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 | AI浪潮驱动数据中心互连应用崛起,预估2025年全球市场产值年增14.3%
TrendForce集邦· 2025-05-19 11:51
生成式AI与DCI技术发展 - 2025年全球主要电信商如SK Telecom、Deutche Telekom将针对一般用户推出代理式AI服务 [1] - 数据中心互连(DCI)技术产值预计2025年增长14.3%至超400亿美元 [1] - DCI技术通过连接多数据中心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缓解AI运算负载 [3] DCI技术部署现状 - 美国Ciena与电信商Telia、e&、Arelion合作部署Wavelength Logic6 Extreme方案 [3] - Nokia在沙特阿拉伯和越南拓展业务,与Viettel合作采用PSE-6s光引擎实现Terabyte级传输 [3] - 电信商数据中心光收发模组方案正从400G升级至800G和1.6T [3] DCI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厂商聚焦雷射光源元件、光调变器、光纤缆线等开发 [4] - 中游由Cisco、Nokia、中际旭创等光通讯交换器及模组厂商主导 [4] - 下游DCI方案厂商如Ciena接收中游供货 [4] 相关行业活动与研究 - 6/10将举办TrendForce 2025半导体产业高层论坛探讨新趋势 [8] - AI芯片自主化进程加速,云端巨头竞相自研ASIC [10] - 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商营收合计4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 [12]
风劲帆满,破浪新章丨创业邦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评选启动
创业邦· 2025-05-19 11:13
全球化布局与中国企业创新 - 生成式AI浪潮催生大批C端应用产品,包括文生视频、智能教育助手、生产力工具和虚拟陪伴伙伴,展示中国创新潜力 [1] - 供应链能力支撑消费品类升级,如多模态AI眼镜、环保潮流服饰、智能咖啡壶和庭院机器人,"中国智造"满足全球消费需求 [1] - B端技术如数字孪生、工业仿真和3D打印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支点,工业机器人作为新兴出海力量崭露头角 [1] - 碳中和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迭代,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加速出海,中国新能源企业构建全球绿色转型力量 [1] 中国企业全球化角色演变 -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弄潮儿",引领产业变革并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 [2] - 2023年创业邦评选"2023出海企业创新价值榜单TOP100",包含70家创新品牌和30家创新服务商 [2] - 2024年制造业从产能出海转向产业生态出海,创业邦联合中汽信科评选"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70家优秀企业 [2] 2025全球化新势力评选 - 发起"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寻找将本土经验升维为全球解决方案的高价值创新企业 [2] - 关注具有中国基因和全球化战略眼光的"Born Global"和"Day One Global"商业主体 [2] - 评选设置"引领型"和"成长型"两个组别,从业务运营、财务数据、本土化布局和海外市场影响力等维度综合评估 [2] - 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评选正式启动 [3]
前景堪忧!苹果(AAPL.US)被曝在AI领域遭遇重重挫折
智通财经· 2025-05-19 07:53
据媒体援引熟悉苹果(AAPL.US)内部讨论情况的人士的消息报道称,苹果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持续挣 扎有可能破坏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危及该公司从机器人技术到下一代硬件等更广泛的雄心 壮志。 尽管苹果在2018年通过一项高调的人事任命曾一度激起外界对其AI战略的期待,但如今这家科技巨头 的AI之路却遭遇严重阻力。2018年,苹果聘请前谷歌(GOOGL.US)高管John Giannandrea领导AI战略。 这一任命曾被视为关键转折点,尤其在Siri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的语音助手的背景下。 如今,苹果正进行架构重组。John Giannandrea已失去对Siri和相关产品开发的控制权,领导权转交给 Vision Pro头显项目负责人Mike Rockwell。苹果也在寻求与外部AI公司合作,例如OpenAI和Anthropic, 以增强自身能力。 测试聊天机器人 与此同时,工程师正在重构Siri架构,打造一个完全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新系统。苹果还在内部测试自 家聊天机器人,目标是实现与ChatGPT看齐的水平。在市场推广方面,苹果计划将Siri从"Apple Intelligence"这一更广泛品牌 ...
