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转型

搜索文档
天润工业拟斥资1.35亿元收购现代汽车供应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0:25
收购交易概况 - 天润工业拟以自有资金1.35亿元收购山东阿尔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00%股权 [1] 标的企业财务与经营状况 - 山东阿尔泰2024年营收5.93亿元,净利润亏损1018.27万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亿元,净利润亏损397.77万元,经营现金流转负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为1704.27万元 [1] - 净资产评估值1.35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1.18亿元,增值率693.86% [2] 标的企业技术与业务能力 - 主要生产乘用车发动机壳体、变速箱壳体等高压铝铸件 [1] - 拥有从熔炼、铸造到加工全链条生产工艺 [1] - 为韩国现代、起亚等汽车企业配套 [1] - 具备铝合金压铸和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经验 [1] 战略协同与行业布局 - 收购可补齐天润工业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的短板 [2] - 山东阿尔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能同时服务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2] - 通过整合可获得铝合金压铸零部件业务相关资产、技术和订单 [2] - 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和产能增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 [2] 收购方近期业绩与行业展望 - 天润工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9848万元(同比增长6.4%) [3] - 国际市场对中国商用车品牌认可度提升,出口市场仍是重要增长点 [3] - 老旧车辆淘汰更新需求及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来商用车置换机遇 [3] - 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高位、新能源重卡挤压传统燃油车份额等挑战 [3]
半年考喜提“211”,一汽奔腾全面转型新能源品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21:04
公司业绩与新能源转型 - 公司上半年销量达8 75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7 25万辆 新能源同比增长近3倍 渗透率达83% 创半年销量历史新高 [3] - 6月纯电动产品交付量达1 68万辆 首次迈入行业前十 标志公司成功进入主流新能源品牌行列 [3] - 奔腾品牌累计交付量突破200万辆 过去一年收获13 6万辆新能源用户 [3] 产品布局与技术亮点 - 2025年3月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 首发车型悦意03三个月后推出电混车型悦意07 双子星累计交付突破1 6万辆 [3] - 悦意03定位7万级纯电SUV 轴距2750毫米 续航445公里 提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 [5] - 悦意07 CLTC纯电续航210公里 综合续航1555公里 零百加速6 9秒 动力电池符合超国标标准 [7] 渠道与服务体系建设 - Joy Feel悦意中心建成353家 覆盖全国241个城市 服务覆盖80%以上城市 [7] - 推出用户服务品牌Joy Pai 包含Joy Zone共聊场 Joy Time共玩局 Joy Life共生圈三大核心阵地 [9] - 启动悦意一夏·奔腾粉丝纳凉节活动 提供免费全车检测 清凉福利及抽奖 未来每年夏季固定举办 [9] 未来战略规划 - 未来2年计划推出6款以上新产品 加速全面新能源转型 [5] - 提出技术平权 质保平权 焕新平权三大理念 旨在打破行业壁垒并深化用户信任 [9]
重庆百货(60072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态调改稳步推进,降本增效净利提升
华鑫证券· 2025-07-13 22: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总营收80.42亿元(同减10%),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增9%),扣非净利润7.21亿元(同增2%);Q2总营收37.66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增8%),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增6%) [4] -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降本增效使净利逆势提升;业态调改稳步推进,汽贸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预计利润延续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降本增效净利逆势提升 - 2025H1营收下滑因行业竞争加剧,汽贸传统燃油车业务面临挑战,公司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代销模式虽营收下降但毛利率显著提升,2025H1毛利率同增2pct;公司聚焦商品力等降本增效,实现归母净利润逆势提升 [5] 业态调改稳步推进,汽贸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 超市业态稳步推进三大店型调改,拓展便利店模式,计划未来3年力争扩张500家门店;2025年计划调改36家,截至6月累计完成24家,调改后门店销售及客流两位数增长,坪效、人效显著提升 [6] - 汽贸业态加快新能源品牌网点布局,推进“一店多品”模式,目前汽贸一店多品场店占总场店比例超60%,预计业绩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3.17/3.29/3.45元(前值为3.23/3.52/3.