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资产管理恩学海: 多元配置破解低利率困局 探索“固收+”新解法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47
基金发行与策略 -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推出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定位于多元资产配置,由恩学海与吴春杰共同管理,恩学海拥有近30年投研经验,曾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人民币的富达全球多元资产等基金 [1] - 该基金采用"债券打底+海外多元资产增厚"策略,旨在通过FOF工具实现多元配置,探索中国市场的"固收+"新解法 [1] - 基金配置框架基于"长期资本市场假设(LTCMA)"体系,通过量化推演预判未来10-15年各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动态模拟劳动人口、全要素生产率等50余项参数 [2] 资产配置方法 - "债券打底+海外多元资产增厚"组合比单一市场"股债搭配"相关性更低,可有效降低组合整体波动,基金通过QDII基金、香港互认基金布局海外权益、ETF、商品等资产 [2] - 债券投资采用"核心+卫星"策略,精选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作为核心持仓,运用债券ETF等久期工具灵活调节,严格执行信用风险控制标准 [3] - 权益投资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筛选体系,对国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结合持仓和净值分析,对QDII产品重点监控溢价率和流动性指标 [4] 基金筛选机制 - 建立严格筛选机制应对全市场超1.2万只公募基金,债基筛选需经三重过滤:初筛剔除规模低于门槛、持有人集中度较高的基金,行为扫描识别久期、信用特征稳定的产品,平台验证选择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债券型基金 [3] - 债券基金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交易能力,国内固收资产收益来源以票息为主,结合宏观周期及市场流动性判断调整组合配置 [3] 市场观点 - 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财政政策加码环境下,风险偏好持续改善,预计三季度美国通胀上升,美联储可能不会大幅宽松 [6] - 国内基本面逐渐企稳,资产估值回归历史均值但仍较海外便宜,下半年风险因素主要来自关税博弈,海外市场风险偏好回归正常,美国市场未现明显衰退迹象 [6] FOF核心价值 - FOF核心价值在于让投资者只需匹配自身风险需求,避免普通投资者因决策买卖时机导致的追涨杀跌,专业配置完成多元资产调配 [6] - FOF有助于培养投资者正确认识风险偏好和财富管理观念,投资者只需设定风险等级,组合自动完成资产调配 [6]
摩根资产管理王琼慧:多元配置时代,让投资更从容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9:33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核心逻辑 - 多元资产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分散配置降低对单一资产依赖 提升投资组合稳健性 [1] - 策略直击低利率环境收益渴求 资产价格高波动 经济周期频繁轮动三大投资痛点 [1] - 60/40股债组合36年间27个年度实现正收益 年度正回报比例达75% [1][5] 摩根资产管理专业能力 - 全球多资产配置产品线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2] - 全球70多地超过1300位投资专家覆盖上海 香港 纽约 伦敦等市场 [2] - 国内团队对港股市场具独特敏锐度 实时共享全球平台前沿洞见如美国AI产业研判 [2] 产品创新与分红机制 - 摩根中证A50ETF增设强制季度分红机制 带动宽基ETF分红潮流 [3][5] - "A系列ETF"累计为持有人分红2.3亿元 其中中证A50ETF累计分红1.4亿元 中证A500ETF累计分红0.9亿元 [3][5] - FOF产品矩阵包括双季鑫FOF 海外稳健配置FOF 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 [3][5][6] 产品配置结构 - 盈元稳健FOF投资公募基金比例不低于80%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0%-30% [6] - 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占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50% 商品基金投资比例不超过10% [6] - QDII基金和香港互认基金合计投资比例不超过20% [6] 品牌与运营体系 -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7] - 公司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品牌名称 与全球品牌保持一致 [7] - 实行与股东业务隔离制度 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投资运作 [7]
