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7月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达22.3亿千瓦 占总发电装机的60.8%
央视网· 2025-08-26 12:06
能源供应结构优化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8%,容量为22.3亿千瓦 [1] - 过去4年新增发电装机中84%为非化石能源 [1] -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024年达2020年1.5倍,占新增发电量近六成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3年达19.8%,预计2024年超额完成20%目标 [1] 终端用能结构优化 - 终端电能消费比重达30%,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加速推动成品油消费达峰 [2] - 绿色电力消费、新能源汽车及清洁取暖成为社会共识 [2]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 95%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 [2] - 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超55% [2] -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3.1个百分点 [2] - 2024年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实现300万吨注入量 [2]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 [3] - 推动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 [3]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3]
经济日报丨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超级市场
国家能源局· 2025-08-26 09:0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能源转型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支撑[3] - 电力作为一二次能源转换枢纽 处于能源体系中心环节 随着新能源装机比重快速提升 用电负荷持续增长及极端气候变化影响 电力系统运行发生深刻变化[3] -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有效打通各能源品种从供给侧经配置侧向消费侧传导全过程 以市场化方式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3] 电力市场改革进展与成效 - 新一轮电改以来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编制出台中长期 现货 绿电 绿证交易及信息披露等配套规则 统一市场度量衡[4] - 形成多层次市场框架 空间上覆盖省际省内 时间上覆盖多年至日内现货交易 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和辅助服务[4]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从2016年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6.2万亿千瓦时 占比从17%提升至63% 实现计划电向市场电转型[4] - 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 发挥保供压舱石作用 超半数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消纳 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5] 当前市场存在短板与改进方向 - 各层级市场间仍存在交易壁垒 多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需加强[5] - 电力市场功能和交易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5] - 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入市的政策机制仍需完善[5] - 提升系统充裕和灵活调节能力的市场机制需要创新[5] 未来发展定位与目标 -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核心任务 是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必然选择[6] - 要紧盯建设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 持续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6]
东方电气董事长两日连访三家能源央企
中国电力报· 2025-08-25 12:50
公司战略合作动态 -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罗乾宜于8月21日至22日率队拜访中核集团、国家电网和国家电投三家能源央企 旨在深化战略合作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 - 高层会谈聚焦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 共同促进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4][7] 中核集团合作内容 - 双方讨论深化战略合作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重点涉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 [2][4] - 合作方向包括科研、资本、新能源和智慧核电 目标是将"十五五"发展蓝图转化为实际成果 [4] - 中核集团强调双方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需深挖合作潜力实现共赢 [4] 国家电网合作内容 - 会谈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和高质量发展 计划加强科技创新、新能源及战新产业协同 [5][7] - 国家电网提议拓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大装备攻关及创新平台建设的合作深度 [7] - 双方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共同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7] 国家电投合作内容 - 交流重点为深化战略协同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合作领域包括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海外市场开拓 [8][10] - 国家电投建议聚焦重大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并加大国内外新能源资源开发力度 [11] - 双方目标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央企力量 [10][11] 东方电气集团发展概况 - 公司介绍其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 [4][7][10] - 正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 强调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协同性 [4][7] 能源行业合作趋势 - 央企合作重点围绕能源安全、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共同应对国家战略需求 [1][4][7] - 合作领域扩展至新能源、智慧核电、战新产业及海外市场 体现行业综合化发展动向 [4][7][11]
首台套风电机组下线!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启新程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23:36
项目概况 - 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首台套11MW风电机组正式下线 [1] - 产业园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联合内部产业集团及合作方共同投资建设 分两期推进 [3] - 首期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 2023年8月逐步投产 [3] 产能规划 - 项目全部投产后具备年产200套高端大型风电整机能力 [3] - 同步形成年产300套大型风电驱动链制造能力 [3] - 配套年产500台风电高端电控系统产能 [3] - 二期规划建设风电发电机和风电叶片等复合材料循环再造项目 [3] - 二期将拓展光能 储能 氢能等核心部件制造产业 [3] 经济效益 - 一期风电整机满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5] - 预计年税收贡献2500万元 [5] - 直接拉动当地就业100余人 [5] 战略意义 - 提高全市上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 [5] - 引领风电装备产业链延链 补链 强链 [5] - 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市场竞争力 [5] - 促进巴彦淖尔市风光资源综合利用 [5] -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 区域产业生态 - 巴彦淖尔市为国内风光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 [7] - 已集聚发电机 齿轮箱 轴承 铸件等高价值配套产业 [7] - 形成电池片 光伏玻璃 逆变器等配套产业集群 [7] 招商成果 - 7家企业与临河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9] - 签约项目涵盖风电实验风场 装配式混塔领域 [9] - 协议包含新能源调相机 风电控制系统等核心产业 [9]
发改委: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重要成果
央视网· 2025-08-20 09:13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 8%下降到2024年的53 2%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 9%提高到19 8%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 [1] - 持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 [1] 全球清洁能源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1] - 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出口国和投资国 [1]
“绿”动京津冀 “电”亮新未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专题交流会在保定召开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18:59
