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天启动
国家能源局· 2025-06-23 20:40
今年 6 月 23 日至 29 日是我国第 35 个全 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6 月 23 日上午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 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举办 2025 年全 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山东省副省长张海波、青岛市市长任刚出 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启动仪式主要包括 "节能增效、低碳转型","绿色消费、焕'新'引领","数字赋能、提质升级","全 民行动、'节'尽所能"等 4 项活动。 在 "节能增效、低碳转型"活动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资司 介 绍下一阶段节能降碳重点工作。来自石化化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 10 家重点 企业联 合发布 "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承诺,带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 "绿色消费 、 焕 '新'引领" 活动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商务部 流通发展 司 、市场监管总局计 量司共同启动 2025 年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领跑者"遴选工作,推动提升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水平。有 关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联合开启"节能低碳产品消费季"活动,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 "国补"基础上对绿 色高效产品再 ...
2025年湖南省节能宣传周在娄底市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6-23 16:32
节能宣传活动启动 - 2025年湖南省节能宣传周在娄底市启动 主题为"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 旨在提升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 [2] - 活动由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和娄底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为期一周 [2] 政策与技术发布 - 湖南省发布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 - 发布《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推荐目录(2025年版)》 [2] - 娄底市介绍"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分享国家和全省《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情况 [2] 节能降碳成效 - "十四五"前四年 湖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已超额完成国家目标 [3] - 湖南省在2021-2022年和2023年度国家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中均获"优秀" [3] - 截至2024年底 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4927万千瓦 占电源装机总量63.7% [3] - 在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 [3] - 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71家 绿色园区27家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 [3] 绿色交通与建筑 - 全省绿色公交占比98% 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超60% 长沙等五市获"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称号 [3] - 累计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约312万平方米 城镇既有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面积约28万平方米 [3] - 全省节约型机关占比超90% [3] "两新"政策效果 - 2024年湖南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137.7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 [3] - 政策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带动居民消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3] - 2025年1-5月社零增长6.1% 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其中一级能效家电零售额占比约80% [3] 未来工作方向 - 湖南省将加强能耗强度监测预警 抢抓"两新"政策机遇 推进重点领域存量挖潜 [4] - 聚焦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谋划"十五五"节能工作 [4]
苏州公共机构“绿意”澎湃
苏州日报· 2025-06-23 09:12
公共机构节能成效 - 苏州全市公共机构三大能耗指标(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全部优于国家和省标准,提前达成"十四五"节能目标 [1] - 通过光伏建设、能源托管、建筑改造等措施,公共机构成为"节能先锋",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 [1][2][3][4] 光伏发电项目 - 苏州公共机构已建成150余个屋顶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达55.4兆瓦,年发电量5500万度,相当于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2] - 光伏项目年节约标煤67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吨,等效植树3800万株或停开4.62万辆燃油车一年 [2]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 自2021年起探索能源费用托管,覆盖60%以上行政中心,累计引入社会资本8600万元 [3] - 该模式年综合节能率超10%,年节约标煤2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00吨 [3] - 张家港市试点整县制能源托管,推动市场化机制赋能节能 [3] 建筑节能改造 -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对2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年综合节能率达15% [4] - "十四五"以来完成150余个改造项目,涵盖外墙保温、照明、空调等系统 [4] 闲置资产共享 - 线上公物仓实现资产调拨3000余件,节约支出650万元,推动闲置资产市域一体化循环 [4] 新能源汽车推广 - 市级公务用车连续3年新能源汽车更新占比100%,并配套共享充电机器人系统实现"桩找车" [5] - 通过"新能源车进机关"活动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普及 [5] 反食品浪费措施 - 机关食堂推行"小份菜"和智慧餐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采购,减少食物浪费 [6] - 对27家机关食堂建立反浪费评估通报制度 [6] 节能宣传教育 - "十四五"期间节能宣传覆盖百万人次,通过骑行、展览、大讲堂等形式强化低碳理念 [6]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齐敦品走进“在线访谈”节目节能降碳,加快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
