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搜索文档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发布
鑫椤锂电· 2025-10-24 10:49
行业政策与宏观趋势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明确提出到20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 [1] - 新版路线图构建1个总报告+5个技术群+26个专题的三层架构体系,突出全球化视野 [1] 锂离子电池出口数据 - 2025年1-9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 [2] - 2025年1-9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33.99亿个,同比增长19.14% [2] - 德国自5月起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10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7% [2] - 美国为第二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89.1亿美元,同比下降11.83% [2] - 越南为第三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3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4.59% [2] - 前十大出口国家中,智利、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同比增幅最大 [3] 主要公司业绩与动态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营收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 [4]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动力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约18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约20% [19] - 丰元锂能与楚能新能源签订协议,未来三年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 [5][6] - 四川杉杉负极材料订单供不应求,最高月出货量超14000吨,远超设计产能 [7] 关键材料市场行情 - 碳酸锂现货价格振荡上涨,近期维持在7.8-8万元/吨 [8] - 10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7.55-7.75万元/吨,工业级7.4-7.5万元/吨 [9] - 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523型部分企业报价达16万元/吨 [9] - 10月磷酸铁锂产量预计环比增长10%,11月保持增长态势 [10] - 负极材料10月产量环比继续增加,预计为今年月度高点 [12] - 六氟磷酸锂(6F)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预计11月价格超10万元/吨 [15] - 隔膜行业盈利状况改善,中材科技三季度隔膜业务环比减亏 [13] 电池与终端应用 - 预计第四季度电池产量维持较高水平,头部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高 [16] - 2025年1-9月新能源重卡销售138,714辆,同比增长183.30% [17] - 宁德时代全国巧克力换电站突破700座,目标2025年达千站 [17] 储能市场动态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储能装机量12.5GWh,创单季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0% [19] - 富士康旗下品牌推出9.3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较常规产品提升87% [19]
纯电向上,混动向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20:18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态势 - 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7.5%,渗透率达55.2% [2] - 市场呈现平稳增长,但内部技术路线分化显著 [2] 纯电动汽车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8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5%,增速显著高于插混 [2] - 7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73.6万辆,同比增长44.8% [3] - 1-8月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车销量中占比61.9%,同比增长4% [4] - 纯电技术快速发展是主因,平均续驶里程已接近500公里,充电速率提升3倍多 [7] - 新款车型续驶里程普遍超600公里,超快充技术普及,例如小鹏P7最长续驶82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525公里 [8] - 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截至7月底总数达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桩车增量比为1:1.8 [9] 插电混动(含增程)汽车市场表现 - 8月狭义插混汽车仅增长5%,增程式汽车同比下降9.5% [2] - 7月狭义插混车型销量33.6万辆,同比增长3.3%,增程式车型批发10.9万辆,同比下降6.2% [3] - 1-8月狭义插混车型占比29.3%,同比下滑3.0%,增程式车型占比8.8%,同比下滑1.0% [4] - 理想汽车作为增程代表,8月销量同比下滑40.7%,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 [4] 插混技术路线发展动态 - 车企布局插混/增程路线,新品层出不穷,主打“超长纯电续驶”卖点 [11] - 部分新车型纯电续驶里程大幅提升,例如坦克500 Hi4-Z WLTC纯电续驶超200公里,岚图梦想家CLTC达350公里,智己LS6增程版达450公里 [11] - 插混车型补能技术向纯电靠拢,例如岚图梦想家支持20%-80%充电仅需12分钟 [12] - 行业专家对“大电池、大电量”策略提出质疑,认为其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车重和成本 [12] 插混汽车未来市场机遇 - 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县乡市场有发展潜力,其插混车型占比从2020年的9.5%增至2024年的34.8% [14] - 在北方地区(如宁夏、黑龙江)表现优于纯电,占比更高 [14] - 出口市场成为新增长点,上半年插混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暴增210% [15] 未来技术路线格局展望 - 乘联分会秘书长预测国内纯电、插混、增程格局将基本维持在“6:3:1”,纯电份额或有小幅增长 [15] - 长期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成为重要技术路线,预计到2026年后产业将实现从万辆到百万辆级别的突破 [16]
纯电向上 混动向下——新能源车市开启新周期
环球网· 2025-09-16 11:19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10.1万辆 同比增长7.5% 渗透率55.2%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1] - 1-8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中纯电动占比61.9% 同比增长4% 狭义插混占比29.3% 同比下滑3% 增程式占比8.8% 同比下滑1% [5] 纯电动汽车发展态势 - 8月纯电动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5% 7月同比增长44.8%至73.6万辆 [1][4] - 纯电技术显著进步 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 充电速率提升3倍多 多款新车型续驶超600公里 [6][7]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同比增长53% 桩车增量比1:1.8 [8] 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变化 - 8月狭义插混仅增长5% 增程式同比下降9.5% [1] - 7月狭义插混增长3.3%至33.6万辆 增程式下降6.2%至10.9万辆 [4] - 增速从1月30.1%持续下滑至7月2.8% [3] 代表性企业表现 - 理想汽车连续3个月销量下滑 8月同比下滑40.7% 第二季度收入302亿元同比减少4.5% [5] - 新势力纯电动与增程结构比从56%:10.2%变为64%:7.7% [4]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插混车型转向大电池策略 纯电续驶提升至200-450公里 并搭载800V超快充技术 [10][11] - 专家认为大电池策略可能增加成本负担 且存在技术投机现象 [11] - 预计未来格局将维持在纯电:插混:增程=6:3:1 [13] 区域市场差异 - 西北/东北地区插混占比更高 宁夏插混34.5% vs 纯电16.4% 黑龙江插混25.3% vs 纯电9.7% [12] - 南方地区纯电占主导 海南纯电50.9% vs 插混15.4% 浙江纯电40.8% vs 插混15.1% [12] - 县乡市场插混占比从2020年9.5%增至2024年34.8% [11] 出口市场表现 - 上半年插混出口39万辆 同比暴增210% 纯电出口67万辆增长40.2% [12] - 插混成为海外充电设施不完善市场的新增长点 [12] 长期技术发展 - 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3万辆 预计2026年后实现百万辆突破 [14] - 能源形式转型可能带来技术路线不确定性 [14]
“油电”如何协同迈向绿色化,在这里寻找答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5:23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油电”此消彼长的新格局,燃油车仍是绝对主力[3]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900万辆,2024年上半年超过1000万辆,全球渗透率突破23%[3] 多元化技术路线现状与布局 - 行业绝大部分企业布局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线,主流采用纯电+插电(包括增程)的组合[4] - 少数企业坚持纯电路线或专注于换电路线[4] - 企业技术路线选择需系统考虑,切入顺序存在差异化[4] 核心技术与发展驱动力 - 核心底层技术需持续推动关键零部件创新,并优化服务体系及产业链低碳化发展[4] - 技术、政策、市场、资本等要素需协同联动,共同推动汽车绿色化发展[4] 长期技术趋势展望 - 长期来看,多能源融合趋势将深化,油、电、氢互融共生,纯电、插电、增程、燃料电池及高效零碳内燃机多路线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4] - 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纯电动未来可能成为市场主流[4] - 不同技术路线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各细分领域仍有巨大增量空间[4] 乘用车技术路线选择 - 发动机热效率不断提升,部分企业已达46%,增程式状态下1升油可发电3.7度,大幅节省油耗和成本[5] - 纯电动车使用成本更低等优势突出,未来可能更多企业选择纯电动技术路线[5] - 新能源乘用车客户非常专业,对芯片、架构、能耗差异有深入了解[8] 商用车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 - 商用车新能源化及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用户注重省钱效应和性价比[7] - 商用车技术路线选择严格依赖实际应用场景,用户对价格非常敏感,追求更低使用成本[7] - 