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
搜索文档
经济基本面向好、资本市场回暖势头日益显现 看多中国资产成外资共识
经济日报· 2025-08-25 07:31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前景 - 多家国际投行将中国资产评级由中性上调至超配 多家外资公募基金加速布局中国资产 看多中国资产逐渐成为外资机构共识[1] -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稳定 债券方面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 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 - 股票方面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 其中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1] 外资加仓态势与配置方向 - 近期外资加仓态势明显 科技与人工智能板块成重点配置方向[1] - 路博迈基金二季度末共持有重仓股42只 在管规模约129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1] - 联博等外资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提速[1] 人民币资产配置增长空间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市值占比约3%至4% 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1] -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立收益表现 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重要资产[3] - 全球75家央行调研显示30%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3] 金融市场开放与基础设施完善 - 中国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 拓展投资渠道 优化投资环境[2] - 债券股票市场市值均位居全球第二 金融产品丰富流动性强[2] - 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试点地区开展与中资机构同类的新金融服务[2] A股市场表现与估值优势 - 上证指数下半年以来上涨11.07% 深证成指上涨16.25%[2] - 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 配置价值持续提升[2] - 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 优化北向互换通等举措[2]
经济基本面向好、资本市场回暖势头日益显现—— 看多中国资产成外资共识
经济日报· 2025-08-25 05:55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观点与行动 - 多家国际投行将中国资产评级由中性上调至超配,看多中国资产逐渐成为外资机构共识[1] - 多家外资公募基金加速布局中国资产,例如路博迈基金二季度末在管规模约为129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1] - 二季度外资加仓态势明显,科技与人工智能板块成为重点投资领域[1]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现状与趋势 - 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其中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1] - 国家外汇管理局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因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仅为3%至4%[1] 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基础设施 - 中国债券、股票市场的市值均位居全球第二,金融产品丰富、流动性强,为外资提供了多样化选择[2] - 金融制度型开放政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试点地区开展新金融服务,为外资机构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2] - 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以及优化“北向互换通”等举措,为外资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好基础[2] A股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8月22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下半年以来分别上涨11.07%和16.25%[2] - 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配置价值持续提升[2] 人民币资产的全球配置价值 - 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比较独立的收益表现,是分散风险和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标的[3] - 近期对全球75家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30%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3]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09:33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1][2]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市场的配置权重 [1][3] - 中国成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90%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多头头寸 [2]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超2% 创业板指涨超3%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1][2] - 港股市场同步走强:恒指涨0.93%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1% 恒生国企指数涨1.17% [2] - 美股市场中国资产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和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 [2] 外资流入规模与趋势 - 6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12亿美元 7月净流入规模扩大至27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5] - 5月和6月外国投资者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88亿美元 [5] - 韩国投资者年内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5] - 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人民币 [5] 资金配置转移与持仓变化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正将大量资金从印度股市转移到中国A/H股和韩国股市 [4] - 全球大型亚洲(除日本外)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显著减少空头头寸 [5]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过70亿美元 带动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6% [6] 外资机构观点与预期 - 大量闲置资本尚未进入市场 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10万亿元人民币 [7] - 赚钱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A股上行斜率逐步陡峭 [7] - 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 显示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7] - 美国利率下行将带来其他国家资金回流 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增流量 [8] 行业竞争优势与增长领域 - 中国在科技研发上具有竞争优势 AI、高端制造和半导体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8] - 中国企业在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商业化速度超越欧美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优势 [8] - 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可再生能源、电气化、生物技术以及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等领域出现结构性变化 [8]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证券时报· 2025-08-23 21:16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1][2]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7月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配置权重 [1][3][4] - 中国成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90%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多头头寸 [2]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A股市场8月22日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超2% 创业板指涨超3%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1][2] - 港股市场同步上涨:恒指涨0.93%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1% 恒生国企指数涨1.17% [1][2] - 美股中国资产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和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 中国科技ETF和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5% [2] 外资流入规模与趋势 - 6月中国股市获外资机构投资者12亿美元净流入 7月净流入规模扩大至27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其中5-6月净买入规模达188亿美元 [5] - 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人民币 [5] - 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5]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70亿美元 带动指数年内涨幅超26% 国际资本因害怕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而加速增持 [6] - 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于基金和股票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10万亿元人民币 [7] - 资金正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 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 显示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7] 外资机构观点与预期 - 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乐观情绪升至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7] - 摩根士丹利预计外资流入趋势将加速 因监管机构提高股东回报 股票估值具备吸引力以及美国降息预期升温 [8] - 惠灵顿管理公司指出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超预期 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8] - 瑞银等机构认为中国企业在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商业化速度已超越欧美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优势 [8]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券商中国· 2025-08-23 20:48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2][3]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在7月份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配置权重 [2][4]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8月22日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 创10年新高 [2][3] -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 [2][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暴涨6.5% [3]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6% [7] 外资流入规模 - 6月中国股市获外资净流入12亿美元 7月净流入扩大至27亿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6] - 5月和6月外国投资者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88亿美元 [6] - 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 [6] - 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6]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过70亿美元 [7]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估计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 [8]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更强劲的资金流入 [6][8] - 瑞银证券认为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8] - 多家外资机构指出中国成长股核心吸引力在于科技研发竞争优势 [9] - 惠灵顿管理公司认为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9] 上涨驱动因素 - 中国监管机构努力提高股东回报 [9] - 中国股票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 [9] -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将带来资金回流 [9] - 流动性改善推动资金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 [8] - 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为积极看法 [8]
外资“狂买”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49
今年以来,A股震荡上行,8月份以来A股市场主要指数更是持续上涨。在此背景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外资加速涌入中国股市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增加。 近期,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资产成为热点话题。 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最新数据, 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于中国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另有统计显示,年内韩国基金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为净卖出9.85亿美元,这表明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信心逐步恢复。 投资者看法更积极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1日,外资机构(含陆股通、QFII/RQFII,不包括外资私募)持有A股市值约为2.5万亿元,相比2024年年末的2.31万亿 元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 随着韩国个人投资者把目光转向大中华区股市,韩国机构也纷纷通过举办相关活动或发行新产品来吸引客户。比如,新韩投资证券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佣 金促销活动",将免除对投资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在内的新会员在线交易佣金。此外,尤金证券也决定在未来10年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 ...
