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

搜索文档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长 领益智造“人眼折服” 战略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领益智造2025年一季度财报展现强劲发展态势,公司通过战略合作、收购等举措开启多元发展新篇章,推进“人眼折服”战略,未来将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1][3] 公司财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4亿元,同比增长17.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23.52%;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37.59% [1] - 公司已连续3个季度单季营收破百亿元,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自2024年三季度开始利润拐点趋势愈发清晰 [1] - 2024年公司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收入21.17亿元 [2]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2.00亿元,占该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1.41%;2022 - 2024年,公司三年累计分红 + 回购金额达17.27亿元,占三年归母净利润的31.98% [3] 公司战略举措 - 与国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国创中心提供优质的人形机器人硬件服务,并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 [2] - 拟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切入汽车饰件领域,深化汽车产业布局 [2]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40亿元 [3] - 董事会审议通过拟回购金额2亿至4亿元的股份方案 [3] 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推动了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地形适应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加速了其商业化进程 [1] - 天工2.0机器人即将发售,将实现小批量量产和应用,未来大规模落地时价格将与一台入门级小轿车差不多 [2]
Canalys: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 小米(01810)重回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14: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温和增长 5% 延续复苏趋势 小米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华为双位数增长 苹果下滑 国补政策拉动市场且影响渠道结构 产品创新和渠道协同是厂商竞争力关键 [1][3][5] 市场整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 7090 万部 同比增长 5% 延续 2024 年开启的复苏趋势 [1] - 全国性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市场表现 促使部分消费者提前换机 更多是需求时点前移 非新增有机增长 影响渠道结构 巩固大型零售渠道与主流电商平台优势地位 [3] 各厂商表现 - 小米出货量达 1330 万部 同比增长 40% 市场份额 19% 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增长动能来自产品和渠道协同效应 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降低决策成本 全品类覆盖带动多场景捆绑消费 [1][5] - 华为出货 1300 万部 位列第二 维持双位数增长 保持积极有效的渠道管理 拓展折叠屏产品形态边界 加速推进 HarmonyOS Next 生态建设 预计 2025 年占据中国手机市场总保有量 3% 并快速增长 [1][5] - OPPO 出货 1060 万部 位列第三 出货量同比下降 3% [1][5] - vivo 出货 1040 万部 位列第四 出货量同比增长 2% [1][5] - 苹果出货 920 万部 排名第五 同比下跌 8% 在传统旺季后出现下滑 [1][5] 行业趋势 - 2024 年中国市场 AI 手机渗透率达 22% 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40% [5] - 折叠屏、AI 手机以及操作系统等方向的持续创新是厂商重塑市场格局及突破长期市场容量瓶颈的关键动能 [5] - 厂商竞争力关键在于产品及价值主张差异化、统一且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及与渠道伙伴的深度协同 [5]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小米时隔十年重夺第一
