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互联网ETF

搜索文档
Q2公募基金持仓解密:聪明钱已悄悄布局这些机会,你跟上了吗?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8-18 09:50
基金经理Q2调仓路径 - 二季度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清晰可辨 加仓方向释放强烈信号 [1] - 科技赛道持续领跑 通信行业持仓上升至54% 5G基站建设与AI算力需求共振 [2][3] - 传媒行业持仓1.9% 游戏、广告营销等细分领域受资金追捧 AI应用落地加速推动产业链业绩爆发 [4] 周期与防御板块配置 - 农林牧渔持仓占比1.6% 配置系数1.36倍 生猪、粮食等细分赛道基本面反转预期升温 [6] - 国防军工持仓4.2% 地缘冲突催化下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领域长期逻辑强化 [6] - 银行持仓提升至4.9% 平准基金护盘和低估值高分红属性推动二季度领涨 [7] - 非银金融持仓1.9% 配置系数0.26倍 证券、保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提升 [7] ETF资金流向 - 沪深300ETF份额增加241亿份 规模增长1206亿元 [7][8] - 中证1000ETF份额增加115亿份 规模增长331亿元 [7][8] - 港股互联网、创新药、高股息类ETF合计吸金超560亿元 [7] 行业配置警示 - 电子行业持仓维持18.8%历史高位 半导体占比过半 行业拥挤度较高需警惕调整 [9] - 白酒配置持续走低 剔除酒类主题基金后持仓仅剩2% 配置系数降至0.54倍 [11] - 食品饮料持仓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受"禁酒令"等因素影响基本面承压 [13]
策略定期报告:港股科技会跟上
国投证券· 2025-08-17 18:05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流动性驱动的牛市阶段,创业板指和科技科创类资产表现突出,涨幅分别达到8.58%和9.75% [1][2] - 港股科技板块存在补涨机会,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仅为4.53%,与创业板指18pct的收益率差值接近历史轮动阈值 [2][32] - 市场风格正在从"杠铃策略"向"中间资产"切换,大盘成长类资产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47][48] - 中长期看好"三头牛"行情演进:短期流动性牛→中短期基本面牛→中长期新旧动能转化牛 [3][113] 市场表现分析 - 全球主要股指普涨:纳指涨0.81%,标普500涨0.94%,恒生指数涨1.65% [11][13] - A股成长风格占优:创业板指涨8.58%领涨宽基指数,科创50涨9.75% [16][31] - 交易活跃度提升:全A日均成交额达21018亿元,环比上升 [1][16]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8月单日净流入329亿元,年内累计流入8745亿元 [20][23] 行业配置建议 - 首选低估值科技成长:创业板指(PE 33.89倍,28.78%分位数)+产业逻辑明确的科技科创(创新药/AI/半导体) [50][53] - 次选出海+全球定价资源品:等待中美欧经济共振信号 [3][112] - 关注港股科技补涨:恒生科技估值分位数低于创业板指,机构持仓占比升至19.98% [32][42] - 谨慎看待传统消费:作为后周期品种排序靠后 [5] 流动性驱动逻辑 - 主动信贷扩张推动社融增速回升至9%,政府债券同比多增5559亿元 [97][135] - 股债再平衡进行中:混合型基金股债市值差缩至5000亿元历史低位 [64][66] - 融资余额创新高:达2.04万亿元,散户风险偏好指数回升至61.9% [72][73] - 私募资金活跃:6月新发股票型产品1131只,创2022年以来新高 [76] 中长期趋势 - 新旧动能转换类比日本2012年经验,当前处于"新胜于旧"阶段 [94][96] - 新经济叙事聚焦:AI/创新药/军工/新消费/出海五大方向 [4][113] - 制造业替代地产成为经济支柱的关键窗口期正在形成 [87][93] - 若实现动能转换,将出现类似日本"旧的绝唱"阶段顺周期领涨行情 [113]
Q2公募基金持仓解密:聪明钱已悄悄布局这些机会,你跟上了吗?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8-12 10:00
行业配置变化 - 科技赛道持续领跑 通信行业持仓占比上升至54% 5G基站建设与AI算力需求共振 [2][3] - 传媒行业持仓1.9% 游戏、广告营销等细分领域受资金追捧 AI应用落地加速推动产业链业绩爆发 [4] - 电子行业持仓维持18.8%历史高位 半导体占比过半 行业拥挤度达2010年来98%分位 [9] 周期与防御板块 - 农林牧渔持仓占比1.6% 配置系数1.36倍 生猪、粮食等细分赛道基本面反转预期升温 [6] - 国防军工持仓4.2% 地缘冲突催化下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领域长期逻辑强化 [6] 金融板块动向 - 银行持仓提升至4.9% 平准基金护盘及低估值高分红属性推动二季度领涨 [7] - 非银金融持仓1.9% 配置系数0.26倍 证券、保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提升 [7] ETF资金流向 - 沪深300ETF份额增加241亿份 规模增长1206亿元 [8] - 中证1000ETF份额增加115亿份 规模增长331亿元 [8] - 港股互联网、创新药、高股息类ETF合计吸金超560亿元 [7] 减仓行业警示 - 白酒持仓降至2% 配置系数0.54倍 剔除酒类主题基金后筹码出清信号明显 [11] - 食品饮料持仓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受"禁酒令"等因素影响基本面承压 [13] - 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遭明显减仓 [13]