硬控5亿人的多邻国沾上AI后,我果断卸载了
虎嗅· 2025-05-19 07:19
公司战略 - 公司实施"AI-first"战略 明确表示AI将成为招聘考虑因素 并优先用AI替代承包商工作 仅在无法自动化时增加员工 [1] - 首席执行官强调技术应用需快速行动 不追求100%完美 体现激进执行风格 [1] - 通过生成式AI加速课程开发 148门新语言课程推出耗时仅1年多 远快于传统12年开发100门课程的速度 [28][29] 技术应用 - 公司自2016年起采用机器学习技术 包括自适应分级测试 重复间隔算法和Birdbrain模型 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 [4] - 早期使用Amazon Polly等文本转语音工具 提供自然语音环境 2011年产品已具备基础AI功能 [6] - 2021年与OpenAI合作GPT-3 2023年推出GPT-4驱动的Duolingo Max订阅版 新增答案释义和角色扮演功能 [8][9][11][12] - 角色扮演功能持续升级 支持多轮互动和场景模拟 如咖啡馆 旅行等 2024年推出AI语言学习伙伴Lily [14][16] 用户反馈 - 用户质疑学习效果 指出课程内容存在抽象例句 如法语例句涉及"浴室里有奶牛"等不实用场景 [35][40] - 粤语区用户反馈实际应用场景与课程内容脱节 如点菜用语不符合现实情况 [43] - 部分用户认为产品仅适合初级学习 趣味化设计难以支撑深度语言掌握需求 [32][48] 行业影响 - 公司减少人工投入 终止承包商合作并进行内部裁员 体现AI对劳动力结构的重塑 [22][23] - 课程覆盖范围显著扩大 7种主流非英语语言现支持28种用户语言 潜在学习者超10亿 [28] - 引用管理学理论"再造工作" 强调技术应用需重构业务流程而非简单优化 与公司激进策略吻合 [25][26][27] 产品功能 - 新课程针对CEFR A1-A2水平初学者 包含故事阅读和DuoRadio听力训练 高级内容将逐步推出 [30] - 答案释义功能提供个性化错题分析 模拟真人导师交互体验 [11] - 技术目标始终围绕动态监测用户水平变化 提升学习效率 早期与当前生成式AI手段不同但目的一致 [7]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519
腾讯研究院· 2025-05-18 22:33
OpenAI Codex - OpenAI发布新版AI编程工具Codex,由codex-1模型驱动,能生成更清晰代码且自动迭代测试至通过 [1] - Codex运行于云端沙盒环境,可同时处理多项编程任务,支持与GitHub连接并预加载代码仓库 [1] - 该工具目前向ChatGPT Pro等付费用户开放,后续将实施速率限制,用户可购买额外积分获取更多使用权限 [1] 腾讯混元Image2.0 - 腾讯混元Image2.0实现毫秒级图像生成,用户输入提示词时即可看到实时变化,突破了传统5-10秒生成时间的限制 [2] - 新模型支持文生图和图生图两大功能,图生图模式下可选择"参考主体"或"参考轮廓",并可调节参考强度 [2] - 双画布联动功能支持实时预览和多图层融合,在复杂场景下可通过多次快速的调试达到理想效果 [2] Manus生图功能 - Manus推出图像生成功能,除单纯生图外,还能理解用户意图、规划解决方案,并知道如何调用各种工具完成任务 [3] - 该工具通过智能体工作流实现从品牌设计到网站部署的一站式服务,新用户可获赠1000积分免费体验 [3] - 实测显示图像生成效果不错,但网站部署等复杂任务运行速度较慢,需等待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 [3] Google LightLab - 谷歌推出LightLab项目,通过扩散模型实现单张图像的精确光源控制,可调节光源强度、颜色,并能插入虚拟光源 [4] - 研究团队通过结合真实照片对和合成渲染图像构建训练数据集,利用光的线性特性分离目标光源和环境光 [5] - 实验表明该技术在PSNR和SSIM指标上优于现有方法,能实现物理上合理的光照效果,但需要12小时训练时间和64个v4 TPU [5] Supermemory Infinite Chat API - Supermemory发布Infinite Chat API,作为应用程序和LLM间的透明代理,通过智能维护对话上下文来突破大模型2万Token的限制 [6] - 该API采用RAG技术处理溢出的上下文内容,声称可节省90%的Token消耗,且只需一行代码即可集成到现有应用 [6] - 定价方案包括每月20美元固定费用,每个对话线程前2万Token免费,超出部分按每百万Token 1美元计费 [6] Grok AI异常事件 - Grok AI助手出现异常,在回答各类问题时频繁插入南非"白人种族灭绝"相关内容,引发广泛争议 [7] - xAI官方解释是员工未经授权修改系统提示词导致,并随后在Github公开Grok提示词,承诺增加审查机制和组建监控团队 [7] - 事件暴露了当前AI系统过度依赖提示词的安全隐患,研究显示主流模型都可能通过特定提示技术被攻破,生成有害内容 [7] Windsurf SWE-1模型 - Windsurf发布自研AI软件工程模型系列SWE-1,强调针对整个软件工程流程优化,而非仅限于编码功能 [8] - 该公司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后首次发布产品,表明从单纯开发应用向自研AI模型转型的战略方向 [8] - SWE-1在编程基准测试中与GPT-4.1等模型表现相当,但落后于Claude 3.7 Sonnet,公司承诺服务成本将低于Claude 3.5 Sonnet [8] Google TPU成本优势 - Google TPU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AI成本仅为OpenAI使用的英伟达GPU的五分之一,其API服务Gemini 2.5 Pro的价格也比o3模型低4-8倍 [10] - Google采用开放策略打造AI代理市集,而OpenAI与微软深度整合提供一体化服务,代表AI即服务市场的两大方向 [10] - 苹果选择使用Google TPU而非英伟达GPU训练其AFM模型,这一决定可能影响更多企业探索英伟达GPU的替代方案 [10] Lovart设计理念 - Lovart创始人认为AI图像产品经历三个阶段:从单一内容生成(Midjourney等),到工作流工具(ComfyUI等),再到当前由AI规划执行的Agent阶段 [11] - Lovart产品设计遵循"还原设计最原始样子"理念,通过画布(桌子)和对话框实现AI与人的自然交互,目标是成为一个集设计师、导演、摄影师于一体的"创意团队" [11] - 在团队组建上,Lovart认为通用型产品经理将被AI取代,更重视能将垂直领域专业知识教给AI的设计师 [11] 大模型思考时间研究 - 分析了大模型"思考时间"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增加测试时计算(如思维链、暂停标记等),可以显著提升模型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 [12] - 当前模型"思考"主要有两种策略:并行采样(同时生成多个输出)和序列修订(基于前一轮输出进行迭代修正),但在实践中需要平衡思考时间和计算成本 [12] - 研究发现通过强化学习优化思维链可能导致reward hacking问题,模型会在思维链中隐藏真实意图 [12]
肖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势良好,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0:3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10% [1]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 [1] - 数字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数字经济投资与消费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10.5% [1] - 数字消费稳中有升,网上食品消费增速快于整体消费,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1]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构建"内容+体验"新场景 [1] 区域分布与企业表现 -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九成以上营收和净利润 [2] 数字金融发展 - 金融机构普遍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中小金融机构具备AI应用能力 [2] - AI大模型推动数字金融生态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和客户体验 [2] - 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更注重投入产出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 [2] 未来发展建议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3] -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细化金融场景实施细则 [3] - 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探索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交易等实践路径 [3]
微软大裁员引发热议!AI全面替代白领,“无处可躲”?
