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押注美股与AI 贝莱德1850亿组合大调仓
格隆汇APP· 2025-09-17 22:37
格隆汇9月17日|一份投资展望报告显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K.N)正 "调高风险配 置"——在其规模达1850亿美元的模型投资组合平台中,大幅增持美国股票并加大对人工智能(AI)领 域的敞口。该展望报告指出,凭借美国股市"顶尖的盈利表现",贝莱德在其系列模型组合中,以减持国 际发达市场股票为代价,增加了对美股的配置。调整后,这些组合的股票持仓整体超配2%。数据显 示,周二(调整当日),随着贝莱德完成资产配置调整,其旗下对应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间出现 数十亿美元级别的资金流动。贝莱德此次调整模型组合,是对美股上涨行情投下的"信心票":今年以 来,受AI领域投资热潮推动,叠加市场对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的押注,标准普尔500指数已创下历 史新高。贝莱德在投资报告中表示,美国企业相对强劲的盈利表现将推动美股继续走高,并指出,自 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企业盈利增长达11%,而其他发达市场同类企业的盈利增幅不足2%。 ...
Columbus McKinnon (NasdaqGS:CMCO)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7 21:32
**公司概况与业务介绍** * Columbus McKinnon (CMCO)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运动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提升、移动和定位材料 帮助客户改善安全、效率和正常运行时间[2] * 公司成立于1875年 2025年正庆祝其150周年纪念[2] * 年销售额约为10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约为15%至16%[3] * 所处行业总目标市场(TAM)规模为200亿美元 且仍在增长 市场高度分散[3] * 业务运营涵盖四大产品类别 包括其最大的提升解决方案平台(提供1/8吨至140吨能力的钢丝绳葫芦、电动链式葫芦和手动链式葫芦)和最新的精密输送平台(支持机器人等复杂自动化流程和AI的实际应用)[4] * 通过Dorner等收购进入精密输送领域 服务于电池生产、食品饮料、生命科学和电子商务等具有长期增长趋势的垂直终端市场[5] **收购Kito Crosby的战略与协同效应** * 收购Kito Crosby被视为高度互补 将显著增强公司规模和市场地位 并带来顶级的财务表现[7] * 此次合并将结合双方在提升硬件和耗材方面的优势 扩大产品广度和深度 使公司成为当前客户的一站式商店[8][9] * Kito Crosby在提升采购和耗材领域规模更大 这些产品平均售价较低 但具有持续更换需求 用于关键任务应用 能增加业务的可持续性[9] * 合并后将产生约7000万美元的净成本协同效应 主要通过优化采购、设施以及减少重叠的SG&A和第三方成本来实现[11] * Kito Crosby目前已实现23%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合并后将创造强大的现金流生成特性[11] **财务影响与去杠杆化计划** * 收购完成后 初始杠杆率预计约为5倍[43] * 预计合并后将产生约2亿美元的初始自由现金流 将用于债务偿还 目标是在几年内迅速将杠杆率降至约3倍[43] * 公司有在收购后快速去杠杆化的历史记录 例如在上次收购后短时间内将杠杆率降至2.5倍以下[13] **市场趋势与需求动态** * 美国短周期业务本季度已开始出现订单复苏 原因是关税不确定性缓解、政策波动减少以及受益于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18] * 项目业务方面 上季度末创下了3.6亿美元的记录积压订单 同比增长6700万美元或23%[19] * 尽管德国市场等美国以外地区出现订单转化放缓 但总体需求和机会并未减少 只是决策速度因宏观环境波动而放缓[19][20] * 增长领域包括电子商务、食品饮料、航空航天、石油和天然气、铁路项目以及国防市场[21] * 利率下降的环境通常会成为业务的顺风 刺激客户和最终用户进行更多资本支出[22] **关税影响与缓解措施** * 关税预计对公司当前财年上半年造成约1000万美元的影响[25] * 预计通过已采取的缓解措施(包括价格上涨、合规行动和供应链优化) 在下半年完全抵消关税影响 并在本财年实现 margin 中性[25] * 价格上涨得到了市场的良好接受 公司凭借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和质量保持了定价领导地位[27] **制造业回流(Reshoring)机遇** * 制造业回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需求驱动因素 虽然其效果需要时间显现[29] * 公司已经开始看到前期宣布的投资项目(如卡特彼勒扩建印第安纳州拉斐特设施)进入报价阶段[29] * 劳动力短缺和增加在岸制造能力的需求交汇处 为公司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机遇[30] **收购整合进展与准备** * 交易预计在年底完成 与监管机构的讨论具有建设性 已实现实质性合规[34] * 已成立整合管理办公室(IMO) 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理结构和执行计划 以确保在完成交易后第一天就能开始整合[37][38] * 正在利用现有时间进行验证工作并推进计划 为协同效应的实现做好准备[37] **对投资者的价值主张** * 合并后将创建一个规模化的全球公司 拥有更广泛和深入的产品供应、增强的地域规模以及结合后的能力[47] * 合并后的业务将拥有顶级的财务表现、强大的现金流生成特性、更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因抗周期性更强的提升采购耗材业务占比增加)以及应用80/20方法论带来的效益[48] * 公司所处的行业格局仍然高度分散 未来可能存在额外的战略发展机会[48]
《世界贸易报告》:到2040年AI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9:50
