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大涨超6%,全球首创双靶点新药获受理!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涨超2%!ESMO大会召开在即,BD叙事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57
市场表现 - 10月15日A股市场震荡回暖,科创创新药板块深蹲反弹,截至10:23,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一度涨近3%,现涨超2% [1] - 资金进场,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最新单日净流入超600万元,近10日累计吸金超56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荣昌生物涨超6%,迈威生物涨超5%,艾力斯、博瑞医药涨超3%,君实生物、泽璟制药涨超2%,百济神州、益方生物等涨幅居前 [3] 指数成分与权重 - 科创创新药ETF(589120)标的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包括百济神州-U(估算权重9.89%)、艾力斯(8.60%)、百利天恒(8.16%)、君实生物-U(7.26%)、泽璟制药-U(6.76%)、博瑞医药(5.75%)、荣昌生物(5.50%)、特宝生物(4.87%)、益方生物-U(3.84%)、迈威生物-U(3.74%) [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10月15日,荣昌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用于治疗IgA肾病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成为该领域首个申报上市的国产原研新药 [5]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召开,市场对国产创新药新数据读出及新的BD交易机会抱有期待 [5]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机构指出关税政策对中国医药产业影响有限,中国创新药企多采用License-out和NewCo等BD交易模式实现出海,其本质是知识产权交易,不涉及实体药品出口,不受关税制约 [5] - 当前市场主要在交易创新药的出海逻辑,BD交易成为估值的重要依据 [6] - 2022年至2024年,中国创新药企海外BD交易数量分别为61笔、89笔、94笔,2025年1-8月已达83笔 [6] - 2022年至2024年,中国创新药企海外BD总交易金额分别为277亿元、411亿元、519亿元,2025年1-8月总交易金额845亿元,相较2024年全年增长62.81% [6] - 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质量持续提升,未来中国创新药企对外BD数量与金额都将保持高速增长 [6]
邀请函|国泰海通医药产业一、二级联动论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15 08:43
论坛活动概览 - 活动主题为医药产业 聚焦创新药出海与双抗疗法等新趋势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17日下午 地点在深圳福田区 [2] - 活动议程包括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和讨论交流环节 [2] 核心议题与演讲者 - 创新药出海渐入佳境议题由医药产业首席分析师丁丹主讲 [2] - 双抗是否会成为下一代基石疗法议题由医药产业高级分析师张拓主讲 [2] - 讨论交流环节主题为中国创新药发展新趋势 包含天使基金视角 [2] - 讨论环节参与者包括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生物科技组负责人陈默 [2]
解读诺诚健华超20亿大单的核心逻辑
新浪财经· 2025-10-14 17:19
交易核心目标与价值 - 交易核心目标为加速奥布替尼的全球多中心临床开发,提升其全球价值,公司无现金流压力,并非为合作而合作 [1] - 交易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包括1亿美元现金和700万股股票,相当于近3亿美元,为公司带来即时资金与股权收益 [1] - 除首付款外,公司还将获得最高达17%-19%的销售额分层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后续临床、注册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体现合作方对奥布替尼潜在价值的高度认可 [4] 合作方Zenas BioPharma的优势 - 合作方Zenas深耕自免领域,管线聚焦度高,能将核心资源倾斜给奥布替尼 [5] - Zenas创始人及团队成员从业经验丰富,在多发性硬化等自免领域拥有成熟的业务发展实践和深入的临床开发理解 [5] - Zenas资金实力雄厚,中报显示资金余额为2.75亿美元且无负债,近期先后完成最高3亿美元融资和1.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有充足资金开展奥布替尼的两项国际III期临床试验 [6] 交易对公司的战略益处 - 合作可减轻公司未来海外开发的资金负担,奥布替尼针对多发性硬化的两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每项需入组五六百名患者,国际III期临床试验相当烧钱 [7] - 公司通过合作找到自免领域经验丰富的团队快速推进临床,并获得现金收益,同时通过股权安排分享合作方公司本身的价值释放 [7] - 公司在板块回调情况下斥资近1200万港元回购80万股,显示对交易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9] 奥布替尼与Zenas管线的开发前景 - Zenas将奥布替尼提升至战略高度,计划作为重磅炸弹药物进行开发,并凭借其后期开发能力高效推进全球III期注册临床试验 [2] - Zenas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公布其另一款产品obexelimab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II期临床试验12周主要终点顶线数据,该产品首个适应症已完成III期,预估销售峰值可达30亿美元 [6]
