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沪锌产业日报-20250617
瑞达期货· 2025-06-17 1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宏观面市场避险情绪减弱,中国5月社零同比增幅创2023年12月来最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8%,1 - 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3.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7%;基本面锌矿进口量上升、加工费持续上升,硫酸价格上涨,炼厂利润修复,供应增长加快,进口锌流入量下降,需求端进入淡季,加工企业开工率同比下降,锌价弱势运行,国内社库回升,海外延续去库;技术面持仓高位空头偏强;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或逢高轻仓做空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锌主力合约收盘价21905元/吨,环比涨65;08 - 09月合约价差135元/吨,环比降20 [3] - LME三个月锌报价2660美元/吨,环比涨33.5;沪锌总持仓量280455手,环比降13538 [3] - 沪锌前20名净持仓 - 791手,环比增1952;沪锌仓单9788吨,环比降178 [3] - 上期所库存45466吨,环比降1546;LME库存130225吨,环比降775 [3]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0锌现货价22010元/吨,环比涨10;长江有色市场1锌现货价21690元/吨,环比降450 [3] - ZN主力合约基差105元/吨,环比降55;LME锌升贴水(0 - 3) - 24.57美元/吨,环比降1.62 [3] - 昆明50%锌精矿到厂价16980元/吨,环比降200;上海85% - 86%破碎锌15900元/吨,环比持平 [3] 上游情况 - WBMS锌供需平衡 - 12.47万吨,环比降10.41;ILZSG锌供需平衡 - 69.1千吨,环比增10.4 [3] - ILZSG全球锌矿产量当月值100.75万吨,环比降0.43;国内精炼锌产量57.6万吨,环比降3.9 [3] - 锌矿进口量45.59万吨,环比增12.49 [3] 产业情况 - 精炼锌进口量35156.02吨,环比降22615.39;精炼锌出口量483.88吨,环比增266.83 [3] - 锌社会库存5.71万吨,环比增0.08 [3] - 镀锌板当月产量232万吨,环比降13;镀锌板销量234万吨,环比降12 [3] 下游情况 - 房屋新开工面积17835.84万平方米,环比增4839.38;房屋竣工面积15647.85万平方米,环比增2587.58 [3] - 汽车产量260.4万辆,环比降44.06;空调产量1967.88万台,环比增347.64 [3] 期权市场 - 锌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8.43%,环比增2.38;锌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8.43%,环比增2.38 [3] - 锌平值期权20日历史波动率9.22%,环比持平;锌平值期权60日历史波动率17.16%,环比降0.3 [3] 行业消息 - 1 - 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4亿元,同比降10.7%等多项房地产数据 [3] -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等经济数据 [3] - 宏观面伊朗希望对话结束敌对状态,市场避险情绪减弱 [3]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11日-6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6-17 16:4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2025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3] - 分三大门类:采矿业增长5.7%,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2.2% [4] - 分行业:汽车制造业增长11.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14.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0%,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2% [4] - 分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量124.5万辆(增长31.7%),乙烯增长14.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9%,水泥下降8.1% [5] -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12682亿元(名义增长0.6%) [6]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万亿元(增长3.7%),民间投资同比持平,5月环比增长0.05% [9] - 分产业:第二产业投资6.8万亿元(增长11.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投资增长25.4% [10][11] - 分地区: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9%,中部增长4.5%,东部增长0.5%,东北增长2.1% [13] - 分企业类型: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6.5%,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3.4% [14] 社会消费品零售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增长6.4%),其中城镇增长6.5%,乡村增长5.4% [16][19] - 1-5月网上零售额6.04万亿元(增长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比24.5%,吃类商品增长14.5% [18] - 分业态:便利店增长8.5%,专业店增长6.3%,超市增长5.7% [18] 能源生产 - 5月原煤产量4亿吨(增长4.2%),原油产量1847万吨(增长1.8%),天然气产量221亿立方米(增长9.1%) [21][23][27] - 电力生产:5月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增长0.5%),火电增长1.2%,风电增长11.0%,太阳能发电增长7.3% [29]
前5月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
快讯· 2025-06-17 13:13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长 - 前5月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 2% [1] 三大投资领域表现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 1%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 7% [1]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 0% [1] 三大产业投资情况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 0% [1] - 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 5% [1] - 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 7% [1] 资金到位情况 - 上海市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小计同比增长1 2% [1]
中国颚式破碎斗市场研究报告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6-17 12:31
