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握指成拳” 一体化立法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2:50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和支持机制 共同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 提升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 [1] - 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 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 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长三角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动基础研究合作 鼓励开展高风险 高价值基础研究 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支持跨区域 跨学科协同开展产业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 [2] -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 优化企业出题机制 完善科研任务组织方式 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 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2] - 共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建设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提升区域内转移转化效率 [2] - 促进各类开发区(园区)跨省域 跨园区交流合作和联动发展 共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支持企业与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设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2] 金融支持与资源共享 - 共同加强金融支持创新力度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3] - 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 引导创业投资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3] - 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以及科技专家库共享共用 开展联合攻关等项目的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 [3] 区域创新共同体成果 - 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 33% 跨省域国内发明专利合作申请量达到9545件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4 39件 三省一市间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1年增长145% [4] - 长三角创新券已扩展至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全域 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 已有超过5000家企业申领长三角创新券 创新券服务金额超过5 5亿元 创新券支持金额超过1 8亿元 [4] - 近5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纳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仪器总价值超590亿元 [4] 未来行动计划 - 初步完成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情况的阶段性评估 正制定形成工作计划 将启动新一轮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 [4] - G60科创走廊将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推动教育 科技 人才的深度融合发展 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共育国际一流的科创生态 [5] - G60科创走廊将加大力度推动原始创新 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通发展 推动科创平台 大型仪器资源共享 加大对金融 产业和科技的创新支持力度 [5]
空缺一年多终落定!张成喆将升任行长,西安银行如何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7-30 23:40
人事任命 - 西安银行聘任张成喆为新任行长并当选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其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后生效[1][3][4] - 张成喆为内部培养高管 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经济师资格 自2016年11月起担任副行长逾八年 经历基层支行 核心业务部门及异地分行等多岗位历练[1][3][4] - 此次人事调整源于前任行长梁邦海2024年4月转任董事长 以及2024年以来多位高管离任包括董秘石小云 副行长狄浩 黄长松 2025年副行长管辉 行长助理王星辞职[5][6] 财务表现 - 公司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末达4803.7亿元较上年增长11.14% 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增至5197.24亿元[8] - 归母净利润增长乏力 2019年同比增长13.27%达26.75亿元 2020年增速降至3.05%为27.56亿元 2021年增速进一步收窄至1.73%为28.04亿元 2022年同比下降13.55%至24.24亿元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回升至24.62亿元和25.59亿元但未超过2019年水平[9] - 资本充足率连续下滑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07% 10.07%和12.41% 较2023年末分别下降0.66 0.66和0.73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9.36% 9.36%和11.69%[10] 资本补充举措 - 2025年6月发行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前五年票面利率2.40% 另发行2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10] - 董事会同意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非资本类金融债券 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和支持特定资产业务投放[12] 战略布局 - 聚焦硬科技赛道 计划设立服务硬科技业务特色的一级管理支行 