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企估值重塑
icon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央企或有估值抬升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4:04
国企改革与政策导向 -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 预期未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1] -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1] 考核体系优化 - 央国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 [1] - 新考核指标引导国企经营更注重效率和现金流情况 [1] - 新考核指标更符合资本市场审美 [1] 央企投资机会 - 央企上市公司长期面临估值偏低、市场估值与其经济地位不匹配的问题 [1] - 在市值管理指挥棒和盈利质量改善双重推动下,央企有望迎来进一步的投资机会 [1]
华安基金:港股通央企红利逆势上涨,高切低下红利价值凸显
新浪基金· 2025-11-04 17:26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33%,恒生指数上涨0.9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4%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能源业和金融业领涨,原材料业领跌 [1] - 红利板块拥挤度低于科技成长板块,年初至今涨幅相对较小,估值性价比凸显 [1] 市场资金流向与宏观环境 - 部分资金在年底或有获利了结、保住收益的需求,红利风格有望受益于资金从高估值板块向低估值板块的切换 [1] - 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的利率区间,并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 [1] - 当前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今年和明年分别还有1次和2次降息,12月降息概率约七成 [1] 港股市场与全球流动性关联 - 恒生指数与美元指数、10年期美债利率的负相关性分别为0.75和0.45 [2] -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外资流入港股的趋势增强,有望提振港股资金面 [2] 港股央企红利的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83%,高于中证红利的4.28% [2] - 该指数市净率为0.63,市盈率为7.16 [2] - 其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达148%,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为134% [2] - 国内低利率环境及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和联接C [3]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涵盖能源业、工业等恒生一级行业 [4] - 中国海洋石油周涨幅为3.5%,近12月股息率为6.8% [4] - 中远海控周涨幅为2.9%,近12月股息率达12.8% [4] - 中国有色矿业周跌幅为5.2%,近12月股息率为2.5% [4]
华安基金:港股红利上周逆势上涨,配置价值仍较高
新浪基金· 2025-10-28 14:09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逆势上涨1.11%,同期恒生指数下跌3.9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领涨,资讯科技业领跌 [1] - 红利风格前期震荡回调或已较为充分,当前布局性价比较显著 [1] 港股央企红利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02%,高于中证红利的4.42%,其PB为0.61,PE为6.81 [2] - 该指数全收益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38%,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达128% [2]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及经济弱复苏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 [2] - 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 [2] 资金与政策视角 - 近期中美博弈反复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扰动,叠加成长板块累积较高涨幅,资金存在获利了结和向低估值板块切换的可能 [1] - 政策推动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2024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明显加大,债券增值税新规或间接利好红利类资产 [1] - 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基于负债端久期匹配与收益稳定需求,有望为红利资产带来长期相对稳定的资金流入 [1]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该产品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场外相关产品有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表现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覆盖原材料业、金融业、工业、能源业和公用事业 [6] - 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为中国有色矿业(1258.HK),权重5.1%,近12月股息率2.5%,周跌幅7.5% [6] - 周涨幅最高的成分股为中远海控(1919.HK),周涨幅6.8%,权重4.0%,近12月股息率13.9% [6] - 近12月股息率最高的成分股为东方海外国际(0316.HK),股息率12.4%,周涨幅4.2% [6]
华安基金:港股红利前期回调较充分,外部扰动下或迎风格切换
新浪基金· 2025-10-14 17:15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逆势上涨1.08%,同期恒生指数下跌3.1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48%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和能源业领涨,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业领跌 [1] - 红利风格在经历前期震荡回调后,当前布局性价比较为显著,市场存在资金从高估值成长板块向低估值板块切换的趋势 [1] 港股红利板块投资逻辑 - 相较于成长板块,港股红利板块近两个月明显滞涨甚至回调,估值性价比更为凸显 [1] - 保险资金等增量资金因其资金属性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匹配,在长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有望更多流向红利板块 [1]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及经济弱复苏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 [2] 银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 - 监管政策在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更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息差降幅趋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善 [2] - 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大幅缓释了银行贷款的尾部极端风险,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压力 [2]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10%,高于中证红利的4.62%,其市净率为0.59,市盈率为6.67 [2] - 该指数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达136%,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为121% [2] - 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代码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该ETF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权重股表现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原材料业、工业、金融业和能源业,其中中国有色矿业权重最高,为5.2% [6] - 上周权重股中,中国外运周涨幅为4.5%,新华保险周涨幅为4.7%,中国神华周涨幅为4.1% [6] - 部分权重股近12月股息率较高,如东方海外国际股息率为12.9%,中远海控股息率为14.8% [6]
