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

搜索文档
武汉阳逻港国际直航货运量创十年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7
武汉阳逻港货运量创新高 - 武汉阳逻港2024年1-5月国际直航货运量达10.81万吨 超越2018年全年总量10.05万吨 创近十年出入境船舶年货运量新高 [1] - 前5个月查验出入境船舶64艘次 同比增长25.5% 其中"印尼-武汉"等3条直航航线带动货运量同比增长197.8% [5] 国际直航航线发展 - 阳逻港累计开通5条国际直航航线 进口商品主要为氢氧化镍等新能源产业原料及汽车配件 出口商品包括电动机等设备零部件和化工产品 [3] - "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国际直航航线专为格林美印尼园区打造 开通半年来累计完成34艘次运输 进出口货物吞吐量达9.48万吨 [2] - 直航航线使格林美综合物流成本显著下降 预计2024年航线运送货值将突破10亿美元 [2] 通航效率提升措施 - 阳逻港推行"直靠"模式 船舶直接靠港同时进行联检 相比传统模式节省至少3天时间 [4] - 巴拿马籍船舶"LAN NING19"轮实现20分钟"直靠" 创阳逻港外籍船舶靠泊最短用时纪录 为每条船节省约3万元成本 [5] - 武汉阳逻海事处通过智慧海事系统、北斗实时监控和无人机监管实现"直靠"船舶全程护航 [4]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中国镍资源探明储量仅占全球2.45% 印尼以5500万吨储量占全球42% [2] - 格林美2019年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建成电池级镍化学产品湿法冶炼基地 生产镍湿法冶炼中间品(MHP) [2] - 直航航线使格林美原料运输时间压缩7-10天 解决了此前需经广州或连云港中转的运输瓶颈 [2]
巴拿马政府:自2019年以来,海事管理局已取消了650多艘船只的注册登记。正就船舶注册事宜与美国开展合作。
快讯· 2025-06-03 01:59
巴拿马政府:自2019年以来,海事管理局已取消了650多艘船只的注册登记。正就船舶注册事宜与美国 开展合作。 ...
心智观察所:14年的博弈,中国造船是如何取代韩国霸主地位的
观察者网· 2025-06-02 09:12
全球造船业格局演变 - 中国造船业2024年以74.7%的新船订单份额终结韩国20年霸主地位,改写全球造船版图 [1] - 造船业主导权更迭伴随技术、规模与国家意志碰撞,历史轨迹从英国、日本到韩国,最终转向中国 [1][3] - 2000年韩国以40%市场份额超越日本时,中国仅占4%订单量,2010年首次超过韩国进入顶级行列 [3] 中韩造船业竞争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领先:完工量55.1%、手持订单量61.4%、新接订单量74.7%,韩国分别为25.6%、24.1%和17% [4] - 中国新接订单量达8711万载重吨(同比+51.7%),手持订单2.0872亿载重吨,韩国新接订单仅1098万修正总吨(CGT) [4] - 2024年7月韩国短暂以40%订单反超,但9月中国以90%市场份额强势回归 [4][5] 中国造船业竞争优势 - 规模效应:2024年承接全球71%CGT订单,集装箱船占83%、干散货船78%、油轮及化学品船76% [6] - 产业集群:江苏靖江2022年完工量占全球9.3%,新接订单占全球10.2%,手持订单占全球10.7% [6] - 产业链整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CSSC)通过设计-采购-建造闭环体系提升效率,2024年吸收中国船舶重工进一步优化资源 [6] 技术突破与高端船型进展 - LNG运输船:中国订单占比从0%升至2024年48%(韩国50%),打破韩国2018-2019年94%的垄断 [8] - 大型邮轮:2024年交付首艘自主研发"爱达·魔都号",涉及2500万零部件,技术复杂度比肩航母 [8] - 绿色船舶:中国承接全球70%以上订单,覆盖LNG双燃料、甲醇双燃料、氨燃料船等,韩国仅集中在LNG双燃料船 [8][9] 标志性技术成果 - 全球首艘LNG动力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远瑞洋"由大连船舶重工2022年交付 [9] - 最大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Höegh Aurora"由招商局重工江苏船厂2024年交付 [9] - 最大700标箱纯电动力集装箱船"绿华山"由江南造船2024年交付 [9][11]
“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达60艘
海南日报· 2025-06-02 07:34
