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79家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19家净利翻倍,电力、船舶、稀土三赛道狂飙
华夏时报· 2025-07-18 15:34
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共有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其中3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家扭亏,25家减亏 [1] - 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 [1] - 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1] - 央企业绩良好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及企业自身深化改革成效,包括基建投资、制造业升级带动需求增长,以及管理优化、技术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1] 电力装备行业 - 电力装备行业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发展获得新动能 [2]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要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4]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速 [4]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同比预增上限约44倍 [5]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2025年计划投资额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建设加速推进,国电南自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9%至225.66%,保变电气预计同比增长229.15% [5] 船舶制造行业 - 中国船厂以10.04百万CGT、370艘订单位居全球首位,占据全球订单52% [6] - 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 [6] - 业绩增长得益于批量建造优势、精益管理水平提升、民品船舶交付量增加及价格上涨、成本管控得当 [6] 稀土行业 - 稀土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量增加且价格攀升 [6] - 中国稀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至1.76亿元,同比扭亏,主要因市场行情上涨、营销策略调整及生产工艺优化 [6][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力装备行业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船舶制造业受绿色船舶更新需求和国际航运业复苏驱动,稀土行业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支撑 [7] - 未来3至5年这些行业预计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因有国家战略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 [7] - 企业可通过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国际市场等措施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7]
*ST正平: 正平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9 18: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193.91万元,同比下降28.53%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93.01万元,同比增加8.96%,亏损幅度收窄 [7] - 2024年末资产总额729,707.72万元,同比减少11.31%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469.27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61.50% [29] 业务发展 -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项工程完成年度施工任务,包括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城镇建设、电力建设等板块 [8] - 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确立对那西M1矿区的开采权利 [9] - 文旅产业领域优化运营管理,海东平安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0] - 新能源建设及智算服务领域布局展开,合资设立5家公司,规划布局多个产业园项目 [10]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197,345,192.19元,较上期减少51.03% [32] - 应收票据减少100%,主要系到期票据收回 [32] - 预付款项48,675,244.28元,较上期增加8.70% [32] - 存货26,955,870.52元,较上期减少21.05% [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9,715,908.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16% [37]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41项议案 [11] - 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2次临时股东大会 [13]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13] - 修订公司章程等10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16]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或其他形式的分配 [44] - 主要因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 [44]
胜利油田将“沉睡”土地资源转变成“活力资产”
齐鲁晚报网· 2025-06-12 15:58
土地资源盘活与利用 - "十四五"以来累计节约集约用地7155亩用于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利用存量土地1.01万亩建成光伏发电装机460兆瓦 [1] - 2024年累计盘活土地5269亩,通过低效、无效、负效三级评估动态生成整治清单 [2] - 建立临时用地与新增用地一体化运行机制,推动井场标准化建设,土地利用率提升近3倍 [3] 管理制度与效率提升 - 修订《胜利油田土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表单化、模板化操作 [2] - 实施用地手续"六要素办理法"和设施迁建"四步推进法",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项目土地手续仅用时两个月完成 [2] - 统一平台与标准实现每亩土地精准匹配需求,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2] 新能源与产业融合 - 利用2700亩"边角料"土地建成106兆瓦光伏,年上网电量1.45亿千瓦时,相当于2300台抽油机年用电量 [3] - 垦东600兆瓦光储一体化项目盘活超万亩土地,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6] - 预留1200余宗土地用于页岩油勘探开发,保障主业发展空间 [3] 区域资源优化与创效 - 现河采油厂乐安片区拆除闲置建筑物释放土地481亩,年节约运行费用超百万元 [5] - 完成57个片区改造提升,释放土地超3000亩,实现工作环境与管理水平双提升 [5] - 通过土地租赁和公开挂牌转让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创效 [5] 农业用地与综合开发 - "十四五"实施5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1601亩,垦东盐碱地项目粮食产能超94万公斤 [4] - 统筹开发闲置农业用地,推动油地农业联合发展 [4]
政策解读丨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 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09:17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打通堵点、纾解痛点,支持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 政策从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五个维度构建支持体系,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 [7] 民营企业现状与优势 - 民营企业在光伏制造领域产能占比超70%,风电设备制造领域超60%,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市场份额超30% [4] -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风电装备大型化、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等方面领先行业 [5] 供给开发支持措施 - 放开新能源项目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开发、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项目 [7] - 破除显性和隐性壁垒,拓宽民营企业在新能源供给端的参与广度和深度 [7] 消费利用支持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新兴业务 [8] - 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创新利用环节,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和灵活性 [8] 技术创新支持措施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重大战略制定,支持"沙戈荒"大基地应用前沿技术光伏组件 [8] - 推进风电场、光伏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设备循环利用商业模式 [8] 制度建设支持措施 -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生产要素获取机制规范化,优化能源投资审批流程 [9] - 实行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审批,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9] 国际合作支持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0] - 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 [10] 政策预期影响 - 推动民营企业更广泛参与"沙戈荒"能源基地、光热电站等大型项目开发 [11] - 激发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催生高效率光伏组件、大容量风电机组等领域的领军企业 [12] - 提升民营企业在电力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促进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优化 [12]
政策解读丨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 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11:3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打通堵点、纾解痛点、激发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做大做强 [2] - 政策从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五个维度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 [5] - 政策落地预计将扩大民营企业参与面、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提升市场化交易活跃度 [8][9] 民营企业现状与优势 - 民营企业在光伏制造领域产能占比超70%,风电设备制造领域超60%,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开发市场份额超30% [3] -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市场敏感、敢于创新的独特优势,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风电装备大型化等领域领先 [4] - 民营企业已从单一设备供应商成长为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行业深度赋能 [4] 供给开发支持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开发建设,鼓励投资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等项目 [5] - 破除新能源项目开发准入隐性壁垒,降低民营企业获取优质资源难度 [4] 消费利用支持措施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新兴业务 [6] - 支持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供需互动,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灵活性 [6] 技术创新支持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鼓励参与制定能源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标准 [6] - 明确支持在"沙戈荒"大基地应用前沿技术光伏组件,鼓励构网型技术改造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6] 制度建设支持措施 -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生产要素获取机制,规范能源市场秩序以保障公平竞争 [7] - 优化能源投资审批流程,实行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审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7] 国际合作支持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7] - 加强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权益保障,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 [7] 政策预期影响 - 扩大民营企业参与面:更多企业将进入"沙戈荒"基地、光热电站等新领域 [8] - 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民营企业将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引领产业技术方向 [9] - 提升市场化交易活跃度:民营企业灵活经营策略将促进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