研究对象 - 颚式破碎斗是一种集挖掘、破碎一体化的属具,与液压挖掘机等动力主机配套使用,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铁路、公路、建筑等领域,可破碎岩石、钢筋混凝土、水泥路面等坚硬物体,并能通过变换颚板处理不同建筑垃圾 [2] 中国颚式破碎斗市场概况 销售规模 - 中国颚式破碎斗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24年已接近欧美市场,成为全球三大市场之一 - 2018年市场销量仅300台,预计2030年销量将翻一番多至4000台,新机配置率达6% [3] 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市场无序竞争严重,拼装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 2023年销量1600台,铭德机械占比58%(930台),烟台矿威6%(100台),安徽玛特3%(40台) - 2024年销量2000台,铭德机械占比59%(1180台),烟台矿威6%(120台),安徽玛特3%(60台) [4] 未来品牌集中度 - 国产品牌集中度将大幅提升,因主机生产商与破碎斗生产商合作紧密、客户对质量要求提高、知名企业完善营销服务体系 [5] - 国产品牌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因产品品质接近国际水平且具备成本、服务体系等优势 [6] 未来发展趋势 - 产业结构调整将提升行业整体实力,促进优势企业壮大 -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水利、铁路、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将带动工程机械需求,预计基建投资5%-8%用于购买设备 - 2024年底液压挖掘机保有量近300万台,预计2025年颚式破碎斗年需求量达20-25万台 - 当前挖掘机配套率仅5%,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巨大 [8][9][10] 全球颚式破碎斗市场概况 市场区域与品种 - 主要市场为欧洲和北美,新兴市场(中国、日本)增长迅速 - 发达国家挖掘机配置率超5%(日本达6%),发展中国家不足3%(如金砖国家) - 产品规格占比:微型(6T以下)35%,小型(6-15T)15%,中型(15-28T)30%,大型(30T以上)20% [10] 产地与制造商 - 主要产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国 - 欧系制造商(如意大利MB、西班牙XCENTRIC)具备技术、品牌、服务优势,70%业务集中在欧美市场 - 日系制造商(如日本植田)以出口为主,亚洲为主要销售基地 [12][13][14] 品牌与销量 - 全球知名品牌包括制造商自有品牌(MB、植田等)和主机厂OEM品牌(CAT、VOLVO等) - 2023年全球销量4000台:MB占40%(1600台),铭德机械22%(880台),植田5%(200台) - 2024年全球销量4800台:MB占31%(1488台),铭德机械20.3%(974台),植田4.6%(221台) [15][16]
2025年5月宏观数据解读:5月经济:破立并举,关注政策效能释放
浙商证券· 2025-06-16 22:07
经济整体趋势 - 5月经济回稳,供给端修复快于需求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预计二季度经济较一季度回落,全年或呈前高中低走势[1][12] - 下半年大类资产或呈股债双牛,A股有望形成结构化行情,10年国债利率预计下行至1.5%附近[1][12] 生产与消费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54.3%,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2][13][14] - 5月社零同比增速回升至6.4%,家电、通讯器材等零售额两位数增长,家电、汽车和通讯器材合计拉动社零增长2.1个百分点,汽车零售量增长但降价拖累零售额[3][19][22][23][26] 投资领域 - 2025年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低于预期,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4][28] - 制造业投资1 - 5月累计同比增长8.5%,5月当月同比增速为7.8%,为2023年12月以来最低,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地产投资持续下探[38][40][59] 就业情况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吸纳能力增强且政策发力重点群体就业[6][69] - 5月失业金搜索指数较4月上行,截至6月上旬回落,需关注就业微观体感及政策应对[6][70] 风险提示 - 地缘冲突扩大化或使中国经济意外上行[7][76]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影响市场风险偏好[7][77]
2025年1-5月投资数据点评:固投持续走弱,交通类投资边际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减弱,制造业投资同步下行,基建投资边际走弱但交通类投资有所改善,地产投资保持低位,开工降幅收窄、竣工降幅扩大 [3][4][5] - 行业总量偏弱,区域投资有望随国家战略布局深入获得较大弹性 [3][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 - 2025年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7%,增速较1 - 4月-0.3pct,制造业投资同比+8.5%,增速较1 - 4月-0.3pct,5月投资边际进一步走弱 [3][4] 基建投资 - 2025年1 - 5月基础设施投资(全口径)同比+10.4%,增速较1 - 4月-0.4pct,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5.6%,增速较1 - 4月-0.2pct [3][5] - 细分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4.0%,增速较1 - 4月+0.1pct;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7.2%,增速较1 - 4月-1.4pct;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25.4%,增速较1 - 4月-0.1pct [3][5] -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0.5%,中部地区投资同比+4.5%,西部地区投资同比+4.9%,东北地区投资同比+2.1% [3][5] - 年初至今地方政府化债节奏放缓投资承压,随着中央政策加码,后续投资有望复苏 [3][5] 房地产投资 - 2025年1 - 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10.7%,较1 - 4月-0.4pct;开工同比-21.4%,较1 - 4月+2.4pct;竣工同比-17.3%,较1 - 4月-0.4pct [3][12] - 因供给主体过度出清及补库存困难,后续投资弱改善,修复节奏慢于以往周期,期待地产优化政策 [12] 投资分析意见 - 低估值央企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关注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东华科技 [3][20] - 国企推荐四川路桥、安徽建工,关注新疆交建 [3][20] - 民营类企业推荐志特新材、鸿路钢构,关注中岩大地、深圳瑞捷、华阳国际 [3][20] - 国际工程企业推荐中钢国际、中材国际 [3][20]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政策支撑,消费提速——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5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6 18:04
