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味知香:一季度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4.24%
财经网· 2025-04-29 11: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72亿元,同比下降15 90% [1] - 2024年归属净利润8752 85万元,同比下降35 36% [1] - 2024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同比降幅均超30%,主因产品结构变化及销量减少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超30%,系收入下降导致销售回款减少 [1] - 2025年Q1营收1 73亿元,同比增长4 24% [2] - 2025年Q1归属净利润1950 41万元,同比增长3 16% [2] 渠道布局 - 加盟店总数达1744家,形成成熟加盟网络,覆盖长三角农贸市场 [2] - 加盟支持体系包含选址、装修、培训、促销活动等全流程服务 [2] - 批发渠道合作客户涵盖酒店、餐饮、食堂等,提供价格体系与货源保障 [2] - 产品简化食材预处理环节,降低菜品成本并提升制作效率 [2] - 正在拓展商超、线上等新兴渠道,整合消费者数据提升体验 [2] 经营策略 - 加盟店为核心销售渠道,承担品牌战略落地功能 [2] - 批发渠道作为重要补充,助力产品推广 [2] - 多渠道协同发展,强化品牌覆盖与用户粘性 [2]
千味央厨:短期承压,新兴渠道为亮点-20250429
东兴证券· 2025-04-29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业绩承压,但新兴渠道是亮点,虽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但仍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32.57%;不考虑股权激励影响,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下降31.99% [3] - 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0亿元,同比+1.50%;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71% [3] 渠道情况 - 2024年直营/经销渠道营收分别为8.09/10.51亿元,分别同比+4.34%/-6.04%;因23年基数高、24年餐饮环境疲软,对前两大客户销售下滑,但拓展新大客户使直营渠道仍获小幅增长;小B渠道(经销)抗风险能力弱,同比下滑 [4] - 2024年公司大客户数量为173家,同比增加8.81%;经销商数量同比+26.74%,达到1953家,预计今年经销业务增长平稳 [4] 产品情况 - 2024年油炸类产品营收7.67亿元,同比-11.87%,烘焙类营收3.40亿元,同比-4.28%,蒸煮类营收3.93亿元,同比+5.41%,菜肴类及其他营业收入为3.60亿元,同比增长21.84% [5] - 油炸类核心单品主食油条、芝麻球、春卷以及烘焙类单品蛋挞皮均下滑;蒸煮类增长主因咸包产品增幅大及子公司味宝食品纳入合并报表;菜肴类高增长由预制菜带动 [5] 毛利率及费用率情况 - 2024/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66%/24.42%,分别同比-0.04/-1.03pct [6]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0.72pct至5.40%,管理费用率提升1.23pct至9.66%;25Q1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2.12/+0.39至8.01%/8.74% [6] - 因行业竞争未好转,若直营占比提升且部分商超采用低毛利率和低费用策略,未来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压力,费用率提升有望缓解 [6]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93、1.04和1.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5、1.07和1.1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值分别为28、25和23倍 [7] 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0.83|1,868.34|1,988.40|2,174.71|2,295.96| |增长率(%)|27.69%|-1.71%|6.43%|9.37%|5.5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27|83.69|92.74|104.44|113.01| |增长率(%)|31.76%|-37.67%|10.81%|12.62%|8.20%| |净资产收益率(%)|11.05%|4.59%|4.55%|4.75%|4.76%| |每股收益(元)|1.58|0.87|0.95|1.07|1.16| |PE|17.14|31.13|28.37|25.19|23.28| |PB|1.93|1.48|1.29|1.20|1.11|[13] 公司盈利预测表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1988百万元、营业成本1534百万元等 [15] 相关报告汇总情况 - 涉及行业普通报告和公司普通报告,如《食品饮料行业:复盘2018年贸易战对食品饮料行业资产定价的影响》《千味央厨(001215.SZ):大客户增速分化明显,小B弱复苏,线上增速超预期》等 [16]
千味央厨(001215):业绩短期承压 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减少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减少37.67%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少37.98% [1] - 2024年毛利率23.6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净利率4.48%,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4.42%,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净利率4.5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3] 产品结构 - 2024年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他收入分别为7.67/3.4/3.93/3.6亿元,同比-11.87%/-4.28%/5.41%/21.84% [1] - 油炸类核心单品主食油条、芝麻球、春卷及烘焙类单品蛋挞皮销售收入下滑 [1] - 蒸煮类产品增长主要系咸包产品增幅较大及子公司味宝食品合并报表影响 [1] - 菜肴类产品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预制菜产品优化选品及新品研发 [1] 渠道表现 - 2024年直营/经销收入分别为8.09/10.51亿元,同比+4.34%/-6.04% [2] - 经销渠道中小B客户下滑,大客户数量同比增加8.81%至173家 [2] - 线上销售0.42亿元,同比+96.14%,其中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点类/冷冻调理菜肴类收入分别增长67.41%/1804.92%/177.24%/89.67% [2] 费用及投入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6.24%,同比+1.71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0.72/+1.22/+0.16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17.77%,同比+2.