船舶登记数量增长 - "中国洋浦港"籍登记在册船舶数量达60艘 [1] - 自2024年11月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成立以来,新登记船舶16艘,增长34.8% [1] - 总运力达583.65万载重吨 [1] 船舶登记政策与服务优化 - 推出10项优化政务服务举措,包括"服务专员""跨前服务""容缺后补""极简审批"等 [2] - 分类施策,引导在建船舶、中资方便旗船回归及外籍船舶注册登记 [2] - 与交通、船检部门共建船舶移籍登记"一事联办"信息共享平台 [2] 国际合作与政策宣介 - 参加海洋联盟2025年全球港航合作伙伴大会、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2] - 与所罗门群岛基础设施发展部交流研讨船旗国管理制度 [2] - 组织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研讨会,宣传"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优势 [2] 未来目标与规划 - 锚定100艘船舶的近期目标 [3] - 强化政策宣传推广,创新登记便利化服务举措 [3] - 塑造"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登记品牌 [3]
中国造船业崛起,日本造船业前景取决于下一代船舶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17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正处于繁荣时期,未来三年干船坞订单量激增,价格持续上涨[1] - 2024年新建船舶价格指数达189.2,较2023年178.4上涨6%,较2020年低点上涨50%[4] - 截至4月底日本造船企业建造积压量约3.7年[4] 日本主要造船企业表现 - 日本海洋联合(JMU)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1.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5] - 三井造船转型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净利润390亿日元同比增长60%[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造船订单69%,韩国15%,日本仅7%且份额持续缩小[7]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领域韩国企业2024年订单56艘,中国37艘,日本几乎无参与[7] - 自2016年以来日本企业60%液化天然气船订单来自韩国,40%来自中国[7] 日本行业应对策略 - 启动全日本框架计划,第一步实现氨燃料船舶油箱标准化[7] - 海事省向16家公司提供1200亿日元补贴发展零排放船舶(氢/甲醇燃料)[8] - 成立"前沿解决方案海洋设计倡议"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8] - 今治造船、三菱造船、JMU联合三大航运公司形成联盟[9][10] 行业活动与政策环境 - 今治船舶海事展会吸引24国380家公司参展创历史新高[3] - 日本正与美国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应对美国造船业振兴政策[4]
舍弃百亿级产值十亿级财政收入,扬州十年大运河生态治理值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22:36
一边是百亿级的产值、10亿级的财政收入,另一边是周边10万居民对良好环境、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 选择? 十年前,扬州做了一个选择。如今,这份抉择已结出硕果:曾经污水直排、垃圾成堆的运河三湾段,经 生态修复后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蜕变为风景秀丽的生态公园。 5月20日,"发现大运河里的生态文明"活动在扬州启幕,南都记者实地探访揭开了这座城市"运河治理密 码"的一角。2015年起,扬州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搬迁沿岸企业、修复湿地690亩,推 动运河水质持续改善。 "我10多年前来过扬州,这次来感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处处是'天蓝地绿 水清'。"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说。再次来到扬州,巨变的环境让刘春龙不禁感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江苏省也在推进"无废运河"建设。作为京杭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依托得天独 厚的运河资源,联合环保、交通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水、气、土、固废协同治理的新路径。 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 大运河生态治理做对了什么? 5月20日,南都记者跟随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发现大运河里的生态文明"媒体采风活动来到京杭 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 " ...
