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一文了解→
新浪财经· 2025-04-26 09:51
中国经济超预期表现 - 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达5.4%,超出国内外机构预测 [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间早于往年,释放积极信号 [2] 中央政治局会议新表述 - 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反映对国际形势严峻性判断升级 [5] - 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体现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 [5] - "稳就业"被置于首位,将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的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5] 宏观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加速落地:首期12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保持快节奏 [7] - 货币政策预留空间:提及"适时降准降息"和创设新型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9] - 政策工具箱充足:明确将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9] 内需提振措施 - 聚焦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和服务消费发展,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9] - 计划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9] - 推进"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和"两重"建设加力实施 [9] 改革开放深化 -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进展显著:5000多个项目中99%已完成目标 [11]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较2018版压减30%,取消多项限制性措施 [12] - 服务业开放提速:推出155项试点任务,电信/医疗/金融领域外资准入大幅放宽 [12] 战略定力体现 - 坚持"办好自己的事"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双轨并行 [10] - 通过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完成"十四五"为"十五五"奠基 [13]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七年减三成,无人驾驶等新业态首次纳入
第一财经· 2025-04-24 20:42
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备受市场期待的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 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4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下称《清单 (2025年版)》),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 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四次修订,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第一财经了解到,三部门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 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 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铭慎表示,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反映了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进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推动市场准入门槛切实下降。突出"降低准入门槛"导向,有序放宽 市场准入限制,力争做到"宽准入";突出"守住重要底线"导向,依 ...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这些新业态被纳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9:3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变化 - 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较2018年首版151项累计压减约30% [1][2] - 删除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包括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等 [1] - 部分放开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零售、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 [1] - 取消17条地方性措施,覆盖交通物流、货运代理、森林资源鉴定等领域,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准入政策调整方向 - 清单外领域实现平等准入,禁止政府设置额外障碍,覆盖国资、民资及各类规模企业 [2] - 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纳入负面清单管理 [2] - 保留社会民生等领域必要管理措施,同步精简准入环节 [2] 历史修订成效 - 2018年至今清单经历四次修订,事项数量从151项降至106项,体现持续放宽准入趋势 [2]
最高法举行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人民网· 2025-04-22 09:03
案件数量与审判质效 - 全国法院新收一审、二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 审结54万余件 结案数和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 [2] - 在460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同比增长44.2% [2] - 最高人民法院在技术秘密侵权案中判赔金额达6.4亿余元 [2] 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保护 - 发布《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 对涉科技创新领域审判工作提出全面指导意见 [2] - 依法审理涉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案件 加大对侵害技术成果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 公开开庭审理涉"骨关节炎药物"专利权属案 维护科研主体权益 [2] 商标与市场竞争秩序 - 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及侵权仿冒 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 [3] - 依法规制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研究制定数据产权司法保护指导意见 [3] - 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AI文生图案"探索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保护路径 [3] 审判机构与机制建设 - 全国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达30个 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达558家 [4] - 25个高院、242个中院和287个基层法院实行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 [4] - 持续推进"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建设 开展"版权AI智审"应用试点工作 [4] 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导 - 出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 系统规范和明确反垄断司法适用标准 [5] - 围绕知识产权审判入库案例达到772件 完成法答网答问7000余条 形成精品答问207条 [5] 涉外案件与国际合作 - 全国法院新收一审涉外知识产权案件8252件 公平公正审理涉外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权益 [7] - 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法律与条约数据库推荐66件中国知识产权案例 [7] - 举办中美知识产权司法交流会 持续推进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 举办中英知识产权法官交流研讨会 [8] 纠纷调解与司法协作 - 全国范围内实现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全覆盖 入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持续增长 [7] - 最高人民法院成功化解著作权侵权纠纷 促成双方就涉案及近140部作品达成调解 [2] - 全国法院一审新收涉电影著作权纠纷案件同比下降43.32% [7]
