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路政养护车行业政策汇总、发展历程、产业链、产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道路养护需求增长,推动路政养护车产量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9:18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路政养护车是针对道路养护作业需求研发的专用车辆 涵盖同步碎石封层车、沥青洒布车、粉料撒布车、水泥净浆撒布车、公路热再生养护车、道路修补工程车等多类型工程车辆[2] - 功能覆盖路面封层、病害修复、清洗降尘等作业 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公路、机场、港口等路面施工场景[2] - 根据养护工序差异主要分为四类:封层作业类、病害修复类、清洁养护类、再生处理类[2] 政策环境 - 2024年5月《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公路养护机械装备及应急装备更新政策储备[3] - 2025年8月《关于贯彻实施<农村公路条例>的通知》要求推动县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 落实支出责任并按照技术规范实施养护[3] 发展历程 - 20世纪50年代为起步阶段 以人工养护为主 车辆类型简单[4] - 20世纪80-90年代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开始引进国外技术 本土企业如中联重科、徐工集团涉足该领域[4] - 21世纪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公路养护车辆需求量大幅增加 产品种类和功能不断完善[5] - 2010年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车辆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 行业集中度提高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橡胶、涂料等 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控制器、智能传感器等零部件[5] - 中游生产制造代表厂商包括福龙马、航天晨光、徐工机械等[5] -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5] 市场需求基础 - 2020-2024年中国公路里程从519.81万公里增长至549.04万公里 其中2024年国道里程38.67万公里 省道里程41.01万公里[6] - 农村公路里程达464.37万公里(县道69.88万公里/乡道124.34万公里/村道270.14万公里)[6] - 2022年公路养护里程535.0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99.9%) 预计2024年养护里程达548万公里[6] 行业产量数据 - 2019年路政养护车产量627辆 2024年增长至740辆[1][7] 竞争格局 - 市场主体包括大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 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9] - 主要企业包括福龙马、宇通重工、博世科、航天晨光、徐工机械等[1][9] 重点企业业绩 - 福龙马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下降1.75%) 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37.43%)[9] - 宇通重工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上涨0.79%) 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上涨62.47%)[10] 发展趋势 - 多功能一体化集成:通过模块化设计集成清扫、洒水、修补等功能 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设备成本[11] - 新能源广泛应用:电动养护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优势 氢燃料电池车辆未来占比有望提升[12] - 国际化拓展:依托"一带一路"倡议 国内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性价比加速开拓海外市场[13]
鄂尔多斯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22:40
试点建设与政策创新 - 鄂尔多斯市协同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地级市 [3] - 构建"重点领域协同治理、重点行业深度减排、重点园区示范引领、重点企业创新实践"的工作格局,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3] - 出台《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鄂尔多斯市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办法》等政策,强化顶层设计 [7] 投资与经济效益 - 84项重点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0.99亿元 [3] - GDP达到6363亿元,实现"十四五"以来第3次千亿级跨越 [3] - 单位GDP能耗下降25.8%,碳排放强度下降13.6% [3] 新能源与生态治理 - 创新"光伏治沙"模式,建成光伏治沙项目近1000万千瓦,治理沙化土地超30万亩 [4] - 在建拟建光伏治沙规模近3000万千瓦,预计可治沙超100万亩 [4] -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年可输送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50% [4][5] 氢能与煤化工转型 - 实施"煤化工+绿氢/绿氧"耦合工程,推动氢能替代多元化试点示范 [5] - 已批复风光制氢项目13个共计939.2万千瓦,其中65万千瓦已建成 [5]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年替代煤炭消耗约253万吨,CO2减排量超630万吨 [5] 绿色物流与运输 - 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实施新能源重卡、矿卡替代工程 [6] - 建成氢能和电动重卡应用示范基地,实现煤炭短倒闭环运输 [6] - 投入运营新能源车辆779辆,发运量累计810万吨,2024年矿区充电量达30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7.8万吨 [6] 环境治理与固废利用 - 643个粉状物料堆场实现全封闭管理,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7] - 建成80个工业固废利用项目,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从2020年5.88t/万元下降到2023年4.05t/万元 [7] - 东胜区乌素生活垃圾处理厂沼气项目年节约煤炭消费近4000吨 [7]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构筑实验室及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集群,配套专项支持经费 [8] - 转化落地CO2加绿氢制备绿色航煤、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等重大技术成果 [8] - 连续上榜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推出"人才新政30条"和"科技新政30条"2.0版 [8] 碳普惠与公众参与 - 上线"暖城碳惠"微信小程序,打造个人碳账户,建立碳普惠激励机制 [8] - 通过"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低碳场景引导全民参与节能减碳 [8] 空气质量与协同度提升 - "十四五"以来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 [3] - 减污降碳协同度2024年同比提升超过29%,达到86.5分 [3]