Canalys· 2025-04-27 12:40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同比增长5%,延续2024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1] - 国家补贴政策和消费复苏是主要推动因素,但补贴更多促使需求时点前移而非创造新增有机增长 [3] - 市场库存水位保持健康,厂商备货策略理性 [3] 厂商竞争格局 - 小米以1330万部出货量(同比+40%)时隔十年重返第一,市场份额19%,受益于国补政策及人车家一体战略协同 [1][5] - 华为以1300万部(同比+12%)位列第二,持续双位数增长,Pura X折叠屏创新和HarmonyOS Next生态建设是关键 [1][5] - OPPO(1060万部,-3%)和vivo(1040万部,+2%)分列第三、第四 [1][6] - 苹果出货920万部(同比-8%),排名第五,传统旺季后需求下滑 [1][6] 产品与渠道策略 - 小米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全品类覆盖(可穿戴、PC、汽车等)最大化利用国补适用范围 [5] - 华为加速HarmonyOS Next生态建设,预计2025年占中国手机保有量3% [5] - 厂商渠道投入聚焦品牌店扩张、线下体验提升及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国补强化大型零售渠道优势 [3][5] 技术创新趋势 - 2024年中国AI手机渗透率22%,预计2025年突破40%,DeepSeek等案例凸显开放生态和AI响应机制的重要性 [5] - 折叠屏、AI手机及操作系统创新是突破市场容量瓶颈的关键动能 [5] 数据统计 - 2025Q1市场份额:小米19%、华为18%、OPPO15%、vivo15%、苹果13%、其他20% [6] - 同比增速:小米+40%、华为+12%、OPPO-3%、vivo+2%、苹果-8%、其他-7% [6]
【太平洋研究】4月第一周线上会议
远峰电子· 2025-03-30 19:55
03 主 题: 布鲁可深度汇报 时间: 4月1日(周二)15:00 主讲: 孟昕 太平洋证券家电轻工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 739368 01 主题: 交运公司介绍-粤高速A 时间: 3月31日(周一)15:00 主讲: 程志峰 太平洋证券交运分析师 参会密码: 132835 02 主 题: 浙江自然重点推荐 时间: 3月31日(周一)16:00 主讲: 郭彬 太平洋证券纺织服装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 440513 时间: 4月2日(周三)16:00 主讲: 张世杰 太平洋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 罗平 太平洋证券电子分析师 参会密码: 935886 07 主题: 金融+产业协同下的价值重估联动——远东宏信/宏信建发 04 主题: 智明达深度报告 时间: 4月1日(周二)20:00 主讲: 马浩然 太平洋证券军工分析师 参会密码: 597356 05 主题: 奥锐特深度汇报 时间: 4月2日(周三)15:00 主讲: 周豫 太平洋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 乔露阳 太平洋证券医药分析师 参会密码: 109086 06 主题: 折叠屏催化不断,产业链增量未来可期 时间: 4月3日(周四)15:00 主讲: 夏芈卬 太平洋证券 ...
折叠屏,玩大一点又何妨?
虎嗅APP· 2025-03-21 22:28
文章核心观点 - 计算机行业遵循“安迪比尔定律”和“摩尔定律”,当前智能手机创新不足,但硬件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窗口期,折叠屏产品形态创新或带来更多应用可能,华为Pura X是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新探索,体现了华为的创新能力和对用户体验的关注 [1][2][5] 阔折叠,硬件的全新想象 - 折叠屏潜力巨大,具有更大、更灵活的信息承载量,能兼容多应用生态,基础技术已成熟 [5] - 华为Pura X采用1610阔型屏设计,展开后比例通行于手机、平板、PC,横竖使用体验佳,有效显示面积超30%,还具备AI眼动翻页和AI智能护眼功能 [6][7][8] - 华为在折叠屏技术积累深厚,鸿蒙操作系统5可适配新设备,为开发者提供契机,是华为探索折叠屏的底气 [10] 新体验,软件的生态布局 - 鸿蒙操作系统5无冗余代码,架构和微内核设计高效,适配当代移动互联网用户 [12] - 华为大折叠软件生态良好,主流APP适配性佳,华为Pura X体验独特沉浸,华为商城推出优惠活动 [12][13] - 华为开创平行视界和全景多窗功能,鸿蒙操作系统5底层功能设计使APP应用特色十足,鸿蒙开发者和应用数量增长,国民级应用深度适配 [13][14] - 华为Pura X发布是创新信号,余承东鼓励团队创新,以满足用户期望 [16] 想象力,华为的长期主义 - 华为Pura X上的技术是多年探索的结果,华为在折叠屏领域探索六年,有研发传统 [18] - 华为外折叠鹰翼铰链和内折叠双旋水滴铰链持续进步,折叠屏手机不断进化,还在CMOS滤光阵列等方面有探索 [19] - 华为的技术积累促成三折叠产品诞生,建立起折叠屏领域的护城河,华为Pura X是其想象力的答卷 [19][20]