健全市场基础制度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8 19:4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基础 - 高效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市场畅通运行的重要前提 包含市场运行制度 信用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层次 [1] - 市场运行制度是核心组成部分 涉及准入 竞争和退出制度 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对应 [1] - 信用制度作为市场"软支撑" 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活动可预期性 [1] - 产权制度是"硬约束" 包括产权保护 企业家权益保护及现代企业制度 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 [1] 市场运行制度改革进展与挑战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修订4次 禁止许可事项从151项压缩至117项 相比试点阶段大幅压减约60% [2] - 2022年完成反垄断法首次修订 2024年首部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正式施行 [2] - 截至2023年11月累计对45.03万户企业实施强制退出 [2] - 企业仍面临多重隐形准入门槛 新兴产业覆盖不全面 条款过于宽泛 [2] - 不公平竞争现象突出 表现为要素获取不平等 市场机会不平等和特定领域准入不平等 [2] - 退出机制存在流程复杂 耗时漫长且成本高昂问题 大量"僵尸企业"占用市场资源 [2] 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与改进方向 -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 [3] -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信用主体融资超37万亿元 [3] - "信用中国"网站日查询量突破2亿次 [3] - 民营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困难且成本较高 信用评级体系主要针对大型企业 [3] - 信用修复存在异议申请效率低 修复标准不明确问题 [3] - 不同部门及区域间信用信息未全面打通 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3] 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与民营企业挑战 -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涉产权错案冤案甄别纠正工作小组" 加大涉产权刑事申诉案件清理力度 [4] - 企业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现象普遍 金融机构要求股东 监事 董事及直系亲属提供连带担保 [5] - 部分地区执法行为不规范 存在处罚力度过大和异地办案不规范现象 [5] - 家族企业占民营企业数量80%以上 存在产权界限不明晰 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问题 [5] 制度优化建议措施 - 修订202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突出精细化 协调化 动态化 [2] - 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 建立常态灵活的公平竞争审查监督框架 [2] - 明确央国企经营范围 在功能性服务业推进国企与民企公平竞争 [2] - 加快落实简易破产制度 探索退出警示 除名标记等多元化强制退出模式 [2] - 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 [3] - 提高市场化信用评价水平 培育业务能力突出的市场化信用机构 [3] - 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为民营企业与企业家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5] - 推动民营企业补齐制度短板 加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5]
洞见 | 周海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 加大力度扩大内需成为当务之急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14 10:26
黄浦区政协委员 申万宏源证券执委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一季度以来海外地缘政治局势复杂,4月3日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措施,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遭遇重大冲击,全球金融市 场剧烈波动,各类风险资产价格齐跌。我国在第一时间对美不合理关税政策给予反击,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天塌不下 来",自2018年美国开启贸易摩擦以来,我国已做好相对充分的预案和应对准备。为更好应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新 态势,稳经济稳预期需要更多从内需发力,加大力度扩大内需消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 加大力度扩大内需成为当务之急 周海晨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全球金融市场经历历史罕见的剧烈波动。 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政 策,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二是对美国贸易逆差最高的60个国家 实施"折扣后的对等关税",不仅针对增值税,而且针对非关税贸易壁垒,其中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20%,越 南46%,中国台湾32%,日本24%,印度26%,韩国25%等,将于4月9日生效;三是取消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豁 免;四是汽车行业 ...
申万宏源杨成长:健全市场基础制度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11 10:1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基础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加剧贸易及金融市场动荡[5] - 稳定经济增长需激发内需市场活力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石[6] - 市场基础制度包含市场运行制度、信用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层次 与企业生命周期准入、竞争、退出环节相对应[7] 市场运行制度改革进展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修订4次 禁止许可事项从151项压缩至117项 较试点阶段压减约60%[12] - 2024年首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 构建由反垄断法为核心的1+1+10+法律制度体系[12] - 企业强制退出试点覆盖23个市(县、区) 截至2023年11月累计强制退出45.03万户企业[13] 市场运行制度现存问题 - 新兴产业准入细则覆盖不全 电信/交通/能源领域民营企业面临"想入难入"制约[13] - 政府采购招投标对规模/历史业绩/注册资本要求过高 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进得了门但中不了标"[14] - 破产清算流程复杂耗时 大量"僵尸企业"占用市场资源 简易注销制度实施受限[14] 