摩根资产管理王琼慧:多元配置时代,让投资更从容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8:20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 多元资产解决方案在全球快速崛起,核心逻辑在于跳出对单一资产的依赖,通过科学分散配置应对市场波动 [1] - 近二十年间多元配置策略解决投资者三大痛点:低利率环境收益渴求、资产价格高波动、经济周期频繁轮动 [1] - 60/40股债组合(60%MSCI全球股票+40%彭博全球债券)在1990年以来的36年中,27个年度实现正收益,正回报比例达75% [1][5] - 资产配置类比均衡饮食:股票为"蛋白质"、债券为"碳水"、黄金等商品资产为"维生素" [1] 摩根资产管理优势 - 全球多资产配置产品线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2] - 全球布局覆盖70多地,拥有超过1300位投资专家全天候解析市场 [2] - 国内团队对港股市场具有独特敏锐度,同时共享全球平台对美国AI产业等前沿研判 [2] 产品创新与成果 - 2024年推出摩根中证A50ETF并增设强制季度分红机制,带动宽基ETF分红潮流 [3] - "A系列ETF"累计为持有人分红2.3亿元 [3] - FOF产品矩阵(如双季鑫FOF、海外稳健配置FOF等)融合跨市场跨资产配置需求 [3]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即将推出,旨在优化持有体验 [3]
多资产配置时代已来,摩根资产管理打造多元投资新拼图
点拾投资· 2025-07-30 15:38
资管行业变革趋势 - 2025年资管行业核心关注点转向持有人体验和收益,中国证监会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创新产品发展 [1] - 三大长期趋势驱动变革: 1) 债券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74% [2] 2) 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单一资产难以穿越宏观周期 [2] 3) 普惠金融时代下投资者收益成为关键指标,需通过组合配置降低波动 [3] 多元资产配置优势 - 日本家庭金融资产海外配置比例从1990年5%提升至2020年15%,显示利率下行周期中多元化配置需求增长 [3] - 多元配置核心价值: 1) 降低组合风险波动同时保持预期收益 [3] 2) 通过债券、权益、商品等低相关性资产捕捉轮动机会 [3] - 国内股债配置局限性显现: 1) 沪深300指数年化波动率21.98% vs 中证国债指数1.79% [8] 2) 红利股与债券驱动因素相似,对冲效果有限 [8] 摩根资产管理实践 - 全球管理规模超3.7万亿美元,覆盖160+市场,中国多资产团队平均从业13年 [23][26] - 代表产品表现: 1) 摩根双季鑫6个月持有债券FOF成立以来收益率3.72%,最大回撤-1.71%,与沪深300相关性-0.1281 [10] 2) 新发摩根盈元稳健FOF覆盖海内外债券、权益、黄金等资产,通过国别分散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12][14] - 方法论优势: 1) 战略配置+战术调整+基金筛选+风控的四模块体系 [24] 2) 每周与全球团队协同,实时验证市场观点 [25][26] 市场动态与产品创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FOF规模增长356亿,显示多资产配置需求上升 [29] - FOF产品价值:专业团队完成资产轮动捕捉与波动管理,避免投资者自行判断复杂市场 [31]
黄金投资的审慎视角:机会与风险考量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11
黄金的资产属性 - 黄金是具有避险属性和价值储藏功能的特殊金融资产 [1] - 在历史波动中反复验证其作为投资组合稳定元素的作用 [1] 价格影响因素 - 实际利率水平构成基础定价逻辑 负利率环境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3] - 美元汇率波动是重要关联变量 两者常呈反向运动关系 [3] - 地缘政治紧张或系统性风险事件会短期提振避险需求 [3] - 全球央行储备配置变化及主要消费国需求产生中长期影响 [3] - 多重因素相互制衡使得金价预测具有较高复杂性 [3] 投资工具选择 - 实物黄金提供直接持有方式 但涉及保管与交易成本 [5] - 黄金ETF具备较高流动性和透明度 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5] - 期货、期权及差价合约等衍生品杠杆效应显著 风险成倍放大 [5][6] - 金矿股与金价关联但受公司经营因素影响 波动性可能更高 [6] - 工具选择应严格考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6] 配置策略建议 - 黄金在组合中的角色应定位为风险对冲工具或长期价值储存媒介 [8] - 配置比例需审慎 避免过度集中 [8] - 非专业投资者通过低波动工具进行适度配置是更稳妥选择 [8] - 持续关注实际利率趋势、美元指数及重大风险事件演变 [8] - 在多元资产配置框架下作为补充性防御资产 [8] - 配置价值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与投资者特定需求 [8]
