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大棒逼中国10天内让步,王毅淡然四字回应,全球稀土格局要变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34
中美稀土争端 - 美国对华关税暂缓期将于7月8日结束 新一轮经济制裁可能落地 两国贸易关系或进入冰冻期 [3] - 美国商务部6月30日通告称将采取"史无前例的报复措施" 用词严厉程度近年少见 [6] - 美国80%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 从F-35战斗机到电动车电池、5G基站和导弹制导系统等关键领域都离不开稀土 [7] - 美国稀土替代计划进展缓慢 加州芒廷帕斯矿产能仅恢复预期的65% 面临环保审批、技术瓶颈和成本高企等问题 [9] - 美国国防承包商已向五角大楼预警 稀土供应问题可能导致重要军工项目延期交付 [9] - 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稀土短缺预警指数已飙升至十年最高值 [10]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外长王毅用"和而不同"四字回应美国最后通牒 表明愿意对话但不接受威胁的立场 [13][15] - 中国商务部重申稀土出口管理符合WTO规则 目的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18] - 中国采取"依法审批"制度管理稀土出口 要求企业实名登记、产品分类申报和明确用途 既符合国际规则又能灵活调节出口 [34][35] - 中国通过制度化方式重新定义全球资源治理规则 资源大国不再仅是原料供应商 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37][39] 全球市场反应 - 稀土价格在24小时内暴涨12% 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量创三年新高 [24] - 欧盟表达"磁铁恐慌" 欧洲高端制造企业如大众汽车和西门子能源都是稀土重度用户 [26] - 东京股市相关板块跳水 日本政府呼吁中美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担心重蹈2010年稀土限制覆辙 [28] - 韩国在呼吁中美克制的同时 悄悄派商务代表团来华探讨稀土合作可能性 [30] - 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 全球稀土供应若中断 高科技行业损失可能超过2.8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一年GDP) [30] 行业影响 - 全球供应链重构焦点从芯片转向稀土 各国在计算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32] - 稀土问题实质是全球治理话语权之争 美国想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遭遇挑战 [41] - 中国通过稀土问题展示新思路 在承认分歧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 比零和博弈更成熟 [39][41]
我在上海张江见证了一笔智谱的10亿元融资
虎嗅· 2025-07-02 17:04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大会现场拍摄 大会开场的前15分钟,张鹏迟迟没有上台演讲。他在等两个重大的签约仪式。 两个半月前,这家大模型明星公司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两个半月后的今天,7月2日上午,智谱CEO张 鹏身着白色衬衫出现在张江科学城这座极具标志性的地标建筑中,而他今天出现在这里的最重要原因, 就是宣布战略融资。 这已经是智谱今年的第五次融资了。这一次,也是国资入局。(虎嗅注:其余四次分别在3月和4月完 成,分别获得由成都、珠海、杭州、北京投资。) 事实上时隔一段时间,智谱都会向外界交一份成绩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这张成绩单是首次在 上海这座城市呈现。 在张鹏上台前,现场还进行了两大重要签约,其中一个便是由浦东创投集团、张江集团和智谱三方同台 完成的。据悉,智谱再获由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的10亿元战略投资,并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另据 虎嗅独家获悉,首笔交割金额为5亿元,占比达到本次融资金额的一半。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MaaS (Model as a Service)开放平台产业生态的建设,并在上海落地行业生态、城市生态、政府生态。 实际上,对于智谱这家AI独角兽公司而言,M ...