苹果折叠屏手机将装载硅碳负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3-10 18:52
硅碳负极电池成为新品手机主流选择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宁德新能源独家供应的硅碳负极电池 容量达5000mAh以上 采用3D叠片技术 [2] - 华为2024年9月发布的Mate XT三折叠手机采用硅负极大容量电池 容量5600mAh 厚度仅1.9毫米 较传统石墨负极电池减薄30%以上 [2] - 荣耀青海湖电池 小米金沙江电池 vivo蓝海电池均基于硅碳负极技术 容量普遍突破5000mAh [2] - 三星计划在S26系列导入硅碳电池技术 S26 Ultra电池容量或提升至6000mAh 标准版S26维持在5000mAh左右 [2] 硅碳负极技术优势与市场发展 - 硅碳负极理论容量达石墨负极10倍(4200mAh/g) 显著提升能量密度 满足消费电子轻薄化 长续航需求 [3] - 2020年5G智能手机电池容量普遍4000-5000mAh 集中在4000-4500mAh 当前折叠屏 AI趋势推动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3] - 2024年初至2025年3月 国内硅碳负极规划产能超40万吨 投资总额逾200亿元 多家企业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3] 硅碳负极产业链扩产动态 - 杉杉股份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产能2024年底满产 二期规划2025年释放 [3] - 硅宝科技2025年一季度将投产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产线 一期3000吨/年硅碳负极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 [3] - 银硅科技湖北宜昌2000吨/年硅碳负极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 [3] - 璞泰来安徽芜湖硅基负极项目首批产能2025年初建成 [3] - 多氟多浙江中宁硅业5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启动 配套硅烷及多孔碳产能 [3] - 当前扩产项目多聚焦硅碳路线 多孔硅碳制备成本降至20万元/吨以下 较硅氧路线低30% [3] 硅碳负极应用拓展与挑战 - 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 如中宁硅业 安徽邦德锐同步建设硅烷 多孔碳等上游原料产线 [4] -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特斯拉高端电池产品采用"高镍+高硅"方案 拉动硅碳负极需求 [4] - 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中渗透率仍较低 主要受制于循环寿命与成本问题 [4] 硅碳负极市场前景 - 高工产研预测 2030年中国硅基复合材料出货将超30万吨 [5] - 消费电子规模化应用为硅碳负极打开市场窗口 技术加速成熟有望释放潜力 [5]
苹果折叠屏iPhone发布计划公布!或将推动折叠屏市场从“小众”转向“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2 23:30
苹果折叠屏iPhone相关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秋季发布,可能作为iPhone 18系列成员亮相,供应链预测基础款定价1.5万 - 2万元,顶配或达2.5万元,若定价低于1.2万元,可能抢占三星30%市场份额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通过“高端锚定策略”巩固品牌溢价,折叠屏iPhone或成2026年消费电子最大爆点 [1] - 中信证券指出UTG超薄玻璃与屏幕技术、铰链与精密结构件、材料(碳钎维、钛合金、液态金属、动态自愈材料)为充分受益板块 [1] 国产算力相关 -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落成,集成千P级国产算力集群,PUE指标1.146,覆盖算力、模型、数据全栈国产化,华为、海光等9家厂商完成11款芯片兼容性认证,标志国产芯片在高性能AI场景的成熟度提升 [1] - DeepSeek开源MoE模型代码库,降低算力需求,促进大模型向终端迁移,其文章揭晓V3/R1推理系统关键秘密,假定GPU租赁成本为2美元/小时,总成本为87072美元/天,若所有tokens按DeepSeek R1定价计算,理论上一天总收入为562027美元/天,成本利润率为545% [2] - 券商普遍认为国产算力产业链(芯片/IP、服务器、数据中心)将受益于政策支持与国产化加速,中金报告预计2025年国产AI芯片市场规模增速超50% [2] 《线索早知道》相关 - 今晚10点发布的《线索早知道》专栏整理了关于“苹果折叠屏”“国产算力”等题材的潜力名单 [3] - 《线索早知道》是越声理财推出聚焦A股投资线索的盘前资讯,每个交易日前晚上10点推送,去年12月抓住机器人,节前抓住机器人2.0行情,节后重点推荐多个DeepSeek相关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