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核心观点 - 5月经济多数指标超预期增长,呈现外需放缓、消费提速、房地产价跌量缓三大特征 [5] -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5.8%),高技术产业(8.6%)和装备制造业(9.0%)领跑,但纺织服装(-3.3%)、家具制造(-7.1%)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关税冲击明显 [6]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提升至6.2%,信息技术服务(11.2%)、租赁商务服务(8.9%)、批发零售业(8.4%)表现突出 [9]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降至3.7%,其中基建(10.4%)、制造业(8.5%)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10.7%)降幅扩大 [10] - 社零增速超预期升至6.4%,创2020年以来次高,政策相关品类(家电/家具/办公用品)增速达30-50% [19] 供给端分析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季调环比增速提升0.39pct至0.61%,采矿业(5.7%)、电热燃水业(2.2%)平稳,制造业(6.2%)边际放缓 [6] - 电气机械(13.4%)、运输设备(10.8%)、汽车(9.2%)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4月有所回落 [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2%)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5%)均环比上升0.1pct,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景气度高 [9] 需求端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 - 基建投资全口径增速降至9.2%,电热燃水、水环公共业投资放缓,交运仓邮业小幅提升 [10]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7.8%,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中游装备制造业受关税冲击显著 [13] - 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3%,房企资金来源中住户资金(-11.6%)创近10年新低,土地成交溢价率骤降至5.1% [14] 消费市场 - 商品消费(6.5%)增速反超餐饮(5.9%),通讯器材、家电、家具等政策受益品类增速达30-50% [19] - 汽车零售受价格战影响,销量高增但零售额仅增1.1% [19] - 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微升至5.2%,假日出行和购物节前置效应显著 [19] 前瞻展望 -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高于预期,全年5%目标实现概率提升,但企业盈利受物价低迷压制 [24] - 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消退,需增量政策巩固回稳态势,6月销售数据仍较冷 [1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出台,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11]
6月16日午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16 12:09
工业与消费数据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5月份累计同比增长6.3% [1] -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 [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1—5月份累计同比增长5.0% [1] 房地产市场 -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2] 资本市场动态 - 深交所将宁德时代调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自2025年06月16日起生效 [3] -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05%,深证成指涨0.13%,创业板指涨0.37% [4] - 恒生指数跌0.12%,恒生科技指数涨0.15% [4]
2025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国家统计局· 2025-06-16 10:00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 [5] - 5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05%,2025年1-5月环比增速波动区间为0.05%-0.56% [1][15] 分产业投资表现 - **第一产业**:1-5月投资3847亿元,同比增长8.4%,农林牧渔业增速达9.1% [2][5] - **第二产业**:1-5月投资67996亿元,增长11.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6%(采矿业+5.8%,制造业+8.5%,电力/热力/燃气+25.4%) [2][3][5] - **第三产业**:1-5月投资120104亿元,下降0.4%,但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增长5.6%,其中水上运输业+27.2%、水利管理业+26.6% [2][3][5] 分行业投资亮点 - **制造业细分领域**:汽车制造业增长23.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26.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5% [5][6] - **能源相关行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5.4% [3][5] - **传统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3%,金属制品业增长11.0% [6] 分地区投资差异 - 东部地区投资增长0.5%,中部地区增长4.5%,西部地区增长4.9%,东北地区增长2.1% [3] 分企业类型投资 - 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港澳台企业增长6.5%,外商企业下降13.4% [4][6] - 国有控股投资增长5.9%,民间投资同比持平 [5] 投资构成分析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建筑安装工程增长1.2%,其他费用增长2.4% [5]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10
工业生产 -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近273亿元 同比增长10% 其中当月完成72.85亿元 同比增长2.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 [2]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 分别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和2.0个百分点 [2]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超过14% 降幅比一季度扩大3.4个百分点 建安投资同比下降20.3% 占比72.6% [3] - 工业投资同比下降9.3% 降幅扩大2.5个百分点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0% 增速提高33.8个百分点 [3]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0% 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4.6% 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 [3] 消费市场 -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5.04亿元 比一季度增速提高4.0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66.6亿元 同比增长14.2% [4] -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7.66亿元 同比增长14.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近37亿元 同比增长50% [4] - 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3.02亿元 同比下降33.6% 汽车类零售额52.13亿元 同比下降5.8% 网络零售额55.84亿元 同比增长70.0% [4] 外贸出口 - 进出口总额完成约139亿元 增长58.5% 进口总额77.0亿元 增长165.3% 出口总额62.3亿元 同比增长5.9% [5] 财税收入 -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3亿元 税收收入8.47亿元 下降0.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30亿元 增长6.5% [6] - 税收收入94.7亿元 增长近7% 国内税收收入63.32亿元 增长3.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