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搜索文档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鲍曼避谈是否接掌Fed 呼吁转变AI与加密监管思维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09:28
作者:赵雨荷,华尔街见闻 下届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主要负责银行监管的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周二对 媒体表示,她目前专注于手头的监管职责,包括推动修改大型银行资本规则,并打击所谓的"去银行 化"(debanking)现象。 对于外界关注她是否有意接任美联储主席一职,鲍曼则予以回避,称"专注于当前工作"。 她重申自己支持降息的立场,并明确呼吁银行业和监管机构主动接纳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新 兴科技,否则银行体系在未来经济中将可能被边缘化。 专注监管职责 鲍曼表示,她目前专注于手头的监管职责,包括推动修改大型银行资本规则,并打击所谓的"去银行 化"(debanking)现象。 鲍曼表示: "我有一项庞大的工作计划,我们正在迅速推进,显然,我们需要在近期完成银行资本规则 改革建议。" 当被问及是否有兴趣担任美联储主席一职(而非目前的监管副主席)时,鲍曼没有正面回应。据媒体 称,她正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总考虑为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之一。 "我现在真的只专注于我正在做的这份工作。" 她表示,美联储正在审查多项资本规则,并计划重新提出部分关键措施,但这些提案不会因为是否更换 主席人选而发 ...
研判2025!中国智能投顾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赋能普惠新生态,行业乘技术东风进入爆发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9:27
行业概述 - 智能投顾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模型和算法提供自动化、智能化投资管理服务 根据投资者个人收益和风险偏好提供匹配的资产组合建议并自动完成投资交易过程 [2] - 智能投顾服务模式主要分为全自动化投顾、人机结合投顾和以人为主投顾三大类 [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智能投顾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80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31.16% [1][8] - 2024年中国智能投顾资产管理规模为190.29亿元 同比增长35.09% [10] - 中国证券行业技术投入资金达629亿元 同比增长27.07% 其中华泰证券以24.48亿元投入居首 国泰君安以22亿元紧随其后 [1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金融数据、用户数据、算力资源、存储资源及量化金融模型等技术基础 [4] - 产业链中游为智能投顾平台研发运营领域 [4] - 产业链下游直接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通过平台进行资产配置 机构投资者利用其优化投资组合 [4] 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新增自然人投资者1272.25万人 同比增长7.04% 期末投资者总数达2.36亿人 同比增长5.69% [6] -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 2024年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净买入美股金额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 [6] - 基金投顾试点扩容和AI大模型技术发展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10] 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互联网巨头系、传统金融机构系和独立第三方平台三足鼎立格局 [14] - 蚂蚁财富"帮你投"服务用户超5000万 复投率65% [6][16] - 腾讯理财通通过社交平台流量优势提供理财服务 [14] 重点企业表现 - 招商证券"招小顾"AI平台日均处理客户咨询12万次 资产配置方案采纳率65% 高净值客户复购率82% [16] - 东方财富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约153.71亿元 存量账户19.28万户 客户留在率58.18% 复投率76.80% [16] - 恒生电子LightGPT大模型将投顾咨询平均回答时间从十几分钟降至几秒 [18] - 华泰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5563亿元 同比增长17% [16] 技术发展 - 智能投顾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立投资算法与投后自动化管理模型 [1] - 恒生电子LightGPT基于超2000亿中文tokens训练 模型训练周期由数周缩短至数天 [18] - 区块链技术将提升数据透明度和安全性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将优化数据处理效率 [20] 服务模式演进 - 服务模式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提供定制化投资方案 [21] - 平台将整合社交平台、移动支付等其他金融科技服务 形成全面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22] 政策环境 - 《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鼓励机构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12]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买方投顾"转型 [10]
