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商业
icon
搜索文档
探寻物美“胖改店”的变与不变
北京商报· 2025-08-11 00:34
门店改造核心策略 - 物美华贸天地店SKU精简30%至7000个,其中80%为新品,仅保留原大卖场商品的20% [1][2] - 70%-80%的商品进行汰换,生鲜品类占比高达50%,SKU近3000个 [1][3] - 生鲜、现制熟食和烘焙调整至入口核心位置,入口通道改造成环岛式陈列 [1][2] - 取消强制动线设计,撤掉主通道、拓宽过道并降低货架高度 [3] 客流与经营效果 - 改造后开业当天进店客流达9900人次,远超改造前日均1000人的水平 [1][3] - 开业2小时内客流突破2600人 [3] - 员工数量从49人增至220人(含131名自有员工和89名厂商驻场人员)以提升服务质量 [3] 商品结构调整 - 引入胖东来网红商品如椒麻鸡、猪蹄、小甜肠等,同时新增物美自研新品如肉蛋堡、烤鸭、榴莲千层和可颂蛋挞 [2] - 淘汰不热销商品,新增年轻人喜欢的潮玩、餐具和进口酒 [3] - 胖东来商品约70种,包括洗衣凝珠、果汁、洗脸巾等,均经过二次筛选 [3] 社区商业定位 - 升级改造基于周边居民对物美的品牌信任及区域家庭客群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 [1][4] - 社区商业核心是稳定与信任,避免品牌和业态的剧烈变动 [4] - 华贸天地周边聚集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对商品品质要求较高且消费能力较强 [5] 未来规划 - 华贸天地将对眉州东坡、保利影院等主力店进行调改升级,结合家庭客群新需求打造特色服务 [5] - 通过"周周活动"和商户调改升级提升商街品质感和服务力,增加家庭消费者停留时长 [5]
嘉实基金:消费REITs激活传统商超价值链
北京商报· 2025-08-06 20:13
政策与市场背景 - 政策组合拳激活消费市场活力,推动消费规模稳步攀升和结构优化 [1] - 社区商业发展面临租赁结构、业态结构优化及融资等核心问题 [1] - 2023年末消费REITs推出,为传统商超提供权益性资金支持 [1] 嘉实物美消费REIT概况 - 国内首只民营企业发起的商超零售业态消费类公募REITs,2024年3月上市 [1] - 底层资产为北京西城、丰台、海淀4个项目,建筑规模合计7.79万平方米,收入包括经营租赁、物业管理费等 [2] - 累计分红6136万元,每单位分红0.1534元,分红复权后累计涨幅92.66% [2] - 发售总额9.53亿元,净回收资金4.66亿元,85%用于物美数字化改造项目 [2] 底层资产与运营表现 - 资产筛选标准:区位(北京核心地段)、权属合规性、经营稳定性及盈利状况 [8]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558.34万元,净利润797.53万元,出租率95.3%,租金收缴率99.5% [11] - 资产组合特点:新老项目并存,地理分布分散,老项目区位优但改造成本高,新项目物业品质优但区位一般 [8] REITs对传统商超的赋能 - 权益型资金支持(4.66亿元)无需偿还本金和利息,区别于负债型融资 [9] - 资金用于电子价签改造、"胖东来"模式试点(供应链调整)、前置仓升级等数字化项目 [9] - 推动业态从零售为主向零售、餐饮、服务均衡转型,应对线上冲击 [10] 政策对接与扩募计划 - 响应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政策,落地助老补贴、消费券等活动,参与夜经济、地摊经济 [12] - 扩募聚焦一线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考察物美超市、百安居、麦德龙等资产 [13] - 消费REITs通过扩募机制持续收购存量资产,提升物业运营品质,支撑实体经济 [15] 行业价值与未来路径 - 消费REITs体现运营管理价值,优秀团队可实现"穿越周期的增长" [15] -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主观能动性,持续挖掘优质资产 [15] - 商业物业进入存量市场,消费REITs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品质提升 [15]
中指研究院发布2025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 文旅商业等有望迎发展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8:42
行业现状 - 2025年1月至5月全国商办用房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0 9%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 9%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纯商办用地推出面积同比降幅约25% 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近两成 [1] - 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新开业3万平方以上零售商业项目89个 较上年同期减少9个 [2] 存量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3万平方以上已开业零售商业项目总数超6700个(约5 9亿平方米) 五大城市群占比约60% [2] - 2025年上半年百街商铺平均租金24 16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35% 跌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0 16个百分点 [2] - 百MALL商铺平均租金27 05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12% 跌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0 19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重点城市写字楼平均租金4 57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34% 上半年累计下跌1 06% [2] 企业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标杆项目打造 招商调改 空间业态创新等策略稳定在营项目出租率 [3] - 多数企业聚焦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高能级城市 同时拓展优质三四线城市 [2] 未来趋势 - 社区商业因政策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居民日常消费集中度高等因素具备发展潜力 [3] - 文旅商业受益于消费复苏 需求多元化及政策支持 文商旅融合模式成为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3] - 零售商业向重体验 业态多元化方向发展 服务消费升级推动业态创新 [3]
