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热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合康新能韧性增长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84.4%
证券日报网· 2025-10-25 11:44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82亿元,同比增长98.61%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399.59万元,同比增长584.4%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20.08%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281.22万元,同比增长24.18% [1] 业务进展 - 高压变频业务获得多个核电项目订单 [1] - 参与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三峡恒基能脉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 [1] - 旗下合康新能美的新能源公司完成首批绿证申请及绿电交易 [1] - 光伏EPC平台正逐步转型,尝试构建与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的深度合作机制 [1] 户储业务 - 海外户储一代产品订单自今年6月起开始生产爬坡 [1] - 第三季度产品已在欧洲等地陆续安装交付给用户 [1] - 预计第四季度第二代户储一体机及户储分体机系列新品将陆续上市 [1]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科技日报· 2025-10-22 18:06
项目技术与规模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全系统试运行,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突破“单塔单机”传统范式 [1] - 项目总规模为70万千瓦,其中光热储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首次采用“两座吸热塔+一套汽轮发电机组”的创新配置 [3] - 项目现场有两座约200米高的吸热塔东西布置相距约1千米,周围由近2.7万面定日镜组成总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镜场 [3]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采用“东西双吸热塔+重叠镜场智能调控”模式,利用动态聚光技术,镜场光学效率相比传统模式提升约24% [3] - 镜面采用特殊超白玻璃,反射效率达94%,可跟踪太阳转动,重叠镜场的定日镜可根据上下午时段分别导光至东西塔,最大化捕捉光能 [3] - 吸热塔将太阳能转化的热能储存在565℃的高温液态熔盐中,熔盐储热系统可满足10万千瓦机组6小时满负荷发电,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3] 项目定位与系统整合 - 光热储能电站是国家“十四五”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的组成部分,与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共同构成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 [4]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可与风电、光伏形成优势互补,在风光出力低谷时快速释放热能发电,保障电网频率稳定 [4] - 全系统试运行是对聚光集热、熔盐储能换热、蒸汽发电、电网适配等全流程环节协同运行的综合检验,是项目从建设向运营过渡的关键节点 [4] 预期效益与影响 -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3万吨 [4] - 项目将推动光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调节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模式发展,促进大型风光基地电力就地消纳和远距离外送 [4]
多位百亿基金经理大调仓
财联社· 2025-10-22 16:56
公募基金三季度调仓概况 - 截至10月21日,已有32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公募基金身影,其中超200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中已有主动权益基金出现 [1] - 多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展现出各自的调仓动向 [1] 东山精密(002384.SZ)持仓变动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1,341,710股,占总股本比例1.17%,期末参考市值15.26亿元 [2][3] - 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11,775,267股,占总股本比例0.64%,期末参考市值8.42亿元 [3][4]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该股,持股数减少123.14万股至11,237,007股,占总股本比例0.61%,期末参考市值8.03亿元 [3][4] - 除公募基金外,新华人寿旗下2只产品新进,中国人寿旗下产品则有减持动作 [4][5]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认为AI业务有望带动业绩增长,公司拟收购索尔思100%股权以快速切入光通信市场,加大AI领域布局 [5] 长源东谷持仓变动 - 6只公募基金现身前十大股东,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股2,3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71%,期末参考市值0.85亿元 [5][6] - 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产品现身该股 [6] - 公司聚焦新能源领域,混动缸体缸盖销量大幅增长,同时前瞻布局机器人关键部件,推进灵巧手、机械臂等核心模块研发 [7] 其他个股调仓动向 - 恒而达获鹏华碳中和增持至134.87万股,但前三季度净利润减少逾四成 [7] - 隆盛科技遭鹏华碳中和减持,持股数从10,856,200股减少两成以上至8,361,900股 [7] - 4只公募基金新进隆盛科技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华安媒体互联网 [8] - 万辰集团获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2,668,400股,较二季度末持股1,658,900股增加六成以上 [9]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955.3%,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超三倍 [9] - 蓝科高新获华夏行业景气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10,474,800股,公司向光热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拓展,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9]
大国工程又出新品?这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到底是啥?
