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商洛】链群协同 激活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7-16 07:10
产业链总体表现 - 商洛市6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在库企业325户,实现总产值165.05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9条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118.18亿元,同比增长3.51% [1] - 5条文旅产业链总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11.2% [1] 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 - 陕西商於泰开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出口订单猛增,得益于陕西数智联盟科技产业园的"联盟化协同、全链化布局、数字化赋能、AI化引领"理念 [1] - 该产业园组建数智产业联盟,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形成"上下楼上下游"产业链条协同关系 [1] - 商洛市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从"零散配套"向"集群协同"进阶 [2] 新材料产业 - 商洛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跨越 [2] - 截至5月,商洛市培育6户省级新材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建2座省级新材料绿色工厂 [2] - 商南中剑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太阳能光伏链主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先高新技术 [2][3] 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 - 洛南强盛硅业引进国内先进水法生产工艺,实现无粉尘、零排放、生产用水循环利用,尾泥作为建筑板材原料 [3] - 商洛市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推动绿色食品与健康医药产业从"初级加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3] - 新能源及储能产业从"单一发电"向"全链条布局"突破,新型建材产业从"传统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 [3][4] 产学研合作与未来规划 - 商洛市将借助西商融合机遇,依托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本地企业产学研合作 [4] - 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户,让创新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 [4]
美国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
快讯· 2025-07-16 03:00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表示,如果国际能源署(IEA)不改变其被共和党批评的偏向绿色转型的预测方式, 美国可能会退出该机构。官员们认为IEA作出的预测影响了投资决策。赖特说,"我们要么改革IEA的运 作方式,要么选择退出。""我个人更倾向于改革它。"IEA最初于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石油危机、加强能 源安全而设立,但近年来却因在其长期预测中越来越多地纳入政府推动摆脱化石燃料的积极政策而引发 争议。赖特补充称,已与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进行了对话。截至目前,国际能源署尚未回应。 (第一 财经) ...
【特朗普政府威胁又要退群,因为IEA支持绿色能源,批评IEA破坏化石燃料需求】美国威胁要退出国际能源署(IEA),因为IEA所给能源展望的基调朝着绿色能源倾斜。特朗普政府批评IEA“破坏美国的化石燃料需求”。美国政府官员们认为,IEA的那些预期在绿色转型目标方面是激进的,影响到(特朗普政府的化石燃料)投资决定。
快讯· 2025-07-16 01:57
国际能源署(IEA)与特朗普政府的冲突 - 特朗普政府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IEA) 因IEA能源展望报告基调向绿色能源倾斜 [1] - 美国政府批评IEA"破坏美国化石燃料需求" 认为其绿色转型目标过于激进 [1] - IEA的能源预期被指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化石燃料行业的投资决策 [1] 能源行业政策分歧 - IEA近期报告显示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加大 与传统能源立场形成冲突 [1] - 美国政府将IEA的绿色能源倾向视为对化石燃料行业的直接威胁 [1] - 政策分歧集中在能源转型速度与化石燃料投资优先级上 [1]
【美国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7月16日讯,美国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IEA)。华盛顿方面批评IEA淡化化石燃料需求。官员们表示,IEA作出的预测偏向激进的绿色转型目标,影响了投资决策。
快讯· 2025-07-16 01:49
美国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 - 美国威胁退出国际能源署(IEA)[1] - 华盛顿方面批评IEA淡化化石燃料需求[1] - IEA的预测被认为偏向激进的绿色转型目标,影响了投资决策[1]
拜耳中国陶诗腾:中国绿色转型加速推进,ESG已融入企业全链条
贝壳财经· 2025-07-15 19:27
