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丨理想 i6 大定超 2 万台,有一线销售称试驾会持续至深夜 12 点
晚点Auto· 2025-09-26 20:52
产品上市与市场热度 - 理想i6于今日下午上市,截至发稿已获得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 [3] - 大定订单政策为支付定金后7天内可修改配置或申请退款,7天后定金不可退 [3] - 市场热度高涨,导致理想美股盘前上涨约4% [3] - 销售一线反馈火爆,上海门店销售主管表示消息回复不及,现场人流量大 [6] - 南京地区单门店已收到约五六十个订单,预计上海、杭州等城市门店订单量更高 [6] - 高并发下订导致理想订单系统出现短暂卡顿 [6] 产品定位与核心配置 - 理想i6是公司推出的第三款纯电车型,定位中大型五座SUV [5] - 全系基于800伏高压平台打造,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选择 [5] - 标配87.3度5C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660公里和720公里 [5] - 官方基础定价为24.98万元,略低于此前预告的25万至30万元区间 [5] - 实际起售价为23.98万元,在首销期内现金减免后的满配价格落在理想L6 Pro与Max版本之间 [5][6] 竞争优势与性价比分析 - 与同价位的理想L6 Max版相比,i6多了后排娱乐屏、空气悬架和电吸门 [5] - 在理想L7车型上,后排娱乐屏需顶配Ultra版(定价35.98万元)才有 [5] - 横向对比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理想i6在娱乐和舒适性配置上基本超过对手 [6] - 全系标配单颗英伟达Thor-U芯片,支持基于VLA司机大模型的AD Max高阶辅助驾驶功能,不再提供AD Pro版本 [5] - 二级市场将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策略解读为一种变相的“降价”,旨在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 [5] - 投资人评价认为,以23.98万元的实际起售价来看,理想i6的配置具有不错的吸引力 [2][6] 行业销售策略与公司准备 - 业内将设有7天冷静期的订单模式称为“龙晶大定”,小米汽车等厂商也采用过类似政策 [6] - 作为对比,部分厂商如特斯拉Model Y L的大定政策为订金不可退 [6] - 为应对高关注度,公司在发布会前两天已将展车陆续送达全国线下门店,发布会结束后立即开启试驾 [7] - 深圳地区销售人员预计门店试驾活动可能持续到深夜11至12点 [7]
比亚迪方程豹钛7北京区域上市:定位大五座SUV 售价17.98万元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6 15:59
产品发布 - 方程豹汽车于2025年9月25日在北京发布全新车型钛7 展示硬核性能与先锋设计 体现品牌探索未知和突破边界的理念 [1] - 钛7定位为"悦己宜家"精神的集大成者 打破硬派和家用的二元对立 兼具面子、里子和乐趣 [1] - 公司将该车型定位为全能化城市车 强调城市乐趣性 是不委屈自己、不辜负家人、不满足够用、不泯然众人的产品 [1] 产品设计 - 外观尺寸近5米车长和近2米车宽 呈现方正宽大霸气造型 [3] - 车内打造五向通透的风景视界 内饰融合"方圆"设计理念 兼具硬朗简约时尚与家用柔和温馨 [3] - 空间设计实现70.9%超高得房率 超过3.3米乘员舱有效车长 1880L后备厢容积和47处储物空间 [6] 技术性能 - 搭载比亚迪三电技术和新一代DM技术 配备全速域轮端解耦技术 实现全速域范围内无感切换两驱和四驱 [8] - 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系统 保障高速过弯、紧急变道和复杂路况下的稳健操控 [8] - 匹配12种地形模式 具备全地形全场景适配能力 支持用户探索超出城市日常的高级场景 [8] 安全系统 - 构建智能主动安全加硬核被动安全的双保险体系 标配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10] - 配备TSC高速爆胎辅助稳定控制系统 采用七横九纵高刚性车身结构 全车装配9个安全气囊 [10] 市场定位 - 推出4个配置版本 售价区间17.98万元-21.98万元 提供最高价值超3.6万元的上市权益 [11] - 北京首批车主在活动期间完成交付 象征美好出行生活的正式开启 [11]
奔驰携手Momenta发布辅助驾驶系统 全新纯电CLA率先上车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6 14:38
合作与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联合研发的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即将发布 [1] - 该系统将率先搭载在即将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上 [1] - 未来这套系统还会拓展到更多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上 [1] 技术特点与功能 - 系统基于梅赛德斯-奔驰在安全、舒适和出行效率等方面的严苛标准和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开发 [3] - 系统配备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技术 [3] - 系统能在高速、城区及泊车等多种场景下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功能 [3] 研发与测试 - 所有训练数据均采用中国本土数据,并引入大量经验丰富的驾驶者素材 [3] - 系统针对真实环境中的极端特殊场景进行专项测试,如大雾、暴雨等极端天气以及突发复杂路况 [3] - 系统历经研发、集成、产品、质量检验等多层级与部门的交叉测试与验证,以确保可靠性 [3] 合作优势 - 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梅赛德斯-奔驰带来近40年智能辅助驾驶的自研实践积累 [3] - Momenta则输出其飞轮大模型技术 [3] - 双方深度融合百年工程经验与前沿技术,打造符合国内用户需求的产品 [3]
奔驰携手Momenta将发布全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齐鲁晚报· 2025-09-26 10:20