需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实施[1][11] - 2024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28亿元 增幅达26.54%[11] - 深化与科研院所 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合作 推出"硬科技投易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11][12] - 通过数字化信贷方式实施精准信用画像 加强贷前审查与贷后管理 建立匹配硬科技企业高风险特性的风控模型[12][13]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董事会决议与人事任命 - 董事会于2025年7月29日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 全体8名董事出席 但股东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因股权质押比例超50% 其提名董事胡军的表决权受限制[1] - 提名刘金平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表决通过7票同意[2] 其履历包括陕西汽车制造总厂供应处处长 陕西鼓风机集团党委副书记及总经理 现任西安投资控股党委书记兼董事长[24] - 提名张蕾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通过7票同意[4] 其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24] - 提名张成喆为董事候选人并选举为副董事长 表决通过7票同意[6][8] 其历任西安银行多个支行及部门总经理 现任党委副书记及副行长[25] - 聘任张成喆为行长 表决通过7票同意[9][10] 同时聘任曾光为行长助理 表决通过7票同意[11] 曾光曾任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多个管理职务 现任首席审贷官[25] 战略发展与资本规划 - 通过设立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议案 表决通过7票同意[15] - 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议案 表决通过7票同意[16] - 同意设立西安硬科技特色支行 以深化科创金融服务 需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实施[17] - 批准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金融债券(非资本类)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经监管核准[19][20]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高级管理人员2025年度履职考核指标方案获通过 因关联关系 董事长梁邦海回避表决 最终6票同意[12][13] - 股东西安金融控股质押所持部分股份的备案报告获通过 表决7票同意[18] - 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董事提名及金融债券发行等议案[21][28]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及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时间涵盖9:15至15:00[26][27][29]
上海:加大金融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力度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1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 - 持续推动金融改革事项和平稳落地开放举措 [1] - 加强与中央金融办及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 [1] - 落实中央交给上海的重要事项以服务国家金融制度创新 [1]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强化 - 聚焦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 [1] - 发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平台作用 [1] - 推动金融支持科创成果产业化 [1]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规划 - 开展"十五五"研究谋划并科学研判形势 [1] - 对标国际一流金融中心建设标准 [1] - 坚持开门问策以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1] 金融业经济贡献度提升 - 加大金融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力度 [1] -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1]
区域银行中期答卷:谁是增长“优等生”,谁在寻找新解法?|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7-29 12:14
业绩全景对比 - 四家银行上半年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但在增长动能、业务结构与风险控制上呈现显著差异 [1] - 宁波银行以371.60亿元营收和147.72亿元净利润居首,杭州银行紧随其后,常熟银行与齐鲁银行规模相对较小 [2] - 净利润增幅普遍高于营收增幅,杭州银行16.67%、常熟银行13.55%、宁波银行8.23%、齐鲁银行16.48% [2][9] - 四家银行资产规模均稳步扩张,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同比增速11.04%,常熟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4000亿元,齐鲁银行突破7500亿元 [2][3] 盈利规模与增长效率 -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净利润147.72亿元,杭州银行营收200.93亿元,净利润116.62亿元 [2] - 常熟银行营收60.62亿元,净利润19.69亿元,齐鲁银行营收67亿元,净利润27亿元 [2] - 杭州银行加权平均ROE 9.50%,常熟银行13.33%,齐鲁银行12.8% [2] -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幅均领先,存款增长13.07%,贷款增长13.36% [3]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均稳定在0.76%,齐鲁银行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09% [3][4] - 拨备覆盖率方面,杭州银行520.89%居首,常熟银行489.53%,宁波银行374.16%,齐鲁银行343.24% [4] - 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15.21%,杭州银行14.64% [4] 差异化战略图谱 - 杭州银行利润高增16.67%,源于贷款规模扩张、债券投资收益提升及拨备调节的多重支撑 [4][5] - 杭州银行贷款总额环比增长7.67%,同比增速12.6%,政信类业务占对公贷款超六成 [4] - 杭州银行在债券投资领域表现亮眼,2024年投资收益占非息收入比重达52.6% [5] - 