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中晶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21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3406.45万排名靠后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5日,于2020年12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硅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在半导体单晶硅片等产品上具备较强技术实力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半导体材料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1亿元,在行业24家公司中排名第20,低于行业平均数15.39亿元和中位数8.78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有研新材营收67.7亿元,第二名雅克科技营收64.6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半导体单晶硅片1.15亿元占比52.93%,半导体功率芯片及器件6842.18万元占比31.50%,半导体单晶硅棒3053.73万元占比14.0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406.45万元,行业排名第16,低于行业平均数6058.91万元和中位数6713.85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雅克科技净利润8.64亿元,第二名江丰电子净利润3.61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7.78%,较去年同期的51.46%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31.95%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93%,较去年同期的34.46%有所提升,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5.67% [3] 股权与股东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徐一俊、徐伟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07万,较上期减少18.3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120.06,较上期增加22.53%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5.3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5.65万股 [5] 管理层 - 董事长徐一俊,1975年出生,博士,高级经济师,1996年2月至2010年3月就职于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曾任副总经理,2010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 - 董事长薪酬从2023年的80.69万增加到2024年的82.5万,增加了1.91万 [4]
尹志尧,三届连任!魏少军增选!
是说芯语· 2025-10-30 19:44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组成 - 上交所聘任60人为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包括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和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尹志尧等[1] - 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 链主企业 国家部委机关等领域 来源广泛且代表性强[1] - 委员会以连任委员为主体 新增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专家[1] - 委员将就企业科创属性 业务与技术相关事项提供咨询意见 为板块建设和规则制定提供政策建议[1] 委员尹志尧个人背景与成就 - 尹志尧被誉为中国刻蚀机之父 拥有86项美国专利和200多项国际专利[3] - 2004年60岁时放弃美国百万年薪 带领15人团队回国创办中微半导体[4] - 公司成功研发首台国产CCP刻蚀机 效率比国外同类产品高30%[4] - 产品覆盖5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 进入台积电 三星等国际大厂生产线[4] - 2024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践行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承诺[5] 委员魏少军专业背景 - 魏少军主要从事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等研究 担任多项国家级专项技术负责人[7]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荣誉 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7] 委员会历届规模变化 - 第一届委员会由48名委员组成[8] - 第二届委员会扩大至58名委员[8] - 第三届委员会进一步增至60名委员[9] 集成电路行业技术会议议程 - 会议主题涵盖新一代可编程智算基座芯片 RISC-V算力新范式 高算力芯片在座舱AI的应用等[12] - 演讲嘉宾来自中微亿芯 元视芯 芯来科技 康盈半导体 博泰车联网等行业企业[12]
万业企业更名先导基电 前三季度营收10.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9: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3.7亿元,同比增长246.8% [1] 公司战略定位与变更 - 公司已完成变更名称、经营范围及法定代表人,证券简称将申请变更为"先导基电" [1] - 公司持续深化"半导体装备+新材料+零部件"多轮驱动发展定位,投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体化产业平台,推动产业链生态整合,目标是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平台型企业 [1][2] 业务发展近况 - 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关键工艺上构建核心竞争力,产品应用于Micro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 [2] - 铋材料业务在广东清远、安徽五河等四地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形成覆盖华东、华中、华南的供应链网络 [2] - 离子注入机业务方面,子公司凯世通已在十余家12英寸晶圆厂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覆盖主流半导体制造领域 [2] - 凯世通正积极推进先进制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以满足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芯片制造需求 [2]
中金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19:16
科创成长层设立的意义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彰显了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1] - 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是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循环堵点的关键一招[2][3] - 科创成长层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融资支持[2] 科创成长层的制度设计 - 科创成长层对于未盈利科创企业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督,为试点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提供了制度试验田[5] - 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揭示风险、对调出标准实施新老划断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实现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动态平衡[6] - 伴随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与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扩容,将进一步扩大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覆盖范围[6]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精准补上了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中的关键一环[5] -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优质科技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300亿元,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对科创板功能的系统性强化与结构性升级[5] - 科创成长层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早期资本提供了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有力引导市场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价值共识[6] 支持的科技领域 - 科创成长层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硬科技企业汇聚科创板[6] -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加速突破,国产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等实现快速迭代[2] - 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持续攻坚先进制程,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彰显中国硬核实力[2]
上海新阳2025年三季报:集成电路业务驱动业绩高增长