收评:沪指震荡调整微跌0.09% 钢铁、光伏板块逆市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7-02 15:32
市场表现 - 周三A股市场震荡调整 沪指跌0.09%报3454.79点 深证成指跌0.61%报10412.63点 创业板指跌1.13%报2123.72点 成交额分别为5431亿元、8338亿元、3938亿元 [1] - 钢铁、光伏、煤炭、海洋经济板块涨幅居前 军工、脑机接口、CPO、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1] -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 个股呈现普跌格局 [3] 板块热点 - 光伏概念股集体反弹 通威股份等近10股涨停 [2] - 海洋经济概念股逆势大涨 巨力索具等10余股涨停 [2] - 钢铁等周期股表现活跃 柳钢股份等涨停 [2] - 军工股展开调整 北方长龙跌超10%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海洋经济正成为新题材主线 政策催化下未来有望保持热度 中线可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增量机会 [4] - 恒生前海基金指出大盘维持强势源于新旧动能转换信心增强 建议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产业趋势 2025年或仍以科技为主线 [4] - 中信证券强调创新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建议布局创新驱动、国际化、自主可控方向 医药板块有望稳步向上 [5]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研制 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7] - DRAM市场量价齐升 2025年初至今DRAM价格指数上涨47.7% 6月单月上涨19.5% 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创历史新高 [8][9] 公司事件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新增20亿股权冻结 冻结期限3年 [6]
特朗普施压后,加拿大态度突然变了,中国昭告全球:牺牲中方利益绝不接受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55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 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取消原定2025年6月30日开征的数字服务税 [1] - 该税项原拟追溯至2022年收入 对美国科技巨头等征收3%税款 [1] - 加拿大财长商鹏飞将很快提出废除数字服务税的立法 [1] 美加贸易谈判进展 - 加拿大总理与特朗普达成共识 双方恢复贸易谈判 [1] - 目标是在7月21日前达成"互惠的全面贸易安排" [1] - 作为交换条件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1] 美国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无意延长7月9日到期的90天全球关税暂停期 [1] - 届时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25%-50%不等的关税 [1] - 特朗普政府以关税豁免为诱饵 试图重构全球贸易格局 [3] 各国应对措施 - 韩国、日本谈判代表火速赶赴华盛顿 [3] - 欧盟、印度、越南等主要经济体谈判陷入僵局 [3] - 各国争分夺秒试图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 [3] 中国立场表态 - 中方明确不接受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关税豁免的交易 [5] - 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5] -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贸易体系 反对单边霸凌 [7]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特朗普政府试图打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贸易体系 [3] - 单边霸凌行径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重冲击 [3] - 真正的经济韧性源于平等互利的智慧选择 [7]
欧盟只给30天时间,要中国必须交出稀土,话音刚落中方一道铁令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0
日前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就稀土问题喊话中国,声称中方需要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慌和担忧",还设置了30天的期限,表示中国应当解决稀土的供应问题。从 欧盟的表态看,他们对中国存在严重的误判。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巨兽",但欧盟还摆出"高高在上"的对华姿态。而且北约峰会发生了欧盟"叫爸 爸"事件,北约秘书长、荷兰前首相吕特对特朗普的谄媚态度,让国际社会意识到所谓的"欧洲独立自主"几乎不可能实现。 然而,据报道,"中方要求稀土企业上报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名单,旨在确保他们不会向外国人泄露商业机密。"当地时间6月25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 情人士独家报道称,中方最近几周要求在华稀土企业提供相关人员名单,其中包括专业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教育背景、研究背景和个人信息。此举的目的 是,建立一份正式的中国稀土专业人员名录,并密切关注这些人员,以确保他们不会出国泄露机密。报道称,这一名单涉及上游企业。 据彭博社消息,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表示,欧洲请求中方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惧和顾虑",磁铁短缺对欧企造成了"非常、非常严重"的影 响。托莱多称,欧盟希望中方可以在下个月解决对欧稀土磁铁出口问题。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 ...
帮主郑重:华尔街银行上调股息 金融巨头“撒钱”背后的投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47
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今儿咱们聊聊华尔街银行的"钱袋子"新动向。最近摩根大通、高盛这些金融巨头集体宣布上调股息,摩根大通更是甩出500亿 美元回购股票,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什么信号?咱们掰开揉碎了聊。 不过咱们得留个心眼。银行敢这么大手笔撒钱,一是仗着监管放松,二是赌经济软着陆。要是下半年美国经济突然刹车,贷款坏账增加,这些分红和回 购可能就得缩水。就像2022年美联储压力测试收紧时,银行们可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短期追高不如等回调,尤其是那些股息率突然跳升的银 行,得看看是不是"昙花一现"。 从长期看,银行股的价值在重构。美国六大行去年向股东返现超1000亿美元,创三年新高,今年还打算加码。这背后是银行资本实力的增强——2025年 一季度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7%,抗风险能力比疫情前强多了。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来说,这类"现金奶牛"值得放进自选股观察,但别all in,毕竟金融行业受政策影响太大。 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关注那些股息率稳定、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比如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同时,留意美联储政策动向,如果下半年继续放宽监 管,银行股可能还有一波行情。我是帮主郑重,专注中长线投资20年,关注 ...