虎嗅· 2025-10-09 07:15
项目核心信息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全系统成功试运行 [1] - 项目位于甘肃酒泉瓜州 [1] - 项目核心创新点在于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1] 项目规模与技术参数 - 项目包含2座高达200米的高塔 [1] - 项目使用了2.7万块镜子组成追光矩阵 [1] - 追光矩阵的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1] 项目效益与影响 - 该项目一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8500万棵树 [1] - 技术实现了将阳光先储存起来,需要时再用于发电的功能 [1]
2025国庆财经大事记震撼来袭!十大核心资讯,一文读懂假期全球市场,开市必读!
搜狐财经· 2025-10-09 00:00
全球资本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普涨,科技与AI板块领跑,美国三大股指均创收盘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受益于英伟达、AMD等AI芯片企业上涨(英伟达连续三日创新高,AMD涨超3%)[2] - 日经225指数假期累计上涨6.72%,创年内最大单周涨幅,受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主张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影响[2] - 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9%,受益于内地消费复苏与科技股带动[2] - 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0月降息概率超90%)及AI技术迭代(如英伟达H100芯片需求激增)与企业盈利改善(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创纪录)[2]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国会未能通过临时财政拨款法案,导致联邦政府时隔近7年再次停摆,核心争议是医保补贴政策[3] - 政府停摆导致数十万联邦雇员无薪休假,并推迟了9月非农就业报告、CPI等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3]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99%,驱动因素包括美国经济数据疲软(9月ADP就业减少3.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及通胀压力缓解(8月核心PCE同比增长2.7%)[6][7] - 美元指数小幅回落0.5%至97.5附近,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均有所升值(日元涨1.4%),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6.85水平[6] 能源市场动态 - OPEC+宣布11月增产13.7万桶/日,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万桶/日,消息公布后WTI原油收涨2.1%至61.5美元/桶,但随后回落至60美元/桶附近[4] - WTI原油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至60.22美元/桶,创近五个月新低,驱动因素包括供应过剩担忧(伊朗9月原油出口量增至250万桶/日)及需求前景疲软(欧洲PMI降至49.1)[14][18] - 油价下跌降低航空、运输等行业成本(如航空燃油价格下跌10%),但对原油生产国财政收入造成压力(沙特财政平衡油价约为80美元/桶)[14] 日本政治经济影响 -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新总裁,预计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其政策主张包括延续“安倍经济学”(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及减税(企业税从29.7%降至25%)[9][11] - 若高市早苗上任,日本货币政策或保持“鸽派”,日元汇率或持续走弱(兑美元或跌至150以下),对日本出口企业(如丰田、索尼)有利[9][12] 中国消费与新能源产业 - 国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文旅与新能源汽车成亮点,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历史新高,假期前五天北京接待游客1751.6万人次[10] - 新能源汽车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9.63万辆[10] - 政策支持包括国家发改委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云南、湖南等地发放家电、汽车消费券(云南发放5.63万笔,带动消费2.05亿元)[10] 科技创新与行业进展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在甘肃酒泉试运行,项目容量70万千瓦,突破“单塔单机”传统范式,为我国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稳定供电提供新技术路径[8] - 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49.7万辆,同比增加7.4%创历史新高,但股价收跌超5%,市场担忧包括美国电动车补贴到期及竞争加剧(福特F-150 Lightning交付量环比增长20%)[13][17] 国内政策与市场改革 - 国内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累计办理超56万笔,涉及抵押金额超7300亿元,简化交易流程(耗时从约15天缩短至1-2天),有助于激活二手房市场(2025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长8%)[15]
全球首个、关键突破!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证券时报· 2025-10-06 13:47
核聚变能源 -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其重达400余吨的底座已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 [2][3] - 该装置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4] 光热储能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西塔调试成功,即将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5][6] - 电站由两座200米高吸热塔及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6] - 定日镜可根据太阳方位自动调整,分别服务于东塔和西塔以最大化光能利用效率 [6] 极地科考与深海技术 - “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 [8] - 完成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9] 航空制造 - 中国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已完成总装下线及生产试飞 [10][11] 重大基建工程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的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12] - 平陆运河项目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航 [13] 绿色航运 - 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740标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成功下水 [14][15] - 该船可通过高压岸电充电或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标志着沿海集装箱运输进入零排放、纯电动时代 [15]
