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6-30 10:43
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 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南京成立 首届联盟成员单位达246家 包括3家理事长单位 26家副理事长单位和85家理事单位 [1] - 南京埃斯顿 魔法原子 软通天擎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 南京埃斯顿为当值理事长单位 [1] - 会议发布"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及"场景需求清单" 南京占据4个场景 数量居全省首位 [1] 产业生态与活动 - 2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高校院所 金融机构参会 开展产业供需对接专场 促进产学研投融合 [1] - 产业对接会围绕产业招商 高校成果 企业技术发布 场景需求与融资服务等主题展开 [1] - 南京已形成机器人全链条体系 集聚近200家相关企业 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达4万台 [2] 企业技术与产品进展 -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超3万台 连续7年保持国产品牌第一 [2] - 埃斯顿酷卓已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全面覆盖 包括伺服电机 控制器 传感器 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2] 政府支持与产业规划 - 南京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 加速产业发展 [2] -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展示政策制定 成果转化 项目招引等方面成果 [2] - 江苏将通过联盟推动技术攻关 产业链协同和资源整合 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3]
华安研究:华安研究2025年7月金股组合
华安证券· 2025-06-29 22:36
医药行业 - 阳光诺和自研新药STC007研发进展领先,主业稳健,25年营收较24年增速不低于10%,归母净利润2024 - 2026年分别为177、213、256百万,增速为 - 4%、20%、20%[1] 家电行业 - 九号公司两轮业务25年推新拓店有望高增,EBIKE开始贡献,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4、1789、2509百万,增速为81%、65%、40%[1] 农业行业 - 牧原股份成本行业最低,2025年销量高速增长,2025Q1盈利近45亿,3月成本降至12.5元,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81、22459、20068百万,增速为519%、26%、 - 11%[1] 科技行业 - 美团外卖短期UE或受补贴影响,长期具履约和运营优势,闪购一季度多品类增长,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00、49774、61275百万,增速为 - 13%、30%、23%[1] 电子行业 - 精智达半导体设备营收规模2025年达5亿,是2024年2.4亿的2倍,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77、235百万,增速为 - 31%、121%、33%[1] 电新行业 - 阳光电源系光储头部企业,25H1净利润高增,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4、12870、14361百万,增速为19%、14%、12%[1] 通信行业 - 广和通端侧AI领先,拟赴港上市,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711、767百万,增速为55%、26%、8%[1] 机械行业 - 杭叉集团盈利水平提升,智能化无人叉车打开需求,参股公司中策橡胶6月初上市,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2、2235、2557百万,增速为18%、11%、14%[1] 化工行业 - 卫星化学油价预期企稳,三期四期成长空间大,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2、7601、9925百万,增速为27%、25%、31%[1] 有色行业 - 华友钴业钴价有望上涨,印尼湿法钴项目投产,镍板块扩产,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5、5234、5915百万,增速为24%、26%、13%[1]
从“制造”到“智造” 上海侨界人士开展工业人工智能主题学习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0:45
工业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可向实体经济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环节渗透并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制造流程和商业模式 [3] - AI将为制造业注入新动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从"制造"到"智造"跨越,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 [3] AI与跨学科创新 - 团队聚焦"抗菌多肽药物"与"组织再生材料"领域,探索AI技术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并破解临床医学难题 [5] 建筑设计本土化与城市发展 - 建筑设计需扎根本土文化,编织城市记忆并助力国家发展,体现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 [7]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业 - 创业者瞄准通用人形机器人领域,依托上海完整AI产业链及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商业化并探索多场景应用 [7] - 关注技术社会价值,定位为技术创新参与者和中外科技交流桥梁 [7] 科技创新产业生态 - 上海具备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如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等,形成产学研协同生态 [8]
研发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6G,迈向全域智能(瞰前沿·@科学家)
人民日报· 2025-06-28 05:48
6G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6G研发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截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全球前列 [2] - 紫金山实验室提出"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 为破解无线通信"不可能三角"难题提供新思路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成功搭建国际首个6G通信与智能融合外场试验网 [3] - 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研制基于云原生的6G原型系统 单用户速率超8Gbps 建成10个站点规模试验网 [3] - 中国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搭载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的星载核心网系统 [3] 6G技术特点 - 传输速率有望达100Gbps以上 时延小于1毫秒 支持更广泛设备接入 [1] - 具备"三个一体"特点:通感一体(通信信号兼具感知环境功能) 空天一体(整合多维通信资源) 