公司ESG战略 - 拜耳将ESG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制定具体目标并披露ESG报告,进展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监督,未达标时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3] - ESG目标纳入公司长期激励计划,高层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已融入所有部门和流程 [3] - 拜耳重视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减少碳排放,农业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占全球四分之一 [4] 中国绿色转型趋势 - 中国绿色转型加速推进,体现在政策支持、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3] - 中国绿电供应大幅跃升,为外资企业在华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 [3] 全球ESG发展趋势 - 全球ESG发展趋势出现重大变化,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企业ESG表现,认为其与长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3] 提升ESG国际化水平的建议 - 企业应注重创新力尤其是商业模式创新,找到通过ESG盈利的模式 [4] - 企业应发挥产品和服务在ESG方面的价值创造作用,拜耳通过CoverCress作物探索低碳农业新模式 [4] - CoverCress是一种低碳冬季油籽覆盖作物,可与玉米大豆轮作,储存土壤碳并改善土壤健康,其油可用作生物燃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 [4]
ICAS英格尔认证参与上海市工商联调研 详解第三方机构服务企业转型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48
公司概况 - 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ICAS英格尔认证)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之一,拥有CNAS、UKAS、ANAB等国际权威认可资质 [3] - 公司已为30万余家企业提供认证服务,年发证量超3万张,业务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3] - 业务范围从最初的ISO9000、ISO14000认证拓展至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碳中和、ESG、可持续发展服务等新兴领域 [3] 核心业务与服务 - 提供覆盖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能源效率、ESG、合规反贿赂、资产管理等领域的认证服务 [3] - 牵头起草《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获评AAA级低碳服务能力 [3] - 通过零碳工厂、零碳园区认证、碳足迹核算等创新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3] - 提供全面的"双碳+ESG"一体化服务,帮助企业精准识别、管理和报告其ESG绩效 [5] 国际化与绿色转型 - 在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规则方面,公司通过碳核查、碳中和解决方案等,为制造企业构建低碳供应链提供全链条支持 [5] - 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绿造"升级 [5] - 推出定制化服务方案,帮助中小微企业高效完成CBAM填报、CDP碳披露、ESG报告编制、ESG评级提升等国际合规要求 [5] 战略与未来发展 - 公司发展路径与服务模式契合上海打造"五个中心"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方向 [9] - 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使命,助力更多企业融入国家战略 [9] - 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注入绿色动能 [9]
宁德时代、比亚迪同时拿下这家大客户!
鑫椤锂电· 2025-07-15 14:08
宁德时代与必和必拓合作 - 宁德时代与必和必拓签署合作备忘录,聚焦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储能与电池回收领域 [2] - 合作目标为矿山运营电气化转型,打造全球采矿业绿色转型样本 [2] 比亚迪与必和必拓合作 - 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与必和必拓达成谅解备忘录,研究重型采矿设备及机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4] - 合作包括探索闪充基础设施及比亚迪商用车辆在矿山的应用,推动柴油替代技术 [4] 必和必拓公司背景 - 必和必拓由澳大利亚BHP与英国Billiton于2001年合并成立,总部位于墨尔本,业务覆盖铁矿石、煤炭、铜等资源 [6] - 截至7月11日,公司总市值1321亿美元(约9322亿元人民币) [7]
创新破局!蒙牛闪耀第十六届奶业大会 携手共赴“第二次呼吸”
央广网· 2025-07-15 10:54
