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6月30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上涨,上半年收官;牛熊市长短跟什么有关呢;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30 21:48
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整体上涨,当前处于4.9星级 [2] - 沪深300等大盘股微涨,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涨幅较大 [3] - 医药医疗板块表现强势,银行指数上周创历史新高后出现回调 [4] - 港股今日下跌,港股科技股微跌 [5] - 主动优选、指数增强等策略上半年整体上涨,显著跑赢沪深300等指数 [6] 牛熊市周期分析 - 熊市长短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经济低迷周期熊市时间长,景气周期熊市时间短 [8] - 指数点数=估值*盈利+分红,星级代表市场整体估值 [9][10] - 5星级时估值向下空间有限,对市场下跌有保护作用 [11][12] - 长期上涨核心动力来自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经济低迷周期盈利增长慢导致熊市长 [13][14] - 美股历史上有两次10年级别的长熊市,均出现在经济低迷周期 [15][16][17] - 景气周期中的熊市通常持续几个月,快速下跌20-40%后进入慢牛 [18][19][20] - 日股1989-2008年出现19年长熊市,下跌超80%,2013年后进入景气周期 [24] 经济低迷周期原因 - 较长经济低迷周期通常与大规模去杠杆有关 [25] - 杠杆快速破裂导致金融危机,缓慢消化导致经济低迷 [26] - 国内房地产市值曾达450万亿,超过美欧日总和,其漫长熊市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 [27] 市场展望 - A股港股向下空间不大,5星级为估值底部 [29] - 上涨需要依靠上市公司盈利恢复增长 [30][31] - 不同品种盈利恢复速度不同,科技类已率先复苏,医药一季度有复苏迹象,消费尚未复苏 [28][32] - 今年一季度A股整体盈利同比增长4-5%,港股恒生指数盈利同比增长16% [28] 产品与服务 - 月薪宝组合门槛下调至200元,开放定投功能,采用40:60股债均衡策略 [37][40][41] - 螺丝钉黄金牛熊信号板每周更新,帮助判断黄金估值高低 [46] - 提供多种指数估值数据,包括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 [52] - 人民币债券估值表显示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6% [56]
财报更新,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如何?|第387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6-05 13:33
港股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及披露 - 港股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主要包括季报、年报等,但对季报披露时间无强制要求,实际披露时间通常比A股晚 [5] - 港股财政年度可自定义连续12个月,而非自然年度 [6] - 港股定期报告查询方式包括港交所官网、上市公司官网及专业金融终端如Wind [12] 港股主要指数盈利表现 宽基指数 - **恒生指数**:2020年盈利同比略降,随后几年趋稳,2025年Q1同比增速达16.32% [10] - **国企指数**:2020-2021年连续两年盈利下降,2022-2025年Q1恢复稳定同比增长 [14] - **港股中小**:盈利波动显著,2020-2021年大幅下降(2021年整体亏损),2022年后恢复盈利但2024年及2025年Q1仍小幅下降 [18] 策略指数 - **港股红利**:2020年盈利大幅下降,2022年显著增长,但2025年Q1同比下降12.81% [21][22]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2020年下滑后2021年大幅反弹,2022-2024年整体增长但2023年下滑,2025年Q1小幅下降 [25][26] 行业/主题指数 - **港股科技**:2020-2023年盈利停滞,2024年爆发式增长,2025年Q1同比增速达128.92% [29][30] - **恒生科技**:成分股更集中头部公司,2024年盈利同比增近60%,2025年Q1增速55.43% [33] - **恒生消费**:2020年大幅下降后,2021-2024年连续四年稳定增长,2025年Q1同比增14.52% [36] - **恒生医疗保健**:2025年Q1盈利同比大幅增长172.89% [39] 核心观点 - 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可通过代表性指数观察,市场上涨动力源于盈利增长 [41] - 宽基指数盈利稳定性较高,策略及行业指数波动更大但部分领域(如科技、医疗)增速显著 [10][29][39]
财报更新,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如何?|第387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5-27 21:52
港股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及披露时间 - 港股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主要包括季报、年报等,但对季报披露时间无强制要求[3][4] - 港股定期报告披露时间通常比A股晚,财政年度可自定义连续12个月而非自然年度[5][6] - 港股与A股定期报告披露时间对比:季度报告(港股无强制/A股1个月)、中期报告(港股3个月/A股2个月)、年度报告(港股4个月/A股4个月+业绩公告3个月)[7] - 港股定期报告查询渠道包括港交所官网、上市公司官网及Wind等金融终端[7] 港股整体盈利增长情况 - 2020年恒生指数盈利受口罩因素影响同比略微下降,随后几年恢复稳定增长,2025年1季度同比增速达16.32%[8] - 