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搜索文档
 潘功胜最新发文 详解“双支柱体系”主要任务
 证券时报· 2025-10-31 14:54
 货币政策体系构建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旨在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优化组合,从源头上促进金融稳定 [1][3] - 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为更多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创造条件 [3]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政策利率的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的宽度,畅通由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 [1][3] -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4] -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4] - 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传导效能,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政策在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 [4]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构建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旨在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的视角应对金融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1][6] -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宏观审慎监测评估框架,聚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 [6] - 做实覆盖全面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对金融市场及时矫正和阻断市场"羊群效应",对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对跨境资本流动根据形势及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 [2][7] - 丰富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继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政策工具箱,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 [2][7] - 建设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协同配合,发挥好存款保险、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作用 [8] - 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8]
 潘功胜最新发文!详解“双支柱体系”主要任务
 券商中国· 2025-10-31 14:44
 货币政策体系构建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旨在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优化组合,从源头上促进金融稳定[3] - 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逐步构建短中长期搭配、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3]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政策利率的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的宽度,畅通由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1][3] -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基准,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3] -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4] -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4] - 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政策传导效能,持续整治金融业"内卷式"竞争和资金空转[4][5] - 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政策在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健全政策宣传和市场沟通机制[5]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构建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旨在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视角应对金融风险,阻断或弱化金融风险累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6] -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宏观审慎监测评估框架,关注经济运行与金融风险的关联性[6] - 做实覆盖全面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包括防止关键领域和行业大幅波动、提升重点金融机构损失吸收能力、对跨境资本流动采取逆周期调控[2][7] - 对金融市场及时矫正和阻断"羊群效应",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7] - 丰富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继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政策工具箱[2][7] - 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建立创设、实施、评估、反馈、优化的管理机制[7] - 建设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协同配合[8] - 强化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加强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发挥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作用[8] - 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8] - 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维护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外汇储备和海外金融资产安全[8]
 潘功胜最新发文,详解“双支柱体系”主要任务
 证券时报· 2025-10-31 14:05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 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为发挥利率调控作用创造条件 [1][4]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央行政策利率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宽度,畅通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及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 [1][4] -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5] -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其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5] - 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政策传导效能,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政策在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 [5]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监测评估框架,聚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 [7][8] - 做实覆盖全面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对经济运行、重点金融机构、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2][8] - 丰富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继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的工具,研究储备应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工具 [2][9] - 建设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协同,发挥存款保险、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及央行最后贷款人作用 [9] - 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0]
