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战略

搜索文档
萨莉亚2025财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6:15
财务表现 - 2024年9月~2025年5月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77亿日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的71亿日元 [1][2] - 同期销售额增长15%至1883亿日元,日本国内现有门店销售额增长18% [2] - 营业利润增长5%至106亿日元,大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拉低营业利润9.4亿日元,但被销售额增长抵消 [2] - 2025财年(截至2025年8月)预期销售额同比增长15%至2587亿日元,净利润增长26%至103亿日元 [2] 日本国内市场策略 - 维持低价战略促使顾客数量增长16%,客单价提高2% [2] - 通过引入自助收银机和扫码点餐系统节省人力,截至6月底约700家门店(占日本国内70%)已部署扫码点餐系统 [2] - 期末分红提高至30日元,较上财年增加5日元 [2] 亚洲业务表现 - 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业务营业利润下降5%,受当地消费放缓影响 [1][2]
否认大润发裁撤东北大区 德弘资本接手3个月:高鑫零售的“变”与“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2:33
公司架构调整 - 高鑫零售将大润发五大营运区变更为四大营运区 原华中区门店分别划入华东区、华南区和华北区 [1] - 公司强调东北大区不存在撤掉计划 调整目的是组织整合提效 [2][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拥有465家大卖场 33家中型超市和7家M会员店 [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实现营收715.52亿元 同比下降1.4% 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3][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16.2%至152.32亿元 主要因优化门店员工结构节省9.81亿元人事开支 [10] - 净现金减少24.1%至125.29亿元 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下降7.8%和8.7% [4] 战略方向 - 德弘资本取代阿里巴巴成为控股股东 持股78.7% 交易金额131.38亿港元 [5][6] - 坚持"低价"战略 通过市调机制强化价格竞争力 计划打造"天天低价+社区生活中心"模式 [7][8] - 会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至0.36亿元 M会员店仍处发展初期 [9] 行业竞争 - 永辉超市2024年关闭232家门店 同时学习胖东来模式改造31家门店 [13] - 山姆会员商店加速下沉市场布局 2025年新增武汉和合肥门店 [15] - 专家建议通过生鲜加工和自有品牌建立差异化优势 [13] 门店布局 - 关闭8家大卖场和1家中型超市 其中3家位于华中区 占关闭门店总数的37.5% [10] - 门店分布以三线城市为主 占比48.9% 一线城市仅占6.4% [14] - 华东和华南区域被视为核心优势市场 未来将重点巩固 [12]
外卖大战下的618,打折促销不是主角,京东防攻战全面出击
齐鲁晚报· 2025-05-16 13:21
618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618强化核心品类和场景投入 目标是获取新用户并提高既有用户消费频次 [1] - 公司推出"国家补贴×百亿补贴"频道 手机数码和家电家居至高省2000元 叠加白条24期免息 [6] - 公司启动"厂货百补节" 每日推荐20个爆款单品 带动244个产业带白牌好货销售 [11] 外卖业务拓展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000万单 与电商零售和即时物流形成协同效应 [2] - 公司投入百亿补贴外卖业务 推出"超级外卖日"活动 咖啡奶茶低至1.68元 [4] - 将开设"七鲜美食MALL"实体店 整合本地老字号和网红小吃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4] 线下零售扩张 - 京东MALL已开业17家 南京试营业期间销售额达1.5亿元 [7] - 计划2025年底前新增27家京东MALL 南三环店面积达8万平米为全国最大 [7][8] - 线下门店提供20余万种商品 年服务超450万人次 复合增长率超50% [9] 家电以旧换新 - 公司在家电以旧换新投入超65亿元 累计回收旧家电2000万台 [5] - 建立6大回收中心 空调安装覆盖全国省会 冰箱洗衣机拆送装能力全国覆盖 [6] - 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7.1% 日百品类增长14.9% 巩固核心品类优势 [5] 供应链优化 - 京喜模式覆盖244个产业带 合作商家超百万家 [11] - 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已与上万家企业进入采购洽谈 [11] - 通过源头工厂直采优化供应链成本 提供极致性价比商品 [10]
