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丨从郑州出发——护航实体 链动全球
河南日报· 2025-08-21 07:30
受邀嘉宾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主论坛上作主题分享。图片均为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主办 方供图 ■核心提示 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正式开启国际化步伐。近年来,从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到菜油、菜粕、花生等 期货价格成为全球重要基准,"郑州价格"影响力逐渐增强。8月19日—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 在郑州举办,本报特推出"从郑州出发,护航实体、链动全球"特别报道,全面展现期货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发 展的澎湃动能。 赋能实体共谋未来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侧记 8月19日—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举行。 作为全球期货业聚焦的年度盛事,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汇聚行业精英共探风险管理创新路径,为实体 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提供新思路,推动期现融合迈向更高水平。 一次思想盛宴 本届论坛以"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为主题,除主论坛外,还设 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为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工业品(聚 酯)论坛。 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杨光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举行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04:14
庄建球在致辞中表示,"郑州价格"正以强劲动能服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郑州也逐步成为链接国 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枢纽。郑州市始终坚持以建设金融强市和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为目标,努 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 保障。未来,郑州将持续加强与郑商所合作,支持郑商所推动更多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进一步加快 国际化进程,提高"郑州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让郑州平台更好服务全球资源配置。 熊军表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上,郑商所将坚守监管主责主业, 持续优化市场供给,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一是持续丰富品 种工具供给,夯实服务根基。紧扣国家战略和实体发展需要,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有序推 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结合自身在能化、盐化等领域的品种禀赋, 围绕已有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扩展,持续丰富衍生工具类型。深化储备品种研究,持续推进符合 实体经济需求的衍生品研发。二是提升市场运行与服务质效,深化产业赋能。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已上 市品种合约及业务规则," ...
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期货市场持续做好五方面工作
证券时报· 2025-08-21 02:39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出席论坛并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深刻调整,不确定性 成为全球经济关键词。历史证明,作为专业的市场化风险管理平台,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越多,期货市 场的独特作用愈发凸显。期货市场需要更加凝心聚力,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不断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推进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王颖认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 作: 一是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不断扩大期 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更好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二是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稳步增加特定 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着力增强境外客户参与我国期货市场的 便利度。 近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正式召 开。 五是强化研究驱动发展。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为契机,充分汇聚各方研究合力,进一步提升期货市 场研究能力,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以及期货市 ...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8-21 00:47
8月20日,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为助 力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期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市场发展质量 再上新台阶。 一是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品种工具体系日益丰富。去年底以来,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 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期货品种。另一方面,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如2024年全 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二是期货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 务接续"走出去",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三是期货市场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和期权中有84个工业品,占比达64%,在当前 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市场环境下,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提供坚 实保障。 王颖认为,期货市场需要更加凝心聚力,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和服务水平,在推进强国建设中展 ...
证监会王颖: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3:46
一是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品种工具体系日益丰富。截至目前,我国已上市商品期 货和期权品种131个,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二是期货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期货价格 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同时,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 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8月19日至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举办。本届论坛以"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强国建设 ——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为主题,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共同主 办。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为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 油料)论坛和工业品(聚酯)论坛。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会上致辞表示,为助力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更好应对外部风险 挑战,期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是期 ...
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期货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下一步重点做好丰富产品供给等五方面工作
期货日报· 2025-08-20 11:17
期货市场服务能力增强 - 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品种 目前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1]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1]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 [2]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2] 期货市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商储无忧"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收增收 创新探索多种助农新模式 [2] -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有84个工业品 占比64% 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提供坚实保障 [2] 证监会未来重点工作方向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增强境外客户参与便利度 [3] - 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改善套期保值制度环境 [3] -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3] -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4]
