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W:纯电车型可期,VLA模型预计7月发布-20250602
国盛证券· 2025-06-0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2809 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015.HK)约 131 港元、(LI.O)约 33 美元,对应 25x 2025 P/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2025Q1 毛利率超出预期,虽 Q1 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但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展望 Q2 交付量和收入预计增长,不过盈利性有压力;后续多款车型将发布,MEGA Home 车型热销,超充网络为纯电车型保驾护航,VLA 模型 7 月发布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 销量 9.3 万,同比/环比分别+16%/-41%,收入同比/环比分别+1%/-41%至 259.3 亿人民币;毛利率 20.5%,同比/环比分别-0.1pct/+0.2pct,汽车/服务及其他毛利分别为 19.8%/35.4%;研发费用环比小幅增加至 25 亿,销售及行政费用录得 25 亿元、同比/环比均减少;归母净利润录得 6.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0%/-82%,归母净利润率 2.5%;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 20%/75%至 10.2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3.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量约 58/75/87 万辆,总收入达 1555/1979/2383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为 86/98/130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5.5%/4.9%/5.4%;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为 103/119/153 亿人民币,non - GAAP 净利润率为 6.6%/6.0%/6.4% [5] 未来展望 - Q2 预计交付 12.3 - 12.8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13.3% - 17.9%;收入为 325 - 33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5% - 6.7%;因加大优惠力度,预计汽车毛利率在 19%左右 [2] - 首款纯电 SUV i8 将于 7 月正式发布、i6 将于 9 月发布;长期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价格更合适的 MPV 和轿车产品 [2] 车型情况 - MEGA Home 车型 4 月 23 日推出,售价 55.98 万元,在订单中占比超 9 成,预计 7 月交付量提升至 2500 - 3000 辆 [3] 超充网络 - 截至 5 月 25 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有 2328 座超充站、12689 根超充桩;高速超充站 824 座、高速超充桩 3851 根;5C 超充桩充电 12min 补能 500 公里,i8 车型 10 分钟补能 500 公里,预计上市时拥有 2500 座理想超充站支持 [4] VLA 模型 - 计划在 i8 车型上同步发布 VLA 模型,8 月通过 OTA 推送到所有搭载 AD Max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上;通过四个阶段完成训练与推理过程,构建司机助理 [4] 财务指标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55,507|197,937|238,297| |增长率 YoY(%)|173|17|8|27|20|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11,704|8,032|8,575|9,772|12,965|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率|9.5|5.6|5.5|4.9|5.4| |Non - GAAP 净利润|12,093|10,657|10,309|11,909|15,302| |Non - GAAP 净利润率|9.8|7.4|6.6|6.0|6.4| |调整后 P/E(倍)|18|21|21|19|14| |P/B(倍)|3.6|3.1|2.8|2.5|2.1| [6] 核心预测 - 年度:2021 - 2027 年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5] - 季度:24Q1 - 25Q4 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6]