全景网· 2025-10-30 16: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30.6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2.70%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22.39%,净利润7781.58万元,同比增长9.82% [1] 业务驱动因素 - 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是推动业绩提升的核心动力 [1] - 高端光刻胶、电镀液及添加剂、清洗液及蚀刻液等系列产品销量持续攀升 [1] 研发与产能建设 - 上半年研发支出总额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58% [2] - 研发重点投向光刻胶、蚀刻液等核心技术项目 [2] - "年产5万吨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及总部、研发中心项目"已正式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继续聚焦半导体材料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2] - 公司积极把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2]
双一流大学密集宣布本科扩招
第一财经· 2025-10-30 15:35
优质本科扩招政策与规模 - 国家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目标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2] - 顶尖高校如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均宣布今年本科扩招150人 [3] 扩招的战略方向与学科重点 - 扩招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 [3][4] - 教育部要求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5] - 高校院系调整聚焦新兴领域,例如天津大学计划重点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11个培养方向 [5]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新型研究型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为特点,发展进入快车道 [4]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建大学在首年招生中录取分数线比肩甚至超过部分985高校 [4] - 传统名校也加快创新,多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 [4]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区布局 - 为配合扩招及学科调整,多所双一流大学建设并启用了新校区 [6] - 新校区主要用来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及前沿重点学科领域,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六大领域 [6] -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规划办学规模约10000人,将设立未来信息科学、智能软件工程等5个二级学院 [6]
鼎捷数智新设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芯片业务
企查查· 2025-10-30 14:44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东莞鼎捷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波,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经营范围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智 能仪器仪表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鼎捷数智(300378)全资持股。 (原标题:鼎捷数智新设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芯片业务) ...
强力新材跌2.05%,成交额1.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16.5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4:36
强力新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光刻胶、先进封 装、集成电路、专精特新、电子化学品等。 10月30日,强力新材盘中下跌2.05%,截至14:29,报13.38元/股,成交1.87亿元,换手率3.46%,总市值 71.7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316.56万元,特大单买入359.39万元,占比1.92%,卖出605.15万元, 占比3.24%;大单买入3256.06万元,占比17.44%,卖出5326.85万元,占比28.52%。 强力新材今年以来股价涨11.59%,近5个交易日跌0.37%,近20日跌11.45%,近60日跌6.24%。 今年以来强力新材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6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65亿元; 买入总计2.84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6.91%;卖出总计1.19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7.11%。 资料显示,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钱家工业园,成立日期 1997年11月22日,上市日期2015年3月24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子材料领域各类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 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 ...
安集科技跌2.00%,成交额5.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95.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24
资料显示,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路5001号金桥综合保税区T6-5 幢,成立日期2006年2月7日,上市日期2019年7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 业化。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化学机械抛光液81.48%,销售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18.14%,其他 0.38%。 安集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先 进封装、集成电路、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等。 10月30日,安集科技盘中下跌2.00%,截至13:04,报212.00元/股,成交5.38亿元,换手率1.48%,总市 值357.3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995.51万元,特大单买入5634.62万元,占比10.48%,卖出9564.59万 元,占比17.79%;大单买入1.79亿元,占比33.24%,卖出1.59亿元,占比29.64%。 安集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98.36%,近5个交易日涨2.46%,近20日跌2.97%,近60日涨39.48%。 分红方面,安集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 ...
睿创微纳涨2.07%,成交额4.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08.4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1:2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86.78元/股,成交额4.17亿元,换手率1.06%,总市值达399.3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08.4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922.91万元(买入1943.53万元,卖出1020.62万元),大单净买入1600万元(买入1.17亿元,卖出1.01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5.23%,近5个交易日上涨11.86%,近60日上涨31.64%,近20日微跌0.2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29.72%,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46.21%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占比94.48%,微波射频业务占比2.94%,其他业务占比2.59%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1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主营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万户,较上期增加4.51%,人均流通股为31954股,较上期减少3.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014.84万股,较上期增加698.23万股 [3] - 主要机构投资者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827.18万股(较上期减少38.05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597.49万股(较上期增加111.0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533.62万股(较上期减少3.22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3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概念、传感器、汽车电子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