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8/8倍 [7] 公司盈利预测(百万元) - 主营收入2024A为17,139,2025E为16,476,2026E为16,982,2027E为17,561;增长率2024A为 - 9.7%,2025E为 - 3.9%,2026E为3.1%,2027E为3.4% [10] - 归母净利润2024A为1,315,2025E为1,396,2026E为1,450,2027E为1,518;增长率2024A为 - 0.0%,2025E为6.2%,2026E为3.8%,2027E为4.7% [10] - 摊薄每股收益2024A为2.98元,2025E为3.17元,2026E为3.29元,2027E为3.45元;ROE 2024A为17.3%,2025E为16.8%,2026E为16.0%,2027E为15.4% [10]
官方称“考上了211”,奔腾新能源转型成色几许
经济观察网· 2025-07-13 06:28
公司业绩与转型 - 公司在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举办交车活动,为悦意03和悦意07"双子星"第16001—16006位车主交付车钥匙 [2] - 公司累计用户突破200万,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超13.6万辆,纯电车型6月交付1.58万辆,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8.7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7.25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新能源渗透率达83%,创下"半年销量历史新高、新能源增速新高、新能源渗透率新高"的成绩 [2] - 公司表示已从燃油车品牌成功转型为新能源品牌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3月末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首款车型悦意03同步上市,5月底推出插混车型悦意07 [3] - 悦意03创下业内多个唯一:7万级唯一2750mm长轴距、445km续航、无门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 [3] - 悦意07 CLTC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555km,零百加速6.9秒 [3] - 6月纯电车型交付1.58万辆中,奔腾小马占10982辆,奔腾NAT销售833辆,悦意03销量3358辆,插混车型悦意07仅销售462辆 [3]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公司已建成353家Joy Feel悦意中心,覆盖全国241个城市,计划2025年内建设400+悦意中心 [4] - 部分渠道与一汽集团旗下红旗等品牌共用,或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且一二线城市4S店较偏远 [4] - 公司构建基于Joy Feel、Joy-Service和Joy Pai的用户型品牌生态,Joy Feel覆盖全国80%城市,Joy-Service提供30公里随叫随到、7×24小时直联服务 [4] - 公司开启"悦意一夏·奔腾粉丝纳凉节"活动,为车主提供免费全车健康检测、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限时8.8折等福利 [4] 用户服务与品牌建设 - 公司发布用户服务品牌"Joy Pai",以Joy Zone"共聊场"、Joy Time"共玩局"、Joy Life"共生圈"为核心,打造用户社区 [5] - 公司开启Joy Pai首期共创计划,征集车友圈专属徽章设计 [5] - 悦意03推出售价14.79万元的商务版,拓展政府采购需求,暂无网约车市场供应倾向 [5]
重庆百货(600729):2025H1业绩快报点评:归母净利同比+9%稳健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7-11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公司汽贸业务调整,下调公司收入预期但基本维持归母净利润预期不变,基本维持公司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4.1/ 15.0/ 15.8亿元,同比+7.0%/ 6.6%/ 5.5%,对应7月11日P/E为9/ 8/ 8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80.4亿元,同比-10.45%;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8.74%;扣非净利润7.2亿元,同比+2.27% [6] - 