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

搜索文档
千余家企业聚淄博,点燃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5:51
展会背景与产业基础 - 淄博作为化工名城拥有482家化工工业企业 产业规模达3742 9亿元 占山东省近七分之一 [3] - 已形成石油化工 精细化学品 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 聚烯烃 聚氨酯 氟硅材料 工程塑料四大特色产业链 [3] 展会规模与特色 - 第九届展会面积达8万平方米 吸引1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设置干燥反应过滤分离 安全防爆 智慧园区等八大核心板块 覆盖化工全产业链需求 [4] - 引入德国伊瑞斯 阿特拉斯科普柯等国际顶尖品牌 联合淄博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整合资源 [4] 创新活动与平台建设 - 主办方联合华为等AI企业举办"工业互联网+AI技术赋能化工产业发展论坛" 探讨智改数转路径 [3] - 组织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活动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3] - 设立"外贸优品采购对接会" 针对30余家化工园区及200余家龙头企业定向邀约 [4] 本土产业展示与国际化 - 策划本土企业创新成果展区 赫达集团 东岳集团将展示高性能纤维 氢能膜材料等前沿产品 [5] - 采用"政府引导+协会主办+企业承办"协同模式 由青岛蓝博会展机构负责招商运营 [4]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展会目标成为连接政策 技术 市场的关键枢纽 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发展 [5] - 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平台 全面提升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 [3][4]
天有为上市半月股价回落市值缩水:超五成收入绑现代汽车,家族控股下的绥化第一股能走多远
金融界· 2025-05-08 23:3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以93 5元/股发行价登陆上交所主板 成为绥化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 首日股价最高冲至140元后回落至116元 截至5月8日收盘价进一步跌至98 51元 市值缩水至157 62亿元 [1] - 2024年公司营收达44 65亿元 净利润11 36亿元 主要受益于与现代汽车的绑定式合作 [1][2] 客户集中风险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持续超80% 其中现代汽车收入贡献从53 03%升至55 56% 2024年上半年占比近六成 [1][2] - 现代汽车在华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主力车型第十一代索纳塔、途胜L销量未达预期 加剧订单不稳定性 [2] - 国内客户开发不足 比亚迪、长安等贡献份额不足10% [2] 研发投入短板 - 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3 66% 低于德赛西威(9 05%)、华阳集团(8 49%)等行业标杆及6 91%的行业均值 [2][3] - 智能座舱等新业务拓展乏力 技术差异化优势未建立 [2] 家族治理问题 - 实控人王文博、吕冬芳夫妇直接持股86 14% 通过三家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5 35%表决权 合计掌控超91%决策权 [3][4] - 王文博七位姐姐及其他亲属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 部分亲属担任后勤、生产等管理职务 [3][4] - 2024年近半数员工未足额缴纳社保 部分岗位未签劳动合同 上市委质疑内控有效性 [4] 区域产业瓶颈 - 绥化当地产业链配套薄弱 核心供应商天晶光电产能与需求差距悬殊 关键零部件依赖长三角、珠三角供应 物流成本高企 [5] - 高端技术人才匮乏 研发团队规模小且多来自外地 稳定性存疑 [5] - 政府规划的汽车仪表产业集群进展缓慢 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稀少 [5] 市场反应 - 上市首日机构抛售股票 反映投资者对区域产业链不完善及家族治理模式的担忧 [5] - 募资主要用于工厂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但区域产业基础薄弱可能制约效果 [5]
冲刺“千亿县”,宝应项目建设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5-04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宝应县项目建设进展快,为冲刺“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目标提供支撑,通过招商体制改革取得成果,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服务保障项目落地,未来将重点培育产业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2] 项目建设情况 - 4月新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超146亿元,95项列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将全部实质性开工 [1] - 全县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2项 [1] - 宝应经开区一季度正式签约10个制造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6个 [1] 招商举措 - 去年实行招商体制改革,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设立专业化招商引资基金,推进“驻点招商”“靶向招商”“基金招商” [1] - 宝应经开区招商小组聚焦“智改数转”,在重点招商区域捕获48条项目信息 [1] 项目服务保障 - 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政府专班服务,护航签约项目加快落地 [1] - 夏集镇“驻厂服务专班”为环保设备专用板材项目核对供电方案,力争10月竣工投产 [1] - 安宜镇项目服务专班保障多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及手续办理 [1] 未来规划 - 重点培育打造“两电两新”产业,提升产业链聚合度和新型工业化水平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持续招商引资,关注项目科技含量、亩均产出和生态效益 [2] - 确保今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0个以上 [2]
湖北支点战略行动 | 锚定9万亿目标!湖北明确能级跨越“路线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18:46
文章核心观点 湖北印发《关于实施能级跨越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行动方案》,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系统部署投资、消费、市场、金融、产业集群、供应链完善6个方面重点工作以推动经济发展[1] 分组1:经济现状与目标 - 湖北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1] -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到2030年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 [1] 分组2:投资方面 - 加快投资扩量提质,打造高标准供给体系,实施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统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双轮驱动,分类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2] - 推动国有资本重点聚焦战略必争、民生必保领域,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投资,推出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力争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 [2] - 截至2025年3月底,湖北14户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4.1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利润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99.4%;完成投资752.59亿元,同比增长25.67% [2] 分组3:消费方面 - 加快消费提质扩容、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打造优质多元消费供给,用好“两新”政策,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打造繁荣火热消费市场,形成放心安心消费环境,擦亮“放心消费在湖北”品牌 [2] - 今年一季度全省社零额增长7.3%,增速全国第2,中部第1 [3] - 