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差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2025年3月澳大利亚外贸顺差增加40.48亿澳元
新华财经· 2025-05-01 22:26
贸易顺差数据 - 2025年3月澳大利亚货物贸易顺差达69亿澳元(约321.62亿元人民币),较2月经调整后的28.52亿澳元增加40.48亿澳元 [1] - 3月顺差远超市场预期的31.3亿澳元 [1] 进出口表现 - 3月货物出口额环比增长7.6%至453.48亿澳元,进口额环比下降2.2%至384.47亿澳元 [1] - 非农村商品出口环比增长8.6%至337.74亿澳元,其中金属矿石与矿物出口增长11.6%至145.25亿澳元,煤/焦炭/煤球出口增长10.7%至56.91亿澳元 [1][2] - 非货币黄金出口环比增长25.9%至53.03亿澳元,农村商品出口环比下降8.5%至62.23亿澳元 [1] 价格指数变动 - 2025年一季度出口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1%(同比降4.7%),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升3.3%(同比升3.2%) [2] - 金属矿石和金属废料出口价格指标因铁矿石涨价环比上升5.4%,非货币黄金出口价格指标因避险需求环比上升12.4% [2] - 石油及相关材料进口价格指标因澳元贬值和制裁因素环比上升8.2%,非货币黄金进口价格指标上升11.7% [3]
美国经济繁荣的“秘密武器”正被特朗普亲手摧毁!
金十数据· 2025-04-28 16:08
贸易逆差与无形资产价值 - 传统统计显示2000-2024年美国累计经常账户赤字达14 4万亿美元 但同期净金融收入仅下降190亿美元 差额5570亿美元源于无形资产创造的超额回报 [2] - 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1 2万亿美元 但跨境服务贸易顺差2950亿美元 海外子公司净收入6320亿美元 形成8950亿美元净服务顺差 几乎抵消商品逆差 [2] - 美国企业通过无形资产(创意 知识产权等)结合资本获得8%回报率 远超外国投资者4%的被动收益 形成"暗物质"经济优势 [3] 全球子公司网络与资本流动 - 2024年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2 1万亿美元 显著高于外国在美子公司1 5万亿美元 体现跨国运营优势 [2] - 美国实际利用28万亿美元资本 其中半数投入海外直接投资 通过无形资产转化实现高回报 [3] -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跨境投资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使其能持续提取无形资本价值 [3] 政策转向的潜在影响 - 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削弱知识产权保护 威胁科技 制药 娱乐等行业海外收益 导致抵消贸易逆差的收入枯竭 [3] - 封闭政策将损害美国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 破坏支撑"暗物质"优势的知识基础 [4] - 盟友国家正通过加强彼此联系对冲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 [4]
我对贸易战的看法:对美对中都好
集思录· 2025-04-21 22:53
1)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企业,最大的基本都是外资或台资,以前有排名,前二十内资企业不到 30%,现在不公布了,苹果公司一年出口到美国400亿-500亿美元,算是中国产品,国内能 分到多少利润?这种只长骨头不长肉的GDP有屁用,日本从五十年代起步,30年时间工资赶 上发达国家水平,我们改开有四十多年了吧,打工人十二小时打螺丝只混个温饱。该改一改 发展模式了。 我以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这家公司规模在江苏应该排前三,见过自家产品在 国外的售价,和老外的采购聊天,他们说在中国采购1块钱的商品,回国后如果卖不到2.5 元,就会亏本。 欧美国家的零售业和国内不同,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不要说外国人,就是本国人想开个小卖 部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中国人矿+跨国巨头的经济模式,该走到尽头了。 国内加50%关税没公布前,我就推测不会谈判。 现在,美国单独对付中国,有的人认为,中美会谈判,找到妥协点,中国吃个大亏忍过去, 但我与前几天的想法一样,中国任然不会谈判。 2)贸易战打击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跨国公司,苹果就不说了,象百得公司,美国最大的工 具公司,全部产品委托国内企业生产,一块钱的产品,卖到美国至少2.5元,国内企业挣0 ...