以“三位一体”创新路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0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需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改革路径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1][3][5] 债券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2月末 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突破180万亿元 规模全球第二 [2] - 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市场分割与流动性分层 银行间与交易所互联互通有待完善 [4] - 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工具不足 AA级以下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不足2% 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4] - 信用定价机制存在系统性偏差 AA级以上债券占比超90% 评级虚高导致风险定价失真 [4] - 金融科技赋能存在应用断层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领域仍待发力 [4] - 制度型开放面临标准接轨挑战 监管规则和交易制度与国际规范不完全一致 [4] 产品创新 - 2024年科创债发行规模达12179亿元 较2023年7700亿元明显提升 [6] - 发行主体失衡问题凸显:2023年上半年新发科创债中国有企业发行规模占比高达95% [6] - 2024年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总额为943亿元 占全年科创债发行总规模的7.7% [6]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末2.8万家增长至2025年1月末42.3万家 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 [6] - 需优化债券条款创新 设计可转换股权条款和收益权挂钩条款 [7] - 需创新增信机制 引入政府母基金担保、知识产权质押、保险机制等 [7] - 鼓励优质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永续债 2024年制造业民营企业仅发行60亿元永续债 [7] - 产品体系需完善:缺失通胀挂钩债券 浮息债品种单一且灵活性不足 [8] - 缺乏巨灾债券 高收益债市场不健全 债券衍生品市场缺失利率期权产品 [8] 技术创新 - 区块链技术可简化发行流程 如欧洲投资银行2021年发行1亿欧元数字债券 时间大幅压缩 [10] - 人工智能可优化信用评估模型、做市策略和降低智能投顾成本 [10] - 2022年中央结算公司推出国内首个区块链数字债券共用平台 [11] - 2023年2月兴业基金采用AI技术自研"兴小二"AI债券交易机器人 [11] - 技术创新面临挑战:区块链技术碎片化且存在数据隐私安全隐患 [11] - AI应用存在"数据孤岛"效应 算法透明度偏低 中小券商尚未部署AI风控系统 [11] - 需构建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生态 制定区块链金融技术规范 建立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 [12] - 强化监管科技与风险防控 政策扶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12] 制度创新 - 需打破市场分割 制定统一管理条例 整合发行、交易、结算规则 统一监管标准 [13] - 完善产品创新制度 鼓励科创企业再融资储架发行 对投资者提供减税或免税优惠 [13] - 加快发展高收益债市场 吸引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入 [13] - 强化风险防控 构建智能化债券市场监测平台 纳入杠杆率分级预警和流动性压力指数等监管指标 [14] - 将压力测试机制纳入常态化监管 研究建设区块链赋能的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14] 创新协同效应 - 三者协同提升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如绿色债券通过区块链追踪资金流向 实现全流程透明化 [15] - 加强风险防控 AI风控系统通过整合非结构化数据可提前发出违约预警信号 [15] - 服务国家战略 将金融资源精准导入绿色金融和科创企业等领域 [16] - 催生新型市场生态 重塑市场参与者行为模式 促进数字债券等新兴领域发展 [17]
胶卷之王,没能活成“电子茅台”
36氪· 2025-08-20 07:19
当前财务状况与市场反应 - 公司披露5亿美元债务将在12个月内到期 缺乏明确融资渠道和可用偿还资金 需向投资者发布"持续经营能力"预警[5] - 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全线下滑 当日股价跌幅超过20%[5][6] - 公司计划动用员工养老金资金池偿还债务 声称能偿还5亿美元债务[5] 业务转型历程 -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在花旗集团9.5亿美元贷款支持下完成重组[8] - 出售数码相机和消费级打印机等边缘业务 主营业务聚焦商用包装印刷和电影胶卷供应[9] - 商用印刷业务每年提供约70%营收占比[10] - 2018年宣布进军区块链 推出KODAKOne分发平台和柯达币(KODAKCoin) 股价一夜翻倍[13][14] - 区块链业务被官方以风险管控为由叫停 拖欠技术开发商12万美元[16] - 2020年7月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 进军制药行业生产羟氯喹 股价单日暴涨超600%[17][19] - 目前年营收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 较巅峰期160亿美元大幅下滑 业务以印刷为主制药为辅[19] 历史辉煌与行业地位 - 1888年推出首台柯达盒式相机 定价25美元[20] - 1900年推出布朗尼相机 售价1美元 第一年销售15万台[25] - 1930年被纳入道琼斯工业指数 成为美国家庭标配[30] - 巅峰期员工超10万人 纽约州罗切斯特工厂群为美国最大工业园区之一[30] - 曾为NASA月球任务提供定制照相系统 拍摄月球超过99%表面[32] - 1963年问世的instamatic相机累计销量破亿[34] 市场竞争与战略失误 - 1975年工程师研发出全球首款数码相机 但未推进商业化[46] - 1991年涉足数码相机领域时 已有近20家日本企业进入该市场[46] - 销售团队为维持胶卷销售高额利润 不热衷推广数码相机[48] - 未能抓住近年复古潮红利 而竞争对手富士通过转型实现年营收3万亿日元规模[43][44]