在轻与重之间:京东的低价电商新模式
晚点LatePost· 2024-12-13 21:05
京东下沉市场战略 - 京喜自营官方店铺上线1年积累超1.6亿粉丝和1亿下单用户,其中50%为京东新用户[3] - 公司每年投入价值100亿元补贴用于现金、营销资源和京东物流送货上门服务[3] - 通过集约式发货降低物流成本,如在产业带设立3000平仓库集中发货,使小件物流成本占比从35%显著下降[6][7] 供应链深度改造 - 采销团队深入生产线优化流程,如袜子包装环节改进使单件成本降低0.1元[3] - 帮助工厂重新设计产品结构,如蓝牙耳机通过芯片更换将价格压至9.9元,日订单达15万[8] - 采用"猎人-猎物-猎枪"机制:猎人寻源核价、猎物选品运营、猎枪质量监督,形成全流程管控[11][12] 工厂合作模式创新 - 提供确定性订单预期,如蓝牙耳机厂商通过稳定日单2-3万获得原料议价权[8] - 竞价机制不唯价格论,允许供应商通过功能改进参与竞争[8] - 典型案例显示合作工厂电商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10%,并投入500万升级产线[8] 商品策略与运营 - 打造100万SKU同时提升产业带白牌商品质,平衡低价与质量需求[5] - 通过用户测试确定最优商品规格,如16包蓝色抽纸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版本[12] - 采用非传统低价路径:不依赖轻入驻模式,而是深度参与供应链各环节降本[5][6] 业务发展现状 - 日均订单量已达数百万级别,下一目标为日均千万单[13] - 成功吸引5000万京东新用户,未来重点转向用户留存[5] - 定位为长期战略性项目,内部更关注订单量而非GMV指标[13]
第一次电商低价大战:三大平台围攻拼多多,卷入所有人
晚点LatePost· 2024-06-24 20:30
电商平台低价大战格局 - 2024年电商行业首次将"低价"作为核心竞争目标 阿里 京东 拼多多 抖音四大平台市场份额和包裹量趋于接近[3] - 拼多多2024年GMV增长目标为30% 达到5.5万亿元 但一季度增速未达预期[3] - 高盛数据显示2024年618期间各平台GMV增速:阿里10-15% 京东个位数 拼多多15-20% 抖音超20% 市场份额分别为42% 22% 18% 15%[10][11] 平台战略调整 - 阿里推出"回归用户"战略 通过低价 红包 百亿补贴提升消费者感知[3] - 京东将战略定位从"又好又便宜"改为"又便宜又好" 重点扶持采销团队直播和产业带工厂[14] - 抖音将"价格力"列为2024年最高优先级战略 但对标拼多多仍有10%-20%价差[6][14] 拼多多的竞争策略 - 百亿补贴频道年度预算增至百亿元以上 占GMV超20% 2022-2023年投入分别为90亿和70亿元[6] - 推出"自动跟价"系统工具 允许平台根据全网价格自动调整商家售价[7] - 平台货币化率持续提升 商家需支付销售额10%-20%的推广费用[8] 商家经营现状 - 白牌商家毛利率降至20%-30% 较其他平台低10-15个百分点[9] - 行业退货退款率普遍上升 GMV统计包含未付款和已退款订单[13] - 抖音电商增速从2023年月均50%+降至2024年5月的不足30%[14]
晚点独家丨抖音电商销售额增速首次放缓
晚点LatePost· 2024-05-30 23:34
抖音电商增长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超7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其中1-2月增速超60% 3月下滑至40%以下 [3] - 2023年单月增速维持在50%-70%区间 目前总销售额已达2.6万亿元 [3][5] - 目标优先级调整为价格力第一 完美订单率和月支付用户数量次之 销售额排末位 [4] 行业竞争格局 - 快手电商2024年一季度增速28% 淘宝约10% 拼多多不足30%未达预期 [5] - 抖音电商每增长1分销售额 其中50%来自抢夺外部平台 [5] - 淘宝被拼多多超越后 包裹量第三名正被抖音电商逼近 [5] - 2023年动销商品数从3000万增至6000万 缩小与竞争对手差距 [5] 商业模式与天花板 - 用7亿流量通过精准推送刺激即时消费 三年达成2.6万亿元销售额 [7] - 电商内容超过8%会影响主站留存 内部预估天花板约3-4万亿元 [8] - 2022年底NPS值扭负为正 反映用户推荐意愿提升 [9] 货架电商与低价战略 - 抖音商城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初30%升至37% [10] - 设立全网低价/同款低价/同款高价三类标签 影响流量曝光 [13] - 引入"自动改价"功能 商家设底价后平台可实时降价 [13] - 提高"订单量"权重 利好白牌商家 [14] 商业化与商家影响 - 电商广告收入占比从35%升至50% 成为主要增量 [16] - 一季度销售额增50% 电商广告收入增69% 显示营销成本上升 [18] - 商家被迫跨平台比价 整体利润可能下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