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十个季度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520.89% [5] 常熟银行特色 - 常熟银行营收增幅10.10%居首,净利润增幅13.55%,"存款立行"战略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 [7] - 常熟银行上半年存款增长8.46%,活期存款占比高,净息差高达2.71% [7] - 常熟银行涉农贷款占比超65%,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超80%,不良贷款率0.76% [7] 宁波银行特点 - 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存贷款增幅均超13%,净利润增幅8.23% [8] - 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 [8] - 宁波银行依托"公司银行+零售银行+金融市场"三大板块协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稳步增长 [8] 齐鲁银行表现 - 齐鲁银行净利润增幅16.48%,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09% [9] - 齐鲁银行总资产突破7500亿元,上半年增幅8.96%,贷款总额增长10.16% [9] - 齐鲁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1-2024年从2.02%降至1.51% [9] 行业趋势 - 净息差降幅收窄,利息收入边际改善,中泰证券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降幅将明显小于2024年 [10]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拨备反哺利润,天风证券指出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将缓解资产质量压力 [11] - 差异化战略成中小银行生存关键,深耕细分市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强化数智化转型成为重要抓手 [11]
区域银行样本观察:十五年磨一剑的成长答卷——专访苏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强
第一财经· 2025-07-28 09: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近15倍,较上市时增长112% [1][4] - 公司构建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驾马车"驱动模式,形成"科创+跨境"与"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 [2][5] - 公司不良贷款率长期控制在1%以内,2024年末降至0.83%,实现"六连降" [4] - 公司在《银行家》全球银行排名中跃居第237位,较15年前提升735位 [5] 区域金融服务 - 公司推出"五个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3年对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信贷及100亿元债券等支持 [6] - 公司实施"345"专项行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超500场 [7] - 公司子公司苏新基金完成利率债基、中证500指数增强等产品募集发行,布局公募REITs创新 [8] 跨境金融服务 - 公司国际结算量2024年较上年翻番,推出"五维十策"支持外贸经济 [5] - 公司2024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92亿元,同比增长209% [10] - 公司与近27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服务上下游客户近2500家 [11] 零售金融服务 - 公司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服务养老客户超200万人 [5] - 公司"苏心生活"平台注册用户超20万户,2024年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120万人次 [12] - 公司推出"苏心康养"品牌,全年开展康养主题活动270余场 [13] 科创金融服务 - 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超1.3万家,科创企业授信规模突破1300亿元,企业贷款中20%流向科创领域 [14][15] - 公司参与6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完成8个地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质押登记累计金额超100亿元 [15] - 公司人才卡累计发卡超2万张,服务人才企业超2500户 [16] 普惠金融服务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705亿元 [17] - 公司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转贷"四贷联动"机制 [18] - 公司上线"苏心惠"、"票链贷"等普惠产品,推动"政采贷"全流程线上化 [19]
福州市小微企业融资“易企见”对接会在福州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25
活动概况 - 福州市小微企业融资"易企见"对接会——台江区"科创金融"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由福州市发改委、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承办 [1] - 活动参与方包括主办方领导、市直部门业务处室、区直部门、各县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负责人、科技型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 [1]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业务进展 - 截至7月16日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90亿元 小微协调工作机制下合计授信客户近1500户 金额超45亿元 [3] - 公司通过创新特色金融产品、落实专项优惠政策、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同时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3] - 未来将继续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为福州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持 [3] - 在政银企交流环节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与超7成参会科技企业现场对接成功 [3] 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农业银行福州分行、建设银行城东支行等9家银行分管行长围绕有效经验及典型融资案例进行交流发言 [3] 政策通报与调研 - 市发改委、市委金融办通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展情况 [4] - 政银企代表共同调研福州科创金融服务中心 了解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务成果 体验政银企创新联动机制落地的新生态 [6]
