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得利斯涨2.10%,成交额4658.1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8.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3: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0%,报收4.87元/股,总市值30.94亿元,成交额4658.12万元,换手率1.53%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8.8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10.76万元(买入111.57万元,卖出222.33万元),大单净卖出148.06万元(买入883.87万元,卖出1031.9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44%,近5个交易日上涨3.18%,近20日下跌10.64%,近60日上涨1.25%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冷却肉及冷冻肉、低温肉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冷却肉及冷冻肉41.41%,牛肉贸易类17.27%,牛肉系列产品15.03%,低温肉制品9.84%,速冻调理产品8.84%,速冻米面制品2.05%,电力蒸汽类1.87%,其他类1.67%,即食休闲产品1.43%,包装物0.60%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肉制品,概念板块包括猪肉概念、冷链物流、预制菜、电子商务、宠物经济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30.30万元,同比减少27.24%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9万,较上期减少0.10%,人均流通股15913股,较上期增加0.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35.38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50.00万股,较上期增加16.47万股 [3]
步步高涨2.12%,成交额3.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62.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2%,报5.77元/股,成交金额3.69亿元,换手率3.03%,总市值155.1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62.4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692.84万元(占比10.01%),大单买入8281.89万元(占比22.4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08%,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下跌2.70%,近20日下跌14.77%,近60日上涨18.24% [1] - 今年以来已1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5115.28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收入构成为:超市64.34%,其他(补充)27.44%,百货6.01%,物流及广告2.21%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33亿元,同比增长24.39%;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77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8.85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96.50%;人均流通股17105股,较上期减少49.1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50.68万股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社区团购、新零售、免税概念、低价等 [2]
好想你涨2.06%,成交额3525.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68.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报9.40元/股,上涨2.06%,总市值42.08亿元,成交金额3525.59万元,换手率1.10%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68.12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92.59万元(占比8.30%),大单买入1040.21万元(占比29.5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8.50%,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上涨3.41%,近20日下跌6.93%,近60日下跌3.59%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1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11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04亿元,买入总计1.85亿元(占总成交额16.5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枣类相关产品和坚果蜜饯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红枣制品占主营业务收入72.66%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减少15.64%,归母净利润为-1983.88万元,但亏损同比收窄45.25%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2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86万,较上期减少28.76%,人均流通股5875股,较上期增加40.45%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家基金新进持仓,包括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持股2231.61万股(第二大股东)、兴全新视野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持股1758.45万股(第三大股东)等 [3] 行业分类与业务构成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零食,概念板块包括休闲食品、新零售、职业教育、网络直播、预制菜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还包括其他类16.54%、其他(补充)3.79%、健康锁鲜类3.75%、非食品行业3.27% [2]
金陵饭店涨2.09%,成交额2764.7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1.4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3: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收7.31元/股,成交金额2764.78万元,换手率0.98%,总市值28.5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1.4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32.89万元(占比4.81%),大单买入386.86万元(占比13.99%)同时卖出398.29万元(占比14.4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33%,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上涨1.67%,而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下跌9.42%和3.05% [2] - 今年以来公司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3282.14万元,买入总额5238.75万元(占总成交额8.31%),卖出总额8520.88万元(占总成交额13.51%) [2]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以酒店经营与管理为核心,并涵盖酒店物资贸易、物业管理、房屋租赁、食品研发与销售、旅游资源开发等多元化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品贸易56.27%,餐饮12.47%,客房11.21%,酒店管理6.86%,房屋租赁6.53%,物业管理4.37%,其他(补充)1.79%,其他酒店服务0.49%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酒店餐饮-酒店,概念板块包括旅游酒店、预制菜、在线旅游、微盘股、小盘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减少5.94%,但归母净利润实现2325.10万元,同比增长0.25%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35万户,较上期增加23.61%,人均流通股为11634股,较上期减少19.10% [3]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4.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3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持股304.1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2.38万股),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为新进股东,持股180.00万股 [4]
北上广开餐饮店太难,连萨莉亚都很难赚钱?