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12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增加人员投入及推行厂商联合项目制服务模式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52/20.86/22.95亿元,同比增长4.5%/6.87%/10%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0.96/1.08亿元,同比增长5.48%/8.56%/12.75% [4] - 公司将持续深耕餐饮供应链,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及推广活动 [4]
千味央厨(001215):短期承压,新兴渠道为亮点
东兴证券· 2025-04-29 10: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业绩承压,但新兴渠道是亮点,虽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但仍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18.68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32.57%;不考虑股权激励影响,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下降31.99% [3] - 25年Q1营业总收入4.70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71% [3] 渠道情况 - 2024年直营/经销渠道营收分别为8.09/10.51亿元,分别同比+4.34%/-6.04%;大客户数量为173家,同比增加8.81%;经销商数量同比+26.74%,达到1953家,预计今年经销业务增长平稳 [4] 产品情况 - 2024年油炸类产品营收7.67亿元,同比-11.87%,烘焙类营收3.40亿元,同比-4.28%;蒸煮类营收3.93亿元,同比+5.41%;菜肴类及其他营业收入为3.60亿元,同比增长21.84% [5] 毛利率及费用率情况 - 2024/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66%/24.42%,分别同比-0.04/-1.03pct;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0.72pct至5.40%,管理费用率提升1.23pct至9.66%;25Q1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2.12/+0.39至8.01%/8.74% [6]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93、1.04和1.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5、1.07和1.1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值分别为28、25和23倍 [7] 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0.83|1,868.34|1,988.40|2,174.71|2,295.96| |增长率(%)|27.69%|-1.71%|6.43%|9.37%|5.5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27|83.69|92.74|104.44|113.01| |增长率(%)|31.76%|-37.67%|10.81%|12.62%|8.20%| |净资产收益率(%)|11.05%|4.59%|4.55%|4.75%|4.76%| |每股收益(元)|1.58|0.87|0.95|1.07|1.16| |PE|17.14|31.13|28.37|25.19|23.28| |PB|1.93|1.48|1.29|1.20|1.11| [13] 公司盈利预测表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1988百万元、营业成本1534百万元等 [15]
1.61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小红书概念涨0.08%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7:00
小红书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8日收盘,小红书概念上涨0.0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位,板块内23股上涨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天娱数科(涨停)、狮头股份(涨停)、ST联合(涨停),科华数据(+7.53%)、青木科技(+5.99%)、挖金客(+3.97%)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广天择(-9.07%)、易点天下(-4.77%)、锦和商管(-3.90%) [1] 资金流向 - 小红书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1亿元,2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12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天娱数科净流入1.70亿元居首,每日互动(5578.01万元)、慧博云通(4526.24万元)、科华数据(3334.34万元)紧随其后 [1]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狮头股份(25.56%)、宣亚国际(8.99%)、亚康股份(8.29%)居前 [2] 个股资金明细 - 天娱数科主力资金净流入1.70亿元,净流入比率8.21% [2] - 每日互动主力资金净流入5578.01万元,净流入比率1.57% [2] - 慧博云通主力资金净流入4526.24万元,净流入比率6.55% [2] - 科华数据主力资金净流入3334.34万元,净流入比率1.81% [2] - 狮头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24.74万元,净流入比率25.56% [2] - 青木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774.73万元,净流入比率5.88% [2] 资金流出个股 - 中广天择主力资金净流出3902.79万元,净流出比率19.27% [4] - 易点天下主力资金净流出8963.72万元,净流出比率11.31% [5] - 汇洲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3157.14万元,净流出比率10.68% [4] - 浙文互联主力资金净流出2175.86万元,净流出比率7.98% [4] - 久其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出1441.73万元,净流出比率4.98% [4] - 智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158.50万元,净流出比率9.81% [4]
