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

搜索文档
“五共治”巧织资源整合经纬线 理念转变助推停车治理破局
西安日报· 2025-05-22 11:44
交通治理体系创新 - 西安经开区推行"五共治"交通管理体系 整合警社、警企、警校、警医、警村多方资源 实现信息互通与共商共治 [1] - 成立停车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 多部门协同印发专项工作方案 探索现代化交通管理新路径 [1] - 采用"政府主导、交警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治理格局 城管局完善交通设施 资规局、教育局等部门形成合力 [4] 地铁口非机动车治理 - 通过"微创手术"式改造破除部分绿化带 利用树木间隙打造嵌入式停车区 新增大量非机动车泊位 [4] - 市图书馆地铁口整治后共享单车排列整齐 设置醒目停放标识 协管员引导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 [1] - 整治前共享单车"叠罗汉"式停放 电动自行车"见缝插针" 地铁口周边呈现混乱"丛林"状态 [2] 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 - 凤城二路实施"警企共治"模式 中粮可口可乐优化物流流程 车辆进场时间提前至6:30-7:00避开早高峰 [5] - 治理后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11% 拥堵指数下降10% 安全视距保障措施使人行横道标准化升级 [6] - 清除不规范禁停区 整合重复性标志牌 科学调整禁停警示标志 强化主干道通行效率 [5] 校园周边交通优化 - 凤景小学通过"警校协作"获物流集团150个免费车位 晚高峰17:40-18:40供家长专用 [7][8] - 施划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并设引导标志 警力设置护学岗疏导交通 车辆单排临时停靠快车道右侧 [8] - 治理理念从秩序管控转向服务供给 解决校门口晚高峰拥堵难题 获家长及群众好评 [9]
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历下区创新建筑垃圾“一案三查”治理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18:53
案件背景 - 历下区城市管理局通过"一案三查"机制查处某综合商业项目30立方米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 [1][2] - 案件暴露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缺失和运输企业资质审查不严双重问题 [2] - 执法人员48小时内完成证据链固定 [2] 案件处理过程 - 历下区城管局建立"三维协查机制"破解"隐身企业"追踪难题 [4] - 通过交警数据穿透锁定涉事车辆所属济南嘉宇运输有限公司 [4] - 市场监管局协助跨区调取企业注册信息并揭穿"僵尸地址"伪装 [4] - 实现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链条证据闭环 [4] 制度创新 - 首次实践"违法案件双向通报"机制形成"行政执法+行业监管"双重约束 [6] - 住建部门对涉事施工单位进行信用扣分并暂停其三个月招投标资格 [6] - 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建筑垃圾治理新体系 [6] - 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违规行为纳入信用记录 [6] 治理体系升级 - 构建城管、交警、市场监管、住建四部门协同治理网络 [7] - 实现AI视频分析、交通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行政执法融合 [7] - 形成行政处罚、行业约束、信用惩戒联动的立体化治理体系 [7] - 明确部门协查响应时限和证据转化规则等应急机制 [7] 治理成效 - 实现"办结一个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治理目标 [7] - 建筑垃圾治理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治理转型升级 [7] - 形成"数据研判先行、多元证据固定、多向制约落地"的标准化办案流程 [7]
去年山东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000多起
大众日报· 2025-05-20 09:07
经济犯罪案件数据 - 2024年山东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000多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1 9万多名 [1][2] - 洗钱和地下钱庄案件890起 抓获651人 涉案金额36亿元 [2] -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300余起 抓获350余人 挽回损失16亿元 [3] - 串通投标案件79起 抓获214人 涉案金额8 4亿元 [3] -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883起 抓获3655人 [4] - 合同诈骗案件629起 挽回损失1 35亿元 [4] - 中小微企业内部腐败案件640起 挽回损失2 4亿元 [4] 专项打击行动 - 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 [2] - 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 [2] - 联合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犯罪和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 [3] - 14部门联合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3] - 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 [4] - 开展打击经济诈骗和中小微企业内部腐败集中行动 [4] 协同共治机制 - 与经济管理 行政监管 检法等部门协作配合健全经济犯罪协同共治体系 [2] - 与人民银行 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2] - 联合省委金融办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 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部门打击金融犯罪 [3] - 省委政法委 省公安厅联合金融管理 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涉众金融犯罪联合共治机制 [4] - 签署招标投标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 [3] 企业权益保护 - 编印《侵害民营企业常见经济犯罪防范手册》 [5] - 发布预警告知书上千份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300余件 [5] - 健全完善涉企案件地域和层级管辖机制 [5] - 规范涉企案件办理流程 强化立案审查 [5] - 依法规范适用涉财产类强制性措施 [5]
将千年运河IP培育为文旅新增长极
新华日报· 2025-05-20 05:07
大运河文旅超级IP培育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宝贵遗产和流动文化 需统筹保护传承利用 在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 加速培育大运河文旅超级IP成为文旅新增长极 [1] - 大运河江苏段贯穿8座设区市 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 遗产河段325公里占全线三分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区7个占总面积46% 遗产点22个占全线4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14处 国家级非遗131项 [2] - 大运河文旅IP面临文化特质挖掘不足 生态保护压力 品牌矩阵未成型等瓶颈 文化资源转化效能低 跨区域协同机制不健全 项目同质化严重 区域发展失衡制约超级IP打造 [3] 文化价值体系构建 - 需系统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核 建立省级研究中心 联合高校智库形成权威文化阐释体系 整合3000项旅游资源 运用区块链AI技术搭建文化资源数据库 实现文物非遗数字化管理 [4] - 通过VR/AR技术复原漕运场景民俗活动 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向数字文化资产转化 [4] 生态空间治理 - 构建"一核引领 五带协同"生态格局 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 推进生态景观带 城市休闲带等功能区建设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统一水环境标准 [4] - 重点推进岸线生态修复 航道生态化改造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布局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 探索"生态+文旅"协同模式 [4] 文旅产业升级 - 构建"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体系 依托南京苏州数字经济高地 建设数字文创产业园 发展影视动漫数字演艺等新业态 [4] - 开发内河游轮水陆空联运产品 打造"运河十二时辰"主题线路 配套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推动区域资源整合 建立城市文旅联盟 实施"一票通游"政策 [4] - 引入国际文旅品牌 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4]