港股主要指数分类:宽基指数(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港股中小)、策略指数(港股红利、沪港深红利低波动)、行业/主题指数(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恒生消费、恒生医疗保健)[9] 宽基指数盈利表现 - **恒生指数**:盈利稳定,2020年下降后2022-2025年持续同比增长[9][14] - **国企指数**:2020-2021年连续两年下降,2022-2025年恢复稳定增长[11][12][13][14] - **港股中小**:盈利波动大,2020-2021年大幅下降(2021年亏损),2022年恢复盈利但2024年及2025年1季度小幅下降[16][17] 策略指数盈利表现 - **港股红利**:2020年大幅下降,2022年大幅增长,2025年1季度同比下降12.81%[19][20][21][22]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2020年下滑后2021年大幅增长,2022-2024年波动增长(2023年下滑),2025年1季度小幅下降[24][25][26][27][28] 行业/主题指数盈利表现 - **港股科技**:2020-2023年盈利停滞,2024年爆发式增长,2025年1季度同比增速128.92%[30][31] - **恒生科技**:盈利增速低于港股科技但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近60%,2025年1季度增速55.43%[33][34][36][37] - **恒生消费**:2020年大幅下降后2021-2024年稳定增长,2025年1季度同比增长14.52%[39][41] - **恒生医疗保健**:盈利增长快,2025年1季度同比大幅增长172.89%[42] 其他信息 - 港股指数专题估值表每周五更新,后续可能提高更新频率[43][44]
财报更新,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如何?(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5-23 21:55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与盈利分析 -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1季报已陆续公布,可通过官方交易所网站、公司官网或金融终端(如Wind)查询定期报告 [5][6][14] - 中证全指(A股整体)2024年盈利同比微降0.23%,2025年1季度同比增长4.46%,显示盈利恢复迹象 [17][19][20] - 沪深300(大盘股)2023-2025年1季度盈利同比稳定增长3%-5%,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强 [21][22] 不同规模公司盈利表现 - **中盘股(中证500)**:2021年盈利增速达49%,2022-2024年大幅下降,2025年1季度回升至6.5% [25][29] - **小盘股(中证1000)**:2021年盈利增速高达68%,2023-2024年连续下降,2025年1季度同比大幅增长16% [28][31] - 中小盘股盈利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景气阶段增速高,低迷阶段降幅大 [24][30] 策略与行业盈利特征 - **龙头策略(中证A500)**:2021年盈利增速超中证全指,2025年1季度小幅增长 [33] - **红利策略(中证红利)**:2022-2025年1季度盈利稳定增长,支撑近期表现 [35][36] - **消费行业**:2021年净利润大幅波动,2025年1季度保持较高增速 [37][41] - **医药行业**:2020-2021年因口罩事件盈利激增,2024年4季度起恢复正增长,回归常态轨道 [38][42] 市场趋势与政策影响 - 市场上涨核心动力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中证全指熊市底部点数从2012年2700点升至2025年4800点,反映长期盈利积累 [8][9][10][15] - 2024年下半年刺激政策推出后,盈利反应滞后6-12个月,2025年1季度已现复苏迹象 [43][44]
直播回放:财报更新,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如何?
银行螺丝钉· 2025-05-09 21:54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 上市公司每年有4份定期报告 包括1季报 半年报 3季报和年报 [3] - 1季报披露时间为每年4月份 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报披露时间 [5] - 半年报披露时间为每年7-8月份 [5] - 3季报披露时间为每年10月份 [5] - 年报披露时间为每年1-4月份 [5] 盈利与市场关系 -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盈利增长是市场上涨核心动力 [7] - 2021年A股全市场盈利增长超20% 2022年增速下降至历史平均水平 [14][16] - 2023-2024年A股盈利增长停滞 2024年同比下降0.23% [17][18] - 2025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4.46% 为2022年后首次好转 [19] 大盘股表现 - 沪深300近5年净利润均为正增长 2023-2024年增速3%-5%低于历史平均 [21] 中小盘股表现 - 中证500在2021年净利润增速达49% 2022年和2024年大幅下降 2025年一季度增速回升至6.5% [24] - 中证1000在2021年净利润增速达68% 2023-2024年连续下降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 [27][28] 策略指数表现 - 中证A500在2021年净利润增速超中证全指 2025年一季度增速较低 [30][32] - 中证红利2020年净利润下降 2022-2024年增长稳定 [34] 行业表现 - 消费行业2021年净利润大幅下降 2025年一季度保持较高增速 [36][37] - 医药行业2020-2021年盈利大幅增长 2023-2024年下降 2024年四季度恢复正增长 [38][40] 政策与展望 - 2024年下半年刺激政策推出 通常6-12个月反映在基本面 [44][45] - 2025年若2-3季度延续盈利增长 市场向上空间将打开 [48]
[4月30日]指数估值数据(财报更新,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如何?)
