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姚高员调研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随后召开的专题会上,在听取市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情况汇报后,姚高 员充分肯定前期工作并指出,要锚定目标任务、坚定发展信心,以数字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物 流服务、商务服务等为重点,全面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规模能级,推动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成 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经济增长的"领头雁"、产业集聚的"增长极"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风向 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7月3日,市长姚高员调研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国先 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 系,为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姚高员实地走访调研了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乒乓智能技术公司和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并指 出,要更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化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融合 发展,打响"杭州服务"金字招牌。 姚高员强调,要突出目标导向,积极谋划牵引性强、撬动性好的工作抓手,进 ...
谱写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篇章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5
中部地区经济地位与战略定位 - 中部六省以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1/4人口并创造1/5经济总量 [1] - 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定位巩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2] - 2021年政策提出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全国约2.5%水平 [4] 经济发展核心数据 - 2015-2024年GDP从不足15万亿元增至2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5% [6] - 2024年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经济总量均突破5万亿元 [6] - 2024年中部粮食产量20431.8万吨占全国28.92% [10] - 2024年山西原煤产量12.69亿吨占全国26.7% [10] 产业结构特征 - 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河南/湖南/湖北超8%) [6] - 安徽/江西第二产业占比略高于全国 [6] - 形成株洲轨道交通/长沙工程机械/武汉光电子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8] - 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2013年20.7%提升至2023年42.9% [15] 科技创新布局 - 中部地区拥有700多所高校,在校生占全国30% [4] - 合肥/武汉布局量子计算/激光/可控核聚变等新兴产业 [9] - 安徽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服务全球100多国家地区 [16] 重点产业发展 - 安徽2024年汽车产量357万辆(全国第2),新能源汽车168.4万辆 [15] - 全球10%笔记本电脑/20%液晶显示屏/50%光伏玻璃在皖生产 [15] - 武汉光电子信息/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形成竞争力 [8] 区域协同与开放 - 郑州机场2024年全货运航线57条,综保区进出口全国前列 [9] - 鄂州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5 [9]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通促进区域联通 [16] 安徽转型实践 -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中西部首位) [13] - 打造"基金丛林"计划投入超2000亿元 [15] - 制造业投资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5]
广州白云设定今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GDP增长5.5%左右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9:49
经济表现与目标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156.37亿元,增长5.2%,总量全市第四,增速全市第二 [3] - 固定资产投资1287.85亿元,增长5.8%,连续5年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 [3] - 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为5.5%左右 [4] 产业发展与规划 - 高质量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园区平台体系,打造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园区 [5] - 持续做大做强"6+6+X"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5] - 积极衔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5] 科技创新与改革 - "6+N+X"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完善 [3]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深化科工贸、产学研联合创新 [6] - 聚焦"数、智、碳"三大关键要素,推进"四个转型",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6]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实现改造数量、拨付金额和使用进度等多个"全市第一" [3] - 创新实施城市更新"首开区建设""土地出让+政府回购"安置房建设等模式 [3] - 推动"四大枢纽"功能增强、能级提升,将"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5] 民生与社会发展 -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九成 [3] - 新增优质学位1.1万个,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等项目动工 [3] - 帽峰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厦门增量政策“组合拳”助推经济向上向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3:52
厦门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实现5.9%增长,取得良好开局 [1] - 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出口额同比增长6.2% [1] - 工业投资与建安投资分别增长19.3%和19.5% [1] 政策组合拳 - 政策核心是优先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4+4+6"产业体系双攻坚行动 [2] - 升级外贸支持政策,包括出口信用保险、跨境电商及内外贸一体化等环节 [2] - 金融支撑体系升级至4.0版,营商环境升级至8.0版 [2] 外贸支持措施 - 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支持开拓新兴市场 [2] - 持续培育自主品牌出口企业,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2] - 为企业拓展新市场提供实质性支持 [2] 政策执行机制 - 建立健全政策绩效评估机制,跟踪实施效果 [2] - 听取企业与市民反馈,动态优化调整政策 [2] - 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2]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青岛产业研究院)牵头赴莱西开展产业调研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2:16
调研背景与目的 -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牵头组织多家研究机构及产业研究小组开展第三批实地调研活动 旨在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 [1] - 调研通过"产业研究圆桌会议"平台整合多方智力资源 强化产业研究支撑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5] 调研重点领域 - 精准聚焦"现代轻工"与"低空经济"两大前沿产业方向 走访凯盛浩丰农业 宜品乳业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店埠通用机场等代表性企业及机构 [3] - 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观摩生产线形式 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 技术创新 治理结构 发展规划等核心内容 [3] 调研成果与后续计划 - 收集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及诉求 提炼相关经验做法 初步梳理未来发展脉络 [3] - 调研为莱西市相关产业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为青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累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 [5] -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形成针对性建议 持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助力莱西及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 [5]