中指研究院:1-5月全国商办用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9%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4:42
增量市场 - 2025年1-5月全国商办用房开发投资额3985亿元,同比下降10.9%,降幅较2024年收窄1.2个百分点 [1] - 商办用房新开工面积20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9%,降幅较2024年扩大0.3个百分点 [1] - 商办用房销售面积28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降幅较2024年收窄1.2个百分点 [1] 商业营业用房 - 开发投资额2573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较2024年末收窄6.3个百分点 [3] - 新开工面积14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2%,降幅较2024年末扩大1.9个百分点 [3] - 销售面积20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降幅较2024年末扩大0.1个百分点 [3] 办公楼 - 开发投资额1412亿元,同比下降16.3%,降幅较2024年末扩大7.3个百分点 [5] - 新开工面积6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1%,降幅较2024年末收窄3.6个百分点 [5] - 销售面积8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降幅较2024年末收窄4.1个百分点 [5] 商办土地市场 - 2025年上半年300城纯商办用地成交面积85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 [6] - 一线城市商办用地成交面积1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 [10] - 二线城市商办用地成交面积22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 [10] - 三四线城市商办用地成交面积62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 [10] 新开商业项目 - 2025年1-5月新开业3万方以上零售商业项目89个,总建筑面积70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个,面积下降17% [12] - 一线城市新开业项目17个(17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个 [13] - 二线城市新开业项目29个(20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个 [13] - 三四线城市新开业项目43个(33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个 [13] 存量市场 - 全国3万方以上已开业零售商业项目总数超6700个,总建筑面积约5.9亿平方米 [14] - 五大城市群零售商业项目数量超4000个,总建筑面积3.5亿平方米,占全国比重60% [14] 商铺租赁市场 - 2025上半年百大商业街商铺平均租金24.16元/平方米/天,环比下跌0.35% [18] - 百大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27.05元/平方米/天,环比下跌0.12% [18] 写字楼租赁市场 - 2025年二季度重点城市主要商圈写字楼平均租金4.57元/平方米/天,环比下跌0.34% [20] - 2025年上半年写字楼租金累计下跌1.06% [20] - 金融业、TMT行业、商务服务业租赁案例合计占比超六成 [22] 商办大宗交易 - 2025年1-5月监测到大宗交易83宗,交易金额933亿元,同比增长85% [23] - 零售商业交易金额555亿元,占比60%,办公楼交易金额235亿元,占比25% [27] - 内资企业买家交易宗数占比89%,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约八成 [27] 企业经营情况 - 2024年代表企业在营商场平均出租率95.2%,较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 [31] - 华润万象生活旗下商场零售额2150亿元,同店同比增速4.6% [31] - 龙湖集团旗下商场营业额735亿元,同比增长16% [31] - 中海商业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30.2%,同店同比增长8% [31] 企业融资表现 - 2025年1-5月CMBS/CMBN和类REITs产品发行规模38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8% [35] - 以商业地产为底层资产的产品发行金额264亿元,占比69% [39]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共9支,总发行规模超220亿元 [40] - 7支零售商业消费REITs底层资产出租率均在95%以上 [41] 趋势展望 社区商业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建成便民生活圈5510个,服务居民1.25亿人 [43] - 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 [47] 文商旅项目 - 文商旅融合模式成为商业地产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50] - 项目模式包括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地标更新、景区周边商业配套升级、大型文商旅综合体等 [53][54][55]
