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降费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卷出好名次,华泰柏瑞找来了“榜一大哥”
虎嗅· 2025-07-20 16:59
华泰柏瑞A500ETF规模冲刺 - 华泰柏瑞A500ETF在7个交易日内吸金超百亿 规模突破226亿 超越国泰A500ETF成为同类规模第一 [1] - 公司随后对A500ETF进行改名并配合规模冠军宣传 进一步吸引资金和关注 [1] - 有消息称公司使用了业内帮忙资金和内部股东资金冲规模 目标达成后部分资金退出 当前规模回落至200亿以下 [3] - ETF行业呈现赢家通吃格局 头部产品占据80%市场份额 此次规模冲刺对公司意义重大 [3] 中证A500指数背景 - 中证A500是新国九条发布后编制的首只重要宽基指数 发行时点恰逢股市火热期 3个月走完沪深300十年发展历程 [3] - 截至7月10日 38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近2000亿 全部跟踪产品规模达2500亿 仅次于沪深300 [3] - 指数基金被认为是公募产品终局 行业竞争激烈 远未到出清阶段 [13] 华泰柏瑞战略考量 - 公司借鉴沪深300ETF成功经验 希望打造A500ETF作为新的长期收入来源 [4] - 沪深300ETF目前规模约3500亿 2024年管理费达11.28亿 占公司去年总营收23.13亿的近半 [4] - 公司选择年中时点冲刺 因资金面宽松 合作方配合度高 竞争压力较小 [5] - 此次冲刺有助于提升公司阶段性排名和曝光度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泰中证A500ETF年初规模近300亿 但因建仓问题净值跌破1元 半年规模跌幅超40% [5] - 华泰柏瑞A500ETF建仓稳健 净值保持在1元以上 近3个月涨幅8.2% [6] - ETF产品同质化严重 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6] - 公司希望通过规模优势建立"A500 ETF = 华泰柏瑞"的品牌认知 [6] 华泰柏瑞公司现状 - 2024年末管理规模5657.063亿 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但品牌影响力不及头部公司 [7] - 产品布局严重偏科 ETF强势(沪深300ETF规模超3000亿) 但主动权益和固收表现平平 [9][11] - 主动权益规模不足500亿 行业排名20名之外 [11] - 面临基金降费趋势压力 需平衡竞争力和收入影响 [11]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基金公司通过产品线扩充、投教服务等构建护城河 [14] - 华夏基金拥有3只千亿宽基ETF 易方达有1只千亿ETF和2只500-1000亿ETF [11] - 华泰柏瑞采取"拳头产品"战略 通过单品突围应对竞争 [15] - ETF核心竞争力包括低费率、高流动性、策略透明 但需持续维护 [16] - 行业需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核心问题 [17]
基金降费潮持续推进,年管理费率0.15%及以下产品超千只
环球网· 2025-06-06 10:41
基金降费潮 - 6月以来近10只基金官宣降费 债券基金居多 [1] - 中信建投稳泰一年定开债托管费率由0 1%降至0 05% [1] - 浙商汇金聚兴一年定开债券托管费率由0 15%降至0 08% [1] - 建信稳定增利债券管理费率由0 7%降至0 3% 托管费率由0 2%降至0 1% [3] - 南方安颐混合管理费率由1 0%降至0 6% 托管费率由0 2%降至0 1% [3] - 东兴安盈货币基金等产品管理费率调整至0 18%-0 5% 托管费率降至0 05% [3] 费率改革进展 - 本轮基金降费潮始于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 [3] - 费率改革分三步走:降管理费 降交易佣金 降销售服务费 [3] - 2025年费率改革已推进至第三步 [3] 市场现状 - 年管理费率≤0 15%的基金数量超1000只 主要为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4] - 年托管费率≤0 05%的基金数量超2100只 同样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4] - 降费潮持续为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4]
基金密集出手降费 低费率基金超千只
快讯· 2025-06-05 13:06
基金降费趋势 - 近期又一批基金宣布降费 仅6月以来便有近10只基金官宣降费 其中以债券型产品居多 [1] - 截至目前 年管理费率在0 15%及以下的基金数量已超过1000只 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1] - 年托管费率在0 05%及以下的基金数量则已超过2100只 也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部分货币基金的托管费率低至0 04% [1] 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提醒需理性看待降费 不要单纯追求低利率 基金长期业绩和风险控制更为关键 [1]
