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6-20 16:03
中国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5年初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政府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1] - 国际机构如摩根大通 高盛等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1] - 外国人来华消费升温 离境退税新政实施首月全国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1]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不会变 [1]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方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欢迎国外企业来华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 产品和服务 [2] - 中方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 - 欧盟委员会限制中企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 中方回应称欧盟走向保护主义 [3] - 中方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 [3] 地缘政治与外交立场 -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进行挑衅 [4] - 中方就中东局势开展积极外交行动 同伊朗 以色列等各方保持沟通 推动紧张局势降温 [5] - 武力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方式 中方愿为恢复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5]
江苏扬州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5:57
扬州市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1月至5月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平稳 [1] - 截至2024年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921.24亿元较2005年增长16倍所有者权益总额976.21亿元增长21倍营业收入414.2亿元增长3.7倍 [1] - 累计上缴国资收益21.37亿元上缴税费224亿元 [1] 扬州市属国有企业产业布局 - 形成产投类城投类文旅类交通运输类建筑业和房地产类地方金控类六大产业板块 [1] - 组建市属一级公司大数据集团更名组建市属一级公司产发集团新组建二级公司人才集团康养集团扬州航发并实体化运营 [1] - 国有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集中投入 [1] 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 9家市属国有企业计划投资项目261项投资总额796.57亿元当年年度投资额202.88亿元 [2] - 项目涵盖城市建设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其中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20项企业投资总额267.01亿元 [2] 扬州市发展战略 - 加快"三个名城"建设奋进"两个万亿"目标 [2] -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防范风险为底线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能 [2] - 确保投资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3]
湖北嘉鱼:深耕基层治理 加速项目建设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14:49
基层治理调研 - 调研组走访了渡普镇东湖村、潘家湾镇潘家湾村七组红色菜园、长江流域越冬甘蓝研发中心、潘家湾镇四邑村三组辣椒基地以及嘉丽产业项目现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与干部群众交流等方式了解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1] - 重点关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成效[1] - 详细掌握当地供应链项目建设进展、蔬菜产业专班运行机制以及农产品结构调整方向[1] 基层治理创新举措 - 创新开展"村湾夜话""板凳会"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形式,搭建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平台[2] -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2] - 建立健全高效的上报机制,由镇级层面统筹解决基层难以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2] -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作用,推动民生难题有效化解[2] 重点项目建设要求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强化前期谋划工作,科学论证可行性[3] - 推动项目尽快达到"入库、入规、入限"标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3] - 对长江流域越冬甘蓝研发中心要精准定位功能,打造区域示范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3] - 辣椒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推广现代化大棚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抗灾能力[3] - 完善排水、防雨等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3]
陕西商南县:以“四个聚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奏响“四大名城”建设强音
环球网· 2025-06-20 13:55