理想汽车 | 2025Q1毛利率超预期 纯电+智驾开启新周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02 22:02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5Q1财报:单季营收259.3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1%/-41.4% [2] - 2025Q1销量约为9.3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5.5%/-41.5% [2] - 2025Q1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同环比分别为+0.4pct/+0.1pct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0.0%/-81.5% [2] - 2025Q1 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环比分别为-20.3%/+74.7% [2] 分析判断 营收短期承压 毛利保持健康 - 2025Q1汽车业务收入约为246.8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8%/-42.1% [2] - 同比上升主要由于汽车交付量增加,部分抵消收入增加由于产品组合不同导致平均售价降低 [2] - 环比下降主要受春节假期季节性因素影响 [2] - 整体ASP由2024Q4的26.9万元下降至26.6万元 [2] - 交付量中,理想L9、L8、L7、L6、Mega单季销量分别占2025Q1销量的13.1%、13.9%、22.6%、47.8%和2.6% [2] - 其他业务营收12.5亿元,同环比分别为-9.7%/-23.5% [3] - 2025Q1汽车业务毛利为48.8亿元,同环比分别为+4.0%/-41.9% [3] - 2025Q1经营性利润为+2.7亿元,利润率为+1.0%,同比转正 [3] 现金储备充足 充电站持续投入 - 2025Q1研发费用为25.1亿元,同环比为-17.5%/+4.4% [4] - 2025Q1销售管理费用为25.3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5.0%/-17.7%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于150个城市拥有502家零售中心,于225个城市运营502家售后维修中心 [4]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全国已有2,334座理想超充站,12,727充电桩,布局31个省份、227个城市 [5] - 2025Q1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亿元,自由现金流为25亿元 [6] i8上市在即 纯电周期开启 - 改款纯电动MPV理想MEGA Home预售订单强劲,占MEGA订单90%以上 [7] - 七月MEGA交付有望实现2500-3000台 [7] - 新款纯电SUV理想i8将于7月正式发布 [7] - 新车将搭载理想自主研发新一代辅助驾驶基础架构VLA模型 [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Q2汽车交付量将在12.3万辆至12.8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13.3%至+17.9% [6] - 对应的收入约为325亿元至338亿元,同比区间为+2.5%至+6.7%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653.6/2,024.5/2,226.9亿元 [8] -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01.1/134.6/165.4亿元 [8] - 对应2025年5月29日收盘价108.2港元/股,PE分别为21/16/13倍 [8]
新势力 | 5月:车市稳步向上 新势力自研芯片落地【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02 22:02
行业整体表现 - 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185万辆 同比+8.5% 环比+5.4% 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98万辆 渗透率达52.9% [2] - 6家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88,364辆 同比+32.1% 环比+7.1% 主要受益于"五一"车展促销及消费需求释放 [2] - 端到端智驾技术加速普及 小鹏/华为等车企推动智驾平权 预计2025年技术降本将覆盖20万以内主流市场 [7][8] 车企交付量排名 - 零跑以45,067辆居首 同比+148.1% 环比+9.8% 主力车型C10/C11合计占比46.8% [1][3] - 理想交付40,856辆 同比+16.7% 环比+20.4% L6单车型占比达49.4% 超充站累计2,328座 [1][4] - 小鹏交付33,525辆 同比+230.4% MONA M03占比40.5% 智驾版上市1小时大定12,566辆 [1][5] - 小米首月交付超28,000辆 新款SUV YU7预计7月量产 定位Model Y竞品 [6] 重点车企动态 零跑汽车 - C10/C11/T03三款主力车型4月合计占比68.7% B01新车盲订启动 定位15万级轿车 [3] - 2026款C10上市 起售价12.28万元 海外市场借力Stellantis渠道拓展 [3] 理想汽车 - L系列智能焕新版全系上市 起售价24.98-40.98万元 智驾配置升级 [4] - 纯电车型布局加速 充电网络建设支撑未来竞争力 [4] 小鹏汽车 - MONA M03智驾版售价11.98万起 Max版占比83% 反映平价智能化需求旺盛 [5] - 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智驾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7] 蔚来汽车 - 交付23,231辆 同比+13.1% ES6/ET5T合计占比66.8% [1][5] - 世界模型NWM推送 覆盖四大智驾场景 新款ET5/ES6等车型集中上市 [5] 智能化趋势 - 智驾技术迎来三重拐点:技术突破/用户接受度提升/商业模式创新 [8] - 推荐关注吉利/比亚迪/小鹏/理想/赛力斯等智能化领先车企 [8] - 零部件领域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沪光股份/拓普集团等)及智能化增量(伯特利/地平线等) [8] 数据图表补充 - 零跑1-5月累计交付173,658辆 同比+160.8% [10] - 理想L6车型4月销量17,000辆 占品牌总量49.4% [16][17] - 小鹏MONA M03单月交付14,000辆 创品牌单品销量纪录 [23][24]