2025Q2公司实现收入37.7亿元,同比-8.8%;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8.0%;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6.4%,Q2收入和扣非利润同比增速较Q1更快 [6] - 2025H1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87%至约3.6亿元(主要来自马消),扣非扣投资收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6亿元,同比-2.8%;2025Q2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马消)约为1.8亿元,同比+6.5%,扣非扣投资收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6.3% [6] 收入下降原因 - 2025H1公司收入下降主要因汽贸板块传统燃油车业务收缩,公司加速向新能源车转型,新能源汽车销售以代销模式为主,虽营收下降但毛利率显著提升 [6] 公司优势 - 重庆百货是区位优势和治理运营能力突出的地方零售龙头,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物美系改善公司治理,“重百”品牌在本地知名度和信誉度优势明显 [6] - 2025年百货&超市推进调改提质增效,电器业态受益于国补,汽贸业态正完成向新能源汽车销售转变的结构转型 [6] - 7月11日股价对应2024A股息率约为5%,具备高分红、高股息属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8,991|17,139|16,249|16,115|16,775| |同比(%)|3.75|(9.75)|(5.19)|(0.82)|4.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09|1,315|1,406|1,499|1,582| |同比(%)|48.14|0.46|6.94|6.64|5.5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97|2.98|3.19|3.40|3.59| |P/E(现价&最新摊薄)|9.52|9.48|8.86|8.31|7.87|[1]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7,941|7,282|7,929|8,91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1,700|11,778|11,879|12,020| |资产总计(百万元)|19,641|19,059|19,808|20,936| |流动负债(百万元)|9,047|8,558|8,467|8,71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010|2,999|2,999|2,999| |负债合计(百万元)|12,056|11,557|11,466|11,70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473|7,368|8,183|9,04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12|135|159|184|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85|7,503|8,342|9,227|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139|16,249|16,115|16,775|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2,594|11,527|11,318|11,814| |净利润(百万元)|1,336|1,429|1,523|1,6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15|1,406|1,499|1,582| |毛利率(%)|26.52|29.06|29.77|29.57| |归母净利率(%)|7.67|8.65|9.30|9.43| |收入增长率(%)|(9.75)|(5.19)|(0.82)|4.1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0.46|6.94|6.64|5.5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023|1,068|1,253|1,39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48)|436|520|58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93)|(860)|(880)|(91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19)|644|892|1,070| |每股净资产(元)|16.96|16.73|18.58|20.53| |ROIC(%)|5.61|12.08|12.46|12.24| |ROE - 摊薄(%)|17.59|19.08|18.32|17.50| |资产负债率(%)|61.38|60.64|57.89|55.93|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9.48|8.86|8.31|7.87| |P/B(现价)|1.67|1.69|1.52|1.38|[8]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28.16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6.91/36.20元,市净率1.56倍,流通A股市值5,384.54百万元,总市值12,403.79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18.04元,资产负债率59.10%,总股本440.48百万股,流通A股191.21百万股 [6]