疯王与关税
雪球· 2025-04-13 12:07
长按即可参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破晓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许多朋友问我疯王和关税的事 , 按说 " 格系价投 " 是不考虑这种因素的 。 但作为经济学 爱好者 , 我对此类话题也颇感兴趣 。 请注意 , 这与投资没任何关系 ! 格系价投 , 是以 " 安全边际 " 为基石 , 而非 " 政经分析 " 。 下面开始谈贸易 。 我发现许多朋友尚未搞清楚 " 贸易 " 的基本原理 , 先简单念叨几句 。 初学经济 , 总会被 " 贸易顺差 、 贸易逆差 " 等概念搞得一头雾水 。 删繁就简 , 只说一个基 本的结论 : 顺差是手段 , 逆差是目的 。 翻译成人话 —— 赚钱 , 是为了花 。 ( 这个应该没争议吧 ? 你可能想把钱留给孩子 , 那也 是为了花 。 ) 人们往往觉得 , 顺差 、 逆差之类玄之又玄的东西 , 离自己很远 。 其实恰恰相反 , 当你发现 这就是你的生活 , 经济问题就好理解了 。 1 、 你对 沃尔玛 , 永远是逆差 。 你给它纸 , 它给你货 。 2 、 你对你老板 , 永远是顺差 。 他给你纸 , 让你干活 ...
当下,中美之间,谁手里的牌更硬?
雪球· 2025-04-12 12:04
金钱是可以替代的:如果你失去了收入,可以减少支出、在其他地方寻找销售机会、在全国范围 内分摊负担,或者通过财政刺激等方式动用储蓄。中国和大多数整体上拥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一 样,储蓄超过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储蓄过剩,因此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会出现关键 商品短缺,并且可以通过国内市场或其他国家弥补对美出口的损失。 长按即可参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薇薇庄主的宏观策略 来源:雪球 市场的不确定性就像刚刚被摇晃过的雪花球,摇晃停止了,雪花仍会飘荡一阵子才能真正平静下 来。 这几天看着市场,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指数几乎冲破天花板,满分10分 的话,感觉至少达到9.5分。特朗普最新的政策看似让局势略微缓和,但真实情况远没有看上去那 么简单。作为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的焦虑只是从10分降 到了7分左右。看似平静的表面背后,是投资者深层次的不安和谨慎。 特朗普政府认为,进口越多,所冒的风险越小——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因此美 国的风险较低。这种观点并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事实错误。 ...
特朗普表示不会暂停关税政策
互联网金融· 2025-04-08 18:11
内塔尼亚胡在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以方将尽快消除对美贸易赤字。据美政府数据,2024年美 以双边贸易额约370亿美元,以对美贸易顺差为74亿美元。 特朗普还说,他拒绝了欧盟当天稍早时表示的与美互免关税的提议,"不行,这完全不 够","他们在贸易问题上欺骗我们"。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7日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 政策的考虑,许多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寻求与其谈判。他认为,强行执行关税政策和进行谈 判,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3.22-3.28)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29 22:06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为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2025年3月22 - 28日的周度研究成果,涵盖深度研究、热点思考、高频跟踪和电话会议等内容,探讨新消费特点、贸易顺差延续性、美联储议息会议、低生育应对、工业生产、财政数据、政策动态等话题[6][10][13] 深度研究 - 探讨新消费“新”在哪里及未来空间,“谷子经济”“非遗国潮”等反映消费迭代升级 [10] - 分析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关注出口压力下进口替代对高额顺差的支撑及具韧性行业 [13] 热点思考 - 思考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面临的关税“盲盒”与降息“前置”问题 [10][15] - 研究应对低生育的海外经验与中国特征 [10][16] 高频跟踪 - 议息会议后美股小幅反弹,金价再创新高 [18] - 工业生产有序回升,基建开工边际改善,地产成交延续回落 [20][21] - 2025年1 - 2月财政数据显示财政加码亟待融资支持,发债节奏或主导财政支出力度 [22][23] - 国内政策高频跟踪关注破除地方保护与“内卷式”竞争,介绍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贵州考察要点 [24][25][26] - 工业企业近3月利润大幅波动主要与报表调整“正常化”等短期因素有关 [27] - 探讨债市“盲点”及长债利率从“2%”到“1%”的距离,近年债市长牛 [29][30]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会议第24期,讨论近期市场关注核心问题、关税“盲盒”与货币“对策”、育儿政策进展及影响 [33][34] - “洞见”系列会议第49期,探讨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中关税“盲盒”与降息“前置”问题 [35][36] - 申万宏源“申音”会议,讨论新消费“新”在哪里 [37][38] - “洞见”系列会议第50期,研究育儿补贴进展及影响 [39][40]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需波动加大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造成扰动
券商中国· 2025-03-29 15:35
我国货物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增长分析 核心观点 - 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7680亿美元 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 体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制造业竞争优势 [2] - 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经济内外部均衡态势稳固 对全球贸易失衡溢出影响较低 [2]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产业分工深化**: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劳动力和资源禀赋投资设厂 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27% 加工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顺差21% [3] - **外需周期性波动**:2020-2022年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推动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2%(较2017-2019年+6pct) 2023年外需放缓致出口下降5% 2024年全球制造业复苏带动出口回升7% [4] - **进口价格影响**:原油 矿产品 集成电路等占进口超60% 2022年以来进口价格指数下降拉低进口增速 [4] 经常账户均衡性分析 - **结构特征**:服务贸易逆差因境外旅行需求旺盛 但生产性服务贸易转为顺差 投资收益逆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比超50%相关 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较货物贸易顺差收窄45% [6] - **国际比较**:中国经常账户顺差/GDP比值2.2% 低于日本(4.8%) 德国(5.9%) 2007年峰值9.9%后持续回落至国际合理区间(4%左右) [7] - **经济再平衡**:内需贡献提升 储蓄投资缺口收窄 全球超30个经济体顺差/GDP比值超过4% [7] 未来展望 - 贸易顺差演变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全球产业链布局 内外需变化高度相关 稳外贸政策下顺差有望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 [8]