AI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 - AI有望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使全球跨境商品和服务流动价值提升近40% [1] - AI工具通过改善供应链可视性、实现清关自动化、减少语言障碍等方式提升贸易效率 [2] - 全球贸易预计增加34%至37% 其中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包括AI服务)预计增长42% [3] - AI开发与应用预计带来全球GDP增长12%至13% [4] - 2023年全球AI相关投入品贸易额达2.3万亿美元 包括原材料、半导体和中间产品 [4] 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率(技能溢价)预计下降3%至4% [4] - AI对中技能和高技能岗位替代效应更明显 相对减少对中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4] - 所有劳动群体实际工资预计上升 但任务自动化可能影响转录、翻译和支持性职能岗位 [7] 数字鸿沟与政策差异 - 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拥有更先进的AI政策框架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7] - 低收入经济体近期才开始制定数据流动和AI监管措施 限制其利用AI潜力的能力 [7]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贸易每增长10% 跨境AI专利引用增加2.6% [5] - 政策采纳不均衡可能加大AI准备度的结构性差距 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和算力分布不均 [6] 国际贸易与AI协同发展 - 贸易有助于AI创新扩散 更开放经济体获得更强创新溢出效应 [5] - 双边贸易流量与跨境AI专利引用高度相关 体现知识流动的代理指标 [5] - 需要增加AI发展所需的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并加强国际合作 [8] - 配套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教育体系和政府支持影响包容性增长 [8]
中国新富人群加大金融市场参与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9:50
报告显示,新富人群对于养老规划的重视度持续上升。新富人群的养老准备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 展。今年,购买养老保险首次取代定期储蓄成为主要养老准备方式,反映出养老规划理念的调整。然 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设率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不高、税收优惠有限以及账户流动性不 足。养老规划从理念走向实践,仍有制度激励与产品创新的空间。 报告显示,"新世代投资者"(指在去年9月24日行情后首次开始金融投资的人群)占新富人群的 13.1%,平均年龄仅30.7岁。他们投资热情高涨,但对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认知不足,实际持仓与风险偏 好并不匹配。18岁—24岁"00后"年轻新富人群对财务规划的接受度远超其他群体,比例高达71.8%。然 而,实践中他们频繁"追涨杀跌",基金持有期不足三个月的比例超过三成。资金有限和需要频繁调换头 寸以捕捉新的投资标的是短期持仓的主要原因。如何确保金融服务惠及这些新兴群体、夯实他们的金融 素养成为了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基于这样的背景,新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对于人工智能(AI)和人工服务的偏好也为行业打造可 行的财富管理商业模式提供了清晰指引。 9月17日发布的《2025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 ...
WTO:2040年AI将令跨境商品和服务流动增加近40%
第一财经· 2025-09-17 17:36
调查发现,目前90%使用AI的公司报告称,AI在贸易相关活动中带来了切实的益处。 当地时间17日,世贸组织(WTO)发布年度《世界贸易报告》(下称报告),称如果能够弥合差距, 到2040年,由于生产力提高和贸易成本降低,人工智能(AI)可以使跨境商品和服务流动增加近40%。 WTO和国际商会的联合调查发现,目前90%使用AI的公司报告称,AI在贸易相关活动中带来了切实的 益处。 贸易本身可以成为包容性人工智能转型的强大推动力。WTO报告估计,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赋能商品 贸易总额(包括原材料、半导体和中间投入)达到2.3万亿美元。 希尔表示,私营部门处于AI开发和部署的前沿。上述联合调查提供了企业如何使用AI的第一手资 料。"调查特别关注企业如何使用AI,并显示,就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而言,它们似乎仍然缺乏充分 利用最先进AI解决方案的规模和资源,但与此同时,它们对AI在未来帮助它们进入全球市场方面的作 用持更为乐观的看法。"她表示。 报告并显示,到2040年,AI可能显著促进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根据低收入、中等收入 和高收入经济体之间不同程度的政策和技术追赶水平,WTO预计全球贸易在不同情景 ...