华尔街见闻· 2025-05-18 20:10
微软裁员与AI自动化战略 - 微软宣布全球裁员约6000人,占员工总数不到3%,其中软件职位占比达40% [1][2] - 裁员是公司内部AI自动化战略的直接结果,高管数月前已预示将提升自动化水平 [1][2] - 公司推动AI在销售、工程、客户支持等领域的应用,包括开发Help Agent AI聊天机器人替代人工客服 [2] 科技行业AI替代人力趋势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Shopify、DuoLingo等公司因AI发展冻结或减少招聘 [3] - 谷歌和微软表示AI已编写或辅助30%以上代码,Alphabet冻结部分非技术岗位招聘 [3][4] - Meta计划通过AI建立更扁平的组织结构,明确表示将减少某些职能人员配置 [3] AI提升运营效率的具体案例 - Intuit使用生成式AI代码辅助使编码生产率提高40% [5] - Expedia利用生成式创意AI优化营销效率并节省时间 [5] - 可口可乐首次使用生成式AI制作圣诞广告,降低成本并加速制作流程 [5] - Palantir称AI代理可使生产力提升50倍而非50% [5] 行业专家观点 -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指出软件工程师是首批受AI整合影响的群体,但其他岗位将陆续跟进 [2] - 风险投资家Jeffrey Bussgang认为"科技七巨头"就业已达顶峰,未来收入增长20-30%的同时人员规模将保持稳定 [4]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肖钢:推动金融行业严格执行AI算法备案制度
北京商报· 2025-05-18 18:20
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10% 远超同期GDP增长水平 为宏观经济超预期开局贡献显著力量 [3]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高于同期整个工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 [3] - 数字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较整体服务业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 且连续多季度维持两位数增长 [3] 数字经济投资情况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高速增长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投资热情高涨 [3] -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 远超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10.5% [3] 数字消费表现 - 数字消费呈现稳中有升 数字产业与数字消费形成供需协同局面 [4] - 网上食品消费增速高于整体消费增长 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4] - 数字服务消费发展迅速 "内容+体验"新场景不断涌现 促进数字消费增长 [4] 数字金融发展 - DeepSeek大模型实现AI平权 使中小金融机构具备应用AI大模型能力 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变革 [4] - 一季度金融机构科技投入更加精打细算 银行业增速放缓但注重投入产出比 证券业投资强度显著提升 [5] - 金融数据市场建设深化 金融机构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 首单数据资产证券化已实现 [7][8] 未来发展重点 - 需深化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6] -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 严格执行AI算法备案制度 加强金融领域AI大模型治理 [1][7] - 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 完善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交易流通等机制 加快金融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构建 [7][8]
搭上AI快车的00后,已经融资千万了
36氪· 2025-05-18 09:32
AI行业就业趋势 - 双非院校文科生在就业市场面临挑战 但拥有AI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仍能获得优质offer 如雪柳凭借三段大厂AI实习经历收获2家AI公司offer [2] - 金融专业学生积极转型AI领域 复旦金融硕士博誉通过AI+金融创业公司实习 最终获得大厂AI业务线数十万年薪offer [2] - AI初创公司招聘竞争激烈 职升机AI团队10人规模初创公司发布实习岗位 吸引5000阅读量和数百条留言 包括大厂产品经理和名校毕业生 [4] 00后创业者特征 - 年轻创业者采用阶梯式职业路径 建议从初创公司起步 逐步向中厂大厂跃迁 斑马团队成为该路径中的关键环节 [4] - 00后创业者展现all in特质 如北大贾子昕放弃头部AI公司实习机会 直接组建3人团队创业 强调"边学边干"模式 [9] - 国际视野成为竞争优势 李文轩团队立足中国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AI学习产品 半年获4万用户和40万美元营收 [6][10] 资本与创业生态 - 投资逻辑向年轻创业者倾斜 投资人王丽指出AI领域更倾向投资35岁以下创业者 尤其关注有国际背景或知名产品的00后 [12][13] - 融资策略呈现"小胃口"特征 00后创业者多采取小额融资 如万晓初初期仅融100万 团队人力成本占比最高 采用以租代买控制开支 [14] - 超级个体模式兴起 李文轩团队仅4人 95%代码和产品设计由其独立完成 展现极强个人能力 [16]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 - AI销售系统实现商业突破 万晓初团队产品达到PMF阶段 AI销售转化率达10%-15% 可替代1/3真人销售 客户年度预算达数百万 [20] - 教育市场热度高涨 AI训练营两天收费4980元仍快速满员 参与者包括电商老板和个体户 学习热情持续至晚间9点 [17] - 企业级应用加速落地 某客户计划用AI系统替代300人销售团队 促使万晓初调整全年业绩预期至300万以上 [18] 职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实习门槛水涨船高 博誉指出当前AI岗位要求已显著提升 形成"需要大厂实习才能获得大厂实习"的循环 [23] - 大厂实习压力加剧 雪柳经历每日凌晨会议和周末工作 转正需达到超越3年经验正式员工的标准 [24][25] - 职业焦虑普遍存在 斑马观察到在校生过早规划职业路径 部分大二学生已开始AI公司实习并制定小厂-中厂-大厂跳槽计划 [21]
IDC预计,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393.9ZB
快讯· 2025-05-17 20:04
"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全球企业数据量高速增长。"IDC中国软件行业研究经理李凌霄17日在广州 表示,根据IDC报告,受生成式AI等技术驱动,预计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到393.9ZB(泽字 节),其中企业数据规模和增速尤为凸显。(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