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升级
搜索文档
广州的超百亿投资,藏着SHEIN全球爆单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13
公司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以1.53%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超越ZARA、H&M、优衣库,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5] - 2025年1月全球服装时尚类网站访问量断层第一,规模是ZARA的两倍[5] - 今年8月稳居全球时尚服饰类平台下载量榜首,全美购物APP下载量第二[5] - 上个月谷歌搜索量激增25%,用户关注度持续上涨[5] - 获评最佳消费者个性化体验购物应用榜首,超越耐克、速卖通和亚马逊[5] 核心商业模式:柔性供应链 - 采用“小单快反”按需柔性供应链模式,每个款式首单仅生产100-200件,根据销售数据快速返单或停产[6] - 该模式将库存率压至低个位数,远低于行业平均30%的未销售库存水平[6] - 模式优势包括库存少、结款快,为供应商提供稳定货量预期和及时结算,助力其实现稳定经营和多元化发展[6] - 该模式形成供需共赢良性循环,终端消费者能以更亲民价格享受丰富且紧跟潮流的产品[7] 供应链数字化与技术赋能 - 公司免费向供应商提供自主研发的全套数字化工具,覆盖设计开发、生产排单、质量管理和物流发货全流程在线化[9] - 成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自2023年以来累计开发170多项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12] - 创新工具如“珠绣拼缝压脚”、“智能E尺”、“色差宝”等,平均可提升相关工序效率达80%[10][12] - 数字化改造解决了供应商依赖人工、Excel和邮件等传统低效生产方式的问题[9] 重大资本开支与产业园建设 - 公司在国内投入超百亿重金升级智慧供应链[1][13] - 广东肇庆“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已于今年7月开仓,单仓库面积26万方,加上原有70万方仓库,投资达数十亿元[13] - 肇庆西部智慧产业园总投资35亿元,预计年底竣工,年出口额35亿元,创造就业2-3万人[13] - 广州增城供应链项目总投资达百亿级别,三期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出口额突破千亿元,带动约10万人就业[1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技术 - 公司推出系统性的供应商科学减碳项目,为首批面辅料等重点供应商提供从碳盘查到减排方案落地的全面支持[1][8] - 联合东华大学研发新一代“中聚体”再生涤纶技术,可回收废旧纺织材料与PET瓶,且材料性能经多次回收不受显著影响[15][17] - 通过材料再生化、生产数字化、工艺节水化、用能绿色化,实现节水百万吨、减碳超7.5万吨的环境价值[19] - 全流程创新减碳实践包括采购环保原材料、推广数码印花技术、落地再生塑料包装、建设零填埋园区等[17] 产业链带动与综合影响 - 公司发展已带动国内贸易出口、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等生态链及上下游百万人就业[8] - 通过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和社区公益项目,持续提升供应商在精益化、数智化和绿色化方面的综合能力[8] - 公司从“代工制造”转向“技术+品牌”输出,推动中国服装业产业升级和全球时尚可持续发展[19]
跨境电商巨头助力产业升级 SHEIN两年注资3亿元赋能供应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38
核心观点 - SHEIN通过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和硬件升级推动传统服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构成产业升级的典型范例 [1][2][3][4][7][8] 技术创新投入与成果 - 2023年上半年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和精益化建设 两年累计投入近3亿元提升供应商综合能力 [1][3] - 自研170余项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 平均提升相关工序效率80% [3] - 免费提供覆盖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工具 构建实时获取流行趋势的"按需生产"模式 [2] - 开发60余种智能工具设备 包括提升色差判定效率20%的"色差宝"和解决测量误差的"智能E尺" [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带动传统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被学者评价为"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盟" [2] - "按需电商"模式超越沃尔玛和耐克 成为在线时尚新领军电商 从源头减少浪费 [2] - 通过精益生产理念与5S标准推广 帮助工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7] 人才培养与就业推动 - 两年开展各类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近1400场 建立"线下+线上"多元培训体系 [1][4] - 作为广东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 推动百万级上下游人员就业发展 [4] - 获评自主评价机构资质 可对质检、制版等工种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6] - 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将供应商人才需求融入职业院校培训体系 [5] 硬件升级与绿色改造 - 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帮助200多家工厂完成52万平方米厂房升级改造 受益超3.3万人 [7] - 完成1.4万平方米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改造 提升员工幸福感 [7] - 推广"屋顶光伏"使引入光伏绿电的工厂增加约180% 助力实现绿电自给自足 [8] - 实施650多项节能改造措施 有效降低水电气等能源消耗 [8] 社会责任与公益投入 - 聚星光公益项目累计资助740个家庭(1557名求学青少年) 儿童之家提供7.6万人次看护服务 [8] - 2024年上半年资助96个家庭(228名青少年)并提供2万多人次儿童看护 [7] - 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公益项目 促进员工稳定性和工作幸福感 [8]