信用体系建设成效 -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807亿条信用信息[17] -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信用主体融资超37万亿元[17] - "信用中国"网站日查询量突破2亿次 实现经营主体10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17] 信用制度实施难点 - 民营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困难 缺乏专门信用评价标准和综合平台[18] - 银行/法院/劳资/税费系统信息共享不足 信用修复异议申请效率低下[18] - 区域间信用信息隔离 外地企业参与招投标需额外提供证明材料[19] 产权保护制度现状 - 最高人民法院连续发布多批保护产权典型案例 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及企业家人格权保护[22] - 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90% 其中80%为家族企业 存在产权界限不明/法人治理结构虚化问题[24] - 银行融资要求股东及直系亲属连带担保 使企业有限责任延伸为企业主无限责任[23] 制度优化建议 - 制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全口径、细颗粒"准入细则 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15] - 推动区域间信用互认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信息互通共享经验[20] - 探索"有限责任担保"安排 允许符合风控要求企业提前解除企业主连带担保责任[25]
逆周期调控加码: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0324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03-24 08:37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必要时推出增量政策以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1][5]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 [1][5]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指出供需失衡是行业主要矛盾,需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并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 [1] 重点品种分析 玻璃 - 玻璃期货止跌反弹,生产企业库存6058万重箱,环比下降202万重箱 [2][15] - 中期累库2个月后等待开工需求消化存量库存,本周出现去库迹象 [2][15] 黄金 - 黄金刷新新高,美联储暂停降息但放缓QT节奏,点阵图预期全年降息2次 [3][18]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及疲弱经济数据推升避险需求,地缘风险支撑黄金偏强运行 [3][18] 铝 - 沪铝主力合约收跌0.67%,高价抑制下游消费,但节后需求回暖带动订单量和开工率回升 [3][21] - 氧化铝回调至低位,电解铝基本面健康但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 [3][21] 行业动态 - 世贸组织总干事指出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据绝对优势,"贸易吃亏论"不成立 [4] - 宇树科技CEO表示家用人型机器人短期内(2-3年)无法上市 [6] 金融市场 股指 - 股指大幅下跌,汽车和科技板块领跌,全市成交额1.58万亿元 [8] - 融资余额增加21.14亿元至19402.56亿元,政策利好下建议短期观望 [8] 国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25%,央行净投放4985亿元缓解资金面紧张 [9]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计划放缓缩表,美债收益率回落 [9] 商品市场 原油 - 欧佩克+计划逆转部分减产协议,哈萨克斯坦原油日产量达176.7万桶超目标水平 [10] 甲醇 - 国内甲醇开工负荷72.44%,沿海库存下降6.5万吨至89.4万吨 [11] 铁矿石 - 钢厂复产带动需求边际回暖,但中期供需失衡压力较大,短期震荡偏弱 [24] 钢材 - 终端需求企稳,钢厂利润修复带动产量回升,需关注复产速度与需求匹配度 [25] 农产品 油脂 -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4.69%,出口环比降4.98%-14.2%,印尼上调出口税提振价格 [29] 生猪 - 生猪均价14.68元/公斤,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后供应增加,二次育肥抑制近月价格 [33] 白糖 - 北半球增产预期压制糖价,投资者可逢高卖出 [35] 航运指数 - SCFI欧线运价1306美元/TEU环比跌2.68%,4月船司运力过剩或延续稳价策略 [37]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发展态势在形成,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2:26
经济增长目标与支撑条件 -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 旨在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并与中长期目标衔接 [1] - 2024年GDP规模达13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 [4][5] - 实现目标的四大有利条件:积极财政政策(新增政府债务11.86万亿元 同比增2.9万亿元)、新质生产力推动(如DeepSeek、人形机器人)、民企信心改善、完整产业链支撑 [6][7] 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 - 财政政策力度显著加大:赤字率提至4%(对应5.66万亿元 同比增1.6万亿元) 政府债务总规模同比增超30% [10] -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保持M2高增速 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绿色/民企领域 可能适时降息 [10] 消费与投资提振措施 - 消费提振四路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楼市股市财富效应、扩围"两新"补贴(新增手机等品类)、放宽服务消费准入 [11] - 投资效益提升方向:政府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民间投资重点开放基建竞争性领域(占比超50%) 整治恶性竞争 [12] 新质生产力重点赛道 - 数字经济(AI如DeepSeek)、绿色经济(风电/新能源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构成核心赛道 [14][15] - DeepSeek标志性意义:低成本开源赋能行业 可能引发创新"滚雪球"效应 [15] 关键改革领域 - 经营主体活力改革: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解决账款拖欠/融资难题 [1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要素流动对冲外部环境压力 [17] - 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央地财权事权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增加地方财力 [17] - 制度型开放:单边免签等举措拉动消费与服务业 [18]
政府工作报告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3-05 10:10
责编:万健祎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2025年3月5日(星期三)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说,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 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来源:新华社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今夜,军工股集体暴涨! 丨 深圳市委书记走访调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 丨 冲高回落! 605100,尾盘"天地板"! 丨 金价,大跳水!每克骤降近20元,有人"刚买就亏"丨记者实探 丨 巴菲 特批评美政府! 丨 多股盘中30cm涨停!这一板块,大爆发! 丨 特朗普重大宣布!这一品种暴涨超 70%! 丨 比亚迪+大疆,大动作! 丨 利好!深圳发布"创业大礼包" 丨 宇树科技王兴兴,亲自"代 言"!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