智观天下丨黄金:或从“避险资产”向“新货币锚”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40
黄金市场宏观背景 - 黄金市场面临货币体系重构、经济周期切换与地缘政治博弈的三重共振 [1] - 美元信用体系裂痕扩大、全球滞胀风险升温推动黄金向新货币锚转型 [1] - 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高波动特征,IMF连续第三次下调全球增速预期至2.8% [2] -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意外收缩0.2%,6月制造业PMI维持在49.7%的收缩区间边缘 [2] 市场矛盾与定价逻辑 - 对冲基金4月黄金期货净多头头寸单周抛售超111万盎司,但43%的央行计划未来一年增持黄金 [2] - 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维持在1.2%,但黄金价格突破3200美元关口,地缘政治溢价和货币信用风险重构定价逻辑 [3] - 美元指数较2024年峰值下跌9.2%,当前国际金价中约有35%反映非传统因素,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3] 供需结构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全球金矿产量同比增长0.5%至890吨,黄金ETF流入量达226吨,投资需求同比增长170% [3] - 中国、印度等传统消费大国金饰需求同比下降32%,投资需求占比从2024年的18%跃升至34% [3] - 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14个季度超过100吨,2025年上半年累计购金493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3] 核心驱动力 - 美元信用体系弱化,美国联邦债务占GDP比重达125%,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71%降至58% [5]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黄金储备货币化,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机构扩展至47家 [5] - 俄罗斯央行将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28%,伊朗建立黄金—本币结算体系 [5] -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将从13%提升至22% [5] - 若美国陷入轻度滞胀(GDP增速<2%,通胀>3%),黄金价格可能突破3800美元/盎司 [5] 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央行2025年6月暂停增持黄金(一季度累计增持244吨),但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例仅4.2%,潜在购金规模可达2800吨 [6] - 上海黄金交易所6月黄金T+D成交量同比增长47% [7] - 山东黄金、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加速海外资源并购,海外资源占比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4% [7] 行业转型趋势 - 黄金正经历从避险资产向新货币锚的范式转变,金融属性与货币属性双重强化 [7] - 在去全球化与数字货币冲击下,黄金或扮演连接传统货币体系与新型支付系统的关键角色 [7] - 黄金价格中枢的上移过程可能持续至2030年 [7]
中证报评论员:捕捉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红利 ——百万亿市值折射A股市场深刻变化
快讯· 2025-07-02 07:43
中证报评论员发表文章,7月1日,A股总市值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超过100万亿元。跨过百万亿市值关 口,不仅是A股市场规模的突破,更是改革红利、价值驱动与资金认同共振的集中体现,为锚定高质 量、突出强本强基的中国资本市场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因信心而投资,因信念而坚守,因信仰而收 获。我们相信,唯有坚守价值投资、拥抱创新主线,方能在这场价值重估与生态重构的历史进程中,捕 捉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红利。 ...
年轻读者引领“网文”审美重构(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 - 第四届"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包括《玄鉴仙族》《赛博剑仙铁雨》《鱼灯引魂记》《隐秘爱意游戏》等12部作品上榜 [1] - 榜单由8所高校轮流负责月度遴选,采用大学生投票与专家共同遴选方式推出年度榜单 [1] - 上榜作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瑰丽想象,部分成为现象级作品引发千万读者共鸣 [1] 青年读者审美趋势变化 - 网络文学呈现"短篇化"趋势,20万字以下作品大量涌现,如《鱼灯引魂记》《隐秘爱意游戏》 [2] - 短篇作品适应碎片化阅读需求,避免文本注水问题 [2] - 知乎"盐言故事"平台积累超10万部作品,近百部售出影视版权,2700部改编有声剧 [2] 读者结构与内容升级 - 网络文学核心读者26-45岁占比50%,00后读者占比25% [3] - 现实题材作品崛起,如《飞流之上》探讨传统工艺存续,《草原牧医》聚焦牧民生活 [3] - 作品在网感与现实主义间找到平衡,叙事手法持续创新 [3] 女性视角作品兴起 - "她视角"作品如《万星》《杂货店禁止驯养饿虎》《灯花笑》展现女性成长与坚韧 [4] - 女性角色塑造强调独立自强、同理心与推理能力 [4] - 价值观认同成为决定作品接受度的关键因素 [4] 行业发展阶段 - 网络文学发展20余年,成为新大众文艺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化海外名片 [5] - 行业正经历更新换代升级,新世代引领审美重构 [5]
中行报告:美贸易政策频繁调整 经济负面影响显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0:58
全球经济影响 - 2025年二季度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连锁反应将影响美国消费需求及其他经济体投资活动 [1] - 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走弱 供给端趋于稳健 需求端延续疲软 [1] - 主要经济体消费增长乏力 5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9%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一年多来低位 [1] - 欧元区、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过去两年来低谷 [1] 需求端展望 - 三季度全球需求扩张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消费扩张出现停滞信号 企业投资预期转弱 [1] - 高通胀持续侵蚀日本居民真实收入 内需增长动能薄弱 [1] - 新兴经济体或加大对本土及非美市场拓展 全球产业链重构可能提振部分经济体实体投资 [1] 通胀趋势 - 三季度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推高价格水平 中东局势变化或通过能源价格和航运加剧通胀压力 [2] - 消费市场增长预期低迷可能从需求端缓解价格上行压力 不同经济体通胀走势分化 [2] - 美国前期"抢进口"库存消耗见底 关税负担将逐步传导至消费品价格和生产成本 [2] - 消费需求疲软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除日本外多数经济体通胀压力趋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