 潘功胜: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3:16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题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 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署名文章。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国是大型开放经 济体,要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好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 动稳定器功能,为自主、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期引导,坚决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21评论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16
 人民币汇率表现 - 8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322 较上一交易日上调49点 离岸人民币开盘价7.1832 环比上调81点 [1] - 近期走势打破人民币单边破7预期 体现汇率在稳定基础上双向波动的常态 [1] - 5月27日和7月24日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均逼近7.01大关 [2]   人民币升值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强化及科技研发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构 提升人民币计价资产全球吸引力 [1] - 上半年人民币强势升值受国际市场两种预期驱动:中国贸易顺差意味人民币被低估 中美贸易谈判以人民币升值为结局 [2]   汇率形成机制与政策导向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调节功能 综合施策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1] - "8·11汇改"十周年 中间价形成机制透明化有效遏制汇率超调 [1] - 汇率形成机制需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阶段需求 当前中美利差导致"资产美元化+负债本币化"操作对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压力 [3]   经济基本面分析 - 对外部门贸易顺差理论上支撑人民币升值 但对内部门物价指数偏低导致GDP缩减指数多个季度同比负增长 需通过汇率适度浮动缓解经济负产出缺口 [2] - 中美贸易谈判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 但谈判不影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   人民币国际化与改革方向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支付货币和第三贸易融资货币 [3] - 未来改革方向包括推出外汇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 放宽波动幅度限制 引入非银机构参与外汇市场 有序开放资本账户 [3]   理论共识与大国汇率策略 - 国际金融学共识认为没有一种汇率安排适合所有国家所有时期 [3] - 大国经济体需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内外条件约束采取"以我为主"的汇率策略 [3]
 全球超级资管巨头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3:17
 世界格局与美元地位 - 世界格局正逐渐向多元化演变,美元长期主导地位因美国信用受损和全球霸权成本缩减而松动 [4] - 美元汇率将大幅波动,不再稳定,全球货币格局趋向正常化但尚无单一货币可替代美元 [4]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以我为主",锚定一篮子货币而非美元,必要时可自主调整汇率及存款准备金率 [4][5]   中国资产配置趋势 - 国际资本开始调整全球资产配置,中国资产占比提升是长期趋势,需稳住增速、保持监管稳定并持续创新 [7] - 当前美国资产在全球配置中占比远高于中国,与多极化格局不匹配 [7] - 中国对外政策更灵活自主,与美盟友关系改善促进经贸和科技交流 [7]   中国经济政策与市场 - "9·24政策组合拳"标志政策拐点,监管转向支持经济增长和民企发展,带来股市拐点 [7] - 上半年GDP高增速使当前政策组合均衡,但若三季度增速低于预期或再出刺激政策 [8] - 政治局会议明确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未因短期上涨泼冷水,利好市场长期发展 [8]   房地产与地方债务 - 房地产市场仍承压,若无强力政策干预下行压力或加剧 [8] - 地方债务监管趋严,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并推进平台出清,但中央未明确增加负债对冲 [9]   反内卷与资源配置 - "反内卷"应反对恶性内耗但鼓励良性竞争,尤其在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创新 [10] - 需理顺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使资源向创造价值领域汇集 [11]   黄金投资与关税影响 - 黄金估值已处高位,过度投资避险资产可能转为风险资产,需警惕地缘冲突停火带来的调整压力 [12][13] - 美日、美欧关税协定模式模糊但实际降税,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中国与美国谈判条款将更清晰可执行 [15] - 市场已习惯美国关税威胁,不再视其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5]
 全球超级资管巨头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3:12
 世界格局与货币体系演变 - 世界正从单极向多元化格局演变,美元主导地位因美国信用受损及政策收缩而松动,但尚无单一货币可完全替代美元 [5][6]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以我为主",考虑锚定一篮子货币而非单一美元,保持弹性以发挥价格信号和贸易稳定器作用 [5][7] - 美元中长期将大幅波动,特朗普政府缩减海外开支及"退群"行为加速了美元地位弱化进程 [6][7]   中国资产配置趋势 - 全球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提升是长期趋势,当前美国资产占比与多极化格局不匹配,国际资本已开始调整 [8][9] - 政策拐点(如"9·24政策组合拳")推动监管转向支持经济增长和民企发展,带来股市重大拐点 [9] - 中国对外政策灵活性增强,与美日欧等关系改善促进经贸科技交流,为资产配置创造有利环境 [9]   国内经济政策动向 - 上半年GDP高增长使当前政策组合趋向均衡,但若三季度增速低于预期可能再出刺激政策 [10] - 政治局会议明确"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稳定政策预期,但未提及房地产支持政策 [10] - 地方债务监管趋严(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平台出清),但中央未明确增加负债对冲可能使部分地区承压 [10]   产业竞争与资源配置 - "反内卷"政策应区分恶性内耗与良性竞争,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的创新比拼对突破"卡脖子"至关重要 [12] - 需理顺市场机制使资源向价值创造领域汇集,避免将反内卷异化为反竞争 [13]   黄金投资与关税影响 - 黄金当前估值处于高位,过度投资可能使"避险资产"变为"风险资产",需警惕地缘冲突缓和带来的调整压力 [14][15] - 美日欧关税协定实际执行存疑,但关税回落降低贸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中国与美谈判条款预计更具可执行性 [16][17] - 市场已适应美国关税威胁,其政策影响淡化不再被视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