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1014
东吴证券· 2025-10-14 07:31
宏观策略 - 截至2025年10月12日当周ECI供给指数为49.99%,较节前回落0.04个百分点,ECI需求指数为49.91%,较节前回落0.01个百分点,投资指数为49.91%回落0.03个百分点,消费指数为49.71%持平,出口指数为50.24%持平[12] - 10月第一周ECI供给指数较9月回落0.04个百分点至49.99%,需求指数环比持平于49.91%,投资指数回落0.01个百分点至49.91%,消费指数回升0.01个百分点至49.71%,出口指数回升0.02个百分点至50.24%[12] - 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增加1081.89亿元,人均每日消费113.88元,同比下滑13%[15] - 预计2025年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0万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左右,预计9月新增社融规模3.3万亿元,9月末社融增速或环比回落至8.6%[12] - 特朗普于10月10日宣布将自11月1日起对华额外加征100%关税,全周10年期美债利率降8.70bps至4.032%,2年期美债利率降7.43bps至3.501%,美元指数升1.28%至98.98,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收跌2.43%和2.53%,现货黄金价格收涨3.38%至4017美元/盎司[13] - 美国10月3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371.5万桶,预估中值仅为35万桶,现有总量库存突破4.2亿桶,增幅0.89%,为2025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增幅[16] - 美国8月消费信贷增加仅3.63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149亿美元,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55,1年通胀预期初值降至4.6%[16] - Fedwatch预期2025年10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96.7%,12月再次降息概率为92.4%[16] 固收金工 - 本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9月26日1.799%下行2.4bp至1.775%,节前周一上行0.75bp,节前周二下行2.45bp,节后周四下行0.55bp,节后周五下行0.25bp[15] - 转债投资建议优先考虑回撤可控性,其次考虑向上弹性,不执着于条款博弈,聚焦相对确定性业绩改善或估值修复[2][18] - 兴发转债结构价132元,溢价率107%,YTM -5.2%,剩余期限2.9年,和邦转债结构价130元,溢价率114%,YTM -2.4%,剩余期限5年,凯盛转债结构价140元,溢价率114%,YTM -3.8%,剩余期限4.1年[18] - 下周转债平价溢价率修复潜力最大高评级中低价前十名为利群转债、美锦转债、柳药转债、能化转债、建工转债、鲁泰转债、家悦转债、东南转债、开润转债、山路转债[18] 固收市场数据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二级资本债1只,发行规模12.00亿元,周成交量合计约445亿元,较上周减少1854亿元[3][20] - 截至10月10日,5Y二级资本债AAA-、AA+、AA级到期收益率较上周涨跌幅分别为-2.57BP、-4.00BP、-2.00BP,7Y分别为0.18BP、0.84BP、0.84BP,10Y分别为3.73BP、3.74BP、3.74BP[20]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11只,合计发行规模约152.50亿元,较上周减少157.24亿元,周成交额合计418亿元,较上周减少285亿元[4][21] - 绿色债券成交量中非金公司信用债229亿元,金融机构债144亿元,利率债39亿元,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占比约88.62%[21] 香港中旅 - 香港中旅拟通过集团重组将旅游地产业务分拆至私人公司,剥离资产包括珠海海泉湾、咸阳海泉湾等项目,股东可选择实物分派或每股0.336港元现金替代,约为公告前收盘价1.53港元的21.96%[22] - 拟剥离业务2023/2024/2025H1收入分别为6.3/4.6/1.5亿港元,净利润-4.6/-2.4/-1.9亿港元,建议分派预计导致1.6亿港元亏损[22] - 董事局建议将股本账内进账由92.2亿港元削减85亿港元至7.2亿港元,产生的85亿港元进账将拨入保留盈利作为可供分配储备[2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7/4.2/6.0亿港元,对应PE为31/20/14倍[7] 光洋股份 - 2025H1公司营收达12.60亿元,同比+12.1%,归母净利润为0.53亿元,同比+21.9%[24] - 轴承业务ASP从8.42提升至9.56元/套,2025H1轴承营收达7.42亿元,同比+22.84%,同步器业务2025H1毛利率提升至25.59%,同比+5.08pct[24] - PCB业务毛利率由-98.17%提升至2025H1的-17.18%,已获AI智能穿戴终端多个头部企业定点,2025-2027年将陆续量产[24] - 已获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整车企业飞行汽车项目定点,部分项目将于2026年量产,机器人用轴承产品已获定点并实现批量交付[24]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27.74/37.00/47.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8/2.18/3.63亿元,EPS分别为每股0.19/0.39/0.65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73/36/22倍[8] 恒逸石化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25] - 2025H1涤纶长丝新增产能65万吨,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3.1%,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同比+12%[26] - 广西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项目一期预计2025H2投产,投产后将增厚业绩并补强上下游产业链[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5、8.2亿元,对应A股PE分别56、37、29倍[9] 百胜中国 - 截至2025H1,肯德基、必胜客及其他门店数量分别为12238、3864及876家,2024年肯德基/必胜客/其他分部收入占比分别为75%/20%/5%[27] - 