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富瀚微涨2.08%,成交额1.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9.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4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55.95元/股 较前上涨2.08% 总市值129.96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1.33亿元 换手率1.09% 主力资金净流入159.73万元 [1] -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53%和3.8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40%和17.92% [1] - 年内股价下跌4.16% 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75%/16.03%/16.0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81万户 较上期减少2.05% 人均流通股5749股 较上期增加2.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29.15万股 较上期增持83.16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647.23万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 同比下降14.0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02.3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8.10%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研发销售及专业技术服务 [1] - 收入构成中商品销售占比96.84% 服务收入占比3.16% [1] - 行业分类属于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涵盖ASIC芯片 安防 智慧城市 专精特新 机器视觉等领域 [1]
奥普光电涨2.05%,成交额9485.9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4.1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2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57.19元/股,成交额9485.95万元,换手率0.70%,总市值137.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4.18万元,特大单买入342.37万元(占比3.61%),大单买入1401.71万元(占比14.78%)同时卖出1958.25万元(占比20.6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1.86%,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91%、16.36%、31.8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5月13日龙虎榜净卖出1.15亿元,买入总额2.50亿元(占比12.42%),卖出总额3.65亿元(占比18.1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复合材料39.66%、光电测控仪器35.21%、光栅传感器22.44%、光学材料1.85%、其他0.84% [2] - 公司属于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行业,涉及传感器、芯片概念、机器视觉、光学等概念板块 [2] - 注册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成立于2001年6月,2010年1月上市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下降3.63%,归母净利润1381.38万元,同比下降19.31% [2] - 股东户数5.38万户,较上期增加29.80%,人均流通股4464股,较上期减少22.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20万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1.32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增持38.90万股;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140.14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持22.79万股 [3]
【大佬持仓跟踪】消费电子+机器视觉,公司二季度营收预计创下历史新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
财联社· 2025-08-21 12:3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为全球前十Fabless半导体企业之一 [1] -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 [1] - 汽车CIS产品覆盖ADAS和电子后视镜等应用 [1] - 已发布机器视觉领域产品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二季度营收预计创下历史新高 [1]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业务涉及消费电子和机器视觉两大领域 [1]
弘景光电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07: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55.72%,其中第二季度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67.12% [1] - 归母净利润7552.43万元,同比增长10.22%,第二季度净利润4089.65万元,同比增长8.92% [1] - 毛利率24.42%,同比下降20.59个百分点,净利率10.77%,同比下降29.22个百分点 [1]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5元,同比下降129.34%,主要因采购额及人工、税费、发行上市费用增加 [1][3] - 货币资金4.17亿元,同比增长130.67%,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增加 [1][3] - 应收账款3.46亿元,同比增长73.35%,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209.51% [1][4]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总额4103.46万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5.85%,同比下降5.06% [1]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72.55%,主要因发行上市相关费用增加 [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9.96%,因销售业务增长导致结转成本增加 [3]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96.98%,因募集资金暂投资于理财产品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295.0%,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位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因本期增加理财投资 [3] 业务结构与展望 - 公司聚焦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三大核心业务,同时拓展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 [6] - 2025年上半年业务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动,具体经营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6]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2.26亿元,每股收益均值2.54元 [4] 盈利能力指标 - 每股收益0.94元,同比下降8.74%,每股净资产13.09元,同比增长26.6% [1] - 2024年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26.68%,历史中位数ROIC为18.38%,最低年份2021年ROIC为11.51% [4] - 2024年净利率15.13%,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较高 [4]
机器视觉市场增长提速,欧菲光(002456.SZ)加码布局助推行业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57
机器视觉行业概况 -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 通过光学装置与非接触式传感器获取并处理图像信息 应用于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1] - 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185 12亿元 同比增长8 49% 2024年预计增长至207 17亿元 主要驱动力为工业自动化政策及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领域需求 [1] - 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81 47亿元 同比下滑1 97% 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153 32亿元(同比下滑5 07%) 3D视觉市场28 15亿元(同比增长19 18%) [2] -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10亿元 同比增速超14% 预计2028年达385亿元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20% 其中3D视觉复合增长率达25 73% [3] 欧菲光技术布局 - 构建完整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在3D ToF方向技术实力突出 具备从芯片级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能力 [1] - 技术方案已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服务机器人、AR/VR及IoT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 [1] - 独创双TX发射光源方案助力扫地机器人实现导航避障 整机高度达行业领先水平 [2] - 割草机领域率先完成RGBD方案量产 双摄+ToF方案预计年底量产 [2] 细分领域应用进展 - 手机领域:ToF前置人脸识别模组保持安卓阵营市场占有率领先 [2] - 车载领域:ToF DMS解决方案实现国内主流车厂独家供应 RGBD多模态方案完成车规认证并量产 [2] - 机器人领域:ToF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完成多家POC定点开发 [2]
