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搜索文档
“同题共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9-26 06:09
金融体系现状与风险处置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1] - 要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1] - 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2] 风险防范与监管框架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风险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传导[1] - 强化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年来发布各类规章制度171件,基本建立全生命周期制度体系[2] - 要坚持同题共答,齐抓共管,中央与地方密切配合,健全权责统一、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1] 公司治理与风险内控 -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整治金融乱象的关键抓手,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是金融机构出险主因[3] - 公司治理旨在防范因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引发的代理问题,包括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员控制[3] - 需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完善董事会结构以保持董事独立性和专业性[3] 金融工作领导与改革 -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根本保证[2] - 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塑性改革,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2] - 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进一步增强,重盈利轻党建等不良政绩观与价值观得到纠正[2]
这次有何不同?美国政府又陷停摆危局 市场真能再次“淡定”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9:46
政府停摆对市场的影响 - 美国政府部分停摆风险持续上升 若发生将通过限制金融监管机构运作和推迟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影响市场 [1] - 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对政府停摆不以为意 但本次情况可能不同 [2] - 长期停摆导致关键数据(如月度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延迟或取消 使美联储陷入“盲目决策”境地 更可能坚持其2025年剩余时间两次降息25基点的预测 [2] - 投资者无法判断美国经济放缓程度 市场降息预期将更坚定 可能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 短期与长期国债收益率差距扩大 [2] - 长期停摆影响部分市场参与者开展复杂交易的能力 这类交易需要监管机构提供指导支持 [2] 政府停摆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影响 - 根据SEC 2024年10月应急预案 停摆启动后该机构将大幅缩减人员规模 仅保留核心骨干团队 [3] - 人员缩减将严重削弱SEC核心职能 包括企业文件审核、不当行为调查和市场监管工作 [4] - 根据CFTC 2023年应急预案 停摆期间该机构几乎所有员工将无薪休假 多数市场监管活动暂停 [4] - 回顾以往 CFTC曾因停摆多次延迟发布期货与期权市场交易者持仓报告 [5] - 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资金来源非国会拨款 停摆期间维持正常运作 [5] - 2019年长时间停摆曾延缓放松监管举措 部分因联邦公报办公室员工休假 该机构需发布规则制定流程所有步骤文件 [5] 政府停摆对IPO市场的影响 - 政府停摆可能导致IPO流程陷入停滞 [6] - 计划上市企业若无法获得SEC审批将无法推进上市进程 [6] - 这可能削弱近几个月持续繁荣的股权资本市场势头 [6]
金融监管总局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监管机构研讨会
金融时报· 2025-09-25 09:00
责任编辑:杨喜亭 作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研讨会围绕东盟与中日韩区域金融脆弱性与监 管关注重点、可持续金融发展和挑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和隐私保护议题与业 界代表进行了探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加深了外方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了 解,增进了东盟和中日韩国家监管机构的互信和共识,推动了监管机构与业界的沟通交流。 上述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成 员国的跨境监管合作,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助力区域内经贸往来和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中国 也将坚持高水平的金融业开放,巩固互利共赢的金融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 系。 9月17日至18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广西南宁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监管机构研讨会。来自中国、韩 国、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金融监管 机构代表参会。 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 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当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 ...
金融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央视网· 2025-09-23 11:54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或高科技含量企业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已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1]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和回购回报投资者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80%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1]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金额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 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 - 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 [2] - 今年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规模超过10万亿元 [2] - 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2] - 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后外汇局行政许可业务笔数下降超70% [2] - "十四五"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货币政策与金融开放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 [3] - 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优化信贷投向 [3]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推出 基本建成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 [3] - 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有序联通 外资参与度稳步提升 [3] - 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持续建设完善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 [3] 金融风险防控 - "十四五"时期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 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 [5] - 当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 [5] - 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清退违法违规股东超过3600个 [5] -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过1.6万亿元 [5] - 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 [5]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5]
固收 利率 - 监管与海外双重冲击之后?
