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老龄化
icon
搜索文档
结婚就发钱 韩国多地为新婚夫妇提供现金奖励
新华社· 2025-05-25 15:37
韩国地方政府结婚奖励政策 - 釜山市沙下区为相亲成功并结婚的年轻人提供最高2000万韩元奖励 并报销50万韩元约会经费 100万韩元订婚活动经费及1000万韩元蜜月旅行支出 [1] - 庆尚南道居昌郡居民结婚后可连续三年每年获得60万韩元奖励 河东郡将结婚奖励从500万韩元提高至600万韩元 [1] - 江原道 庆尚南道部分地区为新婚夫妇提供100万至200万韩元结婚补贴 [2] - 首尔计划从10月起为新婚夫妇一次性提供100万韩元"婚姻启动基金" 该市2023年总和生育率为0 58 为韩国最低 [3] - 京畿道计划从6月起为19至39岁新婚夫妇提供类似奖励 [4] 政策实施效果 - 庆尚南道晋州市2021年起发放50万韩元结婚补助金 但结婚率无显著变化 [5] - 全罗北道长水郡实施8年1000万韩元结婚奖励机制 仅2023和2024年结婚率短暂上升 总体呈下降趋势 [5] 专家观点与社会背景 - 专家认为仅靠现金激励不足 需创造工作与家庭平衡的社会环境并减轻民众负担 [6] - 韩国社会晚婚不婚现象增多 因就业形势严峻 房价高企及社会观念变化 生育率持续下降 [6]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十一丨全球专家共议老龄化挑战与养老金融创新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9:51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专题之 一,主题论坛十一以"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为题,聚焦全球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深入探讨人口结构 变化带来的深层影响,以及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下的制度应对路径。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MBA教育中心主 任魏晨阳主持,并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展开。 论坛全程以英文进行,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图为会议现场 本场论坛邀请了四位海内外嘉宾参与讨论,分别是:日本央行前行长、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杰出客座教 授白川方明,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 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原院长董克用,以及欧洲保险业联合会前主席塞 尔吉奥·巴比诺特。四位专家围绕养老金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 老龄化趋势的跨国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魏晨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杰出客座教授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 论坛伊始,主持人魏 ...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体系冲击:第二支柱要优化流程,第三支柱需提供长期回报
北京商报· 2025-05-19 11:06
全球老龄化趋势与挑战 - 到2080年全球老龄化人口将达到30亿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18岁以下人口数量 [1] -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医疗、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新问题 [1] - 未来养老资金短缺、社会保障弹性不足等问题将逐渐凸显 [1] 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生产率下降,因为老年人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医疗而非其他领域如高等教育 [3] - 人口老龄化叠加低出生率将导致人口数量下滑,整体生产率放缓 [3] - 在欧洲,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体系出现巨大赤字,年轻保险持有人压力增大 [4] 养老金体系改革 -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由三支柱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4] - 当前体系面临三大问题:共识不足、农业人口受益水平低、企业年金覆盖率仅10% [5] - 个人养老金制度每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可惠及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年轻人 [5] 提升养老金吸引力的建议 - 金融机构应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有吸引力的长期回报,基于不同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设计产品 [5] - 政府应给予战略性监管,提高回报率同时保障养老资产安全 [6] - 建议建立行业或区域平台简化企业年金加入流程,无需100%员工投票同意 [6]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经验显示老龄化会改变消费结构,老年人更倾向于医疗支出 [3] - 欧洲经验显示代际冲突加剧,年轻保险持有人承担更大压力 [4] - 国际实践表明个人养老金应尽早提供给个人 [5]
倒计时1天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于明日盛大开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6 18:27
