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数据局: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大到50个左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8:38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 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 +"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 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预 计到今年底,我国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据规模化跨 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刘烈宏说,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 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 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 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夏冰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 数据局制定 ...
【财经早报】601728,拟分红165.8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8:00
国家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数据局计划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截至6月底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体量超400PB [1] - 海南省出台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对研发全流程给予40万至1000万元资金奖励 [2] - 贵州省提出低空经济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初具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并发展物流、应急等应用场景 [2] 资本市场与交易所动态 - 西安奕斯伟材料成为"科创板八条"后首家过会的未盈利企业 [2] - 北交所将开展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批量切换测试,涉及多类机构参与 [3] - 152家储能产业链企业签署行业健康发展倡议,覆盖电池、储能系统等环节 [3] 上市公司业绩 - 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同比+22.4%),但经营亏损9亿元(2024年同期利润105亿元) [5] - 中国电信上半年净利润230.2亿元(同比+5.5%),拟派发股息165.8亿元(占净利润72%) [1][5] - 网易二季度净利润86亿元,毛利润181亿元(同比+12.5%) [5] - 太辰光上半年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18.02%),西南证券净利润4.23亿元(同比+24.36%) [6] 公司重大事项 - 天普股份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 [6] - 寒武纪澄清市场不实传闻,涉及订单及供应链信息 [6] - 中国重工申请主动终止上市,因与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7] - 大元泵业液冷业务收入占比仅0.43%,提示业务不确定性 [7] - 巨力索具拟1亿元设立海洋科技子公司,拓展工程装备业务 [8] - 顺灏股份与卧龙电驱分别筹划H股上市,推进全球化布局 [8] 行业研报观点 - 银河证券建议聚焦AI三大主线:国产算力底座、出海龙头及AI+应用场景 [9] - 中信建投看好算力链景气度,推荐业绩高增长标的及光模块/CPO产业链 [9]
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15 07:10
为更好地推进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表示,面向"十五五"规划,国 家数据局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 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 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我国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8月14日,国家发 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表示,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 5.86万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不仅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数据产业 链亦加速形成。 刘烈宏称,当前,数据技术正从 ...
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布局生物制造赛道
新华日报· 2025-08-15 05:43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已成为国际竞争前沿阵地,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1] - 在医药、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生物制造技术应用广泛: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药物和疫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抗虫抗病性能 [1] -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布局生物制造新赛道,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布局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食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设备等方向 [1] - 生物医药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RNA药物等"高精尖",食品赛道瞄准母乳低聚糖、替代蛋白,生物基材料剑指可降解塑料、活体功能材料,生物制造设备发力测序仪、发酵罐、智能纯化系统 [1] - 园区已集聚合成生物学技术相关企业40余家,数量居苏州首位,占全市比重近60% [2] - 力争到2027年实现生物制造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产业发展生态日益完善,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2] 产业支持政策与平台建设 - 园区将在研发创新突破、平台体系建设、创新成果孵化、企业做大做强、开放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给予具体支持,并在资金、人才、载体等方面提供保障 [2] - 支持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及高校院所大力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 [2] - 积极引导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2] - 系统谋划建设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探索建设微生物菌种保藏库等资源库,支持建设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 [3] 重点企业案例 - 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高通量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服务,与80%的全球前20强制药企业及诸多国际生物科技公司建立合作,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RNA药物全链条技术服务商,具有从RNA单体合成、小核酸合成到小核酸药物研发的完整产业链 [3] - 吉玛基因与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共建核酸药物中试平台,为药企提供小核酸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技术服务 [3] - 龙头企业开放的技术平台支撑起覆盖合成、测试、中试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国家队+企业群"的协同模式加速了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制造整体产业进程 [3]
加快打造数据高地 沪津皖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35
数据要素政策推进 - 国家数据局计划今年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1] - 上海、天津、安徽等地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1] - 我国已建成25个城市节点,布局16个省(区、市)数据基础设施架构,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2] 数据要素应用成效 - 农业领域企业利用数据赋能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1] - 工业领域企业依托测井数据开发行业大模型,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1] - 服务业企业利用公路货运数据实现分钟级车货匹配,单车运行效率提升30%以上[1]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1] 数据资源规模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座中国国家图书馆数据资源总量[1] - 截至6月底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多倍[2] 数据流通建设 - 预计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覆盖80%省(区、市)[2] - 国家数据局将体系化布局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2]
国家数据局:加快打造具身智能等领域数据高地
北京商报· 2025-08-15 00:38
他表示,我国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 个,总体量超过了400PB(1PB可存储约5亿张2MB大小的高清照片,400PB的总量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 馆数字资源总量的140倍左右)。 据介绍,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也推动了我国数据交易需求的攀升,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 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到了246PB。 总的来看,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 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十 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据介绍,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 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 左右,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下一步,将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打造具身 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6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 ...
