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期货
搜索文档
经营稳健向好 客户机构化趋势加速 期货行业构建“多元业务”新格局
期货日报网· 2025-10-10 03: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额65.23万亿元,代理交易量8.95亿手,虽环比回落但同比保持显著增长 [1] - 2025年8月150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8.61亿元和12.34亿元,环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均录得增长 [1] - 8月市场交易量减少与7月市场活跃度处于阶段性高位有关,商品价格波动收窄导致部分投机资金离场 [1] 客户与资金基础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数达261万户,同比增长12%,其中法人客户数较五年前增长55% [2] - 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突破1.8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18% [3] - 法人客户占比提升至32%,显示出期货市场机构化趋势加速 [3] 业务结构优化 - 期货公司加速摆脱对经纪业务的单一依赖,逐渐形成多元业务协同增长的发展结构 [2] - 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放量,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场外衍生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2] - 资管业务贡献显著提升,金融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期货资管产品加速迭代,主动管理型产品占比扩大 [2] 盈利格局转变 - 期货经营机构自有资金投资业务通过低风险配置实现稳健回报,成为稳定的收益补充 [2] - 产业客户套保手续费贡献度持续提升,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多元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3] - 行业形成了自有资金投资稳底盘、场外与资管拓增量的盈利格局 [2] 增长新动能 - 8月新能源、新材料等期货品种成为新的增长点,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1] - 在新能源、化工等领域,实体企业的定制化套保方案需求激增 [2] - 国内绿色品种扩容持续释放红利,多晶硅、工业硅期货持续活跃,胶版印刷纸期货引导产业绿色生产 [4] 未来发展趋势 - 期货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深度嵌入产业链,为实体企业提供个性化套期保值方案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4] - 随着更多国际化品种推出和跨境交易模式探索,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有望逐步提升 [4] - 金融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行业竞争新高地,期货公司持续加大IT投入以优化交易系统和提升客户体验 [4]
期货行业构建“多元业务”新格局
期货日报· 2025-10-10 02:16
行业经营概况 - 2025年8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额65.23万亿元,代理交易量8.95亿手,虽环比回落但同比保持显著增长 [1] - 2025年8月150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8.61亿元和12.34亿元,环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均录得增长 [1] - 8月营收环比下降与市场交易量减少直接相关,因7月市场活跃度处于阶段性高位,8月商品价格波动收窄导致部分投机资金离场 [1] 客户与市场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数达261万户,同比增长12%,其中法人客户数较五年前增长55% [2] - 产业客户套保手续费贡献度持续提升,显示出客户结构优化 [2] - 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突破1.8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18%,法人客户占比提升至32%,机构化趋势加速 [3] 业务模式转型 - 期货公司加速摆脱对经纪业务的单一依赖,逐渐形成多元业务协同增长的发展结构 [2] -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通过低风险配置实现稳健回报,在市场交易规模波动时有效对冲经纪业务风险 [3]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场外衍生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尤其在新能源、化工等领域实体企业的定制化套保方案需求激增 [3] - 资管业务贡献显著提升,金融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固收+期货”等创新产品规模同比迅速增长,主动管理型产品占比扩大 [3] 增长动力与未来趋势 - 8月新能源、新材料等期货品种成为新的增长点,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1] - 国内绿色品种扩容持续释放红利,如广期所多晶硅、工业硅期货持续活跃,上期所胶版印刷纸期货引导产业绿色生产,液化天然气期货在研发中 [4] - 未来期货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深度嵌入产业链,为实体企业提供个性化套期保值方案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4] - 随着更多国际化品种推出和“跨境交易”模式探索,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有望提升,期货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提供全球风险管理服务 [4] - 各大期货公司持续加大IT领域投入,通过优化交易系统、开发智能投研工具、升级线上服务平台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金融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竞争新高地 [4]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8-21 14:19
期货市场发展成效 - 期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成效显著 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1] - 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1] -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1] 品种与工具创新 - 去年底以来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期货品种 [1] - 商品期货和期权中84个为工业品 占比达64% [1] - 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2] -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对外开放进展 - 豆油 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1]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1]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2]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2] 产业服务深化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 [2]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 [2] - 持续改善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制度环境 [2] - 面向不同阶段 类型 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2] 研究能力建设 - 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为契机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3] -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 针对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前沿领域开展研究 [3]
8月21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10000台订单!人形机器人再出大消息
证券之星· 2025-08-21 11:59
央行票据发行 - 央行将于8月25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招标发行202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中央银行票据 [1] - 第五期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人民币300亿元,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 [1] - 第六期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人民币150亿元,每半年付息一次 [1] 国债续发行 - 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四期)国债第一次续发行完成,实际续发行面值金额1253亿元 [1] - 续发行价格为99.94元,折合年收益率1.59% [1] - 续发行部分与原发行部分1088.4亿元合并上市交易 [1]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委员认为通胀风险大于就业风险 [1] - 几位委员提到当前利率可能不高于中性利率,并担忧资产估值偏高 [1] - 多位委员指出关税全面影响需时间显现,部分预计企业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 [1] - 部分与会者强调通胀长期高于2%可能加大通胀预期失锚风险 [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创行业最大单笔订单 [3] - 公司将于8月26日全球首发新一代径向与轴向关节模组,价格首次进入三位数 [3] 期货市场发展 - 证监会表示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3] 能源技术突破 - 海南大学团队研发新型催化体系,甲烷转化甲醇选择性达99.7%,温度仅需70℃ [4] - 技术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就地转化提供核心技术方案,具备高商业潜力 [4] 纺服板块投资 - 中信证券研报称纺服板块"小而美"公司估值处于底部,业务转型带动重估 [5] 钴行业展望 -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钴供需2026-2027年或延续短缺,价格中枢或超35万元/吨 [5][6] 铁路行业趋势 -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铁路投资维持高位,动车组和机车招标支撑装备公司业绩 [6]
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期货市场持续做好五方面工作
证券时报· 2025-08-21 02:39
产品供给与品种创新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1]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 持续推进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衍生品研发 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2] - 围绕已有优势产业链上下游扩展 持续丰富衍生品工具类型 结合能化 盐化等领域品种禀赋[2] - 去年年底以来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3] 市场开放与国际合作 - 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1] - 郑州商品交易所共有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开放品种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近170名QFI客户开户 来自中国香港 新加坡 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4]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稳步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4] 产业服务与客户参与 - 持续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2]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的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3] - 95%以上PTA生产企业 90%以上硅铁生产企业 85%以上重点制糖企业集团 80%以上甲醇贸易企业 75%以上玻璃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3] 研究能力与市场发展 - 强化研究驱动发展 充分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以及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2] - 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 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完备工具体系[3] - 棉花 尿素等多个品种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3]