郑州银行:创新为笔、担当为墨,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02
公司业绩与规模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 存款总额达4301.12亿元 其中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至56.6%创历史新高 [1] 企业纾困支持 - 2025年上半年通过一企一策方案支持市级国企4户 区县级国企18户 帮扶民营企业51户 [2]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超2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投放金额达136亿元 [2] 产业金融合作 - 创新组建团队和产业调研小组服务河南省7+28+N产业链建设 通过总分联动贷审协同优化全流程 [3]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合作 未来3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 重点投向国企改革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建设 [3] - 与济源市政府支持绿色冶金产业 携手新郑市政府赋能临空经济区 联动巩义市推动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升级 [3] 科创金融服务 - 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包括初创期科技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 成长期认股权贷专精特新贷 成熟期上市贷 [4]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打造懂技术懂产业懂金融的复合型团队 [4] - 通过大数据+AI智能风控体系实现秒级审批和精准定价 推出零感知预授信服务 [4] - 2024年末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达482.69亿元 增速高达44.50% 其中科技贷等产品增速超40%位列全省前三 [4] 普惠金融实践 - 打造四大管家服务体系 包括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 [6] - 通过优化服务渠道完善产品功能 深化特色客群服务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6]
农行浙江省分行为科创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20 17:53
农行浙江省分行科创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6月末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超2100亿元 [1] - 系统性构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制定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方案 建强专营支行体系 [4] - 打破传统信贷评价体系 探索创新能力与成长经营能力精准画像 [4] - 创新推出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 支持纯信用 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模式 [4] - 打造"投 贷 债 租 汇 链"六位一体全链条金融服务 协同生态圈伙伴 [4] Rokid案例 - 杭州灵伴科技专注AI+AR技术融合 2025年初因AI+AR眼镜"脱稿演讲"产品走红 [1] - 研发期面临资金需求大 缺乏传统抵押物的融资困境 [1] - 农行余杭支行创新"数据驱动+信用评估"授信模式 发放2000万元贷款 [1] - 贷款资金加速新一代AR智能眼镜研发 [2] 万事利案例 - 传统丝绸企业启动"AI设计+智能制造"转型 面临资金需求 [3] - 农行杭州分行提供8800万元专项信贷 支持AI设计平台研发与智能印染产线升级 [3] - 成果包括"西湖一号"AI设计平台(设计效率提升80%) 数字化印染车间(能耗降20%) [3] 创新金融模式 -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 缺抵押"特点 以技术力 产业力等科创能力作为评分维度 [1] - 运用"项目前期贷+供应链数字金融"组合拳支持传统产业升级 [3] - 实现农行系统内AIC股权投资基金首笔投放 体现"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策略 [4]
长城证券人事变动:周钟山代行总裁职责,21岁参加工作,在南昌营业部工作超17年
新浪证券· 2025-07-18 21:25
人事变动 - 长城证券总裁、财务负责人李翔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 -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钟山将代行总裁、财务负责人职责 [1] - 周钟山1974年1月出生,拥有博士学位,职业经历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起步,1998年加入长城证券 [1] - 周钟山历任南昌营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2015年起逐步晋升至副总裁、董事会秘书,2025年7月代行总裁职责 [1] 战略与业务发展 - 周钟山主导公司"十四五"规划落地,提出以"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为核心的发展特色 [2] - 推动成立"集团与战略客户部",建立"1+N"服务模式,整合华能集团资源,落地5单入港企业项目,储备产业链企业342家 [2] - 投行业务定位为"特色化投行驱动力",聚焦能源、科创领域,拓展绿色债券、北交所业务 [2] - 财富管理构建"一体三翼"模式,深化景顺长城、长城基金投研协同 [2] 风险管理与组织变革 - 周钟山在2024年小盘股暴跌期间主导DMA、雪球业务动态风控,避免违约情况发生 [3] - 推动构建"弱敞口投资体系",增加高股息策略布局,优化债券结构 [3] - 兼任长证国际金融董事局副主席,主导香港子公司牌照申请,强调合规与本土化团队建设 [3] - 2024年牵头撤销冗余部门,新设"品牌与公共关系部",推动高管团队年轻化,提拔三名70后副总裁 [3] 业绩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增85%-95%(达13.35亿–14.07亿元),财富管理、自营投资业务为增长主力 [4] - 推动资管产品线扩展,布局滚动持有债基、中短债等5类集合计划 [4] - 解读新"国九条"要求,强调证券业需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核心功能 [4] - 提出中小券商应"做精做细",与长城证券产业特色化路径相呼应 [4] 薪酬与未来挑战 - 离任总裁李翔2022-2024年薪稳定在120万元左右,2021年薪酬高达588万元 [5] - 周钟山2024年担任副总裁、董秘等职务年薪58万元 [5] - 当前需平衡战略延续性与创新突破,推动组织效率与战略执行力升级 [5] - 需在业绩高增基础上破解券商同质化竞争困局,夯实"产业投行"标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