黑龙江大力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9 16:16
黑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黑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部署19项重点工作任务,旨在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 [1] - 目标到2027年,"大消保"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经营者合规经营意识显著增强,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得到系统治理,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保障,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1] - 方案综合统筹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实施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 [1] 消费供给提质行动 - 提升实物消费质量,开展特色消费品提质专项行动,加强老字号创新发展,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升再生资源集聚和中转能力 [2] - 改善服务消费品质,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制定冰雪消费名品标准,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开展服务认证试点工作和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 [2] - 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制定出台首发经济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组织电商营销推广系列活动,推进数字家庭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拓展延伸 [2] - 力争2025年底前黑龙江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终端突破11万个,2027年底前突破13万个 [2] 消费秩序优化行动 - 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开展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金钥"稽查专项行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 [3] - 整治市场交易环境,开展市场秩序"铁拳"行动,深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规范广播电视领域订阅、收费等行为,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和"昆仑"专项行动,实施农村消费市场净化行动 [3] - 持续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督检查,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3] - 完善综合治理机制,落实数据分析专报制度,依法健全消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 [3] 消费维权提效行动 - 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深化线下无理由退货活动,推动跨境电商平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建立消费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做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召回工作 [4] - 到2027年,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累计动态增长50% [4] - 强化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探索建立完善"诉转案"工作机制,强化消费维权与行政执法衔接 [4] - 强化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加强消费者集体诉讼和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协作,推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有效衔接 [4] - 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夯实基层消费维权网络,扩大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面 [4] 消费环境共治行动 -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经营者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体系,督促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网站平台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加强账号注册审核和管理,加强预付式消费监管 [4] -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纠纷处理等方面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4] - 加强消协组织建设,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切实提升消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4] - 强化社会监督引导,畅通消费者诉求表达渠道,鼓励其积极参与监督 [4] 消费环境引领行动 - 突出创新引领,加大老字号品牌创建和培育推介力度,鼓励各地为经营者先行赔付提供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面向放心消费主体丰富信贷产品,鼓励财产保险公司完善保险产品体系 [5] - 注重标杆带动,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强化信用赋能,加强对放心消费主体的宣传推介 [5] - 在香港、澳门分别设立黑龙江旅游合作推广中心,建立龙粤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出台放心消费承诺地方标准,探索开展省域消费环境监测评价 [5] - 深化国际合作,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与俄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支持边境口岸地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探索开展跨境消费维权合作,共同维护中俄消费者合法权益 [5] 实施保障 -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把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联动扎实推进、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成果转化 [5] -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动态掌握工作推进情况,深入挖掘、提炼各自行业领域中可推广的普适性经验成果,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5]