续驶里程300公里以内商用车以纯电动为主,覆盖城市公交、城市配送、城际物流等场景[7] - 续驶里程300-500公里以上商用车以混动和传统内燃机动力为主,尤其适用于长途牵引车[7] - 商用车的市内短途运输以纯电动为主,城际运输以混动为主[6] 全球化与区域市场差异 - 中国汽车产品开发均考虑全球化需求,中国充电设施相对更多更好[6] - 在海外市场,沙特、阿联酋等地更欢迎带发动机的车型,出口以插混车型为主[6] - 欧洲市场对小型化、低能耗车型需求较高,纯电动等车型比较合适[6] - 从长远看,中国汽车未来发展一定是全球化的[6] 产业节点与未来竞争 - 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节点或临界点,此前纯电动车存在里程焦虑、充电时间长、冬季续航缩水等问题[8] - 当前新能源技术路线处于过渡期,多元化并行,未来10-15年可能产生胜出者[8] - 通过连续两个五年计划,中国已打造较为成熟的纯电动车产业链,选择纯电路线旨在实现赶超和领导地位[8] - 新能源的颠覆创新必然是产品、工艺、商业模式的全面颠覆创新[8]
2025成都车展折射行业大变局:自主品牌绝对主场,新能源技术路线各放异彩
华夏时报· 2025-09-02 13:56
自主品牌主导地位 - 自主品牌在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占据绝对主场地位 展区覆盖22万平方米 汇聚近120个品牌 展出超1600辆新车 [3] - 比亚迪独占9号馆 展示王朝 海洋 仰望 方程豹 腾势全品牌阵容 包括秦L EV 2026款海豹07DM-i等新品 并展示DMO电驱平台 第五代DM技术 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等前沿科技 [5] - 奇瑞专馆展示奇瑞 星途 捷途纵横 Icar 捷途五大品牌 31款车型亮相 并打造"瑞享生活"生态场景 包括轻奢露营 深度露营和公园区域等情景空间 [7] - 中国长安首次以专馆形式亮相 旗下阿维塔 深蓝等品牌与华为 宁德时代深度合作 构建覆盖燃油 混动 纯电的全技术路线矩阵 展示全新深蓝S07 阿维塔06Ultra增程版等新车 [9] - 华为鸿蒙智行展台集齐问界 智界 享界 尊界 尚界五大品牌 十款车型同台亮相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 一小时小订量突破2.5万辆 [9] - 劳斯莱斯 宾利 保时捷等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取而代之的是红旗 小米汽车 广汽传祺等品牌亮相 [9] 技术路线三足鼎立 -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呈现纯电动 插电混动与增程式三大流派同台竞技格局 [11] - 纯电领域智界R7纯电版CLTC续航802km 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 尚界H5纯电版Pro长续航版电耗13.4kWh/100km 续航655km 小鹏P7基于全域800V碳化硅平台 零百加速3.7秒 支持10分钟补能525km 理想汽车推出纯电SUV理想i8 标配三元锂5C超充电池 提供670km与720km双版本CLTC续航 [11] - 插电混动领域上汽荣威M7DMH搭载第五代超级混动技术 CLTC纯电续航160km 综合续航2050km 亏电油耗2.91L/100km 向往S9乾崑版实现252km纯电续航与1200km综合续航 [12] - 增程式技术问界M7增程版提供37kWh/53kWh电池包 百公里油耗6.5L 智己LS6超级增程车型纯电续航突破450km 搭载800V平台15分钟补能310km 福特烈马新能源增程版纯电续航220km 综合续航1220km [13] 市场趋势演变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场景细分"与"技术下沉"两大趋势 车企聚焦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以精准适配为导向展开产品布局 [15] - 纯电动车型续航能力从普遍300km跃升至600-800km主流水平 全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逐步迈向量产 [15] - 技术下沉加速 一汽-大众新一代速腾L搭载贯穿式灯带 发光Logo 隐藏式机械门把手 电子怀挡 15英寸2K中控屏及8155芯片 支持多语种语音交互和IQ.Pilot智能辅助驾驶 长安第四代CS55PLUS以10万元级价格提供副驾"女王座椅" 支持8点按摩 电动腿托 前排通风加热等越级功能 [16] - 燃油车积极触电和智能化转型 速腾L 第四代CS55PLUS 吉利中国星 博越L 长城哈弗大狗PLUS等车型在设计与智能层面向电动化产品看齐 [16]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50%左右进入平台期 约半数用户选择燃油车 [16]
蔚来坚守纯电!李斌:电动汽车终极技术路线是纯电动,增程和插混只是过渡期产品【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8-01 16:57
技术路线之争 - 蔚来董事长李斌明确表示电动汽车的终极技术路线是纯电动,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只是过渡期产品[2] - 公司坚持纯电路线从未改变,认为增程车电池大、油箱使用率低,用户反馈下一台车倾向购买纯电[2] - 纯电驱动代表未来主流方向但面临续航和充电设施问题,增程式解决里程焦虑并在大部分场景以纯电模式行驶[3] - 插电式混动技术被乘联会秘书长认为是"最优解",具有重量优势且在载重与越野场景表现出色[4] - 同济大学教授认为增混技术性价比更高,可通过增程器解决用户对电源的担忧[4] 市场发展现状 - 2018-2022年纯电动车产销量翻了五倍多,2022年产量546.7万台(同比增长98.01%),销量536.5万台(同比增长96.23%)[3] - 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车产销量分别为274.7万台(同比增长30.3%)和271.9万台(同比增长31.9%)[3]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73.35%[4] 未来发展趋势 - 目前没有一种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优势,纯电、增程和插混都有其发展空间[4] - 未来可能呈现多元共存、协同发展的态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