会议背景与意义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专题交流会于8月15日在河北保定召开 作为2025全国生态日京津冀活动暨第三届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的分论坛 [1] - 会议邀请政府代表 专家学者 企业精英等各界嘉宾 解读政策 展示技术成果 分享案例 探索京津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 [1] - 会议是绿色技术盛宴和京津冀能源革命行动宣言 将持续输出安全可靠 灵活高效 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 [3] 政策与战略方向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 河北省正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3]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解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国家战略布局与路径 [3]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系统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总体形态和未来展望 [3] 学术与技术创新 -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分享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的思考 [3] -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剖析新能源数据的中国效应和新能源技术的中国路径 [3] - 电力和能源企业代表展示储能 多能互补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3]
“两山”理念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8-15 09:04
行业核心观点 - 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行业主旋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60% [1] - 绿色理念驱动产业跃升和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绿电交易、虚拟电厂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快速发展 [2] - 行业处于以降碳为重点的攻坚期,需提升能源效率、推广绿色消费、完善体制机制以锚定"双碳"目标 [3] 行业发展里程碑 - 截至2025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突破60% [1] - "十四五"以来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以较低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5.5%左右的经济增速 [1] - 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为经济增长注入绿色动力 [1] 绿色能源应用场景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绿电交易平台使企业和个人可主动选择清洁电力 [2]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500万辆,每两辆新注册汽车中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2] - 虚拟电厂整合百万屋顶光伏和千座充电桩,形成"云端电站",实现智慧用能 [2] 产业与技术革新 - 黄骅港作为全国最大煤炭枢纽港口,正从"黑金口岸"向"碧海蓝港"转型 [2] -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建设大规模光伏矩阵,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 [2] - 云南依托水电资源建设区域性清洁能源基地,绿色硅材、零碳铝材等低碳产业集群崛起 [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攻坚阶段 [3] - 需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 - 需加快推广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完善绿色消费体制机制,激发能源消费转型动能 [3]
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我国抽水蓄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新华网· 2025-08-12 13:52
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达5869万千瓦日本美国分列第二第三[1] - 华东区域装机容量最大华北南方区域次之全国在建核准装机约2亿千瓦[1]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提出更高要求[1] 资源禀赋与市场机制 - 全国普查筛选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规模约16亿千瓦绝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2] - 广东山东等地率先开展抽水蓄能电力市场交易试点市场化运营机制成重点[2] - 当前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完善但容量市场未建立需通过差异化试点完善机制设计[2] 政策支持与规模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抽水蓄能电站[2] - 建议建立2024-2028年省级布局优化调度机制动态调整核准计划[2] 电价机制与技术发展 - 现行两部制电价政策保障投资收益建议过渡至"标杆容量电价+差价合约"机制[3] - 需加强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环节技术创新降低工程造价[3] -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点攻关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关键环节[3]
智库要览丨“中国绿”持续照亮全球能源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59
全球能源市场重塑 - 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最具成本效益的新建电力来源,2024年帮助全球避免4670亿美元化石燃料支出 [2][3] - 2024年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中91%的发电成本低于同期新建成本最低的化石燃料项目 [3] -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增长11%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电力行业通过太阳能、风能和智能电网引领变革 [6] 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 - 2024年新建陆上风电全球加权平均LCOE为0.034美元/千瓦时,光伏0.043美元/千瓦时,水电0.057美元/千瓦时 [3] - 2010-2024年光伏总装机成本降至691美元/千瓦,陆上风电104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2852美元/千瓦 [3] - 未来五年光伏总装机成本预计降至388美元/千瓦,陆上风电86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2316美元/千瓦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的91.5% [9]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占总装机的59.2% [9][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11] 中国能源结构优化 - 2025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预计约2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61%左右 [15][20]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89.9% [20] - "十四五"以来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204.5%,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累计增长17.5% [21] 新型储能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18]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86% [19]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前五省区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新疆857万千瓦、山东717万千瓦等 [18] 天然气市场趋势 - 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8%降至1.3%,2026年将加速增长 [7] - 2025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预计增长5.5%增加约300亿立方米,2026年增速预计达7%增加400亿立方米 [7][8] - 2024年上半年欧洲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6.5%,北美增长2.5%,亚洲市场较为低迷 [7]
山西首次大规模调用“储能+虚拟电厂”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00
"电力系统实时平衡的特性,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快速、灵活的调节资源来应对新能源波动和负荷高峰的 双重考验。"国网山西电力调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大规模集中调用,正是为了实战检验新型储 能和虚拟电厂在关键时刻的顶峰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为构建更安全、更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积累经 验。 此次成功调用整合了全省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的调节能力,山西电网对新型调节资源的规模化、协同化 调度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据介绍,8月1日晚间用电高峰时段,山西电网集中调度47座储能电站、16座虚拟电厂参与用电负荷调 节,供电、用电双向调节最大功率达到225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141万千瓦、虚拟电厂84万千瓦,占实 时用电负荷的比重达到6%。 近年来,山西作为我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快速 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568万千瓦。然而,新能源发电固有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叠 加高温天气下空调负荷激增形成的"双峰"压力,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中化新网讯 近日,山西首次开展集中大规模调用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释放225万千瓦调节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