理想汽车-W(02015):纯电车型可期,VLA模型预计7月发布
国盛证券· 2025-06-02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销量约58/75/87万辆,总收入达1555/1979/2383亿人民币,给予目标市值2809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015.HK)约131港元、(LI.O)约33美元,对应25x 2025 P/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Q1毛利率超出预期,虽Q1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但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后续车型规划丰富,超充网络和VLA模型等技术亮点值得期待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5Q1销量9.3万,同比/环比分别+16%/-41%,收入同比/环比分别+1%/-41%至259.3亿人民币,毛利率20.5%,同比/环比分别-0.1pct/+0.2pct,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0%/-82%,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20%/75%至10.2亿元 [1] - 预计Q2交付12.3 - 12.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3% - 17.9%,收入为325 - 3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 - 6.7%,汽车毛利率在19%左右 [2]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约58/75/87万辆,总收入达1555/1979/2383亿人民币,GAAP归母净利润为86/98/130亿人民币,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103/119/153亿人民币 [5] 车型情况 - 首款纯电SUV i8将于7月正式发布、i6将于9月发布,长期还会推出价格更合适的MPV和轿车产品 [2] - MEGA Home车型热销,4月23日推出,售价55.98万元,在订单中占比超9成,预计7月交付量提升至2500 - 3000辆 [3] 技术情况 - 截至5月25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有2328座超充站、12689根超充桩,i8车型搭载10分钟补能500公里的高压充电技术,预计上市时有2500座超充站支持 [4] - 7月在i8车型上同步发布VLA模型,8月推送到所有搭载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VLA模型意味着智能驾驶进步 [4] 核心预测 - 年度预测显示2021 - 2027年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收入、利润等指标变化,如2025E总销量577,664台,总收入155,507百万元 [15] - 季度预测显示24Q1 - 25Q4各季度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收入、利润等指标变化,如25Q1E总销量92,864台,总收入25,927百万元 [16]
中原证券行业周观点
中原证券· 2025-06-02 08:20
行情表现 - 锂电池指数下跌0.89%,跑赢沪深300指数[3][16][17] - 新材料指数下跌0.56%,稍强于沪深300指数[4][19] - 农林牧渔指数上涨1.95%,跑赢沪深300指数3.03个百分点[5][23] - 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9%,跑赢市场指数[6][28] - 证券Ⅱ指数下跌0.09%,跑输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7][29] - 汽车行业指数下跌4.32%,跑输沪深300指数3.24pct [8][32] - 光伏行业下跌1.77%,跑输沪深300指数[10][35] - 电力及公用事业上涨0.58%,跑赢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11][39] - 传媒板块上涨1.