生态茶城建设 - 商南县将茶旅融合作为首位产业 茶园总面积达29万亩 标准化茶园突破10万亩 [1] - 建成3个万亩茶旅融合产业园和2个市县茶博馆 带动2万余户群众增收 [1] - 25款茶产品入选全国五星级茶叶名录 商南茶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 并连续两年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域称号[1] 产业新城发展 - 引进浙江众成 海越能源 山东玉龙等上市公司 建成重点产业项目209个 总投资14003亿元 [2] - 梅花鹿养殖规模西北第一 三文鱼冷泉养殖规模陕西省第一 茶叶和高山有机蔬菜进入沪粤港澳市场 [2] - 钒氮合金等新材料和香菇菌棒远销 县域工业集中区晋升陕西省省级经开区 [2] - 形成新农业 新材料 大旅游 大健康四大产业链群 特色产业包括"一片叶 一条鱼 一棵树 一桌膳 一域游" [2] 旅游名城打造 - 金丝峡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秦岭茶乡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 金丝峡5A景区焕新 西街3A景区和莲花湖风景区开放 [2] - 打造"一峡一湖一峰一道"精品旅游线路 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2] - 金丝峡入选5A景区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获评国家气候标志"避暑旅游目的地" 商南县获评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 [2] 康养慢城推进 - 建成31个康养乡村和5个精品民宿集群 丹滨国际酒店和运通逸云酒店投入运营 [3] - 承办陕西省消防指战员康养活动 举办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分区赛和首届秦岭药膳产业发展大会 [3] - 金丝峡栗园山居 竹心沙获评商洛市级精品民宿 莫敖民宿获评特色民宿 [3] - 商南县入选秦岭美食地标城市 药膳品牌获全国"食养杯奖" 并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3]
三方面凸显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战略考量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11:42
四川文旅产业战略部署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旨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1] - 四川拥有全国数量最多 类型最全 规模最大 品位最高的文旅资源谱系[2] -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文旅发展寄予厚望 赋予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任务[2] 战略考量三大维度 - 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 强调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2] - 推动"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 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重大举措[3] - 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文旅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地位[3] 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四川文旅产业大而不强 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3] - 目标培育文旅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 - 重点推动业态多元化 产品优质化 品牌体系化 企业强化[3] 文化保护与区域布局 - 将高水平开展文艺创作 高质量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4] - 打造差异化区域发展布局 包括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国际旅游城市等多层级载体[4] - 与重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4] 服务优化方向 - 大力优化通行环境和服务环境[4] - 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4]
新华述评丨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深刻领悟“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意涵
新华网· 2025-06-20 10:11
中国—中亚精神的核心内涵 - 习近平主席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强调相互尊重、深化互信、互利共赢、守望相助 [1] - 该精神植根于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新时代通过解决边界问题(3300公里共同边界)和应对"三股势力"等实践深化 [2][3] - 通过能源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基建项目(中吉乌铁路)、新能源(阿拉木图光伏电站)等务实合作体现互利共赢 [3] 经济合作与现代化路径 - "共同现代化"理念摒弃零和逻辑,中国与中亚五国通过发展战略对接(如减贫中心设立)、技术共享(新能源、数字丝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7][8] - 合作领域从传统能源转向绿色矿产、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新增长点,中国新能源技术助中亚跨越式进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8] - 中方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通过"鲁班工坊"培养技术人才,支持中亚产业升级 [7][8] 机制化合作与全球意义 - 建立元首会晤机制、13个部级合作平台及100对友城关系,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推动制度化合作 [9] - 该精神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南南合作范例,主张平等互利(非援助或地缘附庸),推动多极化国际秩序 [11][12] - 通过影视作品(《山海情》)、文化中心等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强化"心联通" [1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外 输送三江“一口鲜”
央广网· 2025-06-20 08:58