华安基金:险资再度密集举牌,红利资金面仍向好
新浪基金· 2025-08-19 17:25
港股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向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1.08%,恒生指数上涨1.7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2% [1] - 恒生一级行业全部上涨,医疗保健业领涨,公用事业领跌 [1] - 主动型外资流出港股1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入8.3亿美元,南向资金净流入381亿港元 [1]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8月以来保险举牌达6次,举标偏向港股且行业从银行扩散至消费及保险板块 [1] - 在长债收益率历史低位背景下,险资等增量资金有望更多流向红利板块 [1] 港股央企红利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5.83%,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4.45% [2] - 指数PB为0.64,PE为6.99,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134%,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24%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为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ETF [3] - 基金净值1.5848,规模34.45亿元,周成交额7.81亿元 [4]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成份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周涨跌幅分化显著:中国有色矿业涨10.8%,华润置地涨11.1%,中远海能跌3.3% [4] - 成份股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2.4%(中远海控),最低为3.9%(中国有色矿业) [4] - 权重分布集中度较高,前两大成份股东方海外国际和中远海控权重均为4.5% [4] 行业配置与市场展望 - 指数成份股覆盖工业、金融、能源、医疗保健等多个恒生一级行业 [4] - 低利率环境与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华安基金:雅江世纪工程开工,有望激励顺周期板块
新浪基金· 2025-07-22 17:3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0.31% 恒生指数上涨2.84%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53%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医药和可选消费领涨 地产建筑业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15亿港元 外资净流入港股0.98亿美元(EPFR口径截至周三) [1]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影响 - 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开工 预计建设周期超10年 [1] - 工程将强力驱动土建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建材与材料等产业链升级 [1] - 电力外送需要强大的输配电网络支撑 工程具备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 [1][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特征 - 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 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成分股涵盖建筑工程、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顺周期板块 优选高分红低估值公司 [2] - 指数股息率达5.81%(vs中证红利4.50%) PB为0.64 PE为6.98 [2]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24% 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6% [2] 产品表现与配置价值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最新净值1.5198 规模31.90亿元 周成交额8.32亿元 [4] - 前十大权重股覆盖航运、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 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3.0%(中远海控) [5] - 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华安基金:美联储降息周期延续,险资青睐港股红利
全景网· 2025-06-24 14:58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整体下跌,恒生指数下跌1.4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03%,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跌幅较小,下跌0.70%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资讯科技业领涨,医疗保健和能源业领跌 [1] - 被动外资净流入大幅增加,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6.4亿美元(前一周仅0.3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外资净流入18.2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1.8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保持高额净流入,上周净流入163亿港元(前一周155亿港元) [1] 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频繁举牌港股红利股,平安人寿6月17日举牌招商银行H股,年内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其中5家为银行 [1] - 险资偏好红利板块的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在长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增量资金有望更多流向红利板块 [1]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预计降息两次共50个基点,2026年降息25个基点,低利率环境或利好港股红利板块 [1] 港股央企红利板块优势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0%,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5.56%,PB为0.62,PE为6.79,估值更低 [2] - 该指数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14%,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3% [2]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该ETF上周规模为31.87亿元,周成交额10.12亿元 [4]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成份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远海控(1919.HK)权重4.7%,近12月股息率13.0%;东方海外国际(0316.HK)权重4.5%,股息率11.4% [5] - 其他高股息权重股包括中远海能(1138.HK,股息率8.8%)、中国外运(0598.HK,股息率8.1%)、中国神华(1088.HK,股息率7.3%) [5] - 能源业成份股较多,包括中国海洋石油(0883.HK)、中国石油股份(0857.HK)、中石化炼化工程(2386.HK)等 [5]