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2][43] - 电子指数下跌0.51%,行业整体表现强于市场[14][47] - 通信行业指数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15][52] 投资建议 - 锂电池短期建议适度关注投资机会[3][17] - 新材料关注特定材料应用及国产替代进程[4][21] - 农林牧渔关注宠物食品和动保板块[5] - 食品饮料关注软饮料等板块投资机会[6][28] - 证券关注政策面及低估值券商板块[7][30][31] - 汽车关注新车发布、以旧换新及智能化升级[8][9][34] - 光伏中期关注特定技术企业及领域龙头[10][37] - 电力及公用事业关注大型水电和谨慎关注核电企业[11][41] - 传媒关注游戏等板块及头部公司[12][45] - 电子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环节[14][50] - 通信关注新易盛、仕佳光子[15][53] 行业资讯 - 小米SU7系列首季交付75,869辆,累计交付25.8万辆[17] - 鸿蒙智行智界汽车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17][33] - 广汽集团投资76.12亿元进入巴西市场[33] - 河南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力争完成50万辆左右[33] - 特斯拉6月底前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8][34] - 国内攻克钙钛矿薄膜大面积结晶均匀性难题[10][37] - 2025年风电光伏装机预计新增2.8亿千瓦[40][41] -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数字文化贸易占比25.8% [45] - 英伟达2026财年一季度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 [53]
【私募调研记录】星石投资调研经纬恒润
证券之星· 2025-06-02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经纬恒润在机器人研究方面设有专门机构,推进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仓储循环,并将汽车控制器应用于机器人 [1] - 公司与白犀牛合作推动末端物流无人车的规模化商业落地 [1] - 公司已在港口开展L4级全无人驾驶业务,并计划拓展至公开道路场景,包括工业园区点对点无人载货重卡运输和Robobus微公交微循环 [1]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车电子产品业务增速较快,新产品量产配套小米、小鹏、吉利等车企 [1] 机构背景 - 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顶尖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首批特别会员 [2] - 2015年成为国内首批百亿证券私募,开创中国私募行业多个第一,包括第一家荣获"晨星中国对冲基金奖"的中国私募 [2] - 囊括国内外100多个奖项,包括9届14座"中国私募金牛奖"和19座5年期、10年期长期大奖 [2] - 投研团队由40人组成,采用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全行业覆盖研究 [2] - 实行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多基金经理负责制,9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 [2] - 董事长江晖拥有22年基金管理经验,曾管理基金兴和、基金兴华、华夏回报等知名产品 [2]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团队近百人,与12家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深度合作 [2]
理想汽车-W(2015.HK):2025Q1毛利率超预期纯电+智驾开启新周期
格隆汇· 2025-06-02 01:58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总营收259.3亿元,同比+1.1%,环比-41.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46.8亿元,同比+1.8%,环比-42.1% [1] - 2025Q1汽车交付量9.3万辆,同比+15.5%,环比-41.5%,平均售价(ASP)由2024Q4的26.9万元降至26.6万元 [1] - 2025Q1汽车业务毛利率19.8%,同比+0.4pct,环比+0.1pct,汽车业务毛利48.8亿元,同比+4.0%,环比-41.9% [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10.0%,环比-81.5%,non-GAAP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20.3%,环比+74.7% [1][2] 业务结构 - 2025Q1汽车销量中L9/L8/L7/L6/Mega占比分别为13.1%/13.9%/22.6%/47.8%/2.6% [1] - 其他业务营收12.5亿元,同比-9.7%,环比-23.5%,下降主要因配件销售与服务减少 [2] 费用与渠道 - 2025Q1研发费用25.1亿元,同比-17.5%,环比+4.4%,研发费用率5.4%,同比-2.2pct,环比+4.3pct [2] - 2025Q1销售管理费用25.3亿元,同比-15.0%,环比-17.7%,费用率9.8%,同比-1.9pct,环比+2.8pct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150个城市拥有500家零售中心,225个城市运营502家售后维修中心 [2] 充电网络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全国已建成2,334座理想超充站,12,727个充电桩,覆盖31个省份、227个城市 [3]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7亿元,自由现金流25亿元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Q2汽车交付量12.3万-12.8万辆,同比+13.3%至+17.9%,对应收入325亿-338亿元,同比+2.5%至+6.7% [3] - 改款纯电MPV理想MEGA Home预售订单占MEGA订单90%以上,7月交付目标2,500-3,000台 [3] - 新款纯电SUV理想i8将于7月发布,搭载新一代辅助驾驶基础架构VLA模型,后续通过OTA推送至全系AD max车型 [3] 长期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653.6/2,024.5/2,226.9亿元,归母净利润101.1/134.6/165.4亿元 [4]