黑龙江省首条果蔬出口绿色通道开通 - 黑龙江省首条果蔬出口绿色通道于2024年2月在佳木斯市郊区开通,实现本地及周边果蔬"朝发夕至"运往俄罗斯远东地区 [2] - 该通道大幅缩短通关时间,货物约两天即可摆上俄罗斯消费者餐桌 [1] - 海关实行关口前移、驻企检验等便利措施,与交投集团建立智联机制,货车凭海关单据即可快速通行 [14] 佳木斯郊区果蔬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佳木斯郊区现有果蔬种植面积达3万亩,拥有日光温室和普通大棚7528栋 [14] - 种植户杨永太10栋大棚年收入约20万元,其中西红柿和黄瓜为主要作物 [5] - 务工村民日收入超100元,年务工时长可达6个月 [7] - 2025年1-4月郊区外贸进出口总额9435万元(同比+8.1%),其中对俄果蔬出口187万元 [14] 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运营情况 - 该中心是黑龙江省唯一国家级农产品公益性示范市场,年交易量66万吨,交易额53亿元 [10] - 佳天德颐实业已建立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出口量达数百吨,目标使地产蔬菜占比超50% [13] - 主要出口品类包括西红柿、甘蓝、土豆等大宗蔬菜 [13][17] 产业技术升级与地理优势 - 新建13栋石墨烯温室大棚,利用太阳能和石墨烯热水袋循环系统实现精准温控 [9] - 佳木斯郊区位于三江平原黑土带,所有耕地获无公害产地认证 [9] - 四合科技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科技应用,如紫生菜等新品种种植 [1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黑龙江省交投集团对俄籍运输车辆提供单次400元通行费减免 [14] - 郊区组织种植户申报备案基地,扩大出口品类备案范围 [14] - 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出口种植基地,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品种 [13]
马明龙主持召开市、区委书记座谈会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加压奋进冲刺“双过半”
镇江日报· 2025-06-20 07:03
经济运行与目标 - 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锚定"两个高于"目标,全力补短板冲刺"双过半",为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奠定基础 [1] - 市相关部门及各区汇报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上半年成绩被肯定为"来之不易" [1] 工业经济与产业链 - 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需聚焦重点板块、行业及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支持企业拓市场抢订单 [2] - 重点行业需持续发力,重点企业需高度关注,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 项目投资与招商 - 扭住项目增长点需抓政策机遇,推动"两重""两新"领域项目谋划争取 [2] - 加快项目落地产出,提速建设效能,并因地制宜招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 [2] 政策与营商环境 - 抓住强信心稳预期关键环节,推动政策落地、优化营商环境、纾困解难,强化企业基础支撑 [2] - 更大力度统筹风险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及防汛抗旱等安全发展底线 [2] 政府职责与统筹 - 市领导需强化统筹调度,整合资源力量解决重难点问题,部门板块需务实举措推动发展 [3] - 各地"一把手"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专项行动营造敢为善为氛围,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3]
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展开论述,属于政策导向类内容,不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分析。经核查,全文未出现符合投资银行研究要求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行业竞争格局或产业链动态等商业信息。 根据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只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当前文档无符合条件的关键要点可提取。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报、行业政策或市场动态的文本进行分析。
迈步高质量发展 上市闽企打造投融资良性循环
中国证券报· 2025-06-20 04:30
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收入3620.13亿元,研发投入186.07亿元,盈利507.45亿元,分红253.72亿元,2025年5月完成港股IPO融资356.57亿港元 [1] - 宁德时代自2018年上市以来累计融资超千亿元,产能从2017年的17GWh提升至2024年的676GWh,连续8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37.9% [3] - 厦门象屿自2011年借壳上市后通过四次资本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区域性贸易商发展为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2] - 福建高速2001年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35.83亿元,实现净利润141.61亿元,现金分红67.13亿元 [5] 资本市场赋能 - 上市不仅拓宽融资渠道,还推动治理规范化、品牌价值提升、国际化拓展及竞争力增强 [2] - 福耀玻璃1993年成为首家福建A股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引进与全球化布局实现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境内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净利润5.22万亿元,4036家公司盈利,其中2194家正增长,553家盈利增幅超100% [3] - 福建省2024年末A股上市公司172家,总市值3.57万亿元 [3] 分红与投资者回报 - 慧翰股份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25元并转增4.9股,拟2025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再次分红 [4] - 兴业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161.03亿元,2024年派现224.33亿元 [5] - 厦门象屿近5年现金分红比例维持在50%,厦门钨业承诺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不低于30% [5] - 厦门钨业上市以来累计发放现金股利超38亿元,强调提质增效重回报 [5] 政策与市场生态 - 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再融资审核、提高股息率及增强分红稳定性 [6] - 2024年A股市场分红和股份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2025年春节前分红、季度分红案例增多 [7] - 中信证券表示新"国九条"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投融资协调与投资者保护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 [8] 高质量发展共识 - 上市公司需通过高质量发展连接投资与融资,形成"融资—发展—回报"良性闭环 [7] - 宁德时代等公司实践表明经营、研发、分红、融资并行不悖是价值创造与股东回报的关键 [7] - 厦门国贸强调上市后资本市场支持对企业业务发展和社会价值创造的赋能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