交完五险一金后,年轻人的工资流入「一金一银」
搜狐财经· 2025-07-29 14:12
年轻人理财趋势 - 95后群体中近六成认为10-50万存款是"基础安全感"门槛 57%将被动收入覆盖开支视为稳定核心条件 [2][8] - 年轻人理财偏好从"一夜暴富"转向"平稳增长" 工资分配形成"一金一银"模式(债券基金+银行理财) [3] - 债券型基金成为新一代理财刚需 支付宝债基持仓用户中84%实现正收益 47%持有者为95后 [12][16] 资产配置特征 - 典型配置组合包含黄金(实物/ETF)、债基、指数基金 黄金作为长期核心资产占比达60%(250万总资产中150万配置黄金) [11][12] - 债券基金年化收益表现分化 短债基金月收益0.25%-0.61% 中长期国债基金月收益达2.37% [6] - 股票型基金作为补充配置 科技ETF联接基金月收益率达6.39%-7.25% [6][16] 互联网理财行为 - 社交媒体成为理财知识分享主阵地 个人投资者通过晒收益截图获得社群影响力(35万理财月收益2707元引发百条互动) [2][6] - 程序员群体采用职业化理财管理 按月总结调整配置比例 债基与股票基金配置保持1:1平衡 [16][18] - 县域投资者通过线上渠道实现资产增值 200万本金通过债基+指数基金组合获得单日收益相当于实体店旺季日利润 [9] 行业数据表现 - 银行定期存款吸引力下降 部分银行利率跌破1% 推动资金转向黄金和债基 [11] - 蚂蚁财富平台数据显示 多元配置用户平均年化收益率超6% 其中债基贡献稳定收益 [18] - 避险型产品需求激增 调研显示超40%用户持有债基+股基 30%选择银行理财 20%配置黄金 [12][16]
百万存款“围城”:高收入≠高财商,年轻新贵们的财富焦虑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6:29
财富画像:深圳年轻"百万族"图鉴 - 深圳股份制银行财富经理表示超过90%的客户资产低于20万元,百万存款客户占比极低,被称为"钻石VIP"[5]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家庭财富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存款中位数为32.8万元,百万存款家庭超越全国约73%的家庭[5] - 深圳年轻百万存款族主要来自四类群体:金融科技从业者、风口赛道创业新贵、资产增值早期受益者、高净值家庭继承者[5][6] 金融科技从业者财富积累 - 2024年二季度深圳人工智能行业平均招聘月薪达17204元,通信/电信运营、基金/证券等行业紧随其后[5] - 头部互联网企业算法工程师年薪普遍在40万-80万元,扣除成本后年均储蓄可达20万-30万元,5-8年可积累百万本金[5] 创业新贵与资产增值群体 - 深圳创业环境催生华强北电子市场、水贝珠宝商圈、直播电商等领域的年轻百万财富积累者[6] - 2015-2020年购房的年轻人享受了深圳房价增值红利,部分涉足数字货币、NFT的群体实现财富跃升[6] 高净值家庭继承者特征 - 深圳私募基金从业者透露团队中约20%的90后分析师家庭净资产超5000万元,通过房产赠予、信托基金等方式完成原始积累[6] 理财困局:低利率环境挑战 - 2025年7月LPR维持不变,1年期为3.0%、5年期为3.5%,但1年期定期利率跌破1%,3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仅1.25%,大额存单利率降至1.4%~1.5%[8] - 百万资金一年利息不足1.5万元,远低于深圳高消费城市生活开销[8] 资管新规与理财产品转型 - 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较2023年下降,权益类产品净值波动加剧[9] - 2024年混合型及股票型公募基金整体表现波动较大,投资者对收益稳定性担忧增加[9] 债券基金与ETF投资趋势 - 债券基金因风险低于股票基金、高于货币基金,成为利率下行期的"压舱石"[10] - 2023年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约10.3%,主动偏股型基金仅约3.2%,ETF因低费率、分散风险特性受年轻人青睐[10] 银行股与年轻投资者行为 - 沪深两市42家上市银行中近一半股息率超过4%,个别超过6%,吸引部分年轻投资者转向银行股[11] - 2024年10月A股新增开户数684.68万户,京东金融数据显示新入市股民中70%为90后与00后,平均持仓仅8000元[11] 破局之路:多元资产配置 - 专家建议通过优质债券、黄金及低相关性资产构建韧性组合,对冲市场波动[16] - 华夏基金2025年方案提出46%配置偏股型基金、16%债券型基金、16%黄金实物及ETF、11%红利类ETF、11%商品类ETF[16] 长期主义与专业管理 - 机构理财因信息处理与风险承受能力优势,更适合个人投资者应对复杂市场[16] - 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抵御短期波动,但需基于宏观周期理性布局而非盲目持有[17]
