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中药ETF(159647)周线冲击五连阳,夏荔芪胶囊获批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18
中药行业表现 - 中证中药指数(930641)上涨0 20%,成分股珍宝岛(603567)上涨5 92%,方盛制药(603998)上涨1 67%,上海凯宝(300039)上涨1 47%,太极集团(600129)上涨1 04%,佐力药业(300181)上涨0 96% [1] - 中药ETF(159647)上涨0 19%,最新价报1 03元,近一个月涨幅5 56%,周线冲击五连阳 [1] - 中证中药指数(9306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 96%,包括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等 [3] 政策动态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夏荔芪胶囊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限自公告日起七年 [1] 创新药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正从量变到质变,未来5~10年是产品出海和国内放量的爆发期,国内将催生数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MNC [2] - 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主要通过BD授权等方式,收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收入分成,未来可能直接收购海外商业化渠道和平台 [2] - 在二级市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市值占比将显著提升 [2] ETF产品信息 - 中药ETF(159647)紧密跟踪中证中药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中药ETF(159647)场外联接A:016891,联接C:016892,联接I:022881 [4]
底气十足!三个关键词透视中国经济半年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40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展现经济韧性和内生动力 [1][2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23] - 6月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上升 新订单指数重回50%以上显示需求回暖 [19] 潮玩行业 - Labubu超越KAWS和暴力熊成为全球最热潮流艺术品 带动泡泡玛特股价半年涨幅达190% [3] - 中国潮玩迎来高光时刻 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5] 影视行业 - 《哪吒2》以159亿全球票房成为影史动画片票房冠军 超越《头脑特工队2》(123.19亿)和《冰雪奇缘2》(105.41亿) [5] 人工智能行业 - DeepSeek月访问量超过ChatGPT 成为全球增长最快AI工具 [6] - DeepSeek概念板块上半年涨幅55.3% 超70只概念股年内涨幅超50% [9] - 摩根士丹利评价中国AI发展为"巨人苏醒" [11]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收入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港股创新药指数半年涨幅超60% [13] - 医药市场从仿制药主导转向创新药全球爆单 [11] 资本市场 - 高盛推出中国"十巨头"概念 预测未来两年利润增长13% [15]
对外授权交易大单频现中国创新药闪耀全球舞台
证券时报· 2025-06-24 02:44
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激增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总金额60.5亿美元的PD-1/VEGF双抗授权交易,其中12.5亿美元为首付款创纪录[1][2]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订53.3亿美元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涉及多个靶点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1][3] - 2024年国产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达523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3] 重大BD交易案例汇总 - 信达生物将ADC药物IBI3009授权给罗氏,首付款8000万美元+最高10亿美元里程碑[1] -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获1.7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4亿美元里程碑[2] - 联邦制药将GLP-1/GIP/GCG激动剂授权诺和诺德,获2亿美元预付款+18亿美元里程碑[2] - 信诺维将ADC药物XNW27011授权安斯泰来,总金额超15亿美元[2] - 翰森制药HS-20094授权交易含8000万美元首付+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3]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2015年药品审批改革将新药审核时间从3年缩短至60天[6] - 2024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强化价格管理、医保支付等政策保障[6] - 国家药监局拟将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7] - 审批提速使企业研发成本降低20%以上[7]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果 - 全球首次获批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3个增至2024年39个,增长12倍[7] - 2015-2024年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的原研药达4382个,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8] - 2025年前5个月已有34款国产新药获批,接近2024年全年39款水平[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首付>5000万美元)占比从2021年5%提升至2025年42%[5] - 跨国药企外部采购管线中中国占比从2020年10%升至2024年31%[10] - 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份额接近30%,美国降至48%[10]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30%,临床试验入组速度更快[11] - 中国医药工程师平均月薪2万元,仅为美国同行1/6[12]
国产创新药全面突破,全球首款无激素儿童湿疹药在上海诞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7:42