医药股连日走低 短期外部环境变化扰动 机构仍看好长期产业发展趋势
智通财经· 2025-10-14 14:34
医药股市场表现 - 维亚生物股价下跌7.53%至2.58港元 [1]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7.09%至9.17港元 [1] - 康诺亚-B股价下跌5.74%至64港元 [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2025年第三季度后创新药出海趋势延续但重磅BD交易较少且NewCo形式BD未达市场预期 [1] - 短期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引发市场对脱钩风险的担忧 [1] - 全球创新研发向高效率中国转移被视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1] 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政府与跨国药企的药价谈判结果将强化对高效率低成本中国新药成果的需求 [1] -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新版《生物安全法案》未点名相关企业对中国CRO企业影响极为有限 [1] - 生物安全法案版本多次演绎对龙头CXO公司经营几乎无影响 [2] 行业前景展望 -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多个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产业中长期趋势未变 [2] - 创新药板块仍是未来2至3年的重要投资主线 [2] - 中国CXO行业处于景气度复苏阶段业绩持续增长有望重塑市场信心 [2]
上海: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
科技日报· 2025-10-14 13:07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实力 - 上海正形成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其创新药海外授权数量占全国35% [1]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作为高能级平台,是观察产业动态的窗口 [1] 基础研究与创新策源能力 - 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在"十四五"期间有6项研究登上《细胞》《自然》《科学》三大顶刊封面 [3] - 来自上海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医学四大顶刊中从2021年24篇跃升至2024年52篇,总数达127篇 [3] - 在《细胞》期刊发布的'Best of Cell 2024'榜单12篇论文中,有3篇出自上海 [3]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上海于2024年7月底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覆盖研发、生产、上市全链条,特别增加对创新药出海的支持 [4]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在上海率先启动,激励跨国企业布局 [5] - 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降低创新成本、畅通创新链条 [6] 企业国际化与"出海"成果 - 创新药对外授权许可模式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 [4] - 复宏汉霖的汉斯状在欧盟获批上市,成为"出海"政策首批受惠企业,其以上海为连接全球的"指挥中枢" [4] - 联影医疗全球化战略成功将产品打入全球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其"高举高打"策略依托上海的人才与科研支撑 [4] 跨国企业战略布局与产业链提升 - 跨国企业将上海打造为集研发、生产、投资于一体的战略枢纽,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 [5] - 伟创力在外高桥开启第一条医疗器械生产线,并帮助施乐辉完成中国本土生产,现正向高端医疗器械迈进 [5] - 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三大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正式启动建设 [6]
饶毅创办,红杉、腾讯投资,「华毅乐健」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加速出海|项目报道
36氪· 2025-10-14 08:03
龚云涛介绍,虽然罕见病药物开展临床时的可选合作医疗机构和专家资源都比较有限、分散,且缺乏公 众的疾病教育,往往会给招募造成一定难度。但在血友病领域,患者组织联盟发展相对成熟,各类医 学、药品甚至是研究信息都能比较及时地传播。 华毅乐健由生物学家饶毅在2019年时创立,主要从事基因治疗药物开发,进展最快的一款基因治疗药物 用于治疗血友病A。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罕见病之一,主要由凝血因子Ⅷ或Ⅸ基因突变引起,患者的关 节和肌肉反复出血可导致终身残疾。目前,血友病的标准疗法虽仍以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为主,但随着近 年以来多款基因治疗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获批,这种"一次治愈"式的治疗方式也逐渐为患者群体所了解。 具体到华毅乐健,公司自主研发的GS1191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血友病A(占比达到80%以上)腺相关 病毒(AAV)载体基因治疗药物,III期临床预计在今年内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同期,该产品也在探索 沙特、巴西等海外市场。 龚云涛表示,出海首站之所以选择沙特,一方面是考虑到其血友病患者较多。沙特总人口虽只有数千 万,但血友病患者达到千例之多;此外,经济水平较高、本国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特点,也为高价新药 商业化提供可行性。国内 ...