库存周期未来或被AI彻底消除!洪灏与拉斯·特维德高能对话,深谈超智能、商业周期与捕获价值的机会……
聪明投资者· 2025-09-17 16:13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发展是宇宙演化的一部分,AI正逼近"创新者阶段",具备自我管理与自主演化能力,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3][4][31] - 商业周期不会消失但节奏更快,库存周期可能被AI实时预测消除,资本开支与房地产周期仍存在但更密集[4][91][92] - 资本正从传统地产转向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投资补位写字楼下滑,为AI革命奠定基础[6][136][137] - 美联储预计9月降息开启谨慎周期,将引发新大宗商品周期,AI基础设施投资超GDP 1%[7][124][125] - 未来真正价值捕获在于垂直领域AI应用而非通用模型,创新集群与价值分配机制是关键[108][109][148] 智能演化与宇宙叙事 - 智能演化是138亿年宇宙复杂性进化的延续,经历恒星形成、生命诞生、大脑进化等关键密度临界点[19][22][23] - AI工具已能自主提供未询问的洞见,如ChatGPT建议将宇宙智能演化划分为结构性阶段[24][25] - 到2050年全球将拥有41亿台智能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总产出达人类劳动力五倍[45][49][82] - 2028年AI将进入"创新者阶段",具备自我激励与管理能力,不再依赖人类引导[31][53][54] - 人类可能启动宇宙意识觉醒过程,AI将成为理解宇宙的智能体载体[34][36][37] 经济周期演变 - 库存周期(4.5年)可能被AI实时需求预测系统消除,实现按天或小时级精准预测[92][100] - 资本开支周期(9-10年)由技术创新驱动,AI使其更高效且创新节奏更密集[92][93] - 房地产周期(18-20年)存在模态锁定现象,与资本开支、库存周期呈倍数共振关系[94][95] - AI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实时数据接入,使经济预测深度广度远超传统框架[98][100] - 中国猪周期因养殖工业化减弱,印证产业可预测规模化可平滑周期波动[101][102] 投资与价值捕获 - 大模型公司缺乏护城河,用户切换成本低,差异化弱,如Gemini、Grok、ChatGPT体验趋同[105][106][107] - 价值捕获集中在垂直领域AI应用,如生命科学、制药、金融等领域需求真实且数据丰富[108][109] - HuggingFace平台年底将拥有500-600万个开源模型,价值创造源于模型组合解决具体问题[109] - 美股AI估值未必泡沫,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定,技术持续突破[115][116] - 大宗商品周期可能重启,类似2001-2008年由中国需求推动的行情,当前铜消费量逆房地产下滑增长[127][128][132] 技术落地与产业影响 - 自动驾驶安全性已超越人类,特斯拉汽车形成共享驾驶知识的群体智慧雏形[47][80] - 个人AI助手通过分布式学习保护隐私,成为用户的第二个大脑与实时教练[83] - AI已具备极强创造力,如生成商业计划、品牌口号与书籍章节标题[71][72] - 美国商业地产投资下滑但数据中心投资增长,资本转移路径与中国高度一致[135][136][137] - 中国将资本支出从房地产转向能源基础设施,成为全球能源产能与智能电网领导者[134] 宏观判断与预测方法 - 美国可能进入类滞胀状态但通胀不失控,进口价格下降与消费行为钝化通胀传导[119][120][121] - 判断经济未来需观察技术演化路径、创新集群与价值捕获机制,而非仅经济数据[5][148][149] - 创新集群具备关键密度特征,如维也纳古典音乐、瑞士手表、底特律汽车等历史案例[149] - 欧洲对AI怀疑主义盛行,中国与美国更关注机会与创业方向,态度差异显著[161][162] - 过度制度化可能导致文明崩溃,创新活力转向边缘地带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154][158] 结构性转型与建议 - 中国经济经历结构性转型,从房地产依赖转向科技与新兴产业驱动,高科技板块股价翻倍[141][142] - 给年轻人建议:通过性格测试了解自身优势,探索生成式AI通用技术平台,长期定投股票[166][168][173] - 股票是1802年以来长期回报最好资产,定投策略可实现低买高卖效果[170][176][177] - AI革命社会受益但技术发明者未必获回报,如古登堡印刷术改变文明却破产收场[102]
费城半导体指数创8年最长连涨纪录,更多AI概念股“借东风”谋求上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7 15:41
美股芯片股强势上涨推动下,美股芯片股基准指数、被视为"全球芯片股风向标"的费城证券交易所半导 体指数周二再度收涨0.3%,录得连续九个交易日上涨,创下自2017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连涨。 借此东风,更多人工智能(AI)相关企业竞相谋求首次公开募股(IPO),甚至调高了上市目标价。 费城半导体指数创8年最长连涨 AI云基础设施公司Boost Run同意通过与SPAC公司Willow Lane Acquisition Corp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该交易对Boost Run 的估值为6.14亿美元。上市后,在股东赎回前,预计该SPAC信托账户可为公司提供 超过1.12亿美元的现金收益,以加速增长,扩展到新的数据中心,并继续软件开发。 Boost Run是越来越多的云基础架构提供商之一,根据其官网介绍,为客户提供使用数据中心设施中托 管的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支持高性能培训和推理。除了英伟达,其供应商、合作 伙伴和分销渠道还包括联想、Tierpoint和Carahsoft。 Boost Run首席执行官卡罗斯(Andy Karos)表示:"对计算的需求正在从依赖少数主要提供商转向支持 提供安全、可扩 ...
