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现代投资:“一体两翼”战略驱动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中证网· 2025-08-31 11: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11.74% 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长12.9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5.97% 扣非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15.78% [2] - 财务费用由4.71亿元减少至3.90亿元同比降低17.28% 存量债务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末降低11个BP [2] 高速公路运营 - 运营管理高速总里程约563公里覆盖京港澳 许广高速等多条国家主干线 [3] - 湘衡高速通行费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16% 怀芷高速收入3798.79万元同比增长11.67% [3] - 建成高速惠通平台数据中心 推广先行后付服务超5.1万台次通行效率提升50% [3] 多元化业务发展 - 金融板块大有期货实现营收21.66亿元 巴陵农商行经营质效居全省农信系统前列 [4] - 环保板块河池子公司续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红河子公司取得10吨/日医疗废物处理许可 [4] - 新能源业务作为湖南省高速场景光伏发电唯一实施单位 积极拓展水务+光伏市场 [4] 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 - 主动置换高利率债务发行低成本融资工具控制新增债务成本 [2] - 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应用AI智能巡检与智慧养护决策模型 [3] - 寻求优质路产收购机会通过外延并购扩充路产资源 [5]
营口新增一个省级特色园区
辽宁日报· 2025-08-31 00:33
园区入选与定位 -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园入选省级第三批特色产业园区名单 [1] - 园区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集聚高地 占地32.45平方公里 [1] - 聚焦先进铝、铜等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 以象屿铝业、建发盛海等行业龙头为引领 [1] 产业集群与建设进展 -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 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家 [1] - 基础设施全面实现"七通一平" 形成产业配套合理、专业协作顺畅的发展格局 [1] - 园区通过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绿色转型目标 [1]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园区将全面融入辽宁省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及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蓝图 [2] - 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步伐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2] - 标志着区域在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过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1]
宁波港: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16%
中证网· 2025-08-30 13:18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9.15亿元 同比增长3.06% [1] - 归母净利润25.97亿元 同比增长16.3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3.06亿元 同比增长6.62% [1]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拟每10股派现0.3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84亿元 [1] 运营数据 - 完成货物吞吐量6.01亿吨 同比增长4.7% [2] - 集装箱吞吐量2546.8万标箱 同比增长9.8% [2] - 液化油品吞吐量1581万吨 同比增长1.0% [2] - 汽车作业量27万辆 同比增长4.1% [2] - 全港集装箱船舶平均待泊时间同比下降7.32% [3] - 船舶平均在泊效率提升7.46% [3] 区域协同发展 - 温州港集团 台州港务 嘉兴港务在集装箱与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增长 [2] - 嘉兴港务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达20.4% [2] - 南北两翼港口企业持续注入增长动能 [2] 航线网络与基础设施 - 完成航线调整34条 净增3条 总航线达308条 [3] - 推进梅山港区 甬舟公司泊位能力提升 [3] - 拓展北一集司 甬舟公司靠离泊窗口时间 [3] - 金甬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完成竣工验收 [5] - 嘉兴港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投入试运营 [5] 智慧港口建设 - 义乌国际枢纽港打造国内首个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示范工程 [4] - 甬舟公司云控平台运营效率创单体码头新纪录 [4] - 鼠浪湖码头离岛远控作业效率达人工水平85% [4] - AI技术提升智能闸口工作效率及安防检测准确率 [4] 绿色低碳转型 - 梅山港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供电达1779千瓦时 [4] - 嘉兴港区独山码头获评全国首个四星绿色通用码头 [4] - 宁波远洋740TEU纯电动集装箱海船项目入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清单 [4] 国际化布局与能力提升 - 在新加坡和日本设立子公司 [5] - 积极推进物流集团整合 [5] - 大型设备到港安装及船舶交付工作有序进行 [5] - 港口作业能力获得有力提升 [5] 发展策略 -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攻坚克难 [1] - 通过口岸便利化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3] - 把握机遇聚焦主业 强化枢纽功能与服务保障能力 [5] - 以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
现代投资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5.97% “一体两翼”战略驱动价值回归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2: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11.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5.97% 扣非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15.78% [2] - 财务费用由4.71亿元减少至3.90亿元同比降低17.28% 通过债务置换和低成本融资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2] - 毛利率受行业环境影响略有波动 但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 [2] 高速公路运营 - 运营管理高速总里程约563公里 覆盖京港澳 许广高速等国家主干线 [2] - 湘衡高速通行费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16% 怀芷高速收入3798.79万元同比增长11.67% [2] - 受托管理的新溆高速和沅辰高速运营保持平稳 [2] 数字化运营升级 - 建成高速惠通平台数据中心 推出高速惠通+服务引车上路模式 [3] - 累计推广先行后付服务超5.1万台次 通行效率提升50% [3] - 推进AI智能巡检和智慧养护决策模型技术应用 参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揭榜挂帅攻关 [3] 新兴业务发展 - 金融板块大有期货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1.66亿元 积极开发新期货品种和保险+期货项目 [4] - 环保板块子公司现代环境科技成功续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取得10吨/日医疗废物高温蒸煮生产线许可 [4] - 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光伏布局 拓展水务+光伏市场 [4] 战略发展与估值 - 公司积极争取改扩建延长收费期限 寻求优质路产收购机会 [5] - 当前市盈率约19倍低于行业28倍平均水平 市净率约0.59倍低于行业1.6倍平均水平 [5] - 2024年4月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经营项目成效逐步释放推动估值向行业平均靠拢 [5]