新华日报· 2025-06-23 07:23
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成效 - 江苏省近3万家公共机构覆盖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领域,通过"双控"和定额管理模式推动能效提升 [2] - 2024年全省公共机构总能耗224.13万吨标准煤、总用水量3.96亿立方米、碳排放总量970.82万吨,均低于"十四五"控制目标 [2] - 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9.10%、20.12%、38.41%和20.02% [2] -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定额约束值的公共机构数量从2021年5447家降至955家,降幅达82.5% [2]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公共机构节能提出更高要求,涉及经费管理、差旅、公务用车等8大领域 [3] - 江苏省制定全国首个省级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地方标准《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南 [5] - 印发《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及12个配套细则,开发12个场景方法学,构建完整制度体系 [7] 合同能源管理实践 - "十四五"以来实施842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16.57亿元,合同总金额70亿元,年节能量7.75万吨标煤 [5] - 项目平均年节能率10%,年节约费用1.8亿元,68%县级及以上行政中心实施能源费用托管 [5][6] - 2017年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2023年推动整县(市、区)能源托管试点 [5] 碳普惠机制进展 - 2024年9月启动全国首个公共机构领域碳普惠试点,2025年全省推广,覆盖3万公共机构和2000万用能人员 [7][8] - 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减排行为全链条管理,注册用户15万,累计碳积分858万,减碳量93吨 [7] - 建立碳积分商城激励机制,未来将探索大型活动碳中和与自愿减排交易 [7] - 长三角示范区启动碳普惠试点,推动机制从区域探索迈向全国示范 [8]
粤节能 粤美好 | “两新”资金落地,广东何以“生花”?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18
政策背景与政府行动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4] - 2025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拿出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其中用能设备更新领域补贴比例高、申报成功率高、覆盖范围广[5] - 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2024年4月以来密集举办多场用能设备换新专场对接活动[4] - 广东省能源局聚焦重点用能设备特点,摸清底数和节能潜力,做好项目储备常态化工作[5] 节能改造案例与成效 - 深圳市思达仪表有限公司通过更换改造空调、照明、注塑机等老旧用能设备,每年节省电力约170万千瓦时[1] - 广东省中央空调保有量超过13万台,其中超三成运行10年以上,采用最新设备替代老旧设备节电率超过30%,4年可回收改造成本[6] - 广东省限制类、淘汰类工业锅炉超过1700台,完成改造可实现节能量约170万吨标准煤,拉动投资超过100亿元[6] 行业现状与改造潜力 - 广东是制冷能耗第一大省,中央空调制冷全系统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6%[6] - 广东省能源局近期将聚焦造纸、陶瓷、纺织、玻璃、水泥等5大行业开展节能改造系列活动[6] - 广东发展起步早,很多企业建厂已有一定历史,保有大量老旧低效的中央空调和工业锅炉[11] 企业参与与市场反应 - 美的、格力等主要设备生产商参与能效诊断工作[6] - 有商用写字楼项目因设备老化面临能耗和用能费用大幅上涨问题,计划利用政策资金进行设备更换[8] - 企业积极了解政策、学习经验、对接技术、实施改造,力争让政策和资金"为我所用"[8] 联合申报机制 - 支持设备生产厂商、地方国企总部等作为申报主体,统筹实际用能单位进行联合申报[12] - 联合申报可将小项目"打包",增强竞争力,增大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12] - 美的计划牵头组织参与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两新"资金用到实处[12]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11:54
核心观点 - 渤中19-6凝析气田是中国东部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代表了中国在深海油气开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资本投入 [1][2][3] - 该气田通过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开发,日产油气当量超万吨,成为渤海油田冲刺年产4000万吨目标的核心枢纽 [3][6][19] - 中国海油通过管理优化、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将桶油成本从2013年的45美元降至2024年的28.52美元,创国内"三桶油"最低成本纪录 [11][13][14] - 渤海油田产量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其增量曾贡献全国原油总增量的80%以上,2025年目标油气当量4000万吨,相当于中等产油国年产量 [19][21] - 公司在"增储上产"同时推进"节能降碳",通过岸电工程、海上新能源应用和CCUS技术探索化石能源清洁化路径 [23][24][26] 技术突破 - 攻克5000米深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开采难题,突破传统地质理论认为无法规模开采的认知 [2][6] - 研发耐受180℃高温、53兆帕高压(相当于指甲盖承受半吨重量)的钻井技术及生产管线 [6][7] - 实现凝析气田油/气/水高效分离,处理系统可剔除硫化物、二氧化碳等杂质,防止管道腐蚀和堵塞 [7][8] - 钻井周期从30天缩短至6天以内,单井成本节约数千万元,规模化应用形成核心竞争力 [14][16] 成本控制 - 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决策体系,设备选择综合考虑采购价、能耗、维修等全周期费用 [14] - 推动海上平台工程标准化,实现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建造,大幅缩短建设周期 [14] - 采用"超级集群"开发模式,中心平台处理能力共享周边卫星油田,摊薄固定成本 [16][17] - 深水大型整装油气田因储量规模巨大,单位成本反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17] 战略布局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1250-1350亿元,80%投入上游勘探开发,重点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 [19][21] - 建成全球最大岸电工程,年减碳175万吨,替代传统海上燃油/燃气发电机 [23] - 探索海上光伏("蓬勃号"FPSO)和浮式风电("海油观澜号")新能源应用 [24] - 推进渤海CCUS中心建设,试验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技术,提高采收率同时实现碳封存 [24][26]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10:09