用8年时间 以“三线并举”,长安汽车重塑行业新格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7-07 14:01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相当于日均7500辆,每11秒售出一辆[1] - 新能源销量45万辆,同比暴涨48.8%,相当于3个新势力头部品牌半年销量总和[1] - 阿维塔06上市后连续三周登顶25万内新能源中型SUV排行榜,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3] - CS75系列累计销量超280万辆[6] 新能源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样车2025年底首发,产业化进入倒计时[3] - 深蓝S09搭载华为乾崑智驾3.3系统,超级增程2.0技术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3] - 启源Q07综合续航14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3.94L[3] - 阿维塔06搭载华为ADS 3.0+5C超充,20分钟快充80%电量,支持无图智驾[6] -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在-30℃将电池加热至25℃,充电速度提升3倍[7] 智能化战略 - 北斗天枢2.0计划以SDA平台2.0为核心,集成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技术[3] - 基于智能架构的车型实现季度级OTA升级,"常用常新"[4] - 阿维塔06将中端市场科技标准拉高一档,成为年轻用户高端智能出行首选[6] 全球化布局 - 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已建成投产9个,覆盖100多个国家市场[1] - "152"战略:立足中国,覆盖五大海外区域,规划20个海外工厂[4] - 泰国罗勇工厂为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本地化率60%,辐射东盟和中东市场[4] - 欧洲市场推出9款新车,深蓝、阿维塔双品牌进军欧洲[9] 研发体系 - 日均诞生19件专利,全球累计专利2万件,其中70%为发明专利[1] - 构建"17家科技公司+16个研发中心+180个实验室"的全球研发网络[7] - 主导发布外部标准55项,完成3项国际标准立项,为首家主导ITU国际标准的中国车企[9] 产品矩阵策略 - 全价位覆盖+场景精准:从20万级智驾轿车阿维塔06到8万级UNI-Z PHEV,再到商用轻客凯程V919[6] - 深蓝S09以3.7m超大空间颠覆SUV认知,启源Q07打破插混续航边界[1] 企业转型与行业影响 - 从传统车企转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战略聚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2.0""海纳百川"三大计划[2] - 证明央企可通过"战略聚焦+技术投入"完成科技转型,推动产业竞争从硬件比拼转向软件定义[10] - 泰国罗勇工厂获LEED铂金认证,能源自给率60%,入围GLOMO奖全球前五[9]
日系新能源行不行
新财富· 2025-07-02 14:31
核心观点 - 日系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面临销量波动和结构性挑战,但日产N7和丰田铂智3X凭借产品力仍具市场潜力 [2][5][6][7][29] - 购车人群年轻化(95后为主)和女性占比提升导致日系品牌历史影响力减弱,形成"时间差"挑战 [10][12][17] - 新能源时代"经济耐用"标签失效,智能科技迭代加速缩短置换周期,丰田油混成为少数继承该标签的产品 [20][21][22] - 日产需通过N7(12万B级车)冲击月销1万辆巩固基本盘,丰田则依靠凯美瑞等传统车型维持销量优势 [25][26][28] 短期销量表现 - 广汽丰田铂智3X:4月销量6727辆(峰值),5月回落至4344辆,预计稳态5000-6000辆 [2][5][7] - 东风日产N7:5月销量3034辆,但周销量已爬升至1500-1600辆(月销6000-7000辆潜力),累计大定17215辆 [2][6][7] - 经济型新能源车分级标准:5000辆/月获市场关注,1万辆为"小爆款",1.5万辆成当家产品 [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日产N7核心优势:12万级B级车(4930mm车长/540km续航),标配8295P芯片+Momenta智驾,配置无短板 [6] - 丰田铂智3X:10.98万起+激光雷达智驾下放至14万级,但吸引力因监管收紧和竞品降价减弱 [5] - 丰田油混独特α:百公里油耗4.2L(0.3元/km),电池终身保修,全球累计销量3000万辆 [22] 结构性挑战 - 用户代际差异:2025年首购用户(95后)的"品牌受教育期"(2010年后)与日系黄金期(2008年30.79%市占率)错位 [12][15][17] - 消费群体变迁:新能源车主中35岁以下占比70%(日产N7/零跑B10),女性占比达34%(2022年) [10][12] - 产品属性冲突:电动车低成本+短置换周期削弱"经济耐用"优势,智能化投入不足成次要制约 [20][21] 日系车企分化 - 丰田表现最优:凯美瑞5月销量18983辆(同比正增长),6款车型月销超1万辆 [22][26][28] - 日产产品断层:除轩逸(28618辆)外无月销过万车型,N7承担转型重任 [26][28] - 技术路线差异:丰田油混(HEV)形成护城河,日产/本田混动布局薄弱 [22]
大众汽车的电池订单,花落苏州电池公司!