华安基金:港股红利延续上涨,年度调仓吐故纳新
新浪基金· 2025-06-17 10:45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整体上涨,恒生指数上涨0.7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领涨4.43% [1]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医疗保健和原材料业领涨,消费和资讯科技业领跌 [1] - 资金流向方面,被动外资转为净流入2.6亿美元(前周净流出4.8亿美元),南向资金持续高额净流入155亿港元(前周149亿港元) [1] 央企红利指数调整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进行年度调仓,金融板块持仓大幅切换至工业和能源业,前十大成分股新增航运类公司 [1] - 调仓原因:金融板块股息率下降,工业和能源业股息率优势凸显 [1] 央企回购与增持 - 年内6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总金额86.72亿元;53家股东增持,总金额73.9亿元,合计达160.62亿元 [2] - 港股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8.17%(高于中证红利的5.62%),PB为0.62,PE为6.77,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116% [2] 市场展望 - 国内降息周期和经济弱复苏环境利好红利策略,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配置价值显著 [2]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该指数,为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基金数据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最新净值1.4995,规模32.42亿元,周成交额10.41亿元 [4] 成分股表现 - 中远海控(1919.HK)周涨幅7.1%,股息率12.7%;东方海外国际(0316.HK)周涨幅7.3%,股息率11.1% [5] - 能源业个股表现突出:中国石油股份(0857.HK)周涨8.2%,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周涨6.0% [5] - 工业股中远海能(1138.HK)周涨幅达16.5%,股息率9.1% [5]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声,多措并举加强市值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6-08 10:45
央企市值管理政策落地 - 央企市值管理从政策倡导转向实质性落地,考核机制细化和配套政策完善将推动估值重塑与市场信心提振[1] - 国务院国资委多次部署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以传递信心和稳定预期[1] - 多家央企密集举办业绩说明会和投资者交流活动,提出提升分红比例、做优主业、加强创新等举措[1] 央企分红与投资者回报 - 中国核电连续10年现金分红,2024年分红比例达历史最高的41.92%,累计分红超240亿元[2] - 中核科技连续18年全现金分红,2024年股利支付率32.43%,2020-2024年均分红比例超30%[2] - 中国同辐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30%,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实行一年两次分红[2] - 中国华能计划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运用增持等手段维护市值稳定[2] 央企创新与改革举措 - 国家电网推动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机制创新[3] - 航天科技集团着力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3] -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市值管理工作[3] 市值管理政策与行业观点 - 国资委要求央企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开展并购重组、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稳定回报预期[4] -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挖掘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合规手段提升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4][5] - 多家央企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常态化市值管理成为高质量发展目标[5] - 央企市值管理举措(增持、回购、分红)常态化,体现"价值创造为本、治理优化为基、战略升级为径"的改革逻辑[5]
华安基金:存贷款利率同步下降,低利率环境利好红利
新浪基金· 2025-05-27 17:45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出现分化,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84%,恒生指数上涨1.1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5%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医药领涨,必需性消费、地产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日均35亿人民币,总计流入约175亿,环比前一周大幅上行 [1] - 外资净流出海外中资股8.1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2.2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出5.9亿美元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1年期及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15/15/25/25bp [2]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受益,类平准基金表述积极,加快推进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央国企回购增持加速,上海、浙江国资委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作中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 [2] 港股央企红利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PB为0.6,PE为6.46,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6.37%股息率 [3]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01%,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99% [3] - 国内降息周期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表现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净值为1.4105,规模31.69亿元,周成交额10.40亿元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信银行周涨跌幅4.2%,中国光大银行周涨跌幅3.7%,工商银行周涨跌幅1.8% [6] - 权重股近12月股息率较高,农业银行7.5%,中信银行8.2%,工商银行8.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