研判2025!中国液氨行业产业链、产量、价格走势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液氨行业产量增长稳健,农业需求稳定与工业复苏共驱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58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液氨产量达6210万吨,同比增长2.39%,农业需求稳定是增长核心驱动力,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直接拉动氮肥需求 [1] - 工业需求复苏推动液氨增长,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液氨作为硝酸、丙烯腈等原料需求回升 [1] - 液氨按用途分为制冷用、肥料用和化工原料用三类,具有强腐蚀性、毒性和爆炸风险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35年中国首个合成氨车间建立,20世纪50-70年代应用扩展至合成纤维和化学品生产 [4] - 2015年后行业进入成熟转型期,供给侧改革推动绿氨技术发展,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超40% [6][7] - 液氨作为氢能载体(体积含氢量121kg/m³)在储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等,设备涵盖气化炉、合成塔等;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农业、工业及新能源 [9] - 2025年4月煤炭价格环比降1.8%,液氨生产成本降低,主产区原煤产量同比增1.2%-1.3% [11] 市场规模 - 2025年4月液氨市场价格2650元/吨,环比增3.52%,农业旺季需求及企业检修导致供应收紧,开工率环比降2.7个百分点至78.3% [15] - 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本支撑弱化是价格下跌主因 [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云天化2025年Q1营收130.04亿元(同比降6.16%),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降11.65%),液氨日产量创1935.5吨纪录 [19] - 华鲁恒升2025年Q1营收77.72亿元(同比降2.59%),净利润7.07亿元(同比降33.65%),吨氨电耗降200千瓦时 [21]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区域分化"格局,云天化、华鲁恒升等龙头企业形成"原料-生产-应用"闭环 [17] 行业发展趋势 - 绿氨技术加速发展,2025年示范项目产能破200万吨,中科院催化剂技术降能耗30% [23] - 产能整合深化,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份额,中小企业加速退出 [24][25] - 新能源需求崛起,液氨在燃料电池、船舶动力等应用突破,首个示范项目2025年投入运营 [26]
百辆电动重卡交付江苏 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1 14:49
新能源重卡交付与合作 - 三一集团与永卓物流举行百台新能源重卡交付仪式 标志着双方在绿色物流与新能源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1] - 此次交付是江苏省单次最大规模新能源重卡交付项目 永卓控股和三一集团多位高管出席 [1] - 双方第三次合作 正式开启新能源低碳运输战略性合作 [3] - 永卓物流2022年启动环保创A项目 投入22台282电动牵引车 为钢铁行业物流注入新动力 [3] 战略合作与绿色转型 - 永卓物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与三一集团结成战略同盟 构建绿色低碳运输体系 [5] - 近百台车辆在40天内完成交付 是永卓物流"新能源替代计划"关键举措 实现环保创A与经济效益双赢 [5] - 永卓钢联购买电动重卡及充电装备总投资超4500万元 是打造绿色物流的重要实践 [9] - 永卓物流将持续加大绿色低碳固定资产投资 与三一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9]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三一新能源重卡前4月销量近8000辆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5] - 4月充电重卡销量破万再创新高 三一居首 [15] - 解放新能源重卡再签千辆大单 显示行业需求旺盛 [15] 未来发展规划 - 三一集团将全力支持永卓物流 为区域节能减碳和车队降本增效提供解决方案 [7] - 双方将携手推进电动化战略 以可靠产品和极致服务助力物流效率改革 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10]
鸿海电动车扩张日本版图 预计2027年推出电动巴士
经济日报· 2025-05-12 06:57
电动车市场布局 - 鸿海集团与三菱汽车合作开发电动车,预计2026年下半年在纽西兰与澳洲上市,并计划2027年在日本推出更多款电动车,包括Model A小客车、电动巴士及中巴 [1] - 鸿海集团旗下鸿华先进为三菱开发电动车,在中国台湾由裕隆生产制造,后续日本电动车布局逐步浮出台面 [1] - 业界认为鸿海已规划2027年于日本市场推出电动巴士,与戴姆勒集团的三菱Fuso在电动巴士合作的可能性较高 [1] 电动车产品实绩 - 鸿海集团为裕隆代工的n7(Model C)最快第三季度推出,n5(Model B)今年底推出美国版,2026年在纽澳地区推出Model B [1] - 鸿海集团电动车产能利用裕隆三义厂生产Model C与Model B,鸿华先进高雄桥头电动巴士工厂第三季度完成认证投产 [2] - 商用车订单大于产能,随着工厂完工投产,下半年交车数量将高于上半年 [2] 电动车零组件布局 - 鸿海集团积极布局电动车零组件,扩大自给率,关键电芯是重点,高雄和发工业区电芯厂将投入60亿元 [2] - 电动巴士与商用巴士的电池包与电池芯将采用国产 [2] - 电池产品布局朝向电动车和储能两大应用发展,电芯厂产品应用在储能市场与能源"强相关",用在电动车电池则"弱相关" [2] 战略合作与商业模式 - 鸿海集团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兹创立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EV)合作,推动新能源应用,打造合理商业模式 [2] - 鸿海与中东车厂合作设计电动车电子电器架构与智能座舱 [2] - 电动车制造将逐渐分割出来,类似PC与手机的发展趋势 [2]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7:02
工程进展 -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太站区间右线盾构机精准破壁而出 实现双线贯通 这是该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的区间[1] - 太站区间全长1465.9米 施工路线复杂 需侧穿住宅厂区 下穿河流道路燃气管线 上跨规划远期12号线区间隧道[3] - 盾构始发接收端地层上软下硬 线路需穿越多种障碍物 施工环境复杂 难度大[3]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试验应用新能源管片 解决地下工程热污染问题 同时为周边建筑提供热(冷)源[5] -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信息化监控 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保证盾构掘进安全平稳[5] - 通过管线探测仪配合穿线器辅助输送探棒 克服下穿非金属深埋燃气管线难题[5] - 研发多项专利成果 包括防止封顶块管片错台的拉紧装置 便携式隧道检修高空作业车 盾构隧道临电检修避险平台等[5] 施工管理 - 项目团队设置定位防溜装置及紧急避险平台 强化作业安全及应急管理[5] - 开展管片拼装 渣土改良 掘进参数 同步注浆等技术攻关 持续提升管片拼装质量[5] - 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开展技术创新 推动工程顺利实施[5] 后续计划 - 项目团队将加快区间联络通道施工组织 持续强化技术攻关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5] -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8号线支线建设 助力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升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