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鲍曼呼吁积极拥抱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 推动传统银行体系转型
智通财经· 2025-08-20 06:28
监管态度转变 - 美联储监管机构需要在新兴技术问题上进行根本性转变 更积极地将加密货币、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纳入传统银行体系 [1] - 监管者应摆脱过于谨慎的心态 主动与金融机构合作适应技术变革 被视为美联储在金融创新领域态度上的重大转变 [1] - 美联储副主席明确表示必须选择拥抱变化并帮助建立一个可靠、持久、既能确保安全稳健、又能兼顾效率与速度的框架 [1] 稳定币监管进展 - 稳定币正有望成为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 既带来机遇也可能对传统支付体系造成冲击 [1] - 近期国会通过并由总统签署的《天才法案》为稳定币监管建立了全面框架 为机构投资与应用打开了大门 [1] 监管方式调整 - 提出更为精细化的监管思路 包括根据银行规模和复杂度调整监管要求 [1] - 规则如果过于繁琐和限制性过强 即便透明和清晰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1] 监管政策变化 - 美联储宣布在银行检查中不再纳入声誉风险指标 [2] - 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银行监管机构从相关文件中彻底删除声誉风险的使用 [2] 领导层与机构转型 - 美联储副主席鲍曼被外界多次提及作为现任主席鲍威尔2026年5月任期届满后的潜在接任者 [2] - 美联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 要么抓住机遇塑造未来要么冒着被时代抛下的风险 [2]
鲍曼:美联储对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的看法“即将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23
美联储监管政策与技术创新 - 美联储官员呼吁银行和监管机构必须拥抱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等新技术 否则银行体系在经济中的作用将面临削弱风险[1] - 监管机构应允许新技术以有利于银行体系的方式激增 否则银行体系可能与消费者 企业和整体经济失去关联[1] - 将寻求减少与声誉风险相关的监管审查 暗示可能制定新规则 美联储此前承诺审查人员不再将声誉风险作为银行审查部分[1] 行业合作与技术应用 - 呼吁业界帮助监管机构更好理解区块链和数字资产 以及新技术解决欺诈等问题的潜力[1] - 鼓励业界与监管机构合作帮助了解区块链及其解决其他问题的潜力[1] - 致力于改变对技术采用和整合 新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和态度[1]
千亿美妆市场增长密码:超级码云一物一码区块链,从防伪到精准营销全搞定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06
行业规模与痛点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8年美妆市场规模将达9374亿元[1] - 行业面临三大核心痛点:产品防伪验证困难、渠道窜货乱价问题严重、营销投入回报率低且用户留存数据缺失[1] 防伪溯源技术方案 - 整合数码防伪、NFC/RFID、物理/化学防伪及区块链技术,为每件商品赋予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3] - 实现生产批次管理、流通节点记录与终端深度追踪的全流程数据可查,使消费者扫码即可快速验真[3] 渠道管控机制 - 通过产品、仓储、订单、窜货管理四大模块实时监控库存动销数据[4] - 采用PDA扫箱码与APP扫单码协同管理,系统自动触发窜货警报,方案落地后品牌窜货行为平均降低36%[4] 消费者互动与精准营销 - 简化防伪查询流程,同步整合活动参与、奖励领取及会员注册功能,沉淀扫码率、复购率等核心数据[5] - 基于地域、肤质、年龄等标签生成会员画像,实现定向营销与积分体系闭环,某合作品牌累计聚集会员超20万且销售数量提升43%[5] 数据驱动决策体系 - 采集全链路数据(扫码、消费者行为、产品流向、经销代理),结合假货预警、窜货预警及销量分布模型[6] - 实现数据可视化分析(如区域活动参与率达31.63%),为品牌提供精准决策依据[6] 产线落地与实施成效 - 自动化产线集成贴标/打标机、隐形喷码机、视觉系统等设备,实现进料-赋码-装箱全流程自动化[7] - 提升防伪精度至生产批次级别,优化产线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构建生产-仓储-销售-服务全链路可追溯体系[7] 技术架构与行业应用 - 以区块链为底层支撑,通过"九码合一"数字身份证(防伪码、防窜码、溯源码等)链接多维度数据[9] - 服务超30000家品牌包括毛戈平、半亩花田、公牛、贵州茅台等跨行业头部企业[12]
潘渡金融——以创新引领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未来
财富FORTUNE· 2025-08-19 22:03