论坛概况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于5月17-1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共享未来 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 旨在搭建全球政府人士 经济学者 金融领袖的高端对话平台 [17][15] 论坛议程 5月17日(周六)上午 - 09:30-10:30主演讲 [6][10] - 10:45-12:00主题讨论一 面向未来的全球货币体系(英文议程显示为"国际协调"议题) [6][10] 5月17日(周六)下午平行论坛 - 14:00-15:15主题讨论二 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投资(英文议程标注为国际贸易投资机遇) [6][11] - 15:30-16:45主题讨论三 全球经济碎片化的挑战 [6][11] - 16:45-18:00主题讨论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英文议程强调创新驱动发展) [6][11] - 同期14:00-15:15主题讨论五 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英文议程聚焦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6][11] - 15:30-16:45主题讨论六 新兴市场债务危机与金融治理 [6][11] - 16:45-17:45 IMF专题报告 全球金融稳定 [6][12] 5月18日(周日)上午平行论坛 - 09:00-10:15主题讨论七 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6][12] - 10:30-11:45主题讨论八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 [6][12] - 同期09:00-10:15主题讨论九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金融 [6][12] - 10:30-11:45主题讨论十 全球资本市场展望与发展(英文议程涉及可持续投资新范式) [6][12] 5月18日(周日)下午平行论坛 - 14:00-15:15主题讨论十一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英文议程强调经济影响) [7][14] - 15:30-16:45主题讨论十二 普惠金融促进包容共进 [7][14] - 同期14:00-15:15主题讨论十三 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7][14] - 14:00-16:00闭门会二 跨境支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 [7][14] 特别环节 - 5月16日(周五)18:30-20:30闭门主题演讲 [9] - 5月18日09:00-11:00闭门会一 加强金融安全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13][14] - 5月18日17:00-17:20论坛总结 [7][14]
撬动50亿社会资本投入,江苏长护险试点做对了什么|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5-15 21:15
江苏省是我国人口"最老"的省份之一,九年之前就启动了长护险试点,并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已实现长护险制度区域全覆盖的省份。 编者按:经过九年的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这一社保"第六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开。自2016年首批15个国家城市试点以来,长护险已覆盖49个试点 城市,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这项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关乎数千万失能人员的切身福祉,更将深刻重塑我国养老服务格 局,撬动万亿级银发经济新蓝海。 在试点收官、全国推开的这一关键时刻,第一财经将与政策制定者、照护行业从业者、受益者等做深入交流,总结地方探索的宝贵经验,前瞻制度落地可能 面临的新挑战,共同见证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性升级。 家住徐州市鼓楼区拾屯街道杨西村的失能老人陈先生,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卧床不起两年之后,还能再一次站立起来。 两年前,陈先生因脑梗后遗症重度失能,连最简单的日常动作都需要别人帮忙。2023年7月,来自徐州市社康老年服务中心的长护险护理员石师傅开始上门 提供服务,严格按照康复流程为老人做肢体训练,从肌肉张力逐渐恢复,到能在搀扶下坐立,再到如今短暂的站立,陈先生的身体机能明显得以改善。 陈先 ...
一个就够 韩国人不愿多生孩子
新华社· 2025-05-15 19:20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观察人士注意到,伴随晚婚晚育现象,韩国越来越多夫妇因年龄偏大、平衡 家庭与事业的压力太大等因素,仅愿意要一个孩子,生二、三孩的意愿显著降低。 现阶段,韩国母亲生育一孩的平均年龄为33.5岁,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最高。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 均数据为30.9岁。 一名44岁的韩国母亲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属于晚婚,36岁生育一孩,今年曾短暂考虑过是否 要二孩,但是最终放弃了这一念头。她在重要管理岗位任职,"我担心自己是否能健康分娩,也担心是 否能继续发展事业"。 韩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变化。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加上就业形势严 峻、房价高企,许多韩国年轻人选择推迟或放弃结婚生子。韩国总和生育率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下 降,2023年降至创新低的0.72,2024年略回升至0.75,但仍远低于为确保全国人口数量稳定所需的2.1。 另一方面,韩国社会老龄化加速。截至去年12月,该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1024万,占总人口 的比例超过20%,进入了"超老龄社会"。此外,由于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2024年韩国人口自然减少 12万人,连续5年人口自然减少。 为鼓励民众结婚生 ...