瑞松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705.31万元,居两市第473位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51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705.31万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473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7952.86万元 融资偿还额6247.56万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14.86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6.79%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605.87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6.62%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 总部位于广州市 [1] - 法定代表人孙志强 注册资本12237.0064万元 实缴资本6736.0588万元 [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业务领域与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专用设备、广东板块、专精特新、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机器视觉、新能源车 [1] 企业运营数据 - 对外投资企业7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156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236条 专利信息288条 行政许可42个 [1]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经营拐点已现,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成长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6 19:14
公司业务发展 - 受益于机器人智能化趋势,3D视觉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 [2] - 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有望受益于机器人放量 [2] 财务表现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2] 市场评级 -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最新价为80.25元 [2]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8-15 09:36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上证指数低开0.18% 深证成指低开0.28% 创业板指低开0.20% [1] - CPO 液态金属 多元金融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1]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几乎平收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0.03%报6468.54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01%报21710.67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02%报44911.26点 [2] - 关税引发的美国通胀浪潮开始显现 [2]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2.13% [3] - 主要个股普跌 阿里巴巴跌3.61% 百度跌2.57% 拼多多跌1.62% 哔哩哔哩跌2.26% 蔚来跌3.68% 网易跌3.88% 富途控股跌0.98% 理想汽车跌4.62% 小鹏汽车跌3.97% [3] - 财报后个股分化 京东跌2.86% 微博大涨11.28% 有道涨9.91% 迅雷涨12.72% [4] 钢材出口与限产 - 1-7月中国出口钢材6798.3万吨 同比增长11.4% 出口均价699.7美元/吨 [5] - 7月出口钢材983.6万吨 环比增长1.6% [5] - 唐山独立轧钢企业8月16-25日可能停产 8月25日至9月3日必须停产 [5] - 若执行停限产 唐山地区35家调坯型钢企业日产量影响约9万吨 钢材利润有望修复 [5] 宠物医疗行业 - 宠物医疗承接宠物食品开启宠物经济第二成长曲线 [6] - 行业呈现高壁垒 高盈利 数量可加密特征 [6] - 行业回归更精湛诊疗技术 更专业诊疗体系 更合理商业模式和更健康扩张节奏 [6] 免示教机器人 - 通过视觉系统与焊接软件实现工件与焊缝定位 自主规划焊接路径 [7] - 已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角焊缝工件 未来将加速突破厚板多层多道焊等技术难点 [7] - 在船舶领域正初步切入小组立结构件 探索具身智能路线攻克中/大组立场景 [7] - 随着机器视觉 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 免示教焊接有望加速渗透 [7] 黄酒行业 - 行业过去面临价位 区域 场景 人群等多方面局限 [8] - 龙头合力推进全国化 高端化 年轻化逐步迎来突破 [8] - 行业有望在龙头引领下迎来复兴 [8]
股市必读:宇瞳光学(300790)8月13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14 02:58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 宇瞳光学报收于25 98元 上涨0 5% 换手率11 21% 成交量33 31万手 成交额8 65亿元 [1]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00 4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447 5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648 03万元 [11] 投资者互动问答 财务及经营数据 - 第二季度产品毛利率及销量增长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2] - 2024年车载镜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但2025年订单及经营形势未披露 [7] - 智能驾驶及多元化应用增速未明确说明 [6] - 中期分红建议获董秘回应但未明确计划 [5][9] 业务进展 - 非球面玻璃镜片间接供应大疆机器人视觉系统 [4] - 激光雷达光学件应用于智能驾驶及草坪修整割草机 [8] - 各项业务拓展进展需参考定期报告 [9] 资本运作 - 定向增发进展未明确 需等待后续公告 [3][5][9] 股东信息 - 7月底及8月8日股东人数未披露 需关注定期报告 [7][10][1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更新被建议加强 [11]
机器视觉热度升温 “3D视觉第一股”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21:43
机器视觉行业表现 - 机器视觉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2.16%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03% 近一年上涨90.43%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5.26% [1] - 行业升温源于产业链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包括头部企业出货量和海外订单回升 制造及物流需求回暖 政策推动应用场景扩大 3D视觉与AI大模型结合提升通用性与效率 [1] - 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10亿元 同比增速超14% 行业正从技术导入迈向规模化普及关键节点 [3] 奥比中光业绩与业务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归母净利润6019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1]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三维扫描及支付等应用场景拉动 发布多款双目3D相机与MS600激光雷达 聚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场景 [2] - 下游对3D视觉需求强烈 尤其在机器人领域 传统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演进 需要实现自主移动与识别交互等功能 [2] 技术发展与产业整合 - AI与大模型兴起为机器视觉落地提供更多可能性 凌云光技术以AI+视觉为轴心 发挥算法平台与视觉图像模型优势 [2] - 狮头股份拟作价6.62亿元收购利珀科技97.4399%股份 利珀科技具备自主研发工业机器视觉算法和软件平台能力 [3] - 优质企业通过新品迭代和资本运作加速整合产业资源 形成从核心器件到应用方案的完整链条 推动行业快速渗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