为家门口的河流写下新时代绿色编年史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水环境治理成效 - 新开河水质显著改善,从早期"有污水流出""河面漂着很多树叶"变为"河面无漂浮物""水质清澈"的高频描述 [3] - 胡福庆10年累计巡河里程上万公里,记录3700多篇巡河日记,河水透明度达86厘米符合"水清"标准 [1][2] - 浙江省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3年推进"五水共治",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达91%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5][6] 治理机制创新 - 形成"5+X"全民河长制体系,包含区/街道/社区河长、执法河长、民间河长及社会力量,实现问题10小时内联动处置 [8] - 浙水美丽智慧平台实现水系数字化管理,公众上报问题实时显示并督办,提升解决效率 [9] - 全国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河湖长制,120万名河湖长上岗,每一条河流均有人管理 [11] 社会参与与产业带动 - 民间护河队伍扩大,上城区注册护水志愿者达6.96万人,19所学校参与"跟着胡爷爷去巡河"活动 [10][11] - 治水推动城市更新,未来社区吸引"第二人生"3D摄影舱等科创企业入驻,3D打印技术0.3秒完成196张照片抓拍 [15] - 杭州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448亿元同比增长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一季度增加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4.7% [16]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南星街道改造旧仓库为文旅书房,年举办上百场研学活动,形成宋韵体验等新业态 [16] - 3000多条幸福河湖带动"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全域格局,成为文旅与共富载体 [6][16] - 城中村转型后立体花园与科创企业集聚,生态环境优化促进青年创客落户 [15]
西安市雁塔区打造“放心消费在雁塔”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5-18 23:09
消费环境治理体系创新 - 以"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维权"五大领域为突破口推出"一五一十"专项活动方案并制定消费服务标准化体系 [1] - 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并联合长安信托推出西北首个预付款信托托管服务 [1] - 创新开发"放心消费在雁塔"微信小程序实现"发现问题-智能分派-跟踪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体系 [1] 餐饮行业数字化升级 - 打造"唐皇商港"与"育才路"两大示范街区通过高清视频监控和AI行为识别实现后厨全程可视化 [2] - 第三方外卖平台对"智慧厨房"商户给予流量扶持并开设"线上透明厨房"专区 [2] - 构建"商户自律+平台助推+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机制 [2] 政产学研协同合作 - 与西北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倪楠工作站"并聘请教授担任"首席调解员" [4] - 成立雁塔区检验检测认证协会促进行业自律与诚信经营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优化 - 投诉办结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并保持"7×24小时"渠道畅通 [5] - 与区法院共建"共享法庭"服务站联合西安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所建立全省首个纤维纺织品消费服务工作站 [5] - 构建"1+N+N"服务模式整合权威技术机构资源 [5]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南京浦口:沉疴旧疾下猛药 百名干部破百题
新华社· 2025-05-15 10:52
近期,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发生一起治安案件,犯罪嫌疑人逃窜至一河之隔的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乌 江社区。两地警方立即启动警务协同机制,仅用半小时就锁定犯罪嫌疑人落脚点,将其缉拿归案。 案件的快速侦破,得益于浦口区牵头与和县共建的集警务、政务、综治服务于一体的联动共治苏皖乌江 站。 "省际交界地区往往是社会治理的'盲区',鱼龙混杂、案件高发。"浦口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祥 说,在浦口区开展的"百名干部破百题"专项行动中,公安部门将这一问题作为"难啃的硬骨头"来破。 跨辖区治理,行政壁垒是一大难点。对此,两地警方经多方协调打通公安网、政务网等数据网络,进一 步整合行政资源,共同巡防省际交界地带、联合开展犯罪查处,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1%,行政治安 类案件同比下降43.7%,有效打击了苏皖交界地区的违法犯罪。 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也是便民服务站。记者看到,办事大厅内设置了公安、政务服务等5个"跨省通 办"窗口,摆放着南京、马鞍山两市政务服务一体机,提供86项政务自助服务,办事群众络绎不绝。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浦口区"百名干部破百题"专项行动在改革攻坚一线锻炼培养干部、考察识别 干部,实现了干部能力作风双提升。一 ...
赵刚在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坚持“四个最严” 压紧压实责任全链条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5-14 08:23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方向 - 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部署 [1] - 提出"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1] - 要求全链条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1] 监管重点领域与措施 - 加强食品药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监管 [2] - 深化"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 [2] - 强化平台外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食品安全监管 [2] - 加强预制菜生产许可管理和质量监督检查 [2] - 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2] - 强化疫苗、血液制品、儿童用药、医美产品等重点医药产品监管 [2] 监管机制创新 - 完善行政处罚和行刑联动工作机制 [2] - 综合运用传统检查手段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2] - 推广外卖骑手作为食品安全监督员等社会共治模式 [2] -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2] 工作推进情况 - 审议通过2025年全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3] - 省市场监管局汇报工作情况,省教育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作专题发言 [4]
余杭网络餐饮监管持续探新路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刚刚过去的周末,余杭区闲林埠老街迎来客流高峰。面对餐馆"爆满"的情况,湖北游客陈女士通过 外卖平台点餐时,意外体验了一把"云监工"——通过"阳光厨房"实时直播,她清晰看到厨师佩戴口罩烹 饪、操作台整洁有序的画面。"堂食要排队,外卖倒吃出'透明厨房'的感觉。"陈女士感慨道。 在线下监管模式逐步成熟的同时,余杭区又在全市首创了外卖小哥"吹哨人"制度,通过聘请外卖小 哥作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将经过专业培训的骑手变为"移动探头",重点针对商户证照公示不全、后 厨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督举报。市场监管部门接到线索后会迅速响应,启动核查 处置程序并督促落实整改。 这一场景正是余杭区创新网络餐饮治理的生动实践。"阳光厨房"作为近年来余杭区持续推进的一项 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通过物联传感设备等技术,将后厨监控视频与网络订餐平台进行实时对接,让消费 者获得"看得见的安心"。不仅如此,"阳光厨房"还具备智能识别功能,能够敏锐察觉未穿工作服、未戴 厨师帽等违规行为,以此倒逼商家规范操作流程。 "从'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到'明厨亮灶全民监督',我们正在构建食品安全共治生态。"余杭区市场监 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