通智一体(通信与计算功能融合) [2] - 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赋能数字化智能化 带来行业生态变革 [4] 6G应用场景 - 优化低空无人机设计 提升续航时间 [4] - 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开放支撑网络 降低终端算力需求 使设备更轻便廉价 [5] - 支持XR设备将渲染计算任务卸载到云端 提升用户体验 [5] - 促进车路协同 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治理 [5] 6G发展路径 - 需实现网络与应用协同发展 秉持"场景牵引 需求导向 商业闭环"理念 [4] - 中国更注重通信 计算 人工智能 感知 安全等技术融合创新 [7] - 欧洲运营商更关注降低成本 提高能效 减少碳排放 [7] - 全球需加强沟通形成技术共识 推动标准统一 [7] 6G标准化进展 - 中国工信部2025年标准工作要点要求加快6G标准研究 [8] - 6G技术标准研究已正式启动 预计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 [8] - 3GPP在韩国举办6G标准研讨会 全球研发进入标准化阶段 [8] - 中国召开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 推动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广东打造千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
新华网· 2025-06-27 07:35
行业动态 - 广东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覆盖医疗健康、人才教育、城市管理、特种工业等领域 [1] - 广东省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支持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 [1] - 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市场总量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1] 企业活动 - 广东蓝潜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测试智能水下机器人 [3] -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舞蹈表演及调试 [3][4][6][7] - 本末科技在东莞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展示机器人爬楼梯功能 [6][8] 技术展示 -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管道检测机器人、悬索桥主缆检修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系统 [5][7][8] - 工作人员操控机器人同步动作及抓取物品 [4][5]
城市24小时 | 打造“机器人之城”,“南哥”入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00:08
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包括核心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培育5家整机量产企业、引育150家相关企业、形成50项以上规模化应用、打造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1][4] - 南京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优质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企业集聚并构建创新体系,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领域,埃斯顿和汇川技术等国产头部品牌已在南京深度布局 [1][2] - 南京已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集聚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并通过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活动推动技术深度应用 [2]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布局 - 南京聚焦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创新,目标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1] 城市产业竞争动态 - 南京面临新兴产业竞争压力,此前错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风口,现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赛道突破 [1] 其他城市产业政策 - 深圳印发措施推动餐饮消费升级,壮大预制菜产业,支持"圳品"品牌推广及引进高端餐饮品牌 [5] - 武汉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中心建设"中国星谷",目标建成全国商业航天创新高地 [6] - 云南推进园区经济改革,鼓励跨区域合作共建,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以提升园区经济规模 [7]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 - 2025年度海外影响力前十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成都、南京、武汉、天津,评价维度包括媒体关注度、国际美誉度等 [14]
京津冀一周观察 | 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启
观察者网· 2025-06-25 10:00
京津冀科技产业动态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考察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多场景应用案例,包括天工2.0机器人运动控制演示[1][3] - 北京市加快培育机器人未来产业,依托创新中心集聚全球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推动"政府搭台、市场主导"模式[3] - 北京科幻产业总营收达480亿元,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首钢园SoReal科幻乐园融合AI、VR等技术,年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6] 夏季达沃斯论坛亮点 - 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1800名嘉宾参会,设置近200场分论坛探讨AI、区块链等议题,展示天津科技文化旅游路线[4] - 论坛"含绿量"提升,采用光伏发电、海绵城市技术及循环材料家具,数百辆新能源汽车保障绿色出行[5] 医疗与科技突破 - 北京156家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外语服务,167家支持外卡支付,研究型病房助力25个创新药上市[7] - 南开大学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逆转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实现自由抓握动作[8] 交通与数字经济 - 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试运行,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40分钟直达北京大兴机场[9][10]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在北京开幕,聚焦数字友好城市,吸引50多国嘉宾,设立海外分会场[11] 文化产业与教育合作 -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天津中心成立,推动文化资源对接与科技数字创意平台建设[12] - 国际出版教育联盟成立,聚焦数智时代出版教育创新,近50家成员单位参与联合研究[13]