顾高臣:金融是ESG建设的“润滑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8:43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 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旨在精准满足企业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ESG建设的资金需求 [2] - 金融作为润滑剂和加速器 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并推动技术快速落地 [2] - 资本市场自十四五期间持续优化政策 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融资 [2]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 - 绿色转型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并创造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为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并实现价值增值 [2] - ESG体系发挥约束和引导作用 三者形成紧密咬合的齿轮式联动关系 [2] - 用户侧绿色低碳转型带来市场机遇 政策发力点从能源供应侧向需求侧转移 [3] 零碳园区政策机遇 - 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 提出用能结构转型等8大任务 [3] - 政策要求各地给予零碳园区资金支持 绿色转型目标提高使用户侧降碳急迫性增强 [3] - 反内卷为未来3-5年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用户侧转型将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3]
刘涛:技术创新是ESG建设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7:26
核心观点 - 协鑫科技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绿色转型、ESG建设与短期经营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1][2] 技术创新战略 - 设立中央研究院作为统一平台协调短期与中长期技术创新矛盾 [2] - 通过高校招聘和子公司专家收集进行减碳领域战略性人才布局 [2] - 全球硅基材料研究总院配置约140人团队 其中20人负责国外运营 其余专注国内上游材料市场 [2] 技术创新成果 - 实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碳减排的长期协同发展 [1] - 技术创新在ESG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统一体系 [1] -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为企业短期生存和长期理念统一提供解决方案 [1]
吴华:NbS是企业减碳重要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7:25
吴华认为,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以及ESG建设三者从长期来看仍然协调一致,但从短期来看,如果企业 注重于国际化、全球化发展,ESG则可以成为避免罚款的优势项,而不做ESG则可能将面临市场准入的 问题。"ESG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空间的工作,它同时还带有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关联度,因而企 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成为关键。" 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在以"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平衡术"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分享 了联合国自然解决方案视角下技术创新和ESG发展的方向。 吴华表示,绿色转型一直是企业稳定不变的趋势,而ESG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在这一背景之下,技术 创新的主要功能导向之一就是服务于企业的减碳。 吴华认为,如今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减碳:一是通过企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方面展开;二是通过绿电 直联的方式进行;三是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解决。 ...
张天:消费侧新能源资产是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6:46
投资框架 - 绿色转型是投资核心目标和定性衡量手段 技术创新是实现转型落地的工具 [1] - 投资决策最重要维度是绿色转型潜力 直接决定最终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效果 [1] - ESG表现在资本端估值和认可中起重要作用 [1] 技术应用策略 - 资产类投资更倾向成熟技术 前沿技术商业化周期长需要孵化场景 [1] - 以绿色转型潜力为导向 将具体项目作为试验田和孵化场景落地整合创新技术 [1] - 落地技术包括波浪能 生物质循环等前沿能源技术 [1] 资产配置趋势 - 消费侧新能源资产如碳中和园区带动的光伏 储能 充电设施将成为主流资管平台大类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2] - 中国已形成数万亿级新能源资产 消费侧资产在市场化和交易化属性方面愈发凸显 [2] - 新能源资产具有较高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可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 成为Web3领域具备良好信用性的生息资产 [2]
中远海发:上半年核心业务稳增长 价值实现新进阶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58亿元,同比增长4.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8.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29元,中期股息每10股派发0.22元 [1] 集装箱制造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9.63亿元,同比增长12.07% [2] - 集装箱销售量达84.57万TEU,同比增长13.61% [2] - 储能箱、房屋箱等特箱细分市场订单稳固,产品线结构持续优化 [2] 集装箱租赁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增长1.16% [2] - 集装箱保有规模突破410万TEU,积极拓展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2] - 新签租赁订单主要来自全球主流船东,冷箱、特种箱布局持续提升 [2] 航运租赁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47亿元 [3] - 投资建造15艘船舶,包括10艘散货船、4艘沥青船和1艘LNG船 [3] - 船舶长期租赁予中远海运散运及中远海运特运,稳居产业系船舶租赁公司前列 [3] 智能化建设 - 4家箱厂入选集团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青岛箱厂、锦州箱厂获得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认证 [4] - 佛罗伦数字化运营平台完成24个核心业务模块开发 [4] 绿色低碳发展 - 发布全球首个"集装箱CFP&EPD标签",6家箱厂核心产品取得认证 [4] - 持续推进生产设备环保改造,实现单箱碳强度下降 [4] - 三年蝉联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5] 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 - 累计回购3.5亿股,回购金额约5.1亿元,酝酿第三轮回购 [5] - 开展第二批援藏项目,援建12台房屋箱用于教育及文旅设施 [5] - 再次荣获"行业最佳进步企业"标徽 [5]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航运物流产融主业,深化产融协同效能 [1][6] - 加快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主动拥抱市场变化,致力于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草原上的算力之城 看绿电如何“就地变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9 20:51
新能源发电与绿电产业 - 乌兰察布新能源发电量突破200亿度 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50% [1] - 风机总装工厂落户四年后 周边风电企业从个位数增至十余家 工作人员数量增长3倍 [1] - 储能实验场配套新能源产业 现场整齐摆放十余个集装箱 [3] 算力产业发展 - 乌兰察布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 已签约67个算力中心项目 [6] - 数据中心通过直连北京光纤实现4毫秒超低延时 [5] - 利用年均气温4.3℃的自然冷却条件 节能20%-30% [6] 绿电应用与产业转型 - 2024年已投运数据中心实现产值56亿元 同比增长43% [8] - 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正式投产 [8] - 绿色铁合金项目达32个 每个项目超60%电能来自本地绿电 [11] 区域绿电产业规模 - 内蒙古绿电外送量从300亿千瓦时提升至600亿千瓦时 [13] - 建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 接近全国总产能50% [13] - 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其中7个已建成 [13] 创新政策与项目 - 内蒙古率先提出绿电直连等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 [10] - 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建成 年产绿色氨32万吨 [13] - 绿色氢氨项目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40万吨 获全球首张可再生氨认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