36氪· 2025-10-20 11:23
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萨莉亚销售额达2567.14亿日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111.64亿日元,同比增长37%。截至今年8月31日,萨莉亚总门店数达 1682家。 但在中国市场,一些让人担忧的信号也正在显现出来,萨莉亚的盈利能力正在承压:2025财年,萨莉亚同店销售持续疲软,北上广门店的营业利润普遍下 滑超20%。 北上广开店,赚钱太难! 中国市场,萨莉亚的盈利能力正在承压。 萨莉亚身上有很多标签——"预制菜鼻祖""极致性价比""逆周期增长范本"……最让餐饮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它"低价低毛利""很旺很赚钱"。 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截至2025年8月31日)全年业绩似乎仍在续写这个增长"神话"。 从2025财年的数据来看,萨莉亚的收入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主要从事食材生产)与亚洲(中国与东南亚市场)三大分部。 萨莉亚总销售额、净利润增长背后,其在日本本土市场的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既存门店销售额增长18.1%,客流增加15.1%,客单价提升2.6%。尽管 受大米涨价和日元贬值等影响,但萨莉亚在日本本土市场的营业利润达50.33亿日元,同比增长83.9%。 萨莉亚将这份成绩单归功于,其在日本本土市场通 ...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 你点的拼好饭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凤凰网· 2025-10-20 10:03
核心提示: 1 5元预制菜料理包已悄然改变外卖等小餐饮生态,其背后是外卖平台算法对出餐速度、商户利润的挤 压,以及预制菜厂家精准捕捉低收入群体的分销策略。 2预制菜料理包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烹饪水平参差不齐,工厂之间有着复杂的代工关系。一些 生产厂采用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专家认为这将淘汰添加防腐剂的料理包产品。 3毫无经验的餐饮小白在盈利话术下挤进预制菜赛道,成了第一批被收割的人。 4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告知顾客使用预制菜"的默契,平台与监管也均缺席。部分厂家准备推出回收临期 食材制作低价预制菜套餐的模式。 5专家认为,无需谈预制菜及添加剂而色变。但消费者对预制菜味道、口感的体验,与行业发展趋势产 生了错位。 你叫小帅,今天刷短视频,一不小心看到批发预制菜料理包仅需5元左右的广告,于是手一滑买了试吃 装。 你按照包装上的指引,把料理包统统丢进沸水里泡了个澡,咕嘟5分钟,天才的你一不小心就做出了一 桌丰盛的大餐。 于是你灵机一动,又买入更多料理包,将热好的菜分装进打包盒里。恭喜你接住了泼天富贵!轻轻松松 就用最小的投入,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外卖店。 这看似荒诞的剧情,正在现实中上演。5元料理包外卖早已不是什么秘 ...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你点的外卖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虎嗅APP· 2025-10-20 08:09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财经 ,作者风暴眼工作室 凤凰网财经 . 你好,我们是凤凰网财经,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传播最有价值的财经报道,你值得关注!欢 迎访问:http://finance.ifeng.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财经 ,作者:洄野,题图来自:AI生成 你叫小帅,今天刷短视频,一不小心看到批发预制菜料理包仅需5元左右的广告,于是手一滑买了试 吃装。 你按照包装上的指引,把料理包统统丢进沸水里泡了个澡,咕嘟5分钟,天才的你一不小心就做出了 一桌丰盛的大餐。 于是你灵机一动,又买入更多料理包,将热好的菜分装进打包盒里。恭喜你接住了泼天富贵!轻轻松 松就用最小的投入,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外卖店。 这看似荒诞的剧情,正在现实中上演。5元料理包外卖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你不知道的是,这并非 传统餐饮工业化升级的简单课题,其背后是外卖平台算法对出餐速度和商户利润的挤压、毫无餐饮经 验的小本创业者"降级"生存的选择,以及预制菜厂家精准捕捉失业、低收入群体"求稳畏险"心态后, 使出的分销推广花样。 迈克尔·波伦曾在《为食物辩护》一书中描述令人沮丧的现实: "母亲们对于家庭一日三餐的话语权 几乎丧失殆尽, ...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你点的拼好饭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虎嗅· 2025-10-19 22:00
预制菜行业生产环节 - 工厂生产环境和规模差异显著,从小型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流水线工厂并存,小型工厂操作人员不足10人,生产区域存在污水和杂乱堆放问题[12][13][21],而大型工厂则实现切配、烧制、包装分区隔离和机器灌装封口[26][27] - 产品质量控制主要依赖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宣称保质期10至12个月,需零下18度储存,部分工厂出示检测报告声称无防腐剂且重金属合格[18][24][30] - 行业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大品牌产品也可能由小厂代工,且代工产品可能根据客户需求添加添加剂,导致消费者所购品牌与实际生产厂家不一致[28][31] 预制菜产品与市场渗透 - 产品价格极为低廉,平均每包约5元,品类覆盖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常见菜品,但口味“预制感”明显,“工业味”重,试吃体验显示肉质缺乏嚼劲且有怪味[36][73][77][78] - 采用分级分销模式快速铺开市场,代理加盟费低至4980元,代理商可获取一手货源和销售额12%的现金返点,并通过广告视频素材引流[38][39][40] - 营销话术强调“小本创业”、“睡后收入”,针对失业或低收入群体,宣称6000元即可开店,月入可达2万元,但实际运营中面临平台抽成和推广成本压力[42][52][53] 外卖行业与预制菜结合 - 外卖平台算法挤压出餐速度和商户利润,促使无餐饮经验创业者选择预制菜以降低成本,平台抽成比例高达23%至28%[3][56] - 存在监管灰色地带,如虚假门店地址(营业执照地址A与出餐地址B不符),以及利用预制菜便于应对工商抽查的特性(仅需提供料包送检)[44][49] - 