2024年中国内地餐饮服务市场规模达54730亿元,2020-2024年CAGR为8.48%,连锁餐饮2019-2024年CAGR为6.30%,非连锁为2.90%,快餐餐厅2020-2024年CAGR为11.94%[27] - 2024年百胜于国内餐饮连锁市占率达7.5%,蜜雪、麦当劳、瑞幸及海底捞分别为4.1%/3.7%/3.6%/3.6%[2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20.19/127.58/134.96亿美元,同比增速均为6%,归母净利润为9.52/10.17/10.91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7%/7%,对应2025-2026年PE为16.79x、15.71x[27] 荣盛石化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严控新增炼油产能[28] - 浙石化具备加工4000万吨/年炼油、880万吨/年对二甲苯、420万吨/年乙烯处理能力,可加工全球80%-90%原油[28] - 公司拟收购沙特阿美位于沙特朱拜勒地区全资子公司SASREF炼厂50%股权,并参与其扩建项目,实现原料供应前移与全球化销售渠道拓展[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9、41亿元,对应A股PE分别52、33、24倍[11]
恒逸石化(000703):聚酯行业景气修复 公司钦州项目即将投产
新浪财经· 2025-10-13 08:28
行业政策要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工作方案,目标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1] - 政策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等关键产品攻关,以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 [1] - 政策促进供需提质,推动合成树脂等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建立合作,并拓展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应用 [1] - 政策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并支持现有企业减油增化项目 [1] 聚酯行业供需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65万吨,行业产能增速明显放缓 [2] - 国内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 [2] - 海外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同比增长12% [2] 公司经营与项目进展 - 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和规模效应巩固市场地位,在差异化产品开发和智能化生产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2] - 公司广西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项目一期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产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将增厚业绩并补强产业链 [2]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亿元、6.5亿元、8.2亿元 [3] - 基于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对应A股市盈率分别为56倍、37倍、29倍 [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中国化工报· 2025-10-11 09:12
行业背景与政策目标 -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链安全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有重要保障作用 [2] - 行业利润水平已连续3年下滑,2024年利润比上年下降8.8%,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下降,全行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益的诉求强烈 [2] - 《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稳增长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石化化工行业世界大国地位稳固,化工产品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但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利润总额从2021年的1.16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897亿元,降幅超过30% [4] - 行业营收利润率从8%下降至不足5%,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需从“扩产能、保产量”转向“提效益、促转型” [4] -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迷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 主要工作举措与方向 - 增强高端化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大宗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供需提质,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 [4] - 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石化和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4] - 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健全标准体系,建立项目库,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推进危险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 [6] 科技创新与中试项目支持 - 为提高中试项目审批效率,提出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 [5] - 