市场快讯:复产叠加改运消息缓解供应紧张预期,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调
格林期货· 2025-08-20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产叠加改运消息缓解碳酸锂供应紧张预期,价格大幅下调 [1] - 预计近期碳酸锂价格在8 - 8.5万元/吨宽幅震荡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动态 - 江特电机全资下属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前期停产检修,近日将正式复工复产,其拥有碳酸锂产能3.5万吨,复产带来约2500吨/月碳酸锂产量 [4] 市场供应 - Pilbara原计划发往韩国的1船3.6万吨锂精矿因价格原因改运中国,9月中国澳矿到货增加,本批到港折合碳酸锂总量约4500吨,很大程度覆盖宁德视下窝供给减量,缓解市场供应紧张预期 [4] 市场影响因素 - 价格上涨会引起供给增长,需平衡国内矿端供给缩减预期与闲置产能复产、进口量增加预期 [4] - 在宜春及盐湖生产受矿证影响结果落地前,市场情绪受消息面影响大,近期关注永兴安全生产证续期结果(9.6到期),涉及碳酸锂产能约2000吨/月 [5] - 近期锂矿价格坚挺,为碳酸锂带来支撑 [5]
新莱应材(300260) - 新莱应材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20250516
2025-05-16 18:0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8.4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08% [2] - 2024年营业成本21.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49% [2] - 2024年费用为4.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76% [2] - 2024年营业利润2.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71% [2] - 2024年利润总额为2.6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30% [2]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5% [3]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半导体业务国产替代加速,订单向好,业务规模扩大,毛利率呈拐点向上趋势 [4] - 食品业务市占率提升,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毛利率增长 [4] - 加大半导体高端零部件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 行业及企业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受益于半导体行业需求回暖及国产替代加速,产品订单向好 [5] - 2024年食品行业下游客户需求减少,但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整体业绩稳中向好 [5]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半导体领域先进制程迭代及国产替代深化,上游材料需求持续扩容 [6][7] - 生物医药领域受创新药研发及产能扩张驱动,高端无菌管路及耗材需求稳步提升 [7] - 食品领域下游需求减少,但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 [7] - 全球产业链安全导向下,本土供应链渗透率加速提升,技术领先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 [7] - 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趋势明显,具备技术协同及规模化优势企业将巩固护城河 [7]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客户黏性,或扩大半导体、医药双赛道市场份额 [7]
通用股份一季度营收21.22亿元 同比增47%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9: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22亿元,同比增长47%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2.8% [1]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36.5%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9.58亿元,同比增长37.39% [2]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72.81% [2] 业务发展 - 新项目产能释放和渠道拓展推动销量增长 [1]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影响毛利率 [1] - 泰国工厂半钢订单供不应求,产品具备国际品牌口碑 [1] - 柬埔寨工厂一期项目全面达产,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1] - 泰国二期、柬埔寨二期、国内半钢胎技改及OTR技改项目顺利投产,2025年力争全面达产 [2] 战略布局 - 加速产业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建成中国、泰国、柬埔寨三大生产基地 [1] - 2024年5月柬埔寨基地一期全面达产,成为国内首个"海外双基地"达产的轮胎企业 [1] - 柬埔寨工厂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成为轮胎行业"新质生产力"出海典范 [1] - 深化降本增效、创新驱动,提升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 [2] - 海外工厂新建产能释放和国内技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 [2] 市场环境 -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贸易保护壁垒增强带来外部挑战 [2] - 公司展现强大发展韧性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2]