启动手机等购新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消费超370亿元,举办1200多场促消费活动,全省线上零售和餐饮零售额分别增长11.1%和10.6%,线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4.3% [3] 分组4:金融方面 - 全力打造中西部科技金融中心,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加快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3] - 2024年湖北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2736.24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79万亿;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0.9%、18.3%、27.7% [3] - 省委金融办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质科技金融,以碳金融为突破口深耕绿色金融,围绕“扩面提速”抓实普惠金融,从三个方面定位金融工作职能 [4] 分组5:产业品牌建设方面 - 夯实质量标准根基,支持企业参与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技术标准研制,打造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策源地,培育领军品牌集群,促进“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4] - 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代理等服务水平 [4] - 2024年,湖北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5%,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9.67,比上年分别提升0.37个百分点和0.71 [4] - 聚焦产业集群建设,全面优化质量治理体系,纵深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培育湖北高端质量品牌,推动质量强省加快建设 [5]
小牙刷里的大世界——建行扬州分行助力扬州杭集镇建设“日化之城”
江南时报· 2025-04-29 11:41
行业概况 - 江苏省扬州市杭集镇被誉为"中国牙刷之都",年生产牙刷75亿支,产值突破130亿元,国内市场份额最高达90%,全球份额达35% [1] - 杭集日化产业崛起于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覆盖国内主流市场并辐射全球,形成"全球每三支牙刷必有一支杭集造"的产业地位 [1] - 行业形成"大企业接单、小企业分包"的特色产业模式,建行扬州分行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夯实"大企业引领+小企业协同"的产业生态 [1][7] 龙头企业案例 - 江苏三笑集团从濒临倒闭的杭集日化厂起步,1989年获得建行400万元贷款引进半自动化设备后扭亏为盈 [2] - 2000年转型家用卫生和个人护理领域,2010年以"可洁可净"品牌重返牙刷市场,依托多项专利技术和电商渠道实现销量攀升 [5][6] - 2023年投资10亿元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新建12万平方米智能化厂区,获建行4000万元贸易融资额度支持 [6] - 目前业务涵盖牙刷、家用卫生、个人护理三大板块,与建行合作深入,包括2.5亿元授信额度及多项金融服务 [6] 小微企业支持 - 建行扬州杭集支行为23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矩阵,截至2025年3月累计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 [9] - 江苏艾笑酒店用品有限公司通过"商户云贷"获得100万元信用额度,并以"抵押快贷+善营贷"组合获得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7] - 邗江区金加洁旅游用品厂通过存单质押新政策获得贷款,半年后国债兑付还清贷款并将余钱转为定期存款 [9] 国际化发展 - 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2010年起重点开拓国际市场,建行为其开立多币种结算账户并提供跨境服务专班 [10] - 2023年华腾被纳入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质企业名录,享受单证审核简化等便利化政策 [10] - 2025年建行创新推出"零成本虚值期权"组合,免费为华腾办理1000万元人民币期权业务对冲汇率风险 [10] - 2024年华腾国际收支近2000万美元,建行承办率达70%,"善新贷"1000万元授信中500万元已转化为生产设备 [16] 金融服务创新 - 建行扬州分行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支持乡镇企业设备升级与产能扩张,助力企业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创牌跨越 [1] - 针对外贸企业提供结售汇优惠并减免服务费,应用跨境服务平台协力开拓国际市场 [1][6] - 创新金融工具组合包括"商户云贷"、"抵押快贷"、"善营贷"等,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 [7][9] - 通过"全周期护航"理念为企业提供全球化金融方案,包括汇率避险、出口退税等全程服务 [10][16]
解码产业向好攀高的四川“力度”
新浪财经· 2025-04-29 11:37
产业转移与四川发展机遇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在四川举办,这是推动四川产业能级跃升的关键契机 [1] - 四川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构成工业经济支柱,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行业增长面达80.5% [1][3] - 四川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夯实硬实力、优化软环境,将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抓手 [1] 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 - 四川省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7年)》,聚焦20个集群50个产业链,目标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4] - 2024年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贡献率超九成 [9] - 目标到2027年建成6个万亿级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9] 智改数转行动推进 - 四川启动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形成95项重点工作清单,编制12个领域实施指南,目标2027年数字化转型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7] - 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3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智改数转",已撬动社会投资超560亿元,带动建设1200余个数字化车间 [8] - 2024年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9%、84.3%,培育智能工厂273家、数字化车间1200余个 [9] 新兴与未来产业布局 - 四川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力,如天府绛溪实验室发布全球首款室内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 [10] - 出台《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25条新赛道,涵盖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等 [10] - 目标2027年在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打造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产业集群 [11] 人工智能与创新成果 - 四川省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涌现"贡嘎二号""夸父-MY"等产品,实现人形机器人从"0"到"1"突破 [13] -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增长20.9%、23.3%、25.4% [13] - 积极布局6G、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13]
金融活水润甬企 工行宁波市分行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28 16:34