深度专题 |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27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高额顺差源于消费品自给自足与价格优势、资本品产业升级;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电气设备等行业在关税战2.0下有风险 [2][4][6]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时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2][9]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2][9] 行业结构 - 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有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2][14]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车辆及其零部件从逆差转为顺差;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较贸易战1.0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4] 国别结构 - 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3][24] - 2023年6月前美国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美国,目前分别占总顺差的39.0%和38.5% [3][24] - 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32]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凭借自给自足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4][43]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4][54]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并外迁加工环节 [65]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总数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73] 其他领域 - 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5][81] 有望延续高顺差的行业 总结 - 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87]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与出口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降低进口依赖度,成本优势提升出口竞争力 [93]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105]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下有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技术突破并凭借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113]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分两批实施,涉及食品、能源等领域 [125] - 2月生效关税降低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130]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7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由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形成原因包括产业升级、价格优势和反制措施等,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 [1][5][107][109]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但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因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贸易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1][7][107]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反映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1][8][107] 行业结构 - 贸易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为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1][10][108]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波动不大;车辆及其零部件从2017年逆差100.7亿美元转为2024年顺差1585.4亿美元 [10][11] - 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自贸易战1.0以来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1] 国别结构 - 我国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2][17][108] - 2023年6月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对“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对美顺差,目前分别占总顺差39.0%和38.5% [2][17][108] - 我国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2][23][108]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行业凭借自给自足生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使产业链自给自足,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3][32][109]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推动出口高增长和进口替代,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3][41][109]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和外迁加工环节 [52]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出口结构向中间品和资本品转型,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56] 其他领域 - 国内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4][62][109] 有望延续高企顺差的行业 总结 - 我国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5][66][110]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增速放缓,整车出口增速提升,两者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将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出口竞争力 [70]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82]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且有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韧性,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86]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商品占自美总进口22.1%,分两批实施,2月生效关税降低了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