合作与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合作研发的全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L2级)即将发布,并将率先搭载于即将上市的全新纯电CLA车型上 [1] - 该系统未来将覆盖高速、城区及泊车场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计划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1] - 梅赛德斯-奔驰早在2017年就成为首个投资Momenta的国际车企,双方致力于将奔驰的工程积淀与Momenta的前沿AI技术深度融合 [3][7] 技术特点与系统优势 - 全新辅助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大模型,融合了Momenta领先的飞轮大模型技术 [4] - 系统硬件实现代际突破,感知方案包含10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10] - 系统设计以安全为先,具备不强行闯黄灯、路口预防性减速、无红绿灯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功能 [10] - 系统基于中国实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定制开发,通行效率几乎等同人驾效率,并实现和谐流畅的人机共驾体验 [10] 研发与测试标准 - 系统严格遵循“奔驰标准”,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并引入大量经验丰富驾驶者素材 [7] - 测试结合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在全国各大城市高流量路段、复杂环境中进行道路实测,并通过仿真设备开展7×24小时不间断、亿公里级别的测试以模拟极端场景 [7] -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已成为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数字化研发团队是奔驰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团队 [17] 市场定位与战略 - 该系统是依据中国实际交通路况和驾驶场景开发,旨在满足中国客户对智能豪华体验的需求 [4] - 通过持续OTA升级,该系统将常用常新 [4] - 梅赛德斯-奔驰通过结合自研实力与Momenta的技术经验,显著缩短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体现了“奔驰标准”与“中国速度”的结合 [14]
Momenta与奔驰联合研发智能辅助驾驶,采用本土数据训练
贝壳财经· 2025-09-26 08:56
公司与产品合作 - Momenta与梅赛德斯-奔驰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 [1] - 该系统将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 [1] - 未来该系统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1] 产品技术特点 - 系统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 [1] - 引入大量经验丰富的驾驶者素材,使系统更符合中国客户需求 [1] - 系统具备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将实现高速、城区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
长安第四代CS55PLUS上市,杨大勇:要成为细分市场新供给
新京报· 2025-09-25 22:33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长安汽车第四代CS55PLUS正式上市 官方指导价9.29万元至10.99万元 [1] - 新车定位细分市场新供给 通过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重构产品价值 [1] 产品技术配置 - 新车尺寸为长4550mm/宽1868mm/高1675mm [1] - 首发搭载天枢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标配540度高清全景影像 [1] - 配备18项智能预警与制动功能 AI语音大模型接入DeepSeek支持自由对话 [1] - 动力系统采用智慧新蓝鲸发动机 [1]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CS55系列历经8年4次换代 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 [1] - 产品进入全球55个国家 在9国建立生产基地 [1] - 作为"海纳百川"和"北斗天枢"计划全球战略车型 成为公司海外销量最好覆盖最广车型 [1]
奔驰携手Momenta推出全新智能辅助驾驶 首车CLA今秋上市
环球网· 2025-09-25 21:22
合作与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于9月25日联合宣布,双方共同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将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 [1] - 该系统基于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技术,旨在实现高速、城区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 - 未来该系统计划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以支持公司智能辅助驾驶的长期布局 [1] 技术合作与开发细节 - 合作双方经过多年战略合作,系统基于中国实际交通路况开发,并经过中德团队精密调校,结合了Momenta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技术 [3] - 所有训练数据均采用中国本土数据,并引入大量经验丰富驾驶者素材,以确保系统更符合中国客户需求 [3] - 开发过程结合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已在全国多城市高流量路段和复杂环境中进行百余台车的大量道路实测 [3] - 在仿真测试环节,开展了7×24小时不间断、亿公里级别的测试,以验证系统在极端天气和复杂路况下的性能 [3] 产品特性与优势 - 系统以安全为先,具备不强行闯黄灯、路口预防性减速防碰撞、无红绿灯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功能 [4] - 研发团队对车辆动力、底盘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协同调校,旨在达成优越的人机共驾体验 [4] - 依托梅赛德斯-奔驰的创新实力及Momenta的技术与量产经验,全新纯电CLA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大幅缩短 [4]
智驾神器“托管”方向盘,是给公共安全“埋雷”
