查期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而放大 [13][15] - 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中 研发投入计入GDP 上海GDP调增3332亿元 北京调增2786亿元 上修幅度接近10% [16][17] - 2023年第五次经济普查中 自有住房以"虚拟租金"形式计入GDP 数字经济纳入普查 上海GDP调增4185亿元 北京调增3593亿元 上修幅度超过所有省份 [18][19] - 两次经济普查直接给京沪一次性增加6000亿至7000亿元的增量 而广深只有1000亿元左右 差距就此拉大 [20] 各城市国家定位和核心功能对比 - 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7][29] - 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28][29] - 广州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商贸中心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综合性门户 [29] - 深圳定位为经济特区 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国性经济中心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门户 [29] - 重庆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29] - 苏州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9] - 成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西部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9] - 杭州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29] - 武汉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部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9] - 南京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部产业创新中心 [29] 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 北京拥有最多的互联网企业 最强的科研团队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抢得先机 金融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 与上海处于同一水平 [36][37] - 上海以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为支柱 是大飞机和造船业等大国重器的中心 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40] - 深圳是少有的集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城市 新一代信息技术占工业半壁江山 已拿下工业 出口 市场主体和企业研发投入第一大市之位 [41][43] - 广州以汽车 电子和石化为传统支柱 低空经济 无人驾驶 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正在发力 城市功能更为综合 二三产业相对均衡 [44][45] - 深圳金融业GDP为4700亿元 广州金融业GDP为3000亿元 [38] 广深追赶京沪的潜力和挑战 - 2000年至今深圳与上海GDP之比从45%提高到68% 达到北京GDP的74% [23] - 短期来看广深GDP很难追上京沪 与北京之间还差了一个东莞的体量 [24] - 差距拉大的原因包括行政级别 国家定位的悬殊 以及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差异 [25][32] - 京沪地位相对超然 一个政治文化中心 一个经济金融中心 几乎所有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都难以绕开 [33] - 广深早年的先行先试权已不复存在 更多要靠自力更生 在市场竞争中拼搏 [34]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 人工智能 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大产业正在崛起 这些产业将决定未来胜负 是广深不能错过的机遇 [47][48]
金开新能跌2.08%,成交额1.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5.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8%至5.65元/股 成交额1.41亿元 换手率1.24% 总市值112.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5.8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22.75万元(买入448.39万元/卖出1671.14万元) 大单净买入596.89万元(买入3617.28万元/卖出3020.39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56% 近5日下跌3.09% 近20日上涨1.07% 近60日上涨7.58% [1]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股东户数6.10万户 较上期减少3.98% 人均流通股32758股 较上期增加4.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1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2亿元 同比增长2.07% [2] - 归母净利润4.39亿元 同比减少9.80%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27日 1994年1月28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1]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聚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大板块 [1] - 收入构成:光伏发电50.90% 风力发电46.23% 原材料代采1.20% 运维服务0.66% 其他0.62% 工程施工服务0.37% 租赁收入0.02%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公用事业-电力-光伏发电 [1] - 概念板块涵盖:新能源、光伏玻璃、储能、太阳能、风能等 [1]
安彩高科跌2.16%,成交额1.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8.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16%至5.44元/股 成交金额1.31亿元 换手率2.18% 总市值59.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8.6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51.22万元(卖出1190.73万元 vs 买入439.51万元) 大单净卖出207.45万元(卖出2964.47万元 vs 买入2757.0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97% 近5日下跌0.73% 近20日上涨7.72% 近60日上涨17.49%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5月20日净买入2505.90万元 买入总额3499.27万元(占比77.78%) 卖出总额993.37万元(占比22.0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1998年9月成立 1999年7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构成:光伏玻璃68.22% 天然气及管道运输19.19% 浮法玻璃8.30% 其他业务4.30% [1]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辅材 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新能源、储能、光伏玻璃、特种玻璃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2亿元 同比减少30.5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2194.75% [2] - 股东户数4.86万户 较上期增加1.85% 人均流通股22435股 较上期减少1.82%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537.17万股 较上期增加83.11万股 [3]