透视一周牛熊股:最牛股路桥信息30CM二连板;多只前期强势股回调,利君股份周跌近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1 22:0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周跌0 03%至3347 49点 深成指周跌0 91%至10040 63点 创业板指周跌1 40%至1993 19点 [1] - 约60%个股周内上涨 121股周涨超15% 12股周跌超15% 环保、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农林牧渔等板块涨幅居前 汽车、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综合等行业跌幅居前 [1] - 北交所个股路桥信息以94 20%周涨幅领涨 舒泰神涨60 41% 广康生化、德邦股份、雄帝科技、通达电气涨幅均超50% [1] 智能驾驶与无人物流概念 - 无人物流车概念带动智能驾驶板块 德邦股份、通达电气、玉禾田等个股受市场关注 [2] - 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涉及自动驾驶汽车、出行平台、物流运营服务等领域 [2] - 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3轮融资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显示资本对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投入 [2] 路桥信息业务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交通领域信息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覆盖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公路与城市交通等场景 [1] - 未来战略聚焦三大方向: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及新业态拓展(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等)、重点城市业务复制、AI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779万元(同比+4 89%) 净利润-656 3万元(同比+4 40%) [4] 利君股份股价波动 - 公司周跌21 89%成为最熊股 此前9天8板累计涨幅近132% 5月19日股价达15 59元(2021年8月以来新高) [7][8] - 主营业务为粉磨装备(占比50%)和航空零部件加工(占比50%) 2024年营收7 76亿元(同比-27 63%) 净利润1 2亿元(同比-2 28%) [7] - 子公司德坤航空主营航空航天工装模具、数控零件加工、钣金制造及部组件装配 [9] - 公司多次提示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 过去一周主力资金净流出4 3亿元 [11]
理想汽车-W:理想汽车(2015.HK)系列点评七:2025Q1毛利率超预期 纯电+智驾开启新周期-20250601
民生证券· 2025-06-01 0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理想凭借用户洞察力和组织架构带来的产品定义能力挖掘需求,将增程式成功复现于纯电产品,随着销量提升规模效应将摊薄费用率,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10] 报告各部分总结 事件 - 公司2025Q1财报显示,单季营收259.3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1%/-41.4%;销量约9.3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5.5%/-41.5%;汽车业务毛利率19.8%,同环比分别为+0.4pct/+0.1pct;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0.0%/-81.5%;non-GAAP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环比分别为-20.3%/+74.7% [3] 营收短期承压 毛利保持健康 - 营收端:2025Q1总营收259.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1%/-41.4%,汽车业务收入约246.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8%/-42.1%,同比上升因交付量增加,环比下降受春节假期影响,整体ASP由2024Q4的26.9万元降至26.6万元,交付9.3万辆,同比/环比为+15.5%/-41.5%,理想L9、L8、L7、L6、Mega单季销量分别占比13.1%、13.9%、22.6%、47.8%和2.6%,其他业务营收12.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9.7%/-23.5%,环比下降因配件销售与服务减少 [4] - 利润端:2025Q1汽车业务毛利48.