天津自贸区概念下跌3.22%,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7:00
天津自贸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8日收盘,天津自贸区概念下跌3.22%,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天保基建跌停,津投城开、天津普林、津滨发展等跌幅居前 [1] - 股价上涨的有2只,涨幅居前的有友发集团、天津港,分别上涨2.78%、0.22% [1] 今日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PEEK材料、可燃冰、电子竞技等概念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5%、1.72%、0.92% [1] - 租售同权、乳业、赛马概念等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65%、4.12%、3.31% [1] 天津自贸区概念资金流向 - 今日天津自贸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78亿元 [1] - 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1] - 渤海化学主力资金净流出1703.30万元居首,瑞普生物、海航科技、津滨发展分别净流出1613.12万元、1413.14万元、1334.13万元 [1] - 桂发祥、九安医疗、友发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325.26万元、240.12万元、112.66万元 [1][2] 天津自贸区概念个股表现 - 渤海化学今日下跌4.82%,换手率6.29%,主力资金净流出1703.30万元 [1] - 天保基建今日跌停,换手率20.97%,主力资金净流出57.61万元 [1] - 友发集团今日上涨2.78%,换手率0.67%,主力资金净流入112.66万元 [1]
千味央厨(00121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压力延续,发力新品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4-28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千味央厨经营压力延续但发力新品增长,有望恢复增长轨道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年总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减少1.7%;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减少37.7% [1] - 2025Q1总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加1.5%;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38.0%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42亿、21.37亿、23.57亿元,同比增速4.0%、10.0%、10.3% [1]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1.24亿、1.44亿元,同比增速23.7%、19.3%、16.2% [1] 业务分析 - 核心米面业务压力加大,24年营收小幅下滑,25Q1增速环比改善 [7] - 分产品看,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24年分别同比-11.9%/-4.3%/+5.4%/+21.8% [7] - 新收入口径下,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它24年分别同比-6.9%/-13.8%/持平/+273.4% [7] - 分地区看,长江北/长江南地区24年分别同比-9.4%/+1.2% [7] - 分渠道看,大B表现略好于小B,24年营收分别同比+4.3%/-6.0%,前五大直营客户合计销售额占比34.2%,大客户数目增长至173家 [7] 利润分析 - 24年毛利率23.7%,同比基本持平,核心产品吨价、吨成本均有下降 [7] - 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均增加,分别同比+0.7/+1.2pcts,归母净利润下滑37.7%至0.84亿 [7] - 25Q1毛利率24.4%,同比-1.0pcts,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1/+0.4/+0.1pcts,归母净利率4.6%,同比-2.9pcts [7] 发展策略 - 25年小B端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运营效率、减少恶性价格竞争,大B端服务核心大客户、开发新品,对接新零售客户 [7] - 25年产品端重点发力冷冻调理菜肴类和烘焙甜品类,烘焙甜品类增加生产资源投资、加强研发投入,冷冻调理菜肴类设立专门团队,采用自研自产加供应链协同模式 [7] 投资建议 - 调整25 - 26年EPS预测为1.07/1.27元(原预测为1.28/1.51元),引入27年EPS预测为1.48元,对应PE为25/21/18倍 [7] - 给予目标价28.9元,对应25年27倍PE,维持“推荐”评级 [7]
千味央厨:营收规模稳健 预制菜收入大增273.39%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8:5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净利润8369.29万元 [1] - 直营模式销售额同比增长4.34%,大客户数量同比增加8.81% [1] - 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产品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73.39%,成为增速最快品类 [1] 业务分项 - 蒸煮类产品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5.41%,咸包等产品受益于子公司并表及市场拓展 [1] - 烘焙甜品类收入3.65亿元,与去年持平,蛋挞类、丹麦类产品在商超现制烘焙场景渗透加深 [1] - 冷冻调理菜肴类通过优化选品、加大研发,在团餐、宴席等场景快速放量 [1] 渠道策略 - 直营模式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4.34%,占总收入43.29%,大客户数量达173家 [2] - 经销商渠道收入10.51亿元,同比下滑,但经销商数量增至1953家,北区、南区客户数分别增长36.98%、16.56% [2] - 公司通过"厂商联合项目制"、"全国大单品推广"等策略优化渠道结构 [2] 研发与产能 - 2024年研发费用2373.77万元,同比增长12.21%,占营业收入1.27%,累计获得专利85项 [2] - 研发团队围绕"主食+小食+烘焙+预制菜"四大产品线推出茴香小油条、即食蛋挞等新品 [2] - 现有设计产能19.66万吨,2024年实际产能12.38万吨,在建产能8.4万吨,预计2026年新增产能释放 [2] 未来展望 - 2025年计划聚焦"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两大潜力赛道,加大电商及KA商超渠道布局 [3] - 依托定制化研发优势深化与连锁餐饮客户合作,应对餐饮供应链标准化、集中化趋势 [3] - 公司在产品创新、产能储备及客户结构优化上的持续投入有望扩大行业领先优势 [3]
预制菜,不香了?