活力中国调研行|听!松山湖畔创新与产业的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6-24 21:59
公司发展 - 本末科技研发团队超过150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和直驱关节模组技术,推出多款轮足式机器人产品和直驱电机产品,正迎来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1] - 本末科技已在松山湖设立两大研发中心,自主设计并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逸动科技经过10多年发展,在东莞建有生产工厂,产品包括500瓦至1000千瓦电动船外机、电动吊舱推进器等,销往全球主流市场,被称为"水上特斯拉" [3] 产品与技术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已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手持式洗地机、空气净化器等多个品牌的消费类产品,家用机器人领域预估市场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的中小型电动船外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3] - 逸动科技的产品在国际帆船大奖赛、美洲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及国内多个景区水域广泛应用 [3] 创新与孵化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共享工厂帮助本末科技完成产品开发、打样与检测试验,实现快速"产品化",早期样品制作和小批量测试均利用共享工厂资源 [1][2]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自2018年起在多地落地基地与学院,共孵化超140家科技企业 [4] - 松山湖管委会为逸动科技提供水域测试码头,支持其开展水上产品测试,助力团队快速孵化 [3] 市场表现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产品在家用机器人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预估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国内新能源船艇、船舶市场不断拓展 [3]
6.24犀牛财经晚报:基金公司抢滩稳定币 广大特材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67.51%
犀牛财经· 2025-06-24 18:33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包括支持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培育消费需求等 [1] - 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支付服务,健全信用体系,加强权益保护 [1] 基金行业动态 - 博时基金香港子公司招聘稳定币产品经理,职责涵盖虚拟资产产品架构搭建 [2] - 华夏基金(香港)正推进与香港稳定币申请人的合作 [2]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鹏华共赢未来、万家新机遇提前结募,已成立产品合计募集126亿份 [2]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 南京市政府审议《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要求加速企业集聚和场景拓展 [2]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具备比较优势 [2] - 全球产业链企业及资本加速布局,中国制造成为硬件降本核心支撑 [2] 公司高管变动 - 丁磊卸任网易云信关联公司杭州网易数之帆科技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由阮良接任 [3] 创投机构动态 - 梅花创投吴世春因听云公司股权纠纷仲裁案,名下2.13亿元资产及宁波梅花天使2025万元注册资本被冻结 [4][5] 企业战略调整 - 嘉楠科技终止AI芯片业务单元,聚焦比特币矿机销售及自营挖矿业务 [5] 重大项目中标 - 中国建筑近期中标项目总金额达215.3亿元,占2024年营收1% [5] 半年度业绩预告 - 广大特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367.51%,扣非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2342.81% [6] - 泰凌微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267%,毛利率提升至50.7% [8] 股权交易动态 - 中国医药拟放弃重庆医健24%股权优先购买权,该股权挂牌转让底价22.06亿元 [7] 证券市场表现 - 沪指涨1.15%站上3400点,两市成交额1.41万亿元,固态电池、机器人概念股领涨 [9]
【招商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手机光学创新趋势持续,车载、XR、机器人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电子· 2025-06-24 17:40
车载业务 - 智能驾驶快速发展驱动2025年车载镜头及摄像模组市场增长 预计全球新车单车镜头搭载量将从2024年3.5颗增至2025年超4.3颗 全球车载镜头总需求量将超过4亿颗 [1] - 公司在车载镜头领域凭借高技术、高质量、高性价比和快速反应优势 有望实现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车载摄像模组业务起步较晚但成长空间大 目标3-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车载视觉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拓展激光雷达、HUD、智能大灯等业务 激光雷达已有20多个量产定点 项目总金额超15亿人民币 多款智能车灯产品实现量产交付 新增多个AR-HUD PGU模组项目定点 [1] 手机业务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微增0.2%至11.75亿部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2.2%至2.84亿部 手机摄像头模组采购金额预计同比增长7.1% [2] - 手机光学产品创新趋势持续 小型化、OIS摄像模组、长焦类摄像模组、玻塑混合等细分赛道需求增长 公司凭借核心平台技术优势和制程能力实现产品结构改善 [2] - 北美大客户发展良好 未来北美及韩国客户的产品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打开三年维度的增长空间 [2] XR及机器人业务 - XR市场进入快车道 预计2025-2026年MR头显及智能眼镜出货均将突破1000万台 光学器件在MR/智能眼镜中BOM占比分别约40%~60%/40%~70% [3] - 公司具备XR全链路光学产品覆盖+垂直整合+规模量产能力 在交互模组、显示模块、光机、光波导等多细分领域实现单项冠军 [3] - 机器人业务由功能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迈进 定位由视觉方案提供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升级 已拿到超20亿项目订单 [3] 公司整体展望 - 手机业务受益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及安卓高端机型光学影像创新趋势 车载业务受益于智驾平权浪潮 XR/机器人业务前瞻布局有望实现长线成长 [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总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对应EPS及PE估值具备吸引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