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0%/-41.9%,毛利率19.8%,同比/环比分别为+0.4pts/+0.1pts;单季经营性利润2.7亿元,利润率1.0%,同比转正;单季归母净利润6.5亿元,non-GAAP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0.3%/-74.7%,non-GAAP净利润率3.9%,同比/环比分别为-1.1pts/-5.2pts [5] 现金储备充足 充电站持续投入 - 费用端:2025Q1研发费用25.1亿元,同比/环比为-17.5%/+4.4%,费用率5.4%,同比/环比为-2.2pts/+4.3pts,同比下降因员工薪酬减少和新车项目进度影响;销售管理费用25.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5.0%/-17.7%,费用率9.8%,同比/环比为-1.9 pts/+2.8 pts,同环比下降因员工薪酬减少、运营效率提升及营销宣传活动减少 [6] - 渠道端: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150个城市有500家零售中心,225个城市运营502家售后维修中心 [8] - 充电网络:截至2025年5月27日,全国有2334座理想超充站,12727个充电桩,布局31个省份、227个城市 [8] - 现金流:2025Q1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7亿元,自由现金流25亿元 [8] - 未来展望:预计2025Q2汽车交付量12.3 - 12.8万辆,同比区间为+13.3%至+17.9%,收入约325 - 338亿元,同比区间为+2.5%至+6.7% [8] i8上市在即 纯电周期开启 - 纯电新车上市在即,改款纯电动MPV理想MEGA Home预售订单强劲,占MEGA订单90%以上,七月MEGA交付有望达2500 - 3000台;新款纯电SUV理想i8将于7月发布,搭载自主研发新一代辅助驾驶基础架构VLA模型,将通过OTA推送至全系AD max车型提升竞争力 [9]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653.6/2024.5/22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1.1/134.6/165.4亿元,对应2025年5月30日收盘价112.3港元/股,PE分别为22/16/13倍,维持“推荐”评级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4460|165359|202447|222692| |增长率(%)|16.6|14.5|22.4|10.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8032|10110|13460|16535| |增长率(%)|-31.4|25.9|33.1|22.8| |每股收益(元)|3.75|4.72|6.29|7.72| |PE|28|22|16|13| |PB|3.1|2.7|2.3|2.0| [12]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及对应增长率、利润率、周转率等指标 [13]
在变革、混战、逆袭之间,「辅助驾驶汽车人」又有了新故事
36氪· 2025-05-31 15:05
行业人才竞争现状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开指责新势力企业大量挖角吉利人才,称"没有吉利的人才他们造不出车"[1] - 特斯拉为应对人才流失采取隐藏AI部门名单+审查离职骨干电脑等措施[2][6] - 2025年智驾平权大战引发跨领域人才争夺战,涉及新势力/传统车企/合资车企/供应链[2][5] 新势力企业技术路线与人才策略 - 理想汽车2023年至今三次切换智驾技术路线:高精地图→端到端→VLA模型,伴随21职级员工夏中谱离职及团队调整[8][11] - 蔚来组建800人芯片自研团队,成员来自华为海思/联发科/哲库,2025年校招智能驾驶类硕士年薪30万+[12] - 小鹏开放"老员工回归"通道,智驾泊车负责人刘懿从比亚迪回归后获更高薪资[12][13] 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路径 - 比亚迪通过自研方案实现10万元级车型标配NOA,奇瑞将高阶智驾下探至6.59万元小蚂蚁车型[14] - 奇瑞半年内引入博世ADAS总监赵姝岩/极氪前副总裁谢保军/华为智驾总监张晓洪[16] - 吉利整合极氪智驾团队至中央研究院,姜军/陈奇分任首席座舱/智驾科学家[17] - 长城设立硅谷自动驾驶中心,首位女性CTO吴会肖成为智能化战略代言人[18][19][21] 合资车企本土化变革 - 日产/丰田调整中国区管理架构:马智欣统管中国委员会,李晖升任丰田首位华人总经理[23] - 东风日产N7项目中期被中国团队叫停后与Momenta合作,成为合资品牌首款端到端高阶智驾车型[24][26] - 日系三强(日产/本田/丰田)全面接入Momenta系统,本田中国直接跳过过渡阶段部署全场景城区NOA[26] 智能驾驶供应链格局 - 行业形成"四强"格局:Momenta(130款量产车型/30万辆交付)/华为/地平线/大疆车载[31][33] - Momenta交付效率提升:从400人2年/车型优化至10人3-6个月/车型[33] - 华为乾崑方案硬件成本下降,ADS 4.0版本可落地20万元级合资车型[35] - 地平线整合高阶智驾团队,大疆车载聚焦10-20万元价格带纯视觉方案[35] 组织架构与人才流动特征 - 新势力倾向高薪引进尖端人才(如蔚小理硅谷挖角特斯拉团队),传统车企多采用内部轮岗/架构调整[6][19] - 猎头反馈新势力与传统车企间人才流通存在文化/工作强度障碍[19] - 供应商面临核心人才流失挑战,如地平线副总裁张玉峰/软件总裁余轶南离职创业[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