上海国际航运金融大厦更新:激活还要丰富商场业态
搜狐财经· 2025-05-24 18:31
项目背景与改造概况 - 上海国际航运金融大厦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的商办项目 1999年底竣工 2024年完成整体改造 保留高层写字楼的同时将底层裙房改建为1万平米商业空间"福山荟" [3][4] - 改造前项目面临多重挑战:周边居住人口密集但商务氛围薄弱 楼宇老旧缺乏高品质配套 裙房酒店配套占比过高导致成本高收益低 [4] - 改造由三林万业主导 第一太平戴维斯负责商业策划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设计 2022年启动更新 2024年10月商业部分开业 [4] 空间改造与业态重组 - 最大改造动作是将1-4层裙房整体改造为精品商场 酒店大堂上移至5层 形成"办公(6-28F)+酒店(5F/30-50F)+商业(1-4F)"复合业态 [6] - 空间重组后新增超1万平米商业面积 大堂上移释放一层黄金区域作为商业入口 结合地铁4/14号线提升客流导入效率 [6] - 底层入口实现酒店/写字楼/商场三业态"平行相接却泾渭分明" 优化人群动线 促进驻留人群转化为商场消费力 [7] - 5层酒店大堂新增商务茶歇/办公/休憩区域 屋顶设备区改造为绿植花园 开拓新社交场景 [8] 商业运营现状分析 - 商场定位社区商业 辐射7万商务人群和12.8万常住人口 目前开放17家店铺 含奥乐齐超市/餐饮/健身/SPA等业态 仍有5个空铺待招商 [12][13] - 奥乐齐超市人气最高 吸引白领/居民/酒店住客 促销活动受老年群体欢迎 餐饮店午间客流以周边上班族为主 [17] - 业态存在缺口:缺乏干洗店/百货/亲子场所 客单价两极分化(30-50元简餐 vs 3000+元健身课包/万元SPA) 缺失100-150元中档餐饮 [17][19][21] - 专家指出1万方体量不足对标社区商业中心(通常3万方) 建议优先引进高频消费连锁品牌 如商务茶饮/轻食/洗发专门店 [22][24] 改造成效与优化建议 - 空间改造获办公白领好评 公共休息区增加提升商务交流便利性 改造过程对日常办公影响较小 [12] - 专家肯定改造对功能多元化及区域价值提升的作用 但需根据实际体量(可出租面积更小)调整招商预期 [22] - 建议通过居民调研定制社区优惠 引入上升期连锁品牌 构建15分钟生活圈 提升消费频次与粘性 [24]
华联股份深陷盈利困境 靠DT业务破局不易
财经网· 2025-04-29 16:3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2.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3万元,同比下降26.2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18.06万元,同比跌幅达260.5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9.32亿元,同比下降1.91%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12亿元,同比下降13.26% [3] 业务结构 - 租赁及物业管理业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6.38%,占总营收68.07% [2] - 商品销售业务收入8167.38万元,同比增长76.92%,毛利率仅8.75% [3] - 联营专柜分成、电影放映及卖品、物业服务业务营收均下滑 [3] -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已开业27家,总建筑面积190万平米 [2] - 影院运营管理业务拥有14家影城,92块屏幕 [2] DT业务发展 - 2024年收购美好生活股权,获取DT业务,定位社区型时尚精品百货 [2] - 已开业DT51商场1家,筹备期项目2家 [2] - DT51商场2024年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2.92%,但净利润1761.5万元,同比下降45.8% [5] - 2024年一季度DT51销售额同比增长22% [5] - 采用自营+联营+租赁统一管理模式,拥有买手团队进行国际采买 [5] 战略动向 - 2024年7月以1.92亿元收购北京华联美好生活百货100%股权 [4] - 2024年11月承租龙德广场购物中心部分物业用于经营第二家DT51 [4]
华联股份2024年购物中心业务平稳增长 DT业务加快布局
中证网· 2025-04-27 19:0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 98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33万元 [1] - 公司聚焦购物中心核心主业经营 整体态势良好 [1] 业务布局 - 作为专注于社区型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专业运营商 以北京地区为核心布局区域 已在国内十几个城市管理近30家购物中心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旗下已开业的购物中心共27家 总建筑面积近190万平米 其中北京地区15家 [1] -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 在北京具有领先优势 [1] DT业务发展 - 为提升社区商业差异化竞争能力 公司收购美好生活股权 获取DT业务 [1] - DT业务定位于社区型时尚精品百货 截至2024年底共有3家DT商业项目 其中已开业1家 筹备期2家 [1] - 正在加速推进DT业务拓展优质店铺 龙德项目和西安项目已处于筹备阶段 其它项目在陆续洽谈中 [1] - 已开业的北京朝阳区DT51商业项目凭借独特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产生巨大市场影响力 受到广泛关注 [2] 发展战略 - 公司将依托DT业务核心竞争力 借助其独特商业模式和强大品牌资源 拓展新项目及现有项目调改升级 [2] - 聚焦社区商业业务 积极把握消费市场政策措施 顺应扩大服务性消费趋势 促进DT业务与购物中心业务融合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