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崛起

搜索文档
终止发动机合资业务,三菱汽车在华全面退场
北京商报· 2025-07-23 18:34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 - 三菱汽车终止与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全面停止发动机业务运营 [1] - 航天三菱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汽车等股东退出 [2] - 三菱汽车退出在华发动机合资业务,标志着其在华版图全面退场 [4] 航天三菱历史与市场表现 - 航天三菱成立于1997年,由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共同组建 [2] - 1998年开始生产发动机,曾占据国产车型三成市场份额 [2] - 为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部分车型提供发动机 [2] 中国汽车市场变化 - 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 [2] - 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1155.8万辆,同比下降17.4%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其中纯电车型771.9万辆,同比增长15.5% [2] 三菱汽车在华整车业务 - 广汽三菱2017-2019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 [3] - 2018年广汽三菱销量同比增长超二成,欧蓝德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 [3] - 2022年广汽三菱产能利用率仅为3.33% [3] - 2023年三菱汽车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广汽三菱重组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3][4] 行业专家观点 - 中国车市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中国品牌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 [3] - 三菱汽车发动机逐渐边缘化 [3] - 三菱汽车表示因中国汽车产业快速转型而重新评估战略并决定退出 [3]
“零售大变局:中国品牌仅彰显传统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观察者网· 2025-06-30 16:53
中国品牌崛起趋势 - 中国品牌加速崛起并在海外赢得忠实粉丝群体,零售潮流从西方吹向中国的时代可能终结 [1] - 泡泡玛特的LABUBU玩偶热度飙升,吸引包括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国际名人,推动公司股价迅速上涨 [1] - 中国消费者从偏好海外流行趋势转向本土奢侈品牌、高端美妆及奶茶店 [1] 性价比与品质优势 - 库迪、瑞幸等本土咖啡品牌品质与星巴克相当但价格仅为其一半 [3] - 老铺黄金设计感强且价格低于蒂芙尼,单个门店平均销售额较外国竞争对手高出至少50% [3][4] - 山下有松箱包品牌对标国外质感但价格低一倍以上 [3] - 泡泡玛特成功部分归因于瞄准节俭型消费者,推出兼具情绪价值与高质量的产品 [3] 高端定位与品牌溢价 - 霸王茶姬部分饮品价格与星巴克高端产品持平,定位高端而非平价 [4] - 老铺黄金股价自香港上市以来涨幅超过2000% [4] - 毛戈平美妆成为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本土企业,上市后股价飙升约250% [6] 消费者行为转变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更深入了解产品,意识到曾被外国品牌“割韭菜” [6] - 年轻女性研究美妆标签,寻找成分相同但价格更低的本土产品 [6] - 中国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外国货,本土品牌通过彰显中国特色获得成功 [4][6] 本土品牌扩张策略 - 本土品牌从内陆小城市起家,如霸王茶姬始于云南昆明,蜜雪冰城始于经济不发达省份 [7] - 华住集团未来一年约半数新门店将开在三四线城市,入住率高于外资竞争对手 [7] - 2024年中国人口不足100万的城市快消品购买量增长5.5% [7] 海外市场拓展 - 泡泡玛特在20多个国家设有门店,美国有至少37家分店 [7] - 蜜雪冰城遍布东南亚,霸王茶姬计划2027年底在海外开设超1300家门店 [7] - 品牌在海外获得的认可反哺国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8]
直面镜头的企业家,书写中国品牌崛起新叙事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26
企业家代言趋势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直播间共同推介当地美食 政企联动模式提升城市文旅知名度 [1] - 京东刘强东身着外卖制服亲自配送 通过"行动代言"为京东外卖业务造势 并深度参与零售物流业务例会推动转型 [2] - 小仙炖创始人林小仙在抖音直播间讲解鲜炖燕窝工艺 以"鲜炖工艺+燕窝产地"为核心传递品牌价值 [5] 代言内容升级 - 企业家代言从"功能卖点"转向"品质理念" 契合消费升级下对品质生活的情感需求 [5] - 东方甄选俞敏洪跨界农业 通过青海自驾直播推动"玉树牦牛"销售 并创办徐霞客文旅学院探索"文化+农产品"模式 [5] - 董明珠与孟羽童在抖音直播间合体带货 高频次出镜展现对中国制造的自信 [6] 商业与社会价值融合 - 东方甄选助农行动将个人影响力转化为产业升级驱动力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 [5] - 格力通过企业家直播强化制造业创新担当 小仙炖驱动中式滋补行业升级 [6] - 企业家代言构建"企业家IP-产品-消费者"信任闭环 降低品牌沟通成本并提高忠诚度 [6] 宏观产业转型 - 企业家代言推动中国制造业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传递创新成果与品质理念 [7] - 该现象成为中国经济韧性的体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 [7]
全球品牌,如何赢在中国?