银行螺丝钉· 2025-04-30 21:48
市场表现 - 大盘微涨微跌,收盘时仍处于5.1星级水平 [1] - 沪深300等大盘股略微下跌,中小盘股上涨 [2][3] - 银行等价值风格下跌较多,成长风格上涨 [4] - 港股整体上涨,港股科技股领涨 [5] - 港股科技股春节后上涨至正常估值,4月初短期下跌后低估,最近两周连续上涨回到正常偏低估值 [6][7] 港股科技股分析 - 港股科技类品种之前估值较低,背后公司盈利增长近几年较稳定 [8] - 从低估上涨速度较快,指数基金收益公式为估值*盈利+分红 [9] - 当前5点几星级下,许多品种估值处于低估,向下空间不大 [10] - 市场回到5点几星时,国家队等机构投资者会大举买入减少下跌空间 [11] - 市场向上的核心动力来自上市公司盈利增长 [12] 盈利增长情况 - 2021年A股全市场盈利增长20%,2022-2024年因经济低迷周期盈利增长停滞甚至部分下降 [13][14] - 2024年A股整体盈利较2023年略微下降约2% [19] -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3-4%,为2022年后首次年度好转 [20] - 互联网、高端制造等硬科技保持盈利稳定增长,科技方向率先触底反弹 [21][22] - 金融、消费、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盈利小幅增长 [23] - 医药行业2020-2021年因疫情盈利大幅增长,2023-2024年上半年下降,2024年四季度恢复正增长 [23] - 地产产业链仍是盈利下降重灾区,但下降趋势放缓 [23] 盈利恢复增长的变数 - 特朗普关税政策尚未完全落地,可能影响外贸占比较高行业 [23] - 若二三季度延续盈利同比增长,则经济低迷逐渐走出,市场向上空间打开 [23] - 经济表现越好市场估值越高,历史上经济强劲年份如2007、2017、2021年均为牛市高点 [23] 估值数据 - 沪港深红利低波:盈利收益率10.60%,市盈率9.43,市净率0.87,股息率4.41%,ROE 9.23% [34] - 港股红利:盈利收益率10.27%,市盈率9.74,市净率0.96,股息率5.08%,ROE 9.86% [34] - 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21%,市盈率9.79,市净率0.98,股息率5.75%,ROE 10.01% [34] - 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30%,市盈率9.71,市净率0.96,股息率5.96%,ROE 9.89% [34]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18,市净率3.36,股息率0.62%,ROE 8.36% [34]
每日钉一下(GDP增长,和股价上涨,是啥关系?)
银行螺丝钉· 2025-04-25 21:47
美元债券投资 - 市场对美债关注度提高 提供限时免费课程讲解美元债券基金投资 [2] - 课程涵盖美元债券类资产投资方式 美元债基金当前投资价值及风险 [5] GDP增长分析 - 2025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5 4% [6] - 相对2024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 2% [7] GDP与市场关系 - 股价长期跟随上市公司盈利增长 [8] - 指数点数由估值和盈利共同决定 盈利增长推动指数长期上涨 [9][10] - 以中证全指为例 2012-2014年5星级时点位2700-2800点 2018年底升至3400-3500点 最近一年多达4800点 显示熊市底部点数随盈利增长逐步提高 [11] -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与GDP增速不完全一致但存在相关性 [12]
[4月18日]指数估值数据(GDP增长,和股价上涨,是啥关系;港股专题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4-18 21:29
市场表现 - 中证全指略微下跌,收盘处于5.2星级 [1] - 价值指数微涨,创业板等成长风格微跌 [3] - 港股因假期暂停交易,部分含港股基金暂停申购 [4][5] GDP数据与市场关联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 [7][8][9] - 股价长期跟随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指数点数=估值*盈利 [10][11] - 中证全指5星级点位从2012-2014年的2700-2800点升至最近的4800点,反映盈利增长 [14][15][16][17] - GDP高速增长年份(如2007、2017、2021)通常对应上市公司盈利高增长 [25][26][27] 投资策略 - 最佳投资阶段是"基本面低迷但出现好转迹象",易现低估机会 [31][32] - 低估买入后估值提升叠加盈利增长形成"戴维斯双击" [34] - 经济强劲阶段反而易现股市大顶(如2007年盈利增长最快但随后下跌70%) [35][37][38] - 当前市场估值不高且有利好政策,国家队介入减少波动 [39][40] 港股指数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1.62,市净率1.18,股息率3.94% [45] - H股指数市盈率12.25,市净率1.18,股息率3.94% [45] - 恒生医疗保健市盈率22.37,市净率2.01,股息率1.96% [47]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2.35 [48] A股指数估值数据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市盈率9.43,股息率4.67% [53] - 中证红利市盈率9.84,股息率5.87% [53] - 中证消费市盈率28.16,市净率3.75,股息率3.32% [53] - 中证医疗市盈率41.03,市净率2.96,股息率1.65% [53] 债券市场数据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10%,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42% [59] - 3-5年期政金债到期收益率1.66%,近1年年化收益3.77% [59]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近1年年化收益6.97% [59]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5%,近1年年化收益14.3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