2025-09-23 10:3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债券市场 特别是利率债市场[1] * 金融监管机构与央行[1] 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与影响因素 * 9月债市表现不佳 受季节性因素 监管冲击 中美谈判超预期进展等黑天鹅事件影响 机构做多难度大 市场情绪低迷[1][4] * 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在1.8%以上具有性价比 资金面保持宽松[1][8] * 债市技术形态可能还有最后一跌 短期内市场继续震荡 中期坚定看多[3] 监管环境分析 * 当前金融监管环境与2013年相似 GDP增速低于预期 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较高 有刺激政策预期[1][5] * 与2013年 2016年不同点在于当前金融杠杆主要集中在标债上 而非非标资产 此轮金融严监管更像是高质量发展过程[1][6] * 2025年货币政策相较2024年略有收紧但总体宽松 央行与监管方向不一致 对债券市场压力有限 维持"上有顶"格局[1][7] 政策与外部因素影响 * 中美谈判超预期进展 涵盖贸易以外领域 若出口稳定 国内货币政策刺激力度可能减小[8] * 2025年四季度降准降息概率降低 但2026年仍可能存在宽松措施[1][8] * 短期利率调控范围可参考一季度 当时10年国债收益率达1.9% 受中美关系改善 基本面企稳 股市上行 央行紧资金等因素共同作用[8] 其他重要内容 * 建议偏配置型机构把握当前左侧机会 不要错过年底前时点[2][9] * 预计年底前会突破2025年低点 四季度仍存在机会[1][9]
英国央行行长:呼吁用AI加强监管,重申金融风险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9-23 09:50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英国央行行长呼吁用AI加强监管并重申金融业风险警示】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周一表示,他和其他负 责金融服务行业监管的机构应借助人工智能,助力发现所监管企业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认为我们 都得在数据、数据科学及相关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他还称,央行和其他监管机构收集了海量数 据,但"我觉得没人能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最优利用……这同样给监管机构带来风险: 你掌握了证据却未加以利用,事后才发现系统里早就有'关键线索'"。此外,贝利重申,他认为要求削 减金融监管的呼声不应让金融服务行业重蹈可能危及更广泛领域的高风险行为覆辙。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8:09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 加稳固。"9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金融监管开创新局 面。 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 据李云泽介绍,行业综合实力更加雄厚。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 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6席。融资主渠道作用有 效发挥。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 元。 李云泽表示,"十四五"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坚持从经济社会大局出发,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 金融资源配置,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可简要概括 为"一增一优一补"即增供给、优结构、补短板。 增供给方面,全力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62%。优结构方面,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加强科技信贷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
Wind万得· 2025-09-23 06:26
中国金融体系规模与资本市场发展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2]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2]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2] -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2] -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2]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2] 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动态 - 加快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任务落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5]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补齐上市公司、行业机构法规制度[5] - 指导地方落实增量化债支持政策,统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融资平台改革转型等工作[4] - 跨境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进一步关闭中国内地居民开户通道[6] - 香港证监会就实施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展开咨询[6] 宏观经济政策与利率环境 - 9月1年期LPR报3%,5年期以上品种报3.5%,均连续第4个月不变[4] - 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LPR报价跟进下调[4] - 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4] 行业发展与政策导向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目标[8]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严禁新增产能[8] - 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部署13项重点任务,目标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8] - 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万家,前8个月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7.5%[8] - 典型房企存货账面价值总计8.14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8.53万亿元下降4.6%[9] 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 - 中国海军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3]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等企业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AI设备[11] - 联发科发布天玑9500芯片,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峰值性能提升33%,功耗节省42%[11] - OpenAI和英伟达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部署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11] 上市公司动态与资本运作 - 佰维存储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天赐材料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7] - 长川科技前三季净利预增131.39%-145.38%[7] - 盛新理能拟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7] - 天赐材料子公司签订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供应合作协议[7] - 中京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亿元用于PCB项目[7]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已减持赛微电子634.81万股[7] 全球市场与资产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涨0.22%报3828.58点,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55%,科创50涨3.38%[5] - A股全天成交2.14万亿元,资金继续抱团科技股[5]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0.76%报26344.1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58%[6] - 南向资金净买入127.36亿港元,阿里巴巴获净买入超26亿港元[6] - 美国三大股指续创收盘新高,道指涨0.14%,标普500指数涨0.44%,纳指涨0.7%[14] - 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99%报45493.66点,再创历史收盘新高[14] - 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68%报3468.65点,再度刷新历史新高[14] - COMEX黄金期货涨2.03%报3781.2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18] - 美油主力合约收跌0.10%报62.3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0.06%报66.00美元/桶[18]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中国领导人会面[4] - 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2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12] - 土耳其终止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自2018年起征收的额外关税[13] 货币政策与外汇市场 - 港元兑美元升值约1%,幅度为2003年以来仅出现一次[20]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7.1148,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3个基点[21] - 美元指数跌0.36%报97.31,非美货币多数上涨[21] - 外国投资者连续第八个月净买入日本超长期国债,1-8月累计净购入9.489万亿日元,创2004年以来同期新高[1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证券时报· 2025-09-23 05:30
金融体制改革与开放 -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 [1] -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1] - 人民币国际地位上升,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1] 金融市场规模与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1]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 - 推动地方政府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其风险 [2] - 与2023年初相比,截至今年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2]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总体上大幅收敛 [2] 货币政策框架与工具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1][3] - 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 [2]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健全支持资本市场长效机制 [2] 货币政策立场与操作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 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 货币政策调整将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判断,即“Data Based”方法论 [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1][2]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被视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严厉打击金融腐败 [2] - 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31
行业综合实力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2] -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2] 融资服务与支持实体经济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全力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 [2] - 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0% [2] - 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贷款22万亿元 [2] 金融创新与试点 - 积极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四项试点”,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 [3] 风险防范与机构改革 - 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推进实施 [4] - 农信社改革蹄疾步稳,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实施,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4] 房地产与地方债风险化解 - 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