倒计时2天丨大咖云集!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即将召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5 18:21
论坛概况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于5月17-18日在中国深圳举办,主题为"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 [88] - 论坛汇聚20余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及近100位国际重磅嘉宾,旨在搭建全球政府人士、经济学者和金融领袖的高端对话平台 [3][88] 议程安排 5月17日 - **开幕式**:闭门会议于9:00-11:10举行 [6] - **主题讨论一/二**:直播形式,分别聚焦未明确主题及"全球经济碎片化的挑战",召开时间为14:00-15:15和15:30-16:45 [12][14][17] - **绿色发展议题**:讨论"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召开时间14:00-15:15,延播至5月19日 [26] - **IMF专题报告**:闭门会议探讨"全球金融稳定",时间16:45-17:45 [35] 5月18日 - **中国经济展望**:直播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时间9:00-10:15 [35] - **数字金融议题**:讨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金融",召开时间9:00-10:15,延播至5月19日 [49] - **金融安全议题**:闭门会议"加强金融安全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间9:00-11:00 [58] - **人口老龄化议题**:直播讨论"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 [67] - **文旅产业议题**:探讨"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召开时间14:00-15:15,延播至5月19日 [76] - **平行闭门会**:时间14:00-16:00 [84] 论坛特色 - 采用混合形式(直播/延播/闭门),覆盖经济、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 [12][26][35][49] - 闭门环节侧重政策与稳定性议题(如IMF报告、金融安全) [35][58][84] - 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绿色经济成为重点讨论方向 [26][49]
广州医疗保险适老化改造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5-13 20:51
较高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将给广州的社保体系带来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党的二 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广州市医疗保险制度 运行平稳,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广州的医保体系也将面 临挑战。 广州市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 广州市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根据广州市老龄办公布的数据,2023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 人口占比明显提升。2023年底,广州市户籍人口1056.6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77万人,占 户籍人口的19.38%,比2022年(195.21万人)增加9.56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7.15万人,占户籍 人口的13.93%,比2022年(142.31万人)增加4.84万人。按照有关标准,广州市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 会。 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界定年龄,广州老年人口抚养比为32.10%;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的界定年龄, 广州老年人口抚养比为 ...
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二)
东吴证券· 2025-05-13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日本、英国人身险市场均经历转型阶段,重点发展健康险与年金、养老险及其闭环产业链是顺利转型的关键;海外成熟人身险市场通常以保障型产品+储蓄型养老年金为主,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推进养老年金保险市场发展时常用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因各国医保制度差异,健康险发展路径及产品重点各不相同,健康险企业多选择保险+服务模式构建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5] - 美国人身险业密度领先全球市场,完成“储蓄+保障”到“投资+增值”的转变,年金险逐渐成为最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平均死亡率下降带来的老龄化加剧等为年金险及健康险发展提供社会和人口基础 [5] - 日本人身险产品多样化,第三领域寿险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寿命变化是影响产品发展的底层推动因素 [5] - 英国人身险产品起源早、创新积极性高、种类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等是影响其人身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各部分总结 美国人身险产品情况 - 美国人身险占全球市场份额比例上升明显,2010 - 2022年从18.7%波动提升至23.9%;人身险密度领先全球市场,2010 - 2022年从1504美元/人提升至2017美元/人;人身险深度呈整体下降趋势,2010 - 2022年从3.1%下降至2.6% [11] - 美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稳中有升,2000 - 2023年从5429亿美元上升至685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 [14] - 美国人身险产品完成由“保障+储蓄”到“投资+增值”的转变,二战前定期寿险及终身寿险以保障及储蓄功能为主,二战后投资连结型产品及指数型产品具备投资及增值属性 [16][18] - 年金险占比超50%,健康险接过增长大旗;2000 - 2023年寿险保费稳定在1200 - 