产业焦点 | 国产药械对外授权交易再现新进展,创下多个“首个”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02
合作交易核心信息 - 百利天恒将收到其ADC药物BL-B01D1合作项目中的首笔里程碑付款,这是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中单个ADC资产首笔最大里程碑付款[1] -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就BL-B01D1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BMS将支付8亿美元首付款和两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1] - 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下全球ADC领域对外授权的单药总价纪录[1] BL-B01D1药物与合作进展 - BL-B01D1是一款EGFR×HER3双抗ADC药物[1] - 合作正在顺利推进,双方已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展针对一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EGFR-TKI耐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等多项关键注册临床试验[1] - 本次里程碑付款基于BL-B01D1在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中达成的里程碑事件[3] 公司财务状况与交易影响 - 今年上半年,百利天恒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96.92%[3] - 今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3] - 这笔里程碑付款有望给百利天恒贡献收入[3] 其他技术授权合作 - 在另一项合作中,SwissRockets将获得CoolMPS测序技术相关专利的独占许可,交易对手方可获得合计不低于1.2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3] - 该合作包括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2000万美元以及按销售额阶梯计算的特许权使用费[3] - 这项合作是国内科学仪器领域首个将核心底层技术专利体系授权给海外公司进行全球商业化的案例[3]
ESMO会议即将召开,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回调超3.5%,机构:创新药出海是长期趋势
新浪财经· 2025-10-13 13:16
指数与ETF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截至2025年10月13日13:06下跌3.79% [3]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下跌3.54% 最新报价0.95元 [3] - 指数成分股中 君实生物领跌10.01% 信达生物下跌7.08% MIRXES-B下跌6.08% 康诺亚-B下跌5.89% 药捷安康-B下跌5.69% [3]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率达14.35% 成交5985.34万元 [3] - 截至10月10日 该ETF近1月日均成交额为1.33亿元 [3]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份额达4.31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5] - 该ETF最新资金净流入301.36万元 近14个交易日有9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7552.46万元 日均净流入539.46万元 [5] 行业重要会议与数据发布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 常规摘要已于10月13日发布 [3] - 多家国产创新药企如康方生物 科伦博泰 恒瑞医药 荣昌生物 君实生物等均有研究入围ESMO [3] - 市场期待双抗 ADC等新技术平台的临床数据读出 有望提升中国创新药全球影响力 [3] 公司研发与业务发展进展 - 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拟纳入我国药监局优先审评 针对具有进展风险的IgA肾病成人患者 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 [4] - 信达生物IBI363启动III期临床 适应症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4] - 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iza-bren项目达成的合作协议已触发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条件 [4] 行业趋势与交易数据 - 创新药出海是长期趋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共计72笔 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一半 [4]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 其中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 [4] - 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后 出海趋势延续 但上市公司重磅BD较少 NewCo形式的BD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5% 包括百济神州 中国生物制药 信达生物 石药集团等 [5]
国产药械对外授权交易再现新进展 创下多个“首个”
第一财经· 2025-10-13 11:13
百利天恒BL-B01D1合作进展 - 核心药物BL-B01D1将获得第一笔高达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1] - 该笔付款是迄今为止已披露的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中单个ADC资产首笔最大里程碑付款[1] - 付款基于BL-B01D1在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达成的里程碑事件[2] - 里程碑付款有望为公司贡献收入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1亿元 同比下降96.92% 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2] - 2023年12月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BMS支付8亿美元首付款和两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1] - 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 公司最高可获得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 潜在总交易额最高达84亿美元 创下全球ADC领域对外授权单药总价纪录[1] - 合作正顺利推进 双方在全球共同开展三项全球关键注册研究及多项I/II期临床研究[1] 华大智造技术授权合作 - 公司将CoolMPS测序技术及通用测序技术有偿授权给瑞士企业SwissRockets[2] - 交易是国内科学仪器领域首个将核心底层技术专利体系授权给海外公司进行全球商业化的案例[4] - 根据协议 正常履约至独占授权期满 公司可获得合计不低于1.2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3] - 具体包括2000万美元一次性不可退还首付款 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阶梯制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3] - SwissRockets在亚太及大中华以外区域获得CoolMPS相关专利技术秘密及商标的独占许可 并获通用测序技术普通许可[2] - CoolMPS是公司高通量测序技术之一 采用未标记可逆终止子进行聚合反应 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实现碱基判读[2] - 公司表示该技术与当前聚焦的StandardMPS核心研发方向存在冗余 授权可在不额外投入资源前提下实现技术价值变现 改善盈利水平与现金流[4] - 公司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 净利润亏损约1.04亿元 同比减亏65.28%[4] - 基因测序仪业务在海外实现收入3.01亿元 同比下降9.23%[4]
20cm速递丨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近5日净流入超1.3亿元,跟踪指数去年“924行情”以来跑赢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0:42
创新药出海趋势 - 创新药出海是长期趋势 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有限[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72笔 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一半[1]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 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1] - 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后出海趋势延续 但上市公司重磅BD较少 NewCo形式BD未达市场预期[1] - 全球创新研发向更高效率的中国转移是不可阻挡的趋势[1] 科创创新药ETF表现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 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1] - 指数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 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产品20%涨跌幅限制更贴合板块波动[1]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10月10日市场反弹期间 科创新药指数涨幅为103.5%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为100.5%[1] - 科创新药指数跑赢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或有助于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更好地分享科创板弹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