6600字复盘|“基金降费”冲击波,路在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5-04 13:11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通过回顾2020 - 2023年网约车市场价格战历程,类比公募基金行业从爆款、造神到跌落、降费率的过程,揭示两个行业在市场竞争、应对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反映市场退潮后行业面临的挑战 [7][44]。 网约车市场发展历程 2020年:网约车的“黄金年代” - 第一波疫情恐慌殆尽后,北京网约车迎来黄金时期,滴滴旗下花小猪开城,高德聚合平台上线,各平台争抢司机资源,出台高额奖励政策 [11][12] - 8月底前,滴答顺风车价格便宜;8月底注册滴滴、花小猪,单价约2元/公里,花小猪“单单奖”给力,司机多专跑花小猪 [12][15] 2021年:高德“免佣”异军突起 - 滴滴在美国突击上市,对高德是利好,7月初高德旗下所有平台“免佣”一周,司机收益大增 [18][20] - 一位司机分享跑单心得,按规则跑单可获保底收入,作者验证属实 [26][28] 2022年:群雄涿鹿,小平台“黯然退场” - 北京网约车市场近乎饱和,新平台不断涌入,但乘客需求未达预期,补贴减少,司机多平台接单 [32][34] - 搜谷365、美团等小平台因订单不足、成本高,先后退出北京市场 [35][36] 2023年:硝烟散去,网约寒冬来了 - 春节出行需求爆发,但就业环境差,大量后备司机涌入,乘客需求因消费降级下降 [38][44] - 加入网约车司机大军的多是职场失意中年人,市场供需失衡,行业进入寒冬 [44] 基金行业现状 - 受资本市场下跌和降费率影响,不少基金公司“断臂求生”,如九泰基金下线APP和微信服务号 [47][48] - 九泰基金规模从百亿降至十几亿,降费率使其雪上加霜,市场退潮后小公司竞争力弱易“掉队” [51][53] 网约车与基金行业的相似之处 面向C端 - 网约车平台和公募基金都面向C端,靠大众订单抽成(管理费)盈利,乘客和基民分别是两者的金主,不能得罪 [55] 从业者处境 - 网约车司机和基金经理在遇到金主投诉时是“出气筒”,不能辩解,否则会面临处罚或负面舆情 [59][61] - 两者都是平台的“工具人”,有职业话术,沟通机制不畅,受公司严格监管 [61][62] 订单稀缺时的行业困境 网约车行业 - 兼职司机反映订单少且价格低,即便平台推出免佣卡,流水也大不如前,只能多平台接单,但单价降低 [69][71] 基金行业 - 市场退潮,新增基金开户数据不佳,基民赎回压力大,中小和大基金公司日子都不好过,纷纷削减成本 [73][74] - 虽有头部公募规模创新高,但部分产品利润贡献有限,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的说法存在争议 [77]
分化加剧!首批公募2024年成绩单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3-26 20:35
基金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 - 基金公司盈利分化明显,头部公司因产品线多元业绩变动幅度不大,中小型公司因业务单一受降费影响业绩大幅下滑 [2] - 2024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2.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93%,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10]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 - 招商基金2024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滑5.87%,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5574.25亿元,下降3.15% [4] - 华夏基金2024年营业收入80.31亿元(+9.61%),净利润21.58亿元(+7.20%),ETF规模达6581.66亿元(+63.8%),管理总资产2.46万亿元 [4] - 头部公司固收和被动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抵消主动权益业务下滑影响 [3] 中小型基金公司困境 - 信达澳亚基金营业收入6.44亿元(-31.27%),净利润1.01亿元(-41.95%) [7] - 交银施罗德基金净利润8.79亿元(-26.81%),连续三年下滑,管理规模5374亿元 [7] - 万家基金净利润3.27亿元(-9.31%),管理规模4998.63亿元(+26.81%) [7] - 南华基金亏损1048.51万元,富安达基金亏损3499.04万元 [8] 业务结构优化方向 - 招商基金加强权益投研,推出中证A500ETF、REITs及海外ETF产品 [10] - 信达澳亚基金推动固收+及量化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0] - 交银施罗德基金加速布局被动指数产品,纳入养老金投资名录 [10] - 万家基金计划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线及强化人才建设 [11] 行业趋势 - 被动投资崛起,政策红利与产品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10] - 固收和ETF业务成为头部公司业绩稳定器,中小公司需转型多元化 [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