Nature子刊:AI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开辟炎症疾病治疗新途径
生物世界· 2025-09-17 12:05
gasdermin (GSDM) 家族包括人类的 GSDMA 至 GSDME 等成员,它们通过在细胞膜上打孔,引发细胞 焦亡 ( Pyroptosis ) 。在炎症性疾病中, GSDMD 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过其 N 端片段 ( GSDMD-NT ) 在细胞膜上形成 孔道,触发细胞裂解与细胞因子风暴,且可经细胞胞外囊泡传播至邻近细胞,加剧炎症扩 散。 GSDMD-NT 孔道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结构变化,使得难以获得稳定的 GSDMD-NT 孔道蛋白,从而阻碍了传统高通量筛选方法识别用于孔道阻断的先导分子,且 其孔道直径达到了 21 纳米,这限制了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此外,完全阻断 GSDMD 会 干扰其免疫稳态功能,因此,开发可逆、精准封堵成熟孔道的配体,是 当前的关键挑战。 2025 年 9 月 15 日, 大坪医院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 (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王淦 研究员,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心血管重点实验 室 孟平 副研究员和大坪医院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 曾灵 研究员团队合作 ( 孙剑会 、 杨俊 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
捷配入选《全球HDI PCB市场展望》报告,全球协同制造获国际认可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44
捷配入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实现了"全球化覆盖"与"本地化支持"的完美结合。捷配的多层板服务已实现全球覆盖,业务遍布全球210余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50万,其中包括特斯拉、飞利浦、比亚迪等跨国企业。 报告指出,全球HDI PCB市场预计2025年价值195.9亿美元,到2032年将达到342.3亿美元,2025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3%。亚太地区 预计将在2025年以76.9%的份额引领市场。欧洲2025年占比6.4%,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 跨国协同的创新模式 深圳基地3天完成10层2阶HDI板生产,7天送达德国实验室——捷配凭借其全球布局与本地化服务能力,正重新定义PCB制造的国际化标准。 近日,CoherentMarketInsights(CMI)发布了《Global HDI PCB Market Size and Forecast 2025-2032 》报告,捷配凭借其在高端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 (HDI PCB)领域的全球化协同制造能力和国际市场影响力,旗下ALLPCB、PCBWay、PCBgogo多品牌被报告收录,PCBWay被列为"领导 者"(Leadin ...
马云现身阿里巴巴园区酒吧 被认出后不忘戴上口罩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07
马云近期动态与阿里巴巴战略关注 - 马云于9月16日晚现身杭州阿里西溪园区B区的HHB音乐酒吧 身着深色T恤、白色短裤和白色鸭舌帽 由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邵晓锋陪同 现场气氛热烈 众人拍照留念后马云戴口罩挥手致意 [1] - HHB音乐酒吧由马云于2019年1月创办 以"平头哥"命名 酒吧名称源自"Happy Honey Badger"和"Healthy & Happiness Bar" 创办初衷是为年轻人提供好酒、好音乐、好朋友的场所 不以盈利为目的 [3] - 马云近期频繁出现在阿里园区 对公司事务的直接参与度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一天内三次主动询问高级管理层业务进展 尤其关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战略布局 [5] 阿里巴巴业务架构调整与战略方向 - 阿里巴巴集团在2025年8月完成重大业务架构调整 原"1+6+N"架构被四大核心部门取代 这一转型被视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举措 [5] - 马云的行为与公司架构调整相呼应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标志着马云在退休后以更直接的方式影响公司战略 尤其在AI等前沿领域 但阿里巴巴官方尚未确认其正式回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