融捷股份跌2.01%,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1%至36.09元/股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1.63% 总市值93.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55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713.51万元 大单净流出1954.04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13.73% 近5日下跌5.47% 近20日下跌0.39% 近60日上涨18.3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 涵盖锂矿采选/锂盐加工/锂电设备制造 参股镍钴锂冶炼及正极材料业务 [1] - 收入构成:锂精矿86.31% 锂电池设备12.76% 锂盐0.66% 其他0.28% [1] - 属于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新能源/小金属/稀缺资源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26万户 较上期减少2.23% 人均流通股4926股 较上期增加2.28%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97.74万股至356.04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36.73万股至191.46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12.88万股 三家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21.06% 归母净利润8541.09万元 同比减少48.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5亿元 [3]
中电电机跌2.06%,成交额9458.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47.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25.72元/股 成交额9458.55万元 换手率1.54% 总市值60.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47.8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69.37万元 大单净流出278.51万元 [1] - 年内股价涨幅5.45% 近5日跌3.27% 近20日涨8.75% 近60日跌3.45%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增长21.94% 归母净利润3497.1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40.9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交流电机52.75% 风力电机20.86% 直流电机13.35% 其他业务13.0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39万户 较上期减少18.75% 人均流通股16948股 较上期增加23.07% [2] -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427.45万股 汇丰晋信中小盘股票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34.78万股 [3] - 万家新机遇龙头企业混合A与中庚价值领航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 成立于2003年4月8日 2014年11月4日上市 [1] - 主营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研发设计与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机Ⅱ-电机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新能源、风能、海上风电、太阳能及光伏玻璃等 [1] 分红与市场表现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9.62万元 [3]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登榜时间为6月16日 [1]
福斯特跌2.05%,成交额1.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4.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5%至16.21元/股 成交额1.65亿元 换手率0.38% 总市值422.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4.0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70.84万元(买入占比0.68%/卖出占比3.53%) 大单净买入86.83万元(买入占比20.23%/卖出占比19.7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4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0.68%/12.65%/27.54% [1] - 7月29日龙虎榜净买入1.40亿元 买入总额3.51亿元(占比20.55%) 卖出总额2.12亿元(占比12.38%)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胶膜(占比90.65%) 感光干膜(4.08%) 光伏背板(2.20%) 铝塑膜(0.81%)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辅材 概念板块涵盖铝塑膜/光伏胶膜/TOPCon电池/新能源/BC电池 [2]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成立于2003年5月 2014年9月上市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59亿元 同比减少26.06% 归母净利润4.96亿元 同比减少46.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6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61亿元 [3] - 股东户数7.17万户(较上期减0.28%) 人均流通股36,370股(较上期增0.28%)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105.67万股至9,584.34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减持810.95万股至2,060.96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67.58万股至1,869.09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减持242.36万股至1,361.89万股(第八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325.60万股(第九大股东) [3] - 光伏ETF减持7.75万股至1,213.36万股(第十大股东) [3] -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与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上能电气跌2.01%,成交额11.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2.68元/股 成交额11.65亿元 换手率9.12% 总市值164.1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27%和13.0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4%和29.60%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8% 近5日下跌11.60% 近20日上涨33.12% 近60日上涨49.72%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9月4日净卖出1.14亿元 [1] - 9月4日龙虎榜买入总额4.64亿元(占比9.85%)卖出总额5.78亿元(占比12.27%)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光伏逆变器占比72.20% 储能产品占比25.64% [1] -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 成立于2012年3月30日 2020年4月10日上市 [1] 行业分类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BIPV/新能源/储能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67万户 较上期减少5.21% 人均流通股5878股 较上期增加9.8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4亿元 同比增长13.42% [2]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24.78%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2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21.01万股(较上期减少22.62万股) 光伏ETF持股249.48万股(较上期减少2.59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