证监会王颖: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3:46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8月19日至20日举办 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 [1] - 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共同主办 设置主论坛及对外开放、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农产品(油脂油料)、工业品(聚酯)四个分论坛 [1] 期货市场服务能力 - 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总数达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1]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1] 期货价格影响力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 [1]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不断丰富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1]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1]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 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收增收 创新探索多种助农新模式 [2] -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有84个工业品 占比64% 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2]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3]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3]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3] -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3] -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期货市场助力强国建设,下一步五大重点工作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8:35
期货市场发展重点 - 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 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2] - 不断深化市场服务 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3] - 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3] - 强化研究驱动发展 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品种研发与产业参与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 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4] - 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4] - 郑商所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 [5] - 棉花 尿素等多个品种的期货价格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5] - 95%以上的PTA生产企业 90%以上的硅铁生产企业 85%以上的重点制糖企业集团 80%以上的甲醇贸易企业 75%以上的玻璃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5] 市场参与度提升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4]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4]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发布套保公告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为1503家 套保参与率达28.6% [6] - 2024年1-7月累计有138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 同比增长15.7% [6]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保主力军 覆盖化工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6] 对外开放进展 - 郑商所共有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开放品种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7] - 近170名QFI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来自中国香港 新加坡 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 [7]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 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 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 [7]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8] - 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 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提升郑州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影响力 [8]
期货市场助力强国建设,下一步五大重点工作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20 18:16
期货市场发展重点 - 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3] - 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 增加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3] - 深化市场服务 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业务[3] - 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3] - 强化研究驱动发展 汇聚研究合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3] 品种创新与产业参与 - 郑商所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4] - 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可服务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4] - 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4] -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2024年发布套保公告实体上市公司达1503家 套保参与率28.6%[5] - 2024年1-7月累计138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 同比增长15.7%[5] 市场开放与国际合作 - 郑商所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开放品种数量国内第二[6] - 近170名QFI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来自中国香港 新加坡 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6]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7] - 拓展跨境合作空间 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提升郑州期货市场全球定价影响力[7] 品种体系与产业覆盖 - 郑商所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5] - 棉花 尿素等期货价格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重要参考[5] - PTA生产企业95%以上 硅铁生产企业90%以上 重点制糖企业集团85%以上 甲醇贸易企业80%以上 玻璃龙头企业75%以上通过期货市场管理风险[5]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保主力军 覆盖化工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工具应用从应对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延伸到全面管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5]
中国证监会官员:增强境外客户参与期货市场便利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4:58
期货市场开放政策 - 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1] - 增强境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便利度 [1]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已扩容至91个 [2]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期货市场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1]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1] -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1] 期货品种创新进展 - 去年底以来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1] - 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2] - 豆油 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2] 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 [2] - 部分品种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 [2] - 套期保值 期现套利 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2]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 [2]
将推液化天然气、葵花籽油等,期货新品提上日程
第一财经· 2025-08-20 13:50
期货市场产品供给 - 证监会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以丰富产品供给 [1] - 郑商所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并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 [1] - 国内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1] 产业参与度提升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1] -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1] 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2]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2] - 郑商所将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2] 市场功能与应用拓展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 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且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 [2]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 [2] - 部分品种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 [2] 对外开放举措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2]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2] - 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 稳步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