新浪财经· 2025-04-13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预制菜行业曾被资本捧上万亿风口,但如今发展遇冷,面临投融资减少、企业市值和净利润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在添加剂焦虑和消费者对“锅气”的执念下,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5][8][22] 行业现状 - 2025年前三个月预制菜投融资事件寥寥,难见头部企业和知名VC下注 [5] - 2024年行业经历“速冻”,年初“槽头肉”事件打击消费者信任,“预制菜进校园”引发争议,教育部定调不宜推广 [8] - 2024年截至12月中融资事件骤降至两位数以内,年底A股44家预制菜概念股总市值较年初蒸发近750亿元 [9] 企业表现 - 安井食品市值从2021年约680亿元跌去450亿,净利润逐年走低 [5] - 味知香营收净利双杀、加盟商跑路,千味央厨净利润同比暴跌超四成,惠发食品、海欣食品净利润同比跌幅分别超320%和700% [13] 市场需求 - 餐饮B端,消费者不满吃到预制菜,部分餐厅宣布拒绝或减少预制菜,但完全杜绝半成品预制对连锁品牌难实现 [13][14][18] - 家庭C端在特定场景有需求,年夜饭销售额保持增长,但消费者满意度不乐观,超六成是“现炒党”,总体满意度仅52%,“安全”满意度垫底 [18] 行业争议 - 工业化逻辑与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健康焦虑碰撞,预制菜失去“锅气”,口感差,添加剂问题频发 [19] - 餐厅和超市预制菜信息不透明,消费者知情权被剥夺,将其与“欺骗”“猫腻”画等号 [2][22]
全国最没存在感的省,正在统一中产口味?
36氪· 2025-04-06 22:26
文章核心观点 江西小炒凭借现炒、便宜、味大等特点,在全国多地迅速走红,虽面临“人设崩塌”风险,但已成为打工人的“精神老家”,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 [12][113][140] 江西小炒的特点 - 菜品新鲜现炒,以应季蔬菜为主,每天菜品不固定,点菜看食材而非菜单,正宗菜馆无外卖 [18][20][22] - 味道浓郁,有“锅气”,辣椒用于下饭,配合新鲜食材和家常调料产生独特风味 [41][42] - 价格实惠,素菜不到10元,荤菜20元左右,无满减套路,价格随市价变动 [57][59] - 用餐体验自由,可自由搭配菜品,有接地气的米其林式主厨服务 [32][35] 江西小炒的流行趋势 - 从长三角开始,蔓延至珠三角和北京,在多地受到欢迎,成为工作餐热门选择 [72][102][103] - 门店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11月超2万家,一线城市超5000家,增长率超600% [116] - 开始品牌化增长,部分品牌开启“全国扩张战略”,人气较高 [118][119][121] 江西小炒面临的问题与消费者态度 - 面临“人设崩塌”风险,如高峰期快速出餐的“现炒”真实性存疑,进入高端商场后特色难保留 [123][124][127] - 消费者更看重其“美味、便宜”带来的情绪价值,愿意忽视可能存在的问题 [131][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