简化中试项目环评流程,利用原有中试设施开展新试验且污染物排放未超过原环评的,经确认后不再开展环评审批 [5] - 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要求,解决中试产品流通难、应用难问题 [5] 改造升级与安全环保提升 - 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 [6] - 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改造 [6] 标准体系建设与引领 - 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标准研究,出台技术指南,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7] - 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发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 [7] - 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和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制修订污染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7]
塑料PP每日早盘观察-20250930
银河期货· 2025-09-30 08: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至今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但同比下跌,连续5个月边际增量利空L;8月国内PE产量增产,利空L - PP价差[2] - 截至上周L期货注册仓单数量持平,PP期货注册仓单数量累库;8月美国制造业PMI回升,利多L单边[4] - 需求端下游需求处于旺季,下游开工环比小幅提升,农膜开工和订单同期低位,关注国庆节前备货;供应端检修环比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四季度检修预期显著下降,01合约仍有新产能投放预期,近端成本端油价上涨,短期价格震荡,中期维持逢高空思路[6] 市场情况 2025 - 09 - 30 - L2601合约报收7161点,下跌20点或0.28%;华北地区LLDPE报收7100 - 7170元/吨,华东地区报收7160 - 7370元/吨,华南地区报收7230 - 7600元/吨[1] - PP2601合约报收6878点,下跌25点或0.36%;华北地区PP拉丝报收6700 - 6850元/吨,华东地区报收6750 - 6850元/吨,华南地区报收6700 - 6830元/吨[1] 2025 - 09 - 29 - L2601合约报收7197点,上涨38点或0.53%;华北地区LLDPE报收7120 - 7150元/吨,华东地区报收7180 - 7370元/吨,华南地区报收7230 - 7600元/吨[4] - PP2601合约报收6916点,上涨23点或0.33%;华北地区PP拉丝报收6700 - 6850元/吨,华东地区报收6750 - 6850元/吨,华南地区报收6700 - 6850元/吨[4] 2025 - 09 - 19 - 塑料现货市场,华北大区LLDPE主流成交价格7060 - 7400元/吨,部分跌20 - 50元/吨;华东大区主流成交价格7150 - 7600元/吨,区间价格部分变动10 - 50元/吨;华南大区主流成交价格7250 - 7700元/吨,区间内跌幅10元/吨[6] - PP现货市场,华北大区PP市场偏弱运行,拉丝主流成交价格6670 - 67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0元/吨;华东地区PP拉丝主流成交价格6700 - 6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0元/吨;华南大区PP价格弱势整理,拉丝价格成交集中在6650 - 68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持平[6] 重要资讯 2025 - 09 - 30 - 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涵盖强化科技创新、调控产能、拓展新兴市场等重点,有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1] 2025 - 09 - 29 - 2025年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围绕主题全面推进质量提升,中国海油等企业通过数智赋能等手段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多项技术创新和管理举措落地[4] 2025 - 09 - 19 - 昨日PE检修比例16.9%,环比增加3.2个百分点,PP检修比例19.3%,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6] 交易策略 2025 - 09 - 30 - 临近长假今日无夜盘,宜控制在手敞口库存;L主力01合约多单持有,宜在上周五低位处设置止损;PP主力01合约观望,关注周一高位处的压力;套利和期权均观望[2] 2025 - 09 - 29 - 单边L主力01合约择机试多,PP主力01合约择机试多,均宜在上周五低位处设置止损;套利和期权均观望[5] 2025 - 09 - 19 - 近端成本端油价上涨,塑料PP短期价格震荡,中期维持逢高空思路;套利和期权均观望[7]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新华社· 2025-09-26 21:02
其中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推动涂料等具有比 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供需提质,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 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水平分级评 价,引导化工园区对标改造、提级进步,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培育一批先进制造 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据了解,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宣贯解读,组织有关地区和企业抓好落实,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王悦阳)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 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 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 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 ...