中国创新药行业突破 - 中国创新药领域进入"DeepSeek"时刻,本土药企从跟跑转向领跑 [2]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达127亿美元,连续三年增速超40%,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交易占比飙升至42% [2] - 2025年1—5月,三生制药以12.5亿美元首付款将在研抗癌药授权给辉瑞,交易总对价达60.5亿美元,创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纪录 [2] - 行业突破涵盖肿瘤和皮肤领域,泽德曼研发的泽立美乳膏具有标志性意义 [3] 泽德曼医药科技公司 - 公司研发全球首款2—12岁儿童适用的非激素AhR类湿疹药物泽立美乳膏,填补全球儿童药安全领域空白 [1][4] - 董事长陈庚辉博士深耕AhR领域30年,是"本维莫德之父",曾主导本维莫德专利研发并于2012年以2.3亿美元授权GSK海外市场开发权 [3][4] - 公司投入逾3.5亿元完成泽立美研发,斩获12项国内外专利 [4] - 成立近4年已获得数亿元融资,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10][11] 泽立美乳膏产品优势 - 全球首款不含激素的儿童湿疹药,解决3500万中国儿童患者治疗困境 [1][5] - 临床数据显示:1天快速缓解瘙痒,儿童组EASI75应答率高达83.9%,8周治疗期69.2%患者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改善超75% [8] - 安全性显著优于传统激素疗法,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一过性红斑,无系统暴露风险 [8] - 80%家长优先选择非激素药物,市场需求明确 [9] 儿童湿疹治疗现状 - 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达7370万,儿童占比近五成(约3500万) [5] - 传统激素疗法存在治疗断层:65%轻中度患者依赖激素药膏(月均支出50元),42%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6] - 激素药膏依从性差:需每日涂抹2—3次,规范用药率不足30%,易复发且长期使用可能抑制儿童生长 [7][8]
强势冲击4连涨!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再度大涨超4%,中国创新药产业及投资有望持续迎来高景气
新浪财经· 2025-06-04 10:45
市场表现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跳空高开,盘中涨超4%,价格一度涨至1.008元,创年初以来新高 [1] - 截至10:06,该基金盘中换手18.97%,成交6106.32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跟踪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强势上涨3.83% [1] - 成分股信达生物一度涨超16%,再鼎医药上涨7.66%,泰格医药上涨6.42%,中国生物制药、诺诚健华等个股跟涨 [1] 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公布11款获批上市新药,涵盖肿瘤、内分泌等多个领域,其中多款为相关领域"国内首款"或"国产首款" [1] - 11款新药中有7款为1类药,代表我国药品注册分类中药物创新的最高水平 [1] - ASCO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口头报告数量达73项,创历史新高 [2] - 中国创新药已走到国际舞台中央,海外BD交易额突破新高 [2] 公司发展 - 头部创新药企开始批量进入扭亏为盈的新发展阶段 [2] - 中生代Biotech旗下优质资产迎来BD浪潮并密集出海 [2] - 传统药企走出集采阴影,创新药业务进入兑现期迎来估值重估 [2] 指数与产品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紧密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2]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反映香港上市最大的50间生物科技公司之整体表现,包括通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巨子生物、翰森制药、再鼎医药 [2] - 相关产品包括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创新药ETF南方(159858)及其场外联接(A:021097;C:021098) [3]
从EASL2025看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影响力
环球网· 2025-05-10 12:49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 -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从追赶到超越的重大转变 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展现出强大优势 [1] - 2024年全球涉及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交易总金额达519亿美元 其中首付款高达41亿美元 [4] - 全球大药企从中国创新药企业引入的分子数量占比从2019年0%迅速提升至2024年31% [4] 肝病研究成果 - 中国13个研究团队在EASL2025大会发表报告 涵盖肝脏肿瘤发病机理 肝癌免疫治疗等广泛领域 [1] - 乙肝新药贺普拉肽II期临床试验显示部分患者肝内cccDNA低于检测限 达到灭菌性治愈标准 [2] - 贺普拉肽III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 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可清除cccDNA的乙肝治愈性药物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自2015年起政府出台系列医改政策 推动制药行业从仿制向创新转型 [5] - 药品审评审批改革 药品许可持有人制度 资本市场改革等政策加速创新药发展 [5] - 医保目录谈判和带量采购为创新药腾出资源 贺普拉肽等原研药具有可观市场前景 [5]
罗氏、阿斯利康在中国建厂,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新京报· 2025-05-09 23:40
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 - 罗氏制药投资20.4亿元建设中国第二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占地53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用于眼科药物法瑞西单抗注射液的本地化生产[1][2] - 阿斯利康投资4.75亿美元(约34.41亿元)在无锡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占地3万平方米,预计2028年投产心血管创新药[1][2]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基地一期竣工,总投资7.5亿美元,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3] 行业投资动态 - 诺和诺德在天津投资40亿元扩建无菌制剂产能[3] - 礼来投资14亿元升级苏州工厂[3] - 阿斯利康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及首个在华疫苗工厂[3]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跨国药企总部和研发中心落地[3]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亿(占总人口21.1%),2035年预计增至4亿(占比近30%)[4] - 阿斯利康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64.13亿美元,占全球营收12%[4] - 诺华2024年中国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礼来中国市场增长9%[4] 政策与创新环境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开放生物医药领域,支持外资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5] - 2024年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31%来自中国,2019年该比例为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