工行宁波市分行服务民营经济 - 工行宁波市分行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抓手,宁波民营经济以96.7%的市场主体占比贡献全市近七成GDP [1] - 截至2025年3月末,工行宁波市分行对民营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500亿元,信用贷款总量超350亿元,惠及民营主体超3.8万家 [1] 赋能智改数转 - 工行宁波市分行创新构建"融智+融资"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金融需求 [3] - 通过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升制造业贷款办理效能,创新打造数字信用凭据、e链快贷、付款票据通等数字供应链产品 [4] - 2025年3月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净增超150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制造业贷款比重的4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加大多元供给 - 工行宁波市分行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截至2025年3月末服务科创企业超过5100户,贷款余额规模攀升至420亿元,一季度增量超百亿元 [5] - 挂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打造科技金融"五专"服务体系,落地宁波首支AIC市场化债转股股权投资基金和甬投工融兴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5][6] - 构建"六位一体"融资产品,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6] 夯实普惠根基 - 2025年3月末普惠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50亿元,触达小微主体3.1万户,当年累计为1113家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金额近40亿元 [7] - 累计走访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授信金额超500亿元,通过"新一代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数字普惠产品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8] - 深化与市农业农村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重点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加大对特色农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信贷支持力度 [8] 未来发展 - 工行宁波市分行将进一步下沉民营企业服务重心,完善各项服务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9]
一季度四川宜宾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2.1%
新华财经· 2025-04-28 16:07
新华财经成都4月28日电(记者袁波)记者28日从宜宾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宜宾市实现货物贸 易进出口总值8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2.1%。其中,出口总值72.43亿元,列四川省第3 位,增长29.4%。 四川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是宜宾市民营企业积极应对挑战、稳订单拓市场创新 局的缩影。宜宾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宜宾市110家民营企业进出口7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 长19.6%,贡献了外贸核心增长动力。3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5亿元,占1.3%。 宜宾海关副关长叶超说,宜宾不断扩大"朋友圈",与155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贸易伙伴较去 年同期增加17个。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46.81亿元,增长10.9%,占53.3%;对欧盟进出 口21.63亿元,增长261.2%。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宜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16.12亿元,增长 3418.8%,占四川省"新三样"出口总值的27.6%,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9.47亿元,光伏产品出口6.36亿 元,电动汽车出口2843万元。此外,汽车出口3.67亿元,增长118 ...
从展台到产线 智联设备在线炫技
四川日报· 2025-04-28 06:01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使用机械臂完成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全流程焊接,首次实现机器人替代人工[2][13] - 成都易镕宜锢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风冷一体式激光焊接机,工作人员通过半小时培训即可达到标准焊接效果[6][12] - 自贡东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和双龙陶业分别使用智能焊接机械手和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8][9] - 东方锅炉自贡基地采用机械臂进行联箱数制生产[10] 工业展会与技术展示 - 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近千项创新成果,包括高精度激光切割、智能折弯成型、自动化焊接和AI质检等技术[12] - 展会模拟"无人化"产线,提供多种"智改数转"解决方案,涵盖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12] - 全传科技展示旋转式精密滚珠螺杆应用,吸引参会者关注[12] - 展商强调技术"可落地",已深度融入四川工厂实际生产[12] 区域工业发展 - 四川多地工厂实现智能化转型,如宜宾动力电池工厂AGV机器人日均搬运物料超百吨,成都航空产业园"黑灯车间"24小时智能加工[13] - 2025年一季度四川省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9%、23.3%、25.4%[1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工业经济结构向"新"调整[13] - 西部制造业"数智基因"重塑,技术从展会快速落地到产线[13]
2025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在绵阳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4-27 10:54
大会背景与目标 - 2025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在绵阳中关村项目二期举行,旨在通过高端对话、前沿技术分享与产业资源对接,促进"人才+产业+资本"深度融合 [1] - 大会目标为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进程和制造业绿色高效发展,为四川乃至西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绵阳方案" [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3] - 绵阳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突破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3]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持续推动机械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 [3] 绵阳工业园发展成果 - 四川绵阳工业园凭借战略区位、科研资源、人才集聚等创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科创产业协同发展 [3] - 园区已构建制造业"智改数转"协同创新平台,与高校、企业合作解决企业转型难题 [3] 中关村信息谷项目进展 - 绵阳中关村信息谷项目一期已聚集630余家企业,二期签约入驻26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4] - 中关村信息谷将依托全国创新网络,整合域外资源与绵阳转型需求,引进外部企业并助力本土企业全国布局 [4] 企业合作与成果展示 - 绵阳市"智改数转"园区服务中心揭牌,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痛点,整合全国优质资源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6] -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与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家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6] - 长虹展示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智改数转"成果,百度智能云分享AI+制造创新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