新华网· 2025-06-05 17:51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 - 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59.42升至63.38,增长6.7个百分点,显示消费品质显著回升 [1][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成为全球品牌布局核心市场,国内外品牌均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3][4] - 报告采用多维评价标准(销售/价格/搜索/好评)对品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中国品牌凭借技术/管理/影响力成功融入消费者生活 [4] 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 - 比亚迪/蜜雪冰城/大疆等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本土突围到全球破圈,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与国际品牌竞争 [6] - 中国品牌摆脱低价竞争模式,以技术优势构建差异化壁垒,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产品内涵 [6] - 从低端制造(衬衫)到高端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中国品牌走出创新发展路径 [7] 品牌国际化挑战 - 文化差异/贸易壁垒/国际竞争加剧是中国品牌全球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7] - 需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服务体验/品牌文化内涵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7] - 高精尖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品牌溢价能力/全球运营经验与国际顶尖品牌仍有差距 [9] 中国市场吸引力 - 14亿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政策支持构成中国市场的"确定性"优势 [10] - 中国保持开放态度,为国际品牌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全球品牌共同进步 [10] - 中国市场开放基因/创新活力/融合生态是国内外品牌成功的核心因素 [12]
从国潮到国用,中国品牌真的变了
36氪· 2025-05-13 12:38
中国品牌消费趋势 - 中国品牌完成从"看得见"到"用得上"再到"离不开"的跃迁阶段,通过自研技术、原创设计和东方价值体系赢得市场信赖 [1] - 84.3%消费者表示选择中国品牌的情况增加,经济发达城市表现更显著 [2] - 2025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整体喜好度达4.49分(2023年4.17分,2024年4.45分),文化内涵、影响力建设、创新力度评分均超4.4分 [4]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认知 - 中国品牌关键词前五为:情怀共鸣、性价比高、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信赖、质量好 [7] - 消费者评价从"实惠实用"转向"情怀共鸣、文化底蕴、品质信赖",实现形象蜕变 [6] - 70.54%消费者愿为具有独特设计或文化内涵的中国品牌支付更高溢价 [19] 产品力与品牌力进阶 - 中国品牌打破"低价替代品"刻板印象,成为消费者主动选择的默认选项 [9] - 比亚迪、华为、徕芬、安踏等通过自主技术和本土需求适配重构国际品牌主导地位 [12] - 57.7%消费者认为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塑造最能支撑溢价能力 [16] 文化力与生活方式适配 - 中国品牌东方美学进阶为文化叙事、情绪共鸣与身份认同的深度载体 [23] - 在美食烹饪、美妆护肤、养生保健场景中,中国品牌比国际品牌更能满足本土需求 [24] - 环保可持续发展、冒险精神、小众文化支持等品牌元素易引发消费者共鸣 [21] 全球化与未来发展方向 - 品牌出海从"供应链优势"转向"全链路运营能力",需实现文化沟通与生活方式的在地融合 [26] - 五大行动建议:文化构建品牌人格、产品力+设计力双驱动、本土场景锚点、年轻化表达机制、进入消费决策起点 [28][30][33] - 战略方法论涵盖趋势产品力、趋势品牌力、文化传播力、生活场景力和全球影响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