风向变了!牛回速归?反内卷+大工程引爆市场,下半年ETF怎么投?
新浪基金· 2025-07-29 16:53
引领经济发展新方向的新质生产力 - 硬科技为核心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和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1] - 人工智能技术率先渗透数据化程度高的行业,金融科技ETF(159851)覆盖互联网券商、稳定币、跨境支付等主题行业[1][6][8]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近6月日均成交额达1.53亿元,在跟踪国证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6只ETF产品中排行第一[6] - 金融科技ETF最新规模未披露,但近6月日均成交额达6.02亿元,在同类3只ETF产品中规模流动性排行第一[8] 巨大人口基数消费刚需 -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化板块,最新规模未披露但近6月日均成交额达5.95亿元[1][9][10] - AI时代C端服务核心供应商港股互联网ETF(513770)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前四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14.37%)、小米(15.51%)、阿里巴巴-W(13.84%)、美团-W(10.90%)[11][12] 转型经济体资产重估机会 - 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行业均衡配置,聚焦A股核心与新兴资产,表征中国整体经济发展[1][13] - 银行ETF(512800)作为经济转型安全垫,板块股息率约5.1%,市盈率7.2倍,股息率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最新规模超百亿[1][14] 反内卷与大工程驱动增长 - 2025年下半年行业"反内卷"政策推进,水电工程等超大型基建项目启动,从供给端提升弹性,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3][4] - A股资产系统性风险降低,经济增长方向明确[4]
ETF资金榜 | 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资金加速流入,沪深300等宽基吸金居前-20250724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36
ETF资金流向概览 - 2025年7月24日共257只ETF获资金净流入,505只净流出,净流入超1亿元的有37只,净流出超1亿元的有47只 [1][3] - 沪深300ETF(510300)、中证1000ETF(512100)、科创债ETF南方(159700)位列净流入前三,分别流入12.77亿元、12.02亿元、11.62亿元 [1][3]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黄金ETF(518880)、政金债券ETF(511520)位列净流出前三,分别流出10.10亿元、7.85亿元、6.75亿元 [3][5] 连续资金流向 - 146只ETF连续净流入,中证2000增强ETF(19天)、港股红利低波ETF(17天)、恒生红利低波ETF(17天)累计流入2.81亿元、4.39亿元、11.46亿元 [5][7] - 344只ETF连续净流出,中证A50指数ETF(31天)、中证A500ETF(28天)累计流出9.34亿元、21.26亿元,前者规模降至65.55亿元 [7][9]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连续17天净流入49.42亿元,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同期流入14.70亿元 [7] 短期资金动态 - 近5天91只ETF累计净流入超1亿元,科创债ETF招商、港股通互联网ETF分别流入45.88亿元、40.32亿元,前者规模增至105.63亿元 [9][10] - 同期123只ETF累计净流出超1亿元,银华日利ETF、黄金ETF分别流出37.60亿元、25.83亿元,前者规模降至636.34亿元 [10]
“反内卷”纵深推进,下半年哪些板块可能受益?丨高景气行业探究
新浪基金· 2025-07-23 10:28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反内卷"成为市场焦点与政策重点,工信部将印发机械、汽车等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主题行情升温[1] - 当前国内供给端过剩压力显著,PPI自2022年10月起连续32个月负增长,与供给侧改革时期供需矛盾高度相似[3] - 政策核心差异:本轮反内卷行业范围更广(覆盖传统与新兴多领域)、目标更高(提升全球竞争力)、手段更市场化法制化、持续时间更长[4] 历史经验借鉴 - 供给侧改革中市场反应滞后,需等待具体政策落地或力度加大(如"能耗双控"纳入考核后板块才明确上涨)[2] - 周期类行业股价启动关键信号是基本面改善(工业品涨价、产能利用率提升),而非单纯产量下降[2] - 需求共振可扩大受益面,如2016-2017年政策直接利好水泥钢铁后,进一步扩展至家电白酒等广谱领域[2] 当前政策动向 - 5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水泥、光伏等行业已发布自律减产倡议[5] - 分行业整治重点:炼油钢铁化解存量过剩产能,煤化工氧化铝遏制盲目扩张,新能源汽车光伏通过行业自律约束[11] - 核心方向转向品质跃升,构建"技术+制度+市场"优质供给体系,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11] 行业投资机会与ETF配置 传统行业 - **化工**:2021年后新增产能集中导致供需失衡,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行业协会通过减产挺价行动发力 - 代表ETF:化工ETF(516020)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权重11.44% PE 16.51)、盐湖股份(权重6.94% PE 20.04)等[8][9] - **有色金属**:冶炼环节产能过剩突出,政策控制锂盐氧化铝中游产能,修复加工利润 - 有色龙头ETF(159876)成分股中紫金矿业(净利润232亿增速54%)、北方稀土(净利润9.3亿增速1948.6%)等业绩超预期[12][13] 新兴产业 - **新能源汽车**:2024年5-6月产销缺口连续收窄(合计-9.8万辆),政策聚焦车企促销暂缓与库存缓解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前十大含宁德时代(权重17.3% PE 24.12)、比亚迪(权重12.59% PE 41.87)[16][17] - **电商**:平台从"低价内卷"转向差异化竞争,政策引导转向"效率竞争"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覆盖腾讯(权重14%)、阿里(权重13.78%)、美团(权重10.44%)等[18][19]
牛市氛围点燃做多热情!有色金属领涨两市,有色龙头ETF劲涨2.15%!TDI供应告急价格飙涨,化工ETF摸高2.28%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0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5% 深证成指涨0.37% 创业板指涨0.34%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5710.55亿元 较上一日增量316.8亿元 [1]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 锂业股和稀土股表现突出 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涨幅达2.64% [1][4] - 化工板块表现强势 化工ETF(516020)涨幅达2.28% [1][12] - 港股科网龙头表现亮眼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涨幅达1.61% [1][18] 有色金属行业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上涨20.08%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首 [4] - 稀土板块受四大利好推动:国家安全部截断稀土非法出境渠道 内蒙古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最高预增2014% [5] - 锂板块受青海锂盐湖停产事件影响 市场解读为供给收缩信号 盐湖提锂技术突破预期升温 [6] - 有色金属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0亿元 北方稀土单日吸金37.42亿元 [7]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市净率2.24 处于历史34.45%分位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8][10] 化工行业 - TDI价格持续上涨 华东市场价格达14000元/吨 较月初上涨2000元/吨 [15] - 欧洲科思创工厂事故导致全球TDI供应紧张 万华化学作为全球最大TDI供应商有望受益 [16] - 基础化工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37亿元 万华化学大涨8.29% [14][16]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1.94倍 处于近10年12.91%分位 配置价值凸显 [16] - 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需求旺季来临叠加"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 [17] 港股科技板块 - 港股科技双雄表现活跃 科网龙头和创新药板块领涨 [18]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涨幅28.82% 最大涨幅达56.21% 显著跑赢恒指和恒科指 [21][22] - 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上涨58.95% [23][24] - 机构看好港股科技板块 认为AI、智能驾驶、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具有投资机会 [20][21]
隔夜中国资产大涨,港股开盘续升,快手、哔哩哔哩领涨3%,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涨1.7%
新浪基金· 2025-07-18 09:46
中国资产及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23%,港股延续涨势,恒指和恒科指开盘均涨逾1% [1] - 科网龙头领涨,快手-W和哔哩哔哩-W涨幅超3%,阿里巴巴-W、美团-W涨超2%,腾讯控股涨逾1%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上涨1.7%,成交活跃,成交额达1.689亿元 [1]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估值洼地特征显现,南下资金有望回暖,当前是增配港股时机 [1] - 天风证券指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国科技资产风险回报比突出,外资配置意愿回升 [2] - 银河证券预计港股市场震荡向上,科技板块具备较高投资机会,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2] 港股互联网ETF表现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连续10个交易日吸金,合计净流入10.42亿元 [2] - 该ETF重仓"ATM"三巨头(阿里、腾讯、小米),合计权重达61.06%,成为港股AI投资利器 [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区间涨幅达28.82%,最大涨幅56.21%,显著优于恒指和恒科指 [4][5] 市场数据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 [6] - 港股互联网ETF年内日均成交额5.94亿元,流动性佳,支持T+0交易 [5]