利好来了!七部门集体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0:30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投资优化、转型升级等措施推动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 - 方案设定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重点关注高端化供给、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化肥保供、产能调控及市场需求拓展 [13] 总体要求与目标 - 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供需协同发力,培育行业增长新动能 [12] - 具体目标包括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 [13]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 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产品攻关 [14] - 做好化肥生产保供,优化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最低生产计划管理,支持原料供应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长协 [15] - 优化中试项目管理,发挥中试基地作用,简化相关手续办理流程,单个中试项目试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15] 扩大有效投资与促进转型升级 - 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16] - 实施安全化改造,制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16] -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17] 拓展市场需求与激发市场潜能 - 促进供需提质,推动合成树脂、涂料等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 [19] - 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19] 壮大发展载体与培育高质量增长引擎 - 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实施化工园区分级评价,加快对标改造、提级进步 [20] - 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引进强链、补链项目,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 深化开放合作与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用好自贸协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稳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 [21] - 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精细化工、绿色低碳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行业协会深化国际沟通 [21] 保障措施 - 加强政策支持,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渠道,将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重点支持领域 [23] - 加强监测调度,开展重点行业运行常态化监测,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定期发布行业景气指数 [24]
工信部等七部门: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第一财经· 2025-09-26 15:20
行业政策导向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1] -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1] -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1] -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1] 石化领域发展重点 - 严格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要求[1] - 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新技术产业化示范[1] - 支持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项目[1] 现代煤化工领域发展重点 - 重点依托煤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地区适度布局煤制油气、煤制化学品项目[1] - 开展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先进材料、技术装备、工业操作系统等产业化应用示范[1] - 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工程示范[1] 其他项目推进 - 加快天然气提氦、海水提钾等项目实施[1]
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5:09
行业总体目标 - 石化化工行业在2025至2026年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5%以上 [1] - 行业经济效益目标为企稳回升 [1] -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目标为显著增强 [1] 行业发展重点 - 行业将重点提升精细化延伸水平 [1] - 行业将重点推进数字赋能 [1] - 行业将重点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 -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取得明显进展 [1] 化工园区发展 - 化工园区发展方向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 “反内卷”下龙头优势凸显
格隆汇· 2025-08-28 20:08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收14090.52亿元同比-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39.83% 扣非归母净利润212.15亿元同比-40.38% [1] - 2025Q2公司营收6736.96亿元同比-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同比-52.73% 扣非归母净利润79.92亿元同比-54.06% [1] - 2025Q2勘探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118.9亿元同比-25.9% 环比-12.8% [1] - 2025Q2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8.88亿元环比-62.89% [2] - 2025Q2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27.74亿元 同比增亏22.44亿元 环比增亏14.53亿元 [2] 经营数据 - 2025Q2油气当量产量131.84百万桶同比+2.3% 环比+0.7% [1] - 2025Q2布伦特油价均价66.71美元/桶同比-21.5% 环比-11.0% [1] - 2025H1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3415元/吨同比-12.9% [1] - 2025Q2原油加工量57.84百万吨同比-8.8% [2] 行业环境 - 化工行业景气度处于低位 芳烃等主要化工品毛利下降 [2]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旨在反对内卷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 [2] - 政府要求淘汰200万吨/年以下产能装置 地炼产能利用率低 [2] - 海外巨头部分化工品装置亏损严重 逐步关停退出 行业供需或处于再平衡状态 [2] 公司前景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炼化销一体化龙头 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政策优化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65/502.19/532.60亿元 对应PE为15.35X/14.05X/13.25X [3]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反内卷”下龙头优势凸显
东北证券· 2025-08-27 13: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油气当量产量稳健增长 2025Q2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3184百万桶 同比+23% 环比+07% [2] - 油价下行致勘探开发板块盈利承压 2025Q2布伦特油价均价6671美元/桶 同比-215% 环比-110% 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1189亿元 同比-259% 环比-128% [2] - 炼油产品库存减利影响业绩 2025Q2原油加工量5784百万吨 同比-88% 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888亿元 环比-6289% [3] - 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 2025Q2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2774亿元 同比增亏2244亿元 环比增亏1453亿元 [3] - 政策推动行业供给侧优化 石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反对内卷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目标淘汰200万吨/年以下产能装置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9052亿元 同比-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3983% [1] - 2025Q2营收673696亿元 同比-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 同比-5273% [1] - 2025H1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3415元/吨 同比-129% [2]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65/50219/53260亿元 对应PE 1535X/1405X/1325X [4] 行业环境 - 海外巨头部分化工品装置亏损严重 逐步关停退出 行业供需或正处于再平衡状态 [4] - 地炼产能利用率低 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出清 [4] 公司优势 - 全球领先的炼化销一体化龙头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供给侧优化政策 [4] - 持续推动增储上产降本 加快重点油气产能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