更好发挥期市的“减震器”“配置器”作用
期货日报网· 2025-08-15 08:36
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创新高 - 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达1.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6% [2] - 产业客户参与度稳步提升,一般法人客户权益增长18.5% [3] - 期货工具从金融衍生品向经营必需品转变 [1] 宏观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疫情前水平 [2] - CPI与PPI背离导致企业通过期货锁定价格以稳定现金流 [2] - 央行结构性工具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套保成本显著下降 [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监管层支持上市新品种,实施套保手续费优惠 [3] - 龙头企业通过基差贸易将风险管理扩散至中小贸易商 [3] - 做市商机制和"保险+期货"试点改善流动性和覆盖面 [3] 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 品种从商品扩展至碳和数据衍生品,预计2026年纳入电解铝和水泥 [4] - 参与者结构从散户主导转向专业机构、产业客户和自然人三足鼎立 [4] - 技术升级推动交割成本下降30%,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提升效率 [4] 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 建立产业链景气指数指导排产和库存管理 [5] - 推出标准化期权产品和权利金补贴降低小微企业门槛 [5] - 物联网和区块链实现动态质押融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5] - 建设期现联动示范区整合港口、仓储和产业基金 [5] - 推出首席风险官认证培养风险管理人才 [5] 期货市场的战略定位 - 中国经济从成本中心转向定价中心,期货市场助力主动管理风险 [6] - 期货工具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支撑 [6]
1.8万亿元、261万个!期市资金总量与客户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8-15 07:37
期货市场资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7月24日,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达18267.76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底增长11.6% [2][3] - 2025年7月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1.7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2%,其中产业客户权益增幅达18.5% [3] - 资金增长反映市场投资热度回升,产业客户参与度提升成为重要推动力 [3] 市场活跃度与成交量 - 2025年7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10.59亿手,成交额71.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9%和36.03% [4] - 1-7月累计成交量51.35亿手,累计成交额411.04万亿元,同比均增长23% [4] - 多晶硅、工业硅、碳酸锂等品种行情火热,多次触及涨停,吸引大量资金入场 [3] 客户结构与国际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有效客户总量达261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新增客户41万个 [5] - 机构客户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43%,境外客户增长63%,覆盖全球39个国家或地区 [5] - QFII、RQFII可交易品种总数91个,新增期货和期权品种45个,较去年底增长近一倍 [5][6] 行业发展趋势 -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风险管理与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凸显 [6] - 国际化水平提升与制度完善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吸引更多资金并扩大产业价值 [6]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20日举办
期货日报网· 2025-08-08 00:32
论坛概况 - 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2025年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办,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1] - 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汇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专家学者[1] - 设置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论坛、工业品论坛),覆盖强国建设关键领域[4] 期货市场作用 - 期货市场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器"和风险管理"工具箱",在农业领域稳定生产者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在制造业帮助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平滑价格波动,在国际贸易提供多样化避险工具[1] - 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外开放成效显著,QFII和RQFII可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扩容,提升中国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2] 实体企业需求 - 石化行业企业期待通过论坛学习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出口定价和锁定加工利润的新方法,以应对行业从"进口依赖"向"出口导向"的转变[3] - 实体企业通过参与论坛把握行业动态,与全球伙伴交流期现结合经验,部分企业已成功借助国内期货合约价格对出口业务进行定价,推动出口规模稳步增长[3] 论坛内容与嘉宾 - 主论坛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杨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等嘉宾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期货行业发展、全球衍生品市场趋势等主题[4] - 分论坛聚焦开放实践、风险管理、产业供需等热点话题,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提供对外合作、产业升级与风险防控解决方案[4] 论坛意义 - 论坛是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和期现融合助力强国建设的"助推器",汇聚全球智慧,成为行业凝聚共识、探寻破局的关键平台[2][5] - 论坛是中国期货市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精准把握市场核心使命,吸引全球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关注[2][6]
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2025年夏令营开营
期货日报网· 2025-07-15 11:34
期货行业人才培养 - 大商所与中期协连续两年举办"百校万才"工程夏令营,2025年活动吸引30名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学子参与[1] - 大商所自2017年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2023年升级为"百校万才"工程,已联合92所高校开展400余个项目,累计培养超3万名学生[1] - 中期协近年重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风控合规意识、行业稳健发展三大主题规划人才培养,为行业输送大批高素质金融人才[3] 期货市场发展理念 - 大商所强调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血脉联系,提出"教育往前赶、产教手拉手、大家都受益"的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期货衍生品教学体系建设[1] - 行业人才培养对期货市场稳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需将期货和衍生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 - 青年人才应立足产业视角理解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通过实践探索提升专业能力[2] 夏令营活动设计 - 活动为期一周,采用理论讲座(期货市场概况、合约设计、产业风险管理)与实地考察(大连理工大学、北良港交割库)相结合的形式[4] - 创新设置分组研学环节,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风险管理或产品方案设计并通过路演展示成果[4] - 大商所团员青年将与学员分享行业见解与职业发展经验,强化产教融合[4] 人才发展期望 - 程伟东提出四点期望:深耕产业本质、敢于实践尝试、胸怀责任担当、注重协作交流[2] - 中期协副会长巫伟斐呼吁青年成为行业创新"破壁者"、实体经济"护航者"和开放共赢"连接者",树立全球视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3] - 学员代表表示将通过活动深化行业认知,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准备[4] 未来规划 - 大商所将持续深化"百校万才"工程体系,保持教学项目、研究项目、师资建设和学子交流四大核心板块稳定性[4] - 拓展行业与高校教学对接,通过丰富实践活动赋能人才培养,为期货行业持续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