行业战略与创新 - 行业需通过创新破局加快迎来"第二次呼吸" 重点包括打造奶业"中国芯片"破解卡脖子问题 向精细化深加工转型 向AI要未来打造新质生产力 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3] - 蒙牛培育6个国产苜蓿品种 建成2座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破解上游卡脖子问题[5] - 蒙牛全面投产奶油 奶酪 乳铁蛋白 乳清粉等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链纵深转型[5] - 蒙牛在宁夏建成全球首座液态奶灯塔工厂 打造灯塔群和智慧牧场加快数智化升级[5] - 蒙牛坚持全产业链减碳 将200多平方公里沙漠变成绿洲 打造3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绿色转型[5] 业务板块发展 - 奶酪被定位为蒙牛六大核心业务之一 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对行业调节原奶供需平衡具有稳定器作用[7] - 妙可蓝多提出中国奶酪市场或将达到千亿规模 将加大纵向技术深耕和横向品类扩容发展[8] - 现代牧业提出通过全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是突破上游发展瓶颈的核心路径 从技术创新 碳效率 金融赋能等多维度打造上游产业链韧性[10] - 蒙牛学生奶作为首批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 将从政策引导 公益推广 流程规范等多方面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10] 产品与品牌展示 - 蒙牛以"中国牛奶 世界品质"为主题搭建互动展台 展示研发创新 数智转型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成效[11] - 展台通过6面艺术屏播放奥运视频 门型巨幕屏演绎防沙治沙和生物多样性进展[11] - 蒙牛以"健康护航16小时生活圈"概念展示特仑苏 纯甄 真果粒 冠益乳 优益C 随变 蒂兰圣雪 每日鲜语 瑞哺恩 骨力 妙可蓝多等品牌[13] - 以"佐餐搭配 畅享美味"为主题展示特通 奶立方等B端产品[13]
苏州内河港亮出半年成绩单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行业表现 - 苏州内河港口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274.21万吨,同比增长10.53% [1][3] -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55%,多条集装箱航线通江达海进一步织密水运网络 [3] 绿色转型 - 25家码头完成高标准改造,配备粉尘治理、雨污水接收设施,港容港貌焕然一新 [1] - 非油气化工码头100%建成港口岸电设施,上半年岸电使用80万千瓦时,有效替代船舶辅机燃油发电 [1] - 全市码头100%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污染物转处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1] 能级提升 - 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带动码头改扩建热潮,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华电望亭码头获批岸线、白洋湾南港池一期桩基完成73%、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码头进度过半) [2] - 码头靠泊能力显著提升,可承载更大规模船舶并优化安全环保基础条件 [2] 服务创新 - 推出全省唯一的港口岸线审批"三评合一"模式,压缩审批时限,加速项目落地 [2] - 创新"邀约式"检查和"靶向式"安全指导,应用无人机巡查提升执法效能 [3] 基础设施 - 白洋湾南港池一期工程码头墙身完成52%,吴江盛泽作业区一期工程开展初步设计 [2]
上海电力提质增效半年预盈超17.5亿 加快绿色转型清洁能源装机占61.8%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48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54亿—20.87亿元,同比增长32.18%—57.27%,扣非净利润16.94亿—20.15亿元,同比增长28.72%—53.12%,创同期最佳 [1][2] - 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9.25亿—12.58亿元,同比增长33.44%—81.48%,扣非净利润8.87亿—12.07亿元,同比增长30.3%—77.48%,单季度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3] - 2024年营业收入427.34亿元,同比增长0.78%,连续八年增长,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增长28.46%,连续三年盈利增长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降至10.99%,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至25.89%和14.05% [3]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69.80%,较2024年底下降2.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6.71亿元,同比减少2.27亿元,降幅25.28% [6] - 2022年—2024年每股现金分红从0.035元提升至0.28元,年度分红总额从0.99亿元增至7.89亿元 [6] 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控股装机容量2580.13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1.83%,较2024年底提升1.78个百分点,其中风电20.29%、光伏27.51% [1][4] - 2025年1—6月合并口径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8%,风电发电量58.83亿千瓦时(+16.94%),光伏发电量38.17亿千瓦时(+28.05%) [5] - 2025年经营目标为发电量799.8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429.82亿元,重点布局西部清洁能源大基地和华东区域项目 [4][5] 运营效率 - 2025年1—6月上网电量36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1%,上网电价均价0.58元/千瓦时,市场交易结算电量278.98亿千瓦时 [5]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34亿元,同比增加8.81亿元,增幅47.53% [6] - 业绩增长主因包括提质增效、燃料成本下降及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扩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