2.7 万块定日镜点亮东塔!我国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全系统成功试运行【附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前瞻网· 2025-10-06 10:24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展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全系统成功试运行,两座约200米高吸热塔被2.7万块定日镜环绕,将阳光汇聚至塔顶转化为清洁能源 [2] - 该电站熔盐储热系统最大储热量相当于60万度电,可持续供电6小时,并能利用太阳光直接加热或将风电、光伏产生的富余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 [7] - 与单塔光热电站相比,“双塔一机”架构突破单机容量限制,显著提升发电效率、发电总量和储能能力,为光热储能技术规模化发展探索新路径 [7] 储能技术分类与市场格局 - 储能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等,其中机械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占据绝对优势,其他储能技术市场极小有待开发 [2] - 电化学储能领域领军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抽水储能领域主要竞争者有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传统电力企业 [2] 主要储能企业及其业务 - 宁德时代主要储能产品包括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电站及分布式能源存储系统 [4] - 比亚迪提供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涵盖电池储能项目、家用储能解决方案及大型储能电站 [4] - 阳光电源是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德妻西威提供电池储能系统应用于工业、商业和电力调度项目 [4] - 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三峡集团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企业均拥有多个抽水储能电站项目,提供电网调节、峰谷调节等服务 [4] 储能行业政策与区域分布 - 国家能源局明确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目标,政策取消强制配储倒逼产业升级,叠加容量补偿机制完善,行业加速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型 [7] - 储能产业链代表性企业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区域,如广东省拥有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企业 [4]
全球首个、关键突破!国庆假期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齐鲁晚报· 2025-10-06 08:36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 - 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标志着主机全面开建 [1] - 该装置未来将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3]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即将全系统试运行 [3] - 电站由两座高达200米的吸热塔、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全系统调试成功后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5] - 定日镜可根据太阳位置调整方向,上午为东塔送光,下午为西塔送光,实现阳光高效利用 [7] 北极深海科考与双潜器作业 - 在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中,"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 [6] - 完成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10] AG600"鲲龙"水陆两栖飞机 - 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总装下线并圆满完成生产试飞 [9][12] 平陆运河建设工程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取得新进展,三大枢纽之一的青年枢纽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11] - 项目建设已进入攻坚冲刺关键阶段,将于2026年建成通航 [14] 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 - 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740标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成功下水 [14][16] - 该船可通过高压岸电充电,也能通过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标志着我国沿海集装箱运输正式迈入零排放、纯电动时代 [16]
全球首个!我国这一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环球网资讯· 2025-10-02 21:15
项目核心技术与突破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突破“单塔单机”传统范式 [1] - 项目装机容量10万千瓦 首次采用“两座吸热塔+一套汽轮发电机组”的创新配置 [3] - 采用“东西双吸热塔+重叠镜场智能调控”模式 利用动态聚光技术使镜场光学效率提升约24% [3] 项目具体配置与性能 - 两座约200米高吸热塔东西布置相距约1千米 周围由近2.7万面定日镜组成总采光面积80万平方米的镜场 [3] - 镜面采用特殊超白玻璃 反射效率达94% 可跟踪太阳转动 [3] - 熔盐储热系统可储存565℃高温液态熔盐 满足10万千瓦机组6小时满负荷发电的热能 [3] 项目意义与优势 - 为我国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稳定供电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1] - 热能收集更稳定 具备储能时间长、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稳定的优势 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3]
超2万块定日镜点亮吸热塔!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西塔调试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10-01 12:24
项目进展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即将全系统试运行 [3] - 项目西塔调试成功,被超两万块定日镜“聚光集热”点亮 [3][4][8] 技术特点 - 定日镜具有特殊弧度,能更好地聚光集热 [6] - 储能介质使用熔盐,常温下为固体,加热至200多摄氏度变为液态,沸点高达570摄氏度 [6] - 熔盐储热能力是同体积水的数倍 [6] 项目影响 - 项目位于戈壁深处,将普通阳光转化为稳定发电的清洁能源 [8] - 发电过程无浓烟、无轰鸣,是清洁能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