商家主动隐藏预制菜使用情况,建议“不让顾客知道”,并通过搭配现炒蔬菜或肉类掩盖预制属性,以应对消费者偏见[60][61] 行业新模式与消费者趋势 - 出现“社区共享厨房”新业态,投入约4-5万元,整合卤味、预制凉菜、料理包零售和冷鲜直供,冷鲜肉类比超市便宜20%至30%,并承诺尾货回收再制预制菜以减少损耗[65][66][67] - 个人消费者直接购买预制菜料理包的需求增长,单次购买量约10包,推动工厂开发直面消费者的销售渠道[62][64] - 专家指出未来主流是全程冷链、无防腐剂的急冻锁鲜技术产品,并呼吁销售时明确标注产品类型,以区别于含防腐剂的常温料理包[85][86]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你点的拼好饭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凤凰网财经· 2025-10-19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 5元左右的廉价预制菜料理包正深刻改变外卖等小餐饮生态,其背后是外卖平台算法对出餐速度和商户利润的挤压、预制菜厂家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分销策略以及大量无经验创业者涌入的综合作用 [1][8] - 行业存在生产标准不一、代工关系复杂、商户普遍不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以及平台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体验与行业发展趋势出现错位 [1][3][4][28][49] - 尽管存在口味和健康担忧,但专家指出无需对合规添加剂过度恐慌,并认为采用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不使用防腐剂的技术路线将是未来主流 [4][64][65] 预制菜料理包的生产环节 - 生产企业环境、设备和烹饪水平参差不齐,工厂之间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大品牌产品也可能由小厂代工生产 [1][27][28] - 生产流程简单,核心菜品几乎不需要烹饪技术,仅靠原材料与大量调味料简单机械混合即可完成 [29] - 部分现代化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菜品经机器包装后进行巴氏消毒,并设有研发室探索新品,而小工厂则多为人工作业 [25][26] 预制菜料理包的市场渗透与分销模式 - 预制菜通过地推、代理、加盟等分销模式快速铺开,代理合作门槛低,例如交4980元即可获取一手货源并享受月销售额12%的返现 [36] - 销售话术极具诱惑力,宣传“小本创业”、“6000元开店月入2万”等概念,吸引大量毫无餐饮经验的“小白”入局,但实际盈利困难 [2][37][39][47] - 料理包品类齐全且价格低廉,平均仅5元左右,直供外卖商家、学校食堂、厂区食堂等各类餐饮渠道 [34][42] 外卖商户的生存现状与成本结构 - 外卖平台抽成高达23%-28%,加之运营推广费用,商户需将定价设定在20元以上才可能盈利,低价促销活动往往导致有单无利 [47][49] - 许多商户依赖预制菜降低成本,有商户表示其外卖菜品中70%为预制品,因现炒菜品卖相不好且订单量低 [47] - 部分厂家承诺的代运营服务效果有限,实际连5单都难以达成,商户每月还需投入数千元推广费,生存极度依赖平台评分和曝光 [49] 行业信息不透明与监管缺位 - 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告知顾客使用预制菜”的默契,厂家建议商户通过搭配滑油肉片和蔬菜等方式使菜品看起来像现炒 [49][51] - 平台与监管对预制菜使用并无过多限制,存在如“虚假门店”(营业执照地址与出餐地址不符)等操作空间 [40][44] - 有厂家准备推出“社区共享厨房”新模式,并提出回收临期冷鲜食材进行二次冷冻后制成低价预制菜套餐的计划 [53][54][56] 产品体验与消费者认知 - 廉价预制菜料理包“工业味”重,口感与现炒菜差距明显,试吃体验显示菜品肉质缺乏嚼劲,且有奇怪回味 [57][58][59] - 消费者对预制菜味道、口感的体验与行业发展趋势产生错位,部分人开始转向线上购买来源清晰的预制菜或寻找“反工业化”的慢消费选择 [4][51][67] - 专家强调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剂量内无害,主流趋势将是采用冷链和急冻锁鲜技术、不使用防腐剂的预制菜产品 [64][65]
奥瑞金跌2.02%,成交额2.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60.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3: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2%,报收6.31元/股,总市值161.52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52亿元,换手率1.54%,主力资金净流出960.4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3.69%,近5个交易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10.90%、7.13%、11.68% [2]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4日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食品饮料金属包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金属包装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93.31%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7.27亿元,同比增长62.74%,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64.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1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23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51万,较上期减少7.40%,人均流通股56,685股,较上期增加7.99% [2] 机构持仓与股东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7475.92万股,较上期增加481.32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880.26万股,较上期增加292.12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包装印刷-金属包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世界杯、啤酒、债转股、足球概念、预制菜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