华峰化学、伊士曼,签约!
DT新材料· 2025-08-15 00:04
华峰化学与伊士曼化工战略合作 - 华峰化学与伊士曼化工成立合资公司,首次在中国本土生产Naia™醋酯纤维素长丝纤维,完善供应链并深化亚太市场布局 [2] - 华峰化学在氨纶纤维领域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领先,拥有20多年化学纤维研发制造经验 [2] - 伊士曼为全球特种材料龙头,员工1.4万名,Naia™纤维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2] Naia™醋酯纤维素长丝纤维特性 - 原料为FSC®/PEFCT M认证木材浆粕,经乙酰化处理使纤维素中74%-92%羟基生成醋酸纤维素酯 [4] - 属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特性,由伊士曼2018年推出并持有专利 [4] - 优势包括:低温室气体排放、柔软舒适手感、多领域应用(服装/家纺/工业)、持续工艺创新 [5] 中国特种纤维市场现状 - 中国为全球重要消费市场,醋酯纤维素长丝纤维需求稳定增长,纺织供应链与技术创新全球领先 [3] - 华峰化学通过本土化生产与国际资源结合,推动全链条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8] - 活动包括青年论坛、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对接 [13] - 主办方为DT新材料,协办单位含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支持单位覆盖多地产业联盟 [9] 大会议程亮点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参与) [14][15] - 8月21日:开幕式+宏观论坛(含AI赋能案例解读、酶分子工程等议题) [20] - 8月22日:AI赋能专题(工信部典型案例分享)+未来食品&农业论坛(HMO生物制造等议题) [29][32]
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将在今年推出、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国家数据局发布会要点速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4 11:33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 26亿户 [1] - 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1]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2]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 9亿台 覆盖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2]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 数据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数据产业规模达5 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3] - 预计未来几年数据产业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3] 数据制度建设与市场发展 - 2023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2024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4]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4]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4] 数据流通节点布局 - 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包括北上广深杭等 布局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5] - 预计2024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区、市) [5] 重点领域数据高地建设 - 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6] - 推动全社会强化数据要素价值认同 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的市场共识 [6] 数据交易环境优化 -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 全国互认" [7] -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优化布局和整合 同步推动互认、互通 [7] 人工智能数据产品供给 - 2024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 同比增长70% [8] - 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 8倍 带动行业用数水平提升 [8]
国家数据局刘烈宏: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数据高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45
国家数据局战略布局 - 国家数据局将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1] - 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数据高地 [1] - 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共创并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的市场和公司 [1]
嘉必优2'-岩藻糖基乳糖获国家认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政策与认可 - 母乳低聚糖(HMOs)中2'-岩藻糖基乳糖(2'-FL)作为含量最丰富且科学研究充分的成分 具有促进新生儿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的生理活性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7月31日公示首批36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涵盖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1] - 2'-FL成功入选该名单并由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申报 标志着其生物制造实力和产品获国家高度认可 [1]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自2012年开始开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HMOs项目 通过CRISPR联合转座等基因编辑策略对底盘细胞进行遗传改良 [2] - 采用代谢工程改造和工程化技术集成提升产量 通过理性设计及突变文库构建筛选高特异性关键酶 减少副产物生成并提升产品纯度和生产效率 [2] - 基于合成生物策略实现2'-FL、3-FL、3'-SL、6'-SL、LNnT、LNT等多个HMOs产品高效生产 其中2'-FL和LNnT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量分别为0.7-2.4g/L和0.2-0.6g/L [3] - 2'-FL、3-FL、LNT发酵产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SL、6'-SL、LNnT发酵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 产业化与市场拓展 - 公司2'-FL中试产能达200-300吨 项目计划于2025年投产 [4] - HMOs产业化应用将推动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 带动婴幼儿配方食品、成人营养品、功能性食品等产业升级 [4] - 公司计划逐步与国际知名乳企合作 拓展国内、欧洲、澳新等已实现HMOs法规准入的市场 [4] - 2025年研发中心&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将启用 融合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高效产业生态 [4] 产品审批与生产 - 公司嘉启初HMOs产品于2023年底通过农业部生物安全审查 [3] - 2'-FL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 [3] - 公司构建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和智能发酵控制系统 实践可持续发展生产制造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