又有资金进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20
市场资金流向 - 7月7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入1.87亿元,其中15只ETF单日净流入超1亿元,行业ETF吸金居前 [1][3][5] - 跨境ETF表现突出,港股科技ETF、中概互联ETF、港股互联网ETF位居净流入前三,分别净流入10.8亿元、5.8亿元、3.6亿元 [5] - 5日内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超30亿元,科创50ETF净流入超28亿元 [5] - 7月以来股票ETF整体净流出超70亿元,中证A500ETF、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宽基ETF净流出较多 [2][10] 行业表现 - 电力相关ETF领涨市场,广发电力ETF规模从年初15亿元增长至32.29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1.64亿元 [7] -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强劲,广发港股通科技ETF单日涨幅超2% [6] - 医药ETF净流入3.8亿元,科创板50ETF净流入3.7亿元 [5] 头部基金动态 - 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4.8亿元,规模达335.13亿元 [8] - 华夏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1.9亿元,规模达828.79亿元 [6] -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净流入3.67亿元,规模232.85亿元 [8] 后市展望 - 万家基金认为A股主要宽基指数有望呈现偏强震荡格局,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0] - 广发基金看好AI及半导体行业中长期投资价值,认为国产大模型将加速AI应用发展 [11] - 半导体行业受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 [12]
康方生物首个双抗ADC药物临床入组!恒生医疗ETF(513060)午后翻红涨近1%,近1周新增规模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04 13:46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1 19% 成分股中华昊中天医药-B上涨16 34% 康方生物上涨8 67% 云顶新耀上涨6 95% [3] - 恒生医疗ETF上涨0 86% 最新价报0 59元 近1周累计上涨3 57% [3] - 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2 00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盘中换手18 66% 成交15 16亿元 [3] 个股及产品动态 -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首个双抗ADC药物AK146D1完成Ia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 获美国FDA 澳大利亚TGA和中国药监局批准 [3] - 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1 91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最新融资买入额2 91亿元 融资余额2 77亿元 [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46% 包括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 药明生物等 [5] 行业趋势与估值 - AI有望重塑新药研发和医疗服务模式 涵盖病理研究 药物研发等环节 2025年相关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27 68倍 处于近3年9 59%分位 估值低于历史90 41%的时间 [5] - 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0 069% 跟踪精度最高 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5% [5]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18 78%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 34% 最长连涨5个月 涨幅46 5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82%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 73% 夏普比率1 85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5% 回撤后修复天数43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