鑫椤锂电· 2025-06-30 15:59
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大众在华销量2742万辆同比下降10%市场份额减少2个百分点[3] - 2024年大众中国合资企业营业利润17亿欧元同比下滑35%为近十年最低水平[3] - 大众加速新能源转型投入数十亿开发CEA平台并追加25亿欧元投资合肥生产创新中心[3] - 2025年计划推出奥迪与上汽合作首款车型audi E及基于PPE平台的第二款奥迪车型[3] - 2026年启动增程攻势首款车型为IDERA概念车CLTC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350公里[3] 大众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 2025-2027年在中国推出约40款新车超半数电动化产品[4] - 2030年前在中国推出超30款纯电动车型[4] - 增程车型布局被视为大众反攻中国市场的关键举措[4] 正力新能公司动态与订单分析 -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主营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提供电芯至电池包一体化方案[5] - 公司董事长曹芳为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之妹[5] - 2024年4月14日港交所上市发行121523700股定价827港元/股募资用于产能扩张及研发[5] - 凭借035元/瓦时低价成为零跑汽车主力供应商并获大众2026年增程车型电池订单[5]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比亚迪王传福预测2024-2026年为新能源行业淘汰赛阶段[4] - 预计未来3-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至10%中国品牌占据30%增量空间[4]
BBA放弃挣扎
虎嗅· 2025-06-24 21:01
行业转型趋势 - 奥迪取消2033年停售燃油车目标 改为根据市场差异灵活调整[2] - 奔驰将2030年纯电销售目标从100%下调至50% 宝马始终未设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2] - 全球电动乘用车2024年销量突破1700万辆 同比增长26% 其中插混车占比达37%[4] 车企战略调整 - 奥迪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混车型 保留燃油车生产至2035年[19] - 奔驰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宝马高管公开反对纯电动化[28][24] - 丰田坚持保守策略 2025财年净利润达2364亿元 为7家中国车企总和三倍[15][16]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奥迪2024年全球销量170万辆(同比下降11.8%) 电动车占比仅9.7%[17] - 奥迪Q5L在中国市场最高降价39% Q7入门款售价低至45.99万元[17] - 奥迪2024年营收645亿欧元(同比下降7.6%) 营业利润暴跌37.8%[18] 技术路线与供应链 - 新能源车企利润受制于电池成本 比亚迪因垂直整合净利润激增400%[9][11] - 福特电动车业务Q1亏损8.49亿美元 大众ID系列单车利润不足1000欧元[13] - 宝马与采埃孚开发800V增程平台 采用宁德时代电池[41] 中国市场竞争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从2022年63%提升至2024年70.4%[32] - 奥迪接入华为/momenta智驾方案 奔驰与卓驭合作 宝马融合鸿蒙生态[37][39] - 欧洲车企面临选择:继续内燃机或全面与中国车企合作[33] 政策环境影响 - 欧盟立法要求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 车企超标需支付95欧元/克罚款[21][22] - 德国累计支付超100亿欧元电动车补贴 但2023年终止个人补贴[25][26] - 欧盟修订法规放宽碳排放指标 英国将禁燃令推迟至2035年[27]
冯兴亚回应埃安员工持股争议,广汽三大自主品牌将推行赛马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6-20 22:55
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 - 2022年广汽埃安实施混改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679名员工及115名科技人员共同出资近18亿元,持股比例4.55%,锁定期5年[1] - 参与员工需遵守5年锁定期协议,若离职需按上一年净资产值退还本金,高管无提前全额退款可能[1] - 锁定期结束后员工可通过多种渠道退出持股或获得企业分红,目前员工支付利息和本金无问题[2] 广汽埃安IPO计划 - 公司原计划科创板上市,2024年8月曾披露港股IPO准备但公告被撤下[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认为非最佳上市时机,当前重点为提升估值,未来可能通过上市或集团增发收购股份等方式运作[2] 广汽集团改革举措 - 2024年11月启动三年"番禺行动",将自主品牌战略管控转为经营管控,改革包括打造经营型总部、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导入IPD流程及干部人事改革[3] - 自主品牌推行赛马机制,资源战略倾斜,产品开发与技术攻关分离,设置产品总经理主导项目考核[3] - 2025年产品规划:广汽传祺推3款新车+4款改款车,广汽埃安投放7款新车包括增程/MPV车型,广汽吴铂推6款新车,3年内共计划16款新/改款车型覆盖6万-30万元区间[3] 销量与转型目标 - 2027年目标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挑战200万辆[4] - 公司强调新能源转型需把握节奏,避免油车/电车优势均未形成而失去市场机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