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NIFD季报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预计GDP增速约4.9%,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回顾 - 经济增长:全年GDP接近135万亿元,实际同比增长5.0%,分季度看增速呈一季度高、二三季度放缓、四季度回升态势 [8] - 物价水平:CPI上涨0.2%,涨幅与上年持平;PPI下降2.2%,降幅较上年收窄0.8个百分点 [9] - 就业情况: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56万人,顺利完成目标 [9] - 汇率表现: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1.1%,兑欧元、英镑贬值,兑日元升值 [9] - 生产端: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疫情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增速明显放缓,成为拖累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 [10] - 需求端: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下降;房地产投资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基建投资增速回落;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服务贸易逆差增幅收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14][16][21]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及需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 - 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推动“对等关税”,全球关税提高,中国出口可能受冲击,美国孤立主义加速全球多极化发展,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或下降 [23] - 货币政策: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不同步性加剧,美元指数可能上行,增加我国内外平衡压力 [25] 2025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 有利条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重”项目加大力度拉动内需;化债“组合拳”为地方减负、增动能;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8][30][31] - 困难挑战:居民消费率低于疫情前,服务行业增速放缓,物价面临下行压力 [32][34][35] 2025年中国经济运行可能的基本态势和简短政策探讨 2025年中国经济运行可能的基本态势 - 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下降、房地产投资跌幅收窄、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 [38] - 净出口:货物出口额可能下降,服务贸易逆差基本稳定,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下降 [39] - GDP增速:预计约4.9%,各季度同比增速可能约为5.0%、5.2%、4.9%、4.5% [40] - 物价走势:CPI同比2月走低后上升、三季度下降后再回升,全年涨幅与上年大体相当;PPI同比跌幅约2% [41]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为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 政策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42] - 解决关键:推动收入分配结构改革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 [43]
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来看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3-05 15:12
宏观调控政策创新 - 宏观调控首次明确提出重视资产价格,将稳住楼市股市纳入总体要求[1] - 打破"消费是慢变量"传统认知,突出提振消费地位并强调与扩投资形成互动[1] - 财政政策首次表述为"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4] - 财政赤字率提高1个百分点至4%,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4] - 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合计新增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4] 物价与市场调控 - CPI目标设定为2%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将通过四大措施促进物价温和回升[2] - 稳物价措施包括加大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规范行业竞争及稳住楼市股市[2] - 强调政策资源更多投向民生领域,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终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AI电脑)和场景培育(低空经济/医疗/教育)[7] - 推动大模型垂直领域开发,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7] 经济增长与外资政策 - 5%经济增长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政策力度与改革举措将支撑目标达成[8] -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电信/医疗/教育),修订鼓励目录以拓展外商投资领域[9] 税收改革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可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不增加纳税人负担[10] - 改革下放地方有助于改善区域消费环境,刺激本地消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