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增,韩国资金加速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8-22 07:54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趋势 - 韩国投资者在7月21日至8月20日期间净买入中国股票/ETF,小米集团以2485.04万美元居首,腾讯控股1207.11万美元,阿里巴巴819.87万美元,国泰海通650.82万美元,药明生物590.25万美元,优必选374.21万美元,Global X中国C 332.60万美元,老铺黄金315.31万美元,小鹏汽车310.23万美元,中国银行252.06万美元 [1] - 中国市场成为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中国香港股市累计交易额超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1] - 韩国基金年内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净卖出9.85亿美元,显示配置信心恢复 [1] - 韩国上市的中国主题ETF回报亮眼,部分产品月度收益超60%,表现优于多数美国指数ETF [1] 韩国投资者背景和动机 - 韩国投资者群体庞大且活跃,总人口5000余万,但截至2023年底活跃股票交易账户达6930万个 [3] - 投资中国股票的韩国人从"在华经历者"扩展到Z世代年轻人,因免签政策、社交媒体传播和中国真实发展状况了解增加 [3] - 韩国投资者关注港股及A股市场高成长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电动汽车、电池、人工智能和科技板块 [4] - 韩国个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净买入量3年来首次由负转正,自2025年初增长明显,港股市场托管资金从1月18亿美元增至8月25.3亿美元 [4] 韩国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响应 - 韩国机构举办活动或发行新产品吸引客户,如未来资产证券举办"中国股票购买挑战赛",新韩投资证券免除新会员在线交易佣金,尤金证券提供0.2%长期优惠佣金 [5] - 券商海外业务收入超预期,Kiwoom证券第一季度收入3.6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46%,营业利润3255亿韩元,超市场预期2831亿韩元15%,海外股票交易手续费收入从372亿韩元增至674亿韩元,大中华区业务贡献增长明显 [5] - 韩国资管公司加大设立挂钩中国资产的产品,如韩国投资管理公司7月推出两只中国股票ETF,分别投资比亚迪及相关企业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重点企业 [6] 中国资产吸引力和投资逻辑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中长期乐观,关注新能源、AI、大消费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国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 [6] - 韩国投资者倾向配置自动驾驶、AI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成长股,而非传统行业 [6] - 政策红利和估值洼地双重驱动投资,2022-2024年因ELS亏损和房地产问题谨慎,但2025年在市场反弹和利好政策推动下转向积极净买入,尤其大型科技、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相关股票 [7] - 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重估行情有望持续至2026年,原因包括经济刺激措施、制造业升级、政策导向和扩大内需努力 [7] - 中国市场估值洼地吸引力强于美国和欧洲,有效产业周期围绕消费、基础设施和大型科技,预计持续至2026年,内需复苏、制造业竞争力和政策支持提供坚实基础 [8] 行业和公司具体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积极推进,接近全面量产周期,应从长远角度看待 [9] - 中国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竞争力达世界级水平,特斯拉疲软盈利凸显中国汽车制造商估值吸引力 [9]
8700亿爆买港股!中国资产领涨全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1 19:36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7月以来A股加速上涨 上证指数突破3600和3700重要关口 创10年新高 港股继续刷新年内新高并冲击近四年高点 [2] - 年初至8月20日 科创100指数上涨38.21% 中证2000指数上涨33.21% 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涨幅超20%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幅超12% [2] 南向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8760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7470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4][5] - 高盛将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预测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约7900亿人民币) 国泰海通预计全年净流入额有望超10000亿元 [5] 南向资金重仓股 - 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持仓市值5891.68亿港元)、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阿里巴巴-W、中国海洋石油、汇丰控股、中芯国际、美团-W [7] - 前20大重仓股中 腾讯控股获加仓0.6亿股 中国移动获加仓2.61亿股 阿里巴巴-W获加仓7.09亿股 小米集团-W被减仓0.83亿股 [7][8] 持股数量变动 - 南向资金对430只个股加仓 建设银行增持69.98亿股(总持股334.34亿股) 中国银行增持47.44亿股 工商银行增持35.05亿股 农业银行增持22.24亿股 [9] - 昊天国际建设获增持45.63亿股 中国石油股份、邮储银行、商汤-W、中广核电力、石药集团均获增持超10亿股 [10] 持股比例变动 - 11只个股持股比例增加超20% 昊天国际建设持股比例增加49.11%(从8.43%至57.54%) 长飞光纤光缆增加38.42% 美中嘉和增加34.75% 顺丰控股增加28.34% 黑芝麻智能增加27.31% [11][12] 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指出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研究"十五五"规划 市场聚焦新一轮政策预期 [13]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稀缺 估值偏低配置性价比高 恒生指数突破前期高点后上涨阻力较小 [13] - 高盛维持对中国市场超配评级 认为MSCI中国指数有11%潜在上涨空间 推动因素包括GDP稳健增长、港股IPO复苏、南向资金刷新纪录及外资兴趣增长 [14]
关注"高层峰会"是否提振中国资产
虎嗅· 2025-08-21 18:50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融资继续卖出,资金拉锯战延续 2、关注高层峰会是否提振中国资产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投小虎哥微信miaotou515,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融资继续卖出,资金拉锯战延续 今天,国内市场继续接受小考验,压力依旧来自资金层面。融资融券中的融资已连续第二天出现卖出, 净卖出量相当可观,高达282亿元。这里需要稍作澄清:净卖出量与融资余额是两个不同的数据。余额 反映的是已介入但未必立即买入的资金,而刚才提到的融资卖出或买入,则是真金白银的市场行动—— 有人卖出、有人买入,最终对冲出净卖出或净买入。 本文为妙投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购买本专栏即可解锁完整内容。新用户可免费领本专栏7天阅读 体验机会,在妙投APP-我的-权益兑换 输入"妙投888"即可领取。 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的8月21号星期四,我是董小姐。 ...
韩国股民今年以来对中国股票持仓量较2024年末增长近三成 尤其热衷买入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19
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末,韩国股民持仓中国股票276.59亿元,但2023年、2024年对中国股票的持仓连 续下滑。进入2025年,随着中国资产交易热度回升,韩国股票对中国股票的持仓量也快速增长。此前,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以成交额计,今年以来中国位列韩国股民最喜爱 的海外市场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来源:金融界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8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含A股、H股)的持仓量从2024年末的 190.83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44.75亿元,增长近三成。从持仓个股来看,韩国股民尤其热衷买入港股。 Choice数据显示,小米集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等代表的科技与新兴产业的龙头公司成 为主要加仓对象。截至8月18日,韩国股民对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的持仓均超过18亿元人民币。此外韩 国股民对泡泡玛特的持仓也达到4.74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