中国船舶(600150):短期扰动不改周期趋势 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兑现期
新浪财经· 2025-05-29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 [1] - 2024年毛利率10.20%,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91%,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毛利率12.84%,同比上升5.6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05%,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61%,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其中管理/研发/财务/销售费用率分别变化-0.20/+0.40/-0.25/-0.82个百分点 [2] - 24Q4毛利率12.2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69%,同比上升5.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提升幅度高于毛利率,主要得益于交付规模增加带来的费用率持续下滑 [3]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修船业务承接296艘/20.73亿元 [4] - 2025年Q1业绩大幅改善主要由于生产效率提升和高毛利船舶交付占比增加 [4] - 随着低价订单消耗完毕,后续将迎来高价船的集中交付,预计业绩将逐季提升 [4] 行业展望 - 短期新船造价和新接订单受特殊事件影响同比略有下滑,但长期"产能受限+船舶老化+环保要求"三大逻辑未变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8/1028.93/1128.61亿元,同比增长13.00%/15.87%/9.6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7/100.77/130.31亿元,同比增长91.95%/45.25%/29.31% [5]
船舶行业点评报告:*ST松发重组成功,向“中国最具成长力造船厂”迈进
浙商证券· 2025-05-28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船厂盈利能力改善,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创新高,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且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T 松发重组情况 - 2025 年 5 月 26 日盘后松发股份发布相关公告,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交割事项实施完毕,包括恒力重工 100%股权过户至松发股份名下、松发品牌家居 100%股权过户至中坤投资,交割日为 2025 年 5 月 22 日 [1] - 后续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 40 亿配套资金,用于标的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锁定期 6 个月 [2] 恒力重工情况 - 2024 年公司新接订单全球排名第 4,截止 2025 年 5 月 28 日手持订单 1795 万 DWT、442 万 CGT,2024 年新接订单 1283 万 DWT、318 万 CGT [3] - 具备船用发动机配套能力,产能有富裕,2024 年 3 月开始接受外部订单,发动机业务开始生产 [3] 船舶行业情况 - 2025 年 1 - 4 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同比下降 56%,其中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 346%,油轮、散货船、LNG 船、其他船型新接订单同比下降 [4] - 截至 2025 年 4 月,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 187.11 点,2025 年以来下降 1.08%,2021 年以来增长 47%,位于历史峰值 98%分位,箱船、油轮、散货船、液化船新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 +3.35%、 -1.74%、 -0.1%、 -0.1%,位于历史峰值 91%、83%、71%、97% [4] - 截止 2025 年 4 月,箱船、油轮、散货船手持订单占运力比约 27%、15%、10%,油轮至 2025 年运力仍紧缺 [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船防务、亚星锚链,关注*ST 松发 [6]
10亿美元造船大单!印度航运巨头与中国和韩国船厂洽谈建造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53
印度国有航运公司Shipping Corporation of India(SCI)正在与中国和韩国的船厂接触,计划以10亿美元建造2艘VLCC及最多 4艘16,000TEU的集装箱船。 据悉,此举源于印度政府为保障能源供应而推出的大规模油轮建造计划,计划到2040年前投入8,50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 币714亿元)建造112艘船。 消息人士于本月初透露,印度政府正在筹备一份10艘船舶的订单。多家造船业人士表示,SCI的VLCC和集装箱船候选船厂 名单包括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以及中国的民营大型造船企业,如恒力重工和新时代造船。 一位造船业人士估计,订单总成本将略低于10亿美元。按此计算,每艘VLCC的价格约为1.2亿美元,而16,000TEU的集装箱 船单价在1.8亿至1.9亿美元之间。集装箱船订单包括两艘确定建造的船舶及两艘备选船舶。 据悉,SCI尚未决定集装箱船的燃料类型,但VLCC将采用传统燃料。此外,SCI将在与船厂洽谈后发布正式招标。 此前,印度政府已邀请日本和韩国的船企合作在印度建造船舶。据报道,现代重工正与印度国营科钦造船厂洽谈在科钦新建 造船设施,而韩华海洋则计划在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