任骏菲女士个人成就 - 荣登《财富》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未来榜),成为AI浪潮下中国商界女性的新标杆 [1] - 学术背景横跨科技、金融与管理学,职业履历串联全球顶尖机构,敏锐捕捉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早期机遇 [3][4] - 创立红岸资本深耕另类投资与数字资产研究,为潘渡的诞生埋下伏笔 [4] - 带领潘渡成为香港首家获批管理100%虚拟资产基金的持牌机构,并成功推出首只数字资产ETF登陆港股 [4] 潘渡公司发展历程 - 2022年成为香港首家获批管理100%虚拟资产基金的持牌机构 [4] - 2025年带领潘渡比特币ETF作为当年首只数字资产ETF登陆港股 [4] - 2025年7月18日潘渡比特币ETF正式上线,成为公司第三只在香港上市的全球核心赛道ETF [7] 潘渡核心产品表现 - "区块链主题ETF(3112.HK)"与"创新主题ETF(3056.HK)"累计收益突破160.19%(2022年12月8日至2025年7月11日) [6] - 2024年以季度将近80%的回报率领跑全球ETF市场 [6] - 产品聚焦全球科技头部企业的股权与创新技术标的,覆盖AI、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前沿领域 [6] 潘渡竞争优势 - 依托招商证券资管(香港)的战略合作,夯实合规与投研基础 [7] - 通过自研AI量化模型动态筛选优质标的,降低波动风险 [7] - 研发基于大模型的资产配置系统,能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市场情绪与政策动向实时优化持仓组合 [8] - 与HashKey Exchange等机构合作,打造"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 [8]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计划推出更多聚焦Web3.0、元宇宙基础设施的主题ETF [11] - 定位为连接传统金融机构与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桥梁" [9] - 发挥香港"东方华尔街"的枢纽作用,挖掘中国AI企业的全球投资价值 [9] - 引入国际成熟市场的合规框架,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9]
云枢智旅(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17
天眼查显示,近日,云枢智旅(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解璐,注册资本1000万人 民币,悦隐宿集(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九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悦隐宿集(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2南京九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9%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 动;通讯设备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针纺织品销售; 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办公设备耗材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 光学玻璃销售;合成材料销售;物业管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服务;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 日用化学产品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 用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专业 设计服务;办公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 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软件外 ...
天图投资,进军数字资产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0:09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天图投资旗下Tiantu AM与HashKey Capital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挖掘数字资产领域机会 拟设立投资基金深化合作[1] - Tiantu AM持有香港证监会第9类牌照及虚拟资产业务升级许可 HashKey Capital管理资产规模超10亿美元[1] - 合作将加强数字资产及区块链能力融入投资体系 拓展投资产品矩阵 助力数字资产领域战略性布局[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天图投资为港股VC第一股 专注中国消费领域投资 2023年10月登陆港交所 当前市值23.84亿港元[1] - 华兴资本2025年通过早期投资Circle获得丰厚回报 Circle纽交所上市首日峰值股价较发行价飙升超8倍 市值一度突破600亿美元[4] - 华兴资本2024年6月批准1亿美元预算 用于两年内发展Web 3.0业务和投资加密货币资产[3]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 传统创投机构对数字资产从边缘试探转向战略布局 香港因合规框架清晰吸引机构入场[2] - 一级市场消费投资增长放缓 传统机构通过数字资产分散风险并捕捉高增长机会[2] - 数字资产在各行业应用深化 资产管理和投资运营蕴含巨大增长空间[3] 生态发展与技术应用 - 头部机构合作加速资金和人才向数字资产领域迁移 机构利用与被投企业信任关系拓展链上支付等新业务[4]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支持Web 3.0及加密货币产业发展政策 华兴资本等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导向[3] - 创投机构积极研究稳定币、资产代币化(RWA)等新兴领域 区块链技术成为科技革命前沿阵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