许昆林到苏州大学讲授思政课以扎根江苏报效祖国实际行动书写青春之歌
新华日报· 2025-07-01 07:28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江苏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任务 要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2] - 江苏具备产业基础坚实 科教资源丰富 营商环境优良 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 为科技与产业融合提供良好条件 [2] - 通过搭建平台载体 实施技术攻关 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原创力策源力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开辟新兴产业赛道并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放大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效应 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创新联合体 概念验证中心 中试基地等 支撑科技产业融合 [2] 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 - 苏州大学在科研创新 人才培养 名城名校融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需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 [3]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需求 深耕关键领域 取得科研成果 [3] - 强调青年学子需以专业知识 能力本领跟上时代 扎根江苏报效祖国 [3] - 政府将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为毕业生提供全周期成长支持 [3] 经济发展态势 - 江苏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稳住经济基本盘 高质量发展保持向新向好态势 发挥经济大省作用 [1]
广东金融监管局:多举措支持现代化产业 年内企业融资利率下降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03
广东金融监管局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 - 广东金融监管局引领银行业保险业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推动广东产业体系现代化 [1] 制造业贷款规模与结构 - 截至5月末,广东银行业制造业贷款规模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7.13%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占制造业贷款比重56.08% [2] - 信用贷款余额8690亿元,占比约三成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数字化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 [2] - 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9.1%、22.3%、19.0% [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8500亿元 [2] 制造业融资成本与绿色转型 - 新发放制造业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65个BP [3] - 绿色生产贷款余额超3800亿元 [3] - 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超1.2万亿元 [3] 小微企业贷款与利率 - 截至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3% [4] - 1-5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35个BP [4] 出口信用保险与外贸支持 - 2025年1-4月,广东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4200亿元,服务企业超3.1万家,同比增长超五成 [6] - 关税保证保险累计服务企业超250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6.5亿元 [6] - 落地全国首单航空公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贸易保单 [6]
天河招商拼生态:上半年新引高质量产业项目180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6:06
招商引资成果 - 天河区上半年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180个,包括百亿级项目2个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重大项目50个 [1] - 重点引入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标杆项目,为地区发展积蓄后劲 [1] - 项目紧扣"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6个现代服务业 [3] 重点项目落地 - 广东恒健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从事实业投资和创业投资 [2] - 中交冷链(广州天河)智慧产业园项目奠基,预计达产年营收及工业产值超120亿元 [2]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成立 [2] - 领信数科落户广电平云广场,成为天河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安全发展领域新力量 [3] - 瑅盛生物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开发适合中国实体肿瘤患者需求的免疫治疗方法 [3] 产业生态建设 - 天河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培育新兴产业和优化传统产业 [4] - 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的产业生态 [8] - 广州国际金融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园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8] - 小鹏汽车总部园区即将亮相,助力打造千亿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8] 招商策略创新 - 发布招商引资"11条",构建全区一盘棋大招商体系 [6] - 建立常态化校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7] - 依托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实现"以商引商" [7] - 市区、国企、各部门、社会方形成联合作战招商体系 [7] 营商环境优化 - 成立"益企共赢计划"服务站,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9] - 组织各类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和金融超市 [9] -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一站式政务绿色通道 [9]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陕西延安: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央视网· 2025-06-29 19:28
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地位 - 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 [1] - 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点也是奔赴抗日前线出发点 [2] - 八路军从这里出发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铸就延安精神 [2] 延安产业发展现状 - 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成为特色产业 [2] - 苹果种植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超5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 [2] - 带动80万农民增收当前正值山地苹果管理关键期 [2] - 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0亿元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32条沟道进行系统治理 [3] - 高速公路高铁航班通达各地5G基站广泛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 [3] 红色旅游发展 - 迎来大批游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2] - 宝塔山等革命遗址经过治理形成旅游亮点 [3]
刘宁到郑州经开区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6-28 18:48
产业创新与企业发展 - 海尔(郑州)市场创新产业园生产板块涵盖空调、热水器、压缩机等产品,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73.68亿元 [3] - 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产业园区需深化资源整合、创新协同、产业联动,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产业生态体系 [3] 项目建设与产能扩张 - 上汽集团郑州基地整车第一工厂、第二工厂已投入使用,具备每年60万台整车的产能 [3] - 上汽郑州项目加速建设中,需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建立"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协同机制 [4] - 项目建设需严把质量关口、守牢安全红线,确保进度与投入产出效益相匹配 [4] 政策导向与产业升级 - 郑州经开区需落实"三个转变"发展理念,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能级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 - 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推动枢纽经济创新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态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