发力多元资产配置券商资管转型加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行业转型压力与机遇 - 券商资管面临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和资管新规深入推进的双重压力,需加速转型以减少对固收业务的依赖,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 [1] - 资管新规下固收类产品全面净值化,要求券商资管加强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及投资者沟通,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2] - 券商资管依托证券公司全牌照生态和资本市场深度参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 市场波动与固收业务挑战 - 债券市场从单边走强转为高波动震荡格局,固收类产品面临收益获取难度增加、净值化管理压力增大、信用风险防控难度提升等问题 [1] - 利率中枢下行至历史低位,信用利差收窄导致新配置债券票息下降,存量高收益资产到期带来"再投资"压力 [1] - 部分机构通过加久期、加杠杆增厚收益,但久期拉长至5年以上产品在利率波动中净值回撤风险陡增 [1]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 券商资管需布局可转债、ABS、境外债、REITs等非传统固收资产,平衡"风险-收益性价比" [2] - 全天候策略通过投资权益、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可转债、REITs、期权等多资产类别降低单一资产风险和相关性 [2] - ABS基础资产现金流稳健,可分散传统债券风险,信用结构分层设计匹配不同风险偏好 [3] - 优质可转债符合固收产品稳健性要求,正股上涨时可转股获利增强收益弹性 [3] 权益投资与风险管理 - 权益市场环境向好,红利策略长期仍有投资价值,券商资管关注细分赛道以增厚业绩 [3] - 低利率环境下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稳健性 [3] - 创新产品设计如固收+、混合类、权益类、全天候类等可适应不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 [3] 增量业务方向 - 通过QDII布局海外高息资产,探索REITs、商品期货等另类资产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4] - 依托投行基因优势发力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创新工具,重点布局绿色ABS、战略新兴ABS、低空经济ABS等国家战略相关项目 [4] - 丰富固收产品体系,加强"固收+"产品发行力度,如挂钩黄金、衍生品的策略,或设计"FOF+衍生品"、"母基金+子基金"分级模式 [4]
活动邀请 | 晨星投资洞察分享会:北上互认基金的数据解码与研究实践
Morningstar晨星· 2025-07-23 17:59
晨星投资洞察分享会 - 聚焦全球投资趋势与多元资产配置 通过"数据+工具+研究"三维赋能 分享市场洞察、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助力金融机构搭建科学投研体系 提升服务效能 [1] - 本期分享会将聚焦北上互认基金 帮助基金销售机构更好地理解跨境基金产品 提升研究选品和服务能力 [4] 北上互认基金发展现状 - 2025年以来 客地销售比例限制放宽至80% 叠加内地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升温 北上互认基金规模增长迅猛 [2] 跨境基金面临的业务难题 - 投资策略与风格多样 评价标准难统一 [3] - 基金信息披露分散 数据整合成本高 [3] - 分析工具匮乏 跨境基金研究效率低 [3] 晨星公司概况 - 全球主要投资研究机构之一 业务遍及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 [5] - 提供财经资讯、基金、股票分析及评级 发展实用性分析应用软件工具及服务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晨星所管理及给予投资建议的资产约为3380亿美元 [5] - 在全球33个市场开展业务 [5]
观势向新,2025年三季度“中银投策会”北京站活动成功结束
第一财经· 2025-07-22 13:23
活动概述 - 活动以"观势向新"为主题,探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及大类资产走向 [1] - 邀约著名经济学家及超百名私行及潜力客户参与 [1] - 北京市分行王亚副行长强调全球经济复杂变局中蕴含机遇与挑战 [1] 公司战略与服务 -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持续夯实资产配置服务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1] - 通过及时风险提示和敏锐捕捉投资机遇为客户财富保驾护航 [1] - 投资策略研究专家依托季度研究成果提供多元资产配置方案 [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经济学家深度解析全球政经格局,帮助厘清市场脉络 [1] - 在波动市场环境中梳理熨平周期、创造价值的可行路径 [1] - 活动现场开展多轮次热点话题互动交流 [1] 全国性活动规划 - 今年以来在全国举办"中银投策会"系列活动 [1] - 通过专业研究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提供前瞻投资指引 [1] - 未来将持续携手客户探索财富价值创造路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