1500亿美元之间,年金险保费从3067亿美元增加到3609亿美元,健康险保费从1056亿美元增长至2029亿美元;年金险及健康险发展得益于平均死亡率下降带来的老龄化加剧等社会和人口基础、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影响个人年金需求 [20][25][27] 日本人身险产品情况 - 日本人身险业发展逐渐疲软,2022年人身险密度、深度较2010年分别从3445美元/人、7.5%下降至1942美元/人、5.9%;健康险成为增长主力,二战后至1990年主力险种过渡并推出新产品,1990 - 2000年附有定期的终身保险成主流、医疗保险市场占比提升,21世纪以来健康险迅速发展,医疗、护理、癌症险占比持续提升 [33][36][37] - 日本人身险产品演变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人身险公司自身发展、保险监管政策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影响业务需求和产品类型,老龄化加深增加医疗等保险需求,人身险公司通过改变组织与产品构成增强竞争力,监管政策影响行业竞争和产品类型 [39][40][48] 英国人身险产品情况 - 英国人身险保费收入有所下滑,2000 - 2022年从2498亿美元震荡下降至2482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稳定在8%左右;人身险深度与密度长期领先,2022年分别为8.1%、3669美元/人 [50][51] - 英国人身险产品种类丰富,目前主流为年金产品;18世纪以互助保险及年金险为主,19世纪团体险和简易险成主流,20世纪年金保险及新型寿险产品发展,21世纪以来养老年金产品更新迭代,变额年金产品出现 [55][56] - 英国人身险业发展受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监管法案、税收优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提供宏观基础,死亡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推动产品演变创新,监管法案促进人身险业繁荣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塑造产品结构 [58][63][67]
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9 00: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殡葬服务和公墓行业 - 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美国和加拿大最大的殡仪馆和公墓运营商,按收入计算市场份额约为17% [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模式与战略 - SCI将业务分为殡葬和公墓两个板块,过去二十多年遵循8 - 12%的盈利增长框架,其中5 - 7%来自基础业务,3 - 5%来自资本部署,包括收购、增长资本或股票回购,已将流通股从约3.4亿股减少到不足1.45亿股 [4][5][6] 近期殡葬业务量趋势与人口结构顺风 - 2020 - 2021年业务量分别增长13%和4%,2022 - 2024年分别下降4 - 5%、5 - 6%和2.5%,预计2025年业务量持平或略有下降,认为已进入更正常的业务量活动时期,新冠疫情的拉动影响将逐渐减弱 [8][9] - 公墓业务与殡葬业务动态相似,核心公墓业务(占公墓预销售的85 - 90%)与殡葬业务量和公墓销售速度相关,业务量下降时公墓销售速度也下降 [11] 殡葬服务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主要驱动因素是通胀型定价能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除通胀因素外提价较难。2022 - 2023年通胀较高时,殡葬平均销售额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4][15] - 火化比例上升带来逆风,过去二十五年火化比例上升幅度在100 - 150个基点,2024年接近60 - 80个基点,第一季度为40个基点,目前火化比例约为60%,预计未来五到十年火化比例上升幅度将降至75 - 125个基点并逐渐稳定 [16][17] - 非殡仪馆渠道业务调整带来短期波动,但递延的收益套件开始影响该业务,第一和第四季度该业务平均销售额实现10%以上增长,不过该业务在43亿美元收入中占2.5 - 3亿美元 [18][19] 殡葬预销售业务 - SCI Direct业务从交付收益转向递延收益,以及从销售信托工具转向销售保险合同,带来短期波动,但稳定后将有强大的总代理收入基础,预计2026年及以后递延收益套件和预销售业务稳定增长将提供支撑 [22][25] - 核心殡葬业务去年7月从TruStage切换到Global Atlantic,带来总代理收入增长,但也带来一些问题,预计2025年殡葬预生产业务将出现低个位数下降,2026年有望稳定增长,目前殡葬和公墓预销售积压总额为16亿美元,增长有望锁定未来市场份额 [26][27] 公墓预销售业务 - 核心公墓预销售业务占比85 - 90%,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大型销售业务(单笔销售超过8万美元)存在波动,2024年第一和第四季度较强,第二和第三季度较弱,平均每季度约4500万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约3000万美元,4月表现较强 [30][31][32] - 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2025年公墓预销售增长预期从低到中个位数调整为低个位数 [35] - 公墓业务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公墓土地稀缺,另一方面是公司采用分层策略,提供从普通地块到私人陵墓等多种产品,有助于提高销售均价 [36][37] 利润率情况 - 公墓业务每增加或减少一美元收入,对底线的影响约为70 - 80%,过去利润率从20%提升到30%多,新冠期间接近40%。预计2025年公墓业务利润率基本持平,2026年及以后随着公墓预销售恢复中个位数增长,利润率将实现低到中个位数增长 [47][48] - 殡葬业务预计2025年利润率在21%左右基本持平,待婴儿潮一代影响业务,业务量增加1 - 1.5%时,利润率有望提高约50个基点 [49] 自由现金流与资本分配 - 2025年预计产生8.6亿美元运营现金流,扣除3.15亿美元资本支出后,预计自由现金流约为5.5亿美元 [51] - 计划支付1.8亿美元股息,收购约1亿美元资产,投入7000 - 8000万美元用于增长资本,剩余约1.5亿美元在有合适机会时继续回购股票 [52][53] 公墓土地管理 - 整体来看,按当前销售速度,公司3.6万英亩土地有超过百年的库存 [57] - 部分公墓接近使用末期,采取的管理策略包括提高价格、重新配置公墓结构、建造多层陵墓、购买相邻土地以及开发新公墓等 [58][59][6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将于6月5日组织前往洛杉矶Rose Hills的实地考察,该公园是公司最大的纪念公园,也是北美和全球最大的,占公司EBITDA的8 - 9%,超过1亿美元 [39][42] - 关于殡葬规则,2023年10月有行业研讨会讨论FTC相关问题,目前无进一步进展,公司75%的地点已将价格上线,随时准备遵守FTC规定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