新京报· 2025-09-25 18:1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因提升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1] - 部分车企在销售时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导致车主过度依赖并引发多起事故 [1] - 目前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有关部门已要求车企规范营销宣传 [1] 安全风险与规避行为 - 部分车主使用电容感应绒布、配重环等“智驾神器”刻意规避驾驶员监测系统监测,进行低头玩手机、闭眼休息等危险行为 [1] - 网络上有商家公开销售此类“辅助神器”并附“破解教程” [1] - 使用“智驾神器”躲避监测是在制造交通安全事故,即使未发生事故也属于违法驾驶 [1] 技术应对与解决方案 - 车企持续升级以视觉识别、多模态生物识别、物理反馈联动为核心的驾驶员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监测与分级干预避免风险 [1] - 需要通过升级驾驶员监测系统监测技术来有效破解作弊手段 [2] - 配有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多为L2级别,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并准备随时接管 [2] 监管与市场规范 - 有必要通过摄像头和交警执法,倒逼车主不敢使用“智驾神器” [2] - 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应符合安全保障要求,“智驾神器”类产品明显违规 [2] - 需要进一步规范车企销售行为,并督促电商平台封杀“智驾神器”,使其无法面向市场 [2]
Momenta飞轮大模型加持,奔驰智能辅助驾驶全面走向本土化
观察者网· 2025-09-25 11:51
合作与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于9月25日联合宣布,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 [1] - 该系统将率先搭载于秋季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 [1] - 该系统未来还将拓展至更多奔驰车型当中 [3] 技术能力与系统特点 - 系统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和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开发 [1][3] - 能够实现高速、城区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3] - 系统通行效率接近人工驾驶,能灵活应对各类场景以提升出行效率 [3] - 系统遵循"安全为先"原则,具体表现为不强行闯黄灯、路口预防性减速防碰撞、无红绿灯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3] 本土化研发与测试 - 合作始于2017年,奔驰是首批在华投资辅助驾驶初创企业的外资车企之一 [3] - 系统基于中国实际交通路况和驾驶场景开发,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 [3] - 系统测试严格遵循"奔驰标准",结合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历经多层级与部门的交叉测试与验证 [3] - 公司表示凭借Momenta的技术优势,将从全新CLA开始为客户带来更智能的驾乘体验 [4]
从小草房到港交所:奇瑞21年的资本破茧之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5 11:26
公司上市里程碑 - 2025年9月7日,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3] - 2025年9月25日,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973 HK,开盘价34 2港元/股,较发行价30 75港元上涨11 22%,市值达1972亿港元 [4] - 截至上市当日9时32分,公司股价为34 52港元,总市值达1990 85亿港元,成交额为8 51亿港元 [4] 公司资本化历程 - 公司1997年3月18日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7 52亿元,由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下属5家单位共同投资 [9] - 2004年首次尝试借壳上市失败,因多方利益协调困难 [12]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因金融危机及公司当年亏损1 94亿元,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13] - 2016年尝试推动新能源业务借壳“海螺型材”上市,因业务协同性低及新能源车年销量不足2万辆而失败 [20] - 2019年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基金,后者计划出资196亿元收购控股权,但后续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完全兑现承诺 [20][21] -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以100 54亿元受让股权,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为最终上市奠定基础 [21] 股权结构演变 - 2001年,为获取轿车生产资质,公司无偿向上汽集团转让20%股权(当时估值3 5亿元) [11] - 2004年,上汽集团将20%股权无偿划转回公司原股东方,公司获得独立生产资格 [12] - 2025年1月完成“股东下沉”操作,形成国有资本(21 17%)、管理层持股平台(18 25%)及立讯精密(16 83%)的三元股权制衡体系 [28] 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 18亿元增长至2698 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70 7% [25] - 同期净利润从58 06亿元增至143 34亿元,增长57 1%,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 [3][25] - 截至上市前,公司手握419亿元现金储备 [3] - 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达82 3万辆,同比增长265%;燃油车销量183 2万辆,同比增长29% [26] - 2024年国内及海外市场销量均同比增长55%,是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及国内、海外“四赛道”全面增长的中国车企 [26] 技术与品牌布局 - 公司拥有鲲鹏黄金增程、超能电混、超能纯电组成的全动力矩阵,基于28年动力技术自研积累 [23] - 通过合纵连横,在国内拥有五大品牌:奇瑞(主品牌)、星途(高端)、捷途(旅行+)、iCAR(纯电)、智界(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电动) [24] - 2025年3月发布“智瑞星云”技术架构和“星舰计划”产品战略,启动大规模智能化转型 [24]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 [21] 市场地位与出口表现 - 公司在欧洲、南美及中东北非市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25] - 瑞虎8在俄罗斯售价较国内溢价50%,星途揽月中东版定价达国内两倍(最高超60万元) [25] - 《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从2023年168位跃升至2025年59位,世界500强提升152位至233位 [25] - 预计2025年全年产销量将超过300万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