渤海湾油气开发突破 - 渤海湾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发现中国东部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9-6 [2] - 该气田日产油气当量超万吨,成为渤海油田冲刺年产4000万吨目标的核心枢纽之一 [3] - 开发面临高温高压挑战(井底温度超180°C、压力53兆帕),需突破钻井技术、管材耐受性等极限 [5] 海上油气开采技术体系 - 渤中19-6中心处理平台集成钻井、生产处理、生活支持等功能,构成完整海上生产体系 [3] - 生产处理系统采用多级分离技术,将凝析气田的"湿气"分离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 [6] - 平台采用28天轮换制,配备完善HSE管理体系,年安全演习超2.5万次保障高危作业环境 [7] 成本控制核心竞争力 - 桶油当量成本降至28.52美元(2024年),较2013年45美元下降37%,为国内"三桶油"最低 [9][10] - 降本三大支柱:全生命周期成本决策体系、钻井周期从30天压缩至6天的技术优化、超级集群模式实现规模效应 [11][12][13] - 南海深水大型整装油气田因储量规模摊薄成本,单位成本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14] 国家能源战略布局 - 渤海油田产量占全国1/6,增量曾贡献全国原油增量的80%,2025年目标4000万吨油气当量 [16] - 2025年资本支出1250-1350亿元中80%投入上游勘探开发,重点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 [17] - 垦利10-2等新油田投产支撑"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战略,增强供应自主性 [15][16]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全球最大岸电工程年减碳175万吨,替代海上燃油发电机 [18] - 推进海上光伏(蓬勃号FPSO)、风电(海油观澜号)与油气田融合发展 [19] - 布局CCUS技术示范,探索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但大规模商业化仍存成本挑战 [19][20]
连云港石化产业链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6-20 07:31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方洋水务通过"一企一管一罐"精准分类收集系统和分质处理工艺,将园区废水回用率提升至70%,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1] - 方洋水务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突破成为行业典范,实现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 [1] - 连云港石化产业联盟党委指导企业申报国家节能降碳专项资金,推动节能降碳项目落地,优化产业结构并构建绿色低碳经济格局 [1] 绿色低碳技术与项目发展 - 嘉澳新能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一期)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2] - 嘉澳新能源获批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成为国内首个纳入"出口商白名单"的企业 [2] - 连云港市被批准为SAF出口试验区,标志着中国SAF出口通道实质性开启 [2] 产业链服务与金融支持 - 政银企对接机制促成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商业油气储运基地项目、利海化工年产16.8万吨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等项目获得60亿元专项融资 [2] -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牵头组建4个助企强链服务团,整合98家单位资源,实施"理论润企""法律援企""环保益企"等党建惠企项目 [2] - 连云港市发改委推动党组织下沉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并优化服务流程 [2]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发展 - 连云港石化产业联盟党委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实现各方良性互动 [3] - 联盟党委将继续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目标,依托"链主"企业优势,推动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 [3] - 联盟党委计划引导链上主体向核心产业聚焦,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3]
400场绿色盛宴!2025节能宣传周打造“绿动申城”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9:50
上海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 - 活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助力、市区协同、全民参与"联动模式 [1] - 组织涵盖绿色家电、家装、家居、3C数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绿色主题活动约400场 [1] - 申能集团、上汽集团、上海银行、冯氏集团、立邦、万物新生等企业获颁"绿色低碳合作伙伴"称号 [3] 企业参与及优惠措施 - 上海苏宁易购推出"高空排雷""燃气安检""节能补贴"等服务,叠加多重补贴后综合优惠力度最低5折 [4] - 饿了么设立3C数码以旧换新专区,市民下单数码产品最高可享2000元补贴 [4] - 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推广节能燃气具设备,提供线上专属折扣 [4] - 上海国际汽车城EV-AI智行港采用"公园绿地+新能源汽车"融合模式,提供一站式购车服务 [4] 绿色消费与公益活动 - 飞蚂蚁、爱回收、光明乳业等企业聚焦旧物回收、创意改造、包装回收等绿色实践 [7] - 欧莱雅在社交平台发起线上征集活动,参与者有机会赢取品牌好礼 [7] - 绿色低碳嗨购汇活动集结知名企业,发放千万级绿色消费券,覆盖零碳纸巾、健康素食等领域 [7] 区域特色活动 - 浦东新区推出张江科创巴士"移动课堂+数字展厅"双矩阵,巡游路线覆盖张江科学城主要地标 [8] - 虹口区以木偶戏剧为载体招募70组家庭,结合非遗文化传播节能理念 [8] - 松江区在上海九科绿洲公园设置打卡点位,开展"上海之根,碳寻云间"主题活动 [8]
碳中和周报(第189期)丨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试点;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6月下旬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2:02
碳中和政策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试点,覆盖"制储输用"全链条,分为项目试点与区域试点,围绕氢能制取、储运、应用及共性支撑4大核心领域的11个具体方向展开 [4] -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将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5周年、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周年等关键节点 [5] - 生态环境部就《生态环境手工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覆盖水质、环境空气、固体废物三大领域,涉及无人机环境遥感监测、水质测定、PM2.5成分分析等关键技术 [7][8] 地方动态 - 南京海关试点碳服务,联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等机构建立绿色低碳工作组,深入江宁区外贸企业开展碳里程陪跑服务试点,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 [9] 企业实践 -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表示绿氢及其衍生的绿色分子是交通、远洋海运、飞机航空等领域脱碳的关键钥匙,行业正经历成长阵痛但公司坚定投入绿氢及Power to X全链条技术 [10] - 隆基绿醇业务副总裁刘涛表示公司2022年开始布局绿醇领域核心